owaii
发表于 2011-12-18 19:34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沙恩也有雷达,虽说性能差些,10000米距离大概抓住敌舰距离引导副炮发射照明弹终归不是什么难事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18 21:00
回复 owaii 的帖子
这我在前面就同意了啊,在1万米的近距离沙恩的火控雷达测距配合光学方位盘测向会抵消德梅因的无能见度盲射优势。不过沙恩火控雷达在2万米距离时的测向偏差超过1700米,测距精度也不看好。就算沙恩用主炮发射照明弹,不好说在这个远距离上方位盘望远镜狭窄的视野一定看不清照明范围边缘的目标,不在照明范围中心的德梅因机动脱离的机会也很大,沙恩的主炮火控与火力要能有效还真是够呛。如果德梅因有不得不战的理由,也会选在2万米以上交战。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18 21:08
回复 owaii 的帖子
比睿大哥自己亮出照子就是鲁莽行事,旁边又不是没有小弟帮忙掌灯。{:78:}
xsuny
发表于 2011-12-18 21:39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18 2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owaii 的帖子
这我在前面就同意了啊,在1万米的近距离沙恩的火控雷达测距配合光学方位盘测向会抵消德 ...
mathewwu: 完全同意。
之后贴几张美军的火控雷达测距仪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18 21:57
照明弹是个不好用的东西:要能蒙到目标附近的上空不说,如要照明范围大,则在水面上空点亮的高度要高,可是这时水面的光度最低,等到高度降低,光度是变高了,可是照明范围又变小了,所以虽然探照灯有曝露自身的缺点,但近战时还是可靠的照明,二战时各国都为探照灯配备指挥仪,交给火控部门瞄准目标照明,而且跟火炮瞄准一样依靠陀螺仪抵消舰体摇摆对光束指向的影响。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25 22:28
德梅因的皮远不足以抵御交战距离射过来的11寸穿甲弹……,很有可能自己被秒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25 22:30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18 21:0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owaii 的帖子
比睿大哥自己亮出照子就是鲁莽行事,旁边又不是没有小弟帮忙掌灯。 ...
IJN似乎有大舰或者旗舰开灯的传统
历次夜战里面,萨沃到鸟海带头开灯照射,水雷战队的CL更是多次主动开灯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5 23:52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大舰小舰都带灯的,只是在那个夜间混战的战例里,比睿大可以要小舰开灯照亮目标区,它则隐蔽在耀眼的灯光后好整以暇的观察,好像华盛顿打雾岛那样躲在暗地里慢慢追踪,识别,选定,测算,瞄准,然后一击中的。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26 10:36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5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大舰小舰都带灯的,只是在那个夜间混战的战例里,比睿大可以要小舰开灯照亮目标区, ...
知道大小舰都有灯
但是我觉得IJN有大舰和旗舰开灯的传统,率领旗舰奋勇当先走在战列最前端的将官不少,比如我举的例子,萨沃岛夜战,历次瓜岛和南太平洋夜战,很多都是旗舰或者最大战舰开灯,引导小舰,后续舰突击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6 16:05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只能说日美战术不同,领导风格各异吧!
铁公爵
发表于 2011-12-27 09:45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在那样的情况下,观察哨也不顶用啊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7 11:42
回复 铁公爵 的帖子
所以卡拉汉与斯科特放弃使用有SG水面搜索雷达及PPI平面地图显示器的舰只作为旗舰是指挥与战术上的最大错误。那时的搜索雷达虽然不能像现代有电脑辅助的雷达在每个回波光点旁注明敌友,可是配合本身舰队的编组安排及IFF,要在夜间战场识别敌我掌握形势并不困难。对比这两位的有勇无谋与有科研背景懂得雷达的瓜岛李及皇后湾的莫瑞尔,几位将军们会战死沙场或能光荣归来都不是没来由的。
铁公爵
发表于 2011-12-28 09:30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当时的雷达在这种复杂环境下也用不好吧,特别是靠岸杂波很多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8 11:59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6-2-17 12:08 编辑
回复 铁公爵 的帖子
52楼特指SG海搜雷达,从1942年一直使用到越战;极为成功的第一种美制磁控管微波雷达。SG有A,B,PPI三种显示器,分别提供距离,方位与平面战术地图三种不同的回波判读方式以适合不同的数据精度需要,而且可在不同感度分辨度等之间调整切换。当时雷达只是单纯的电波探测器,没有或极少有电子线路帮忙计算过滤讯号,所以很大的程度上要依赖操作员的素质,而这些操作员虽然许多都是有电子专业或学习的年轻小兵,就算素质没问题,但如遇上不懂新科技的老行伍长官,能否与上级沟通与获得信任会是个问题。许多二战的将军们都是在现代化火控技术出现前就离开海军学校的,若在服役期间没有像李或莫瑞尔一样有机会再学习或历练新科技,是否愿意把一场战役赌在雷达上的确费思量。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29 19:14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26 16: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只能说日美战术不同,领导风格各异吧!
在没有雷达的原教旨水面夜战中
以旗舰为先导的纵队突击战术还是很有可执行性的
旗舰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开灯指示目标,后续舰跟随旗舰活动,给与敌方密集打击
IJN师从RN,一向不在乎冲在前面的将军挂了会怎么样……
英国在地中海有雷达打无雷达的意大利时,战列舰也开灯了
Zichuan
发表于 2011-12-30 02:21
akagizuo 发表于 2011-12-29 06: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没有雷达的原教旨水面夜战中
以旗舰为先导的纵队突击战术还是很有可执行性的
旗舰一马当先的冲在最前面 ...
大船开灯不在乎行,反正也不会被打沉。关键是以轻巡为旗舰的水雷战队,轻巡不禁打,一开灯就成靶子。结果就是日本水雷战队打一次仗就沉一艘旗舰。{:78:}
铁公爵
发表于 2011-12-30 08:58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记得马塔潘角开灯的是猎狗号驱逐舰吧
mathewwu
发表于 2011-12-31 16:41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15:54 编辑
xsuny 发表于 2011-12-18 21:3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mathewwu: 完全同意。
之后贴几张美军的火控雷达测距仪
已贴出,在这里: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id=50838&fromuid=29
绫波丽
发表于 2012-1-6 18:35
本帖最后由 绫波丽 于 2012-1-6 18:39 编辑
搞掉沙恩,得梅因3条足矣~
蓝城木鱼
发表于 2012-5-18 23:11
鸡同鸭讲 发表于 2011-12-14 09: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真彻底了.....27KM...203开始扫甲板...抵进到15KM....127也加入扫甲板大合唱...抵进到13KM...76机炮也加 ...
麻烦您算一下,从27KM到13KM,需要多少时间,德梅因级重巡洋舰,每门203炮,带弹多少枚,够发射多少分钟?
洗淋浴是肯定的,但德梅因级重巡洋舰的带弹量毕竟是有限的。
当然,区区一艘沙恩霍斯特,肯定扛不住多少203毫米炮弹。
我认为,27公里开始扫甲板,第一分钟,270发炮弹,能命中3发以上,沙恩霍斯特,基本废了。
不是说中3发203,就怎么样,但这个密度的火力,沙恩基本什么也不用干了。
之后的9分钟之内,算德梅因级重巡洋舰的主炮射速减到原来的三分之一。
810发炮弹,命中个9发,沙恩就没什么可玩的了。140吨炮弹,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