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waii
发表于 2012-12-23 22:46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21: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的威克斯MK A 14寸炮,炮口动能只不过与英国13.5寸持平,即使使用91式弹的大改后状态,炮口动能也比 ...
写的挺长,以至令人想驳几句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22:48
强烈建议扶桑号改名宋仁投,山城号改名麦兑友,以彰显其英雄本色。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22:52
owaii 发表于 2012-12-23 22: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写的挺长,以至令人想驳几句都不知从何说起了。
呐呐,你是觉得1912年日本火炮及炮弹技术能达到英国的水平?还是觉得1912年日本的装甲材质已经能比英国佬还强了?或者你觉得“扶桑的8寸炮座比女王的10寸强”这样的传奇思路有什么可取之处?如果不,那么还是让扶桑跪安吧,女王根本就不是它承受得起的。
极品吕布
发表于 2012-12-24 05:22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22: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呐呐,你是觉得1912年日本火炮及炮弹技术能达到英国的水平?还是觉得1912年日本的装甲材质已经能比英国佬 ...
就是呀!
极品吕布
发表于 2012-12-24 05:22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22: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强烈建议扶桑号改名宋仁投,山城号改名麦兑友,以彰显其英雄本色。
创意啊!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24 07:53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24 01:09 编辑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3 14: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日本的威克斯MK A 14寸炮,炮口动能只不过与英国13.5寸持平,即使使用91式弹的大改后状态,炮口动能也比不上13.5寸的强装药状态,显然,英国人都是奸商。楼主设想的背景是12年,本子炮威力更悲剧啊。比英国佬还要不堪的软被帽苦味酸坑爹弹。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BR_135-45_mk5.htm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14-45_t41.htm
扶桑不过是注了水的铁公爵而已。?
你指望铁公爵打赢女王?
拜托你去看看扶桑的装甲啊,炮座只有8英寸!!!女王好歹有10寸啊!!!扶桑炮塔正面只有12寸!!!扶桑甲板3寸!!!扶桑全身上下相同位置就没有一个地方比女王厚的!!!竟然在你口中防御超过女王!!!
英国佬在出口火炮、出口战舰上统统要动手脚,你觉得他们会把核心装甲技术毫无保留地卖给小日本?如果会,那么干吗在MK A上藏私???
既然全身装甲厚度不如女王、全身装甲材质不如女王、火炮威力被完爆,那么扶桑胜在哪里?胜在浪费吨位浪费钢材么?胜在四条船都漏水么???忘记说了,扶桑工艺坑爹,造完了发现一边开船,一边体钢板接缝里在渗水啊有木有!!!
伊丽莎白好歹能跑25节不打折扣,扶桑建成的时候只有22.5节啊!!!抢占有利阵位根本就是妄想、抢占T字头根本就是前世做梦啊!!!
扶桑,嘿,金刚加个穹甲都可以Hit&Run玩他到死还不受致命伤啊!!!拿扶桑来对阵女王,你需要有“做一辈子懦夫还是做一分钟英雄”这样的勇气啊盆友!!!
扶桑,日舰中的坑爹之冠,根本就是日本为学习先进造舰技术付出的惨痛学费啊有木有!!!
日本人自己都知道它坑爹,都不敢开出去打仗啊有木有!
日系的精华要在88舰队里才能看得见,结果被花生屯条约给抹杀掉了啊~~~!!!
88舰队从长门开始,拉出来一条条都是世界前列、先进水平——在那个德国被海扁造不了船、英国没钱小气坑爹越发变态、美国技术一塌糊涂跟日本比烂甚至还比赢了、法国意大利只配打酱油的年代里,88舰队简直就是黑夜中灯塔一般的存在啊有木有~~~!!!
你要是吹吹88我也就闷掉不响哪儿凉快哪呆着去了,可是你吹扶桑啊有木有???
猪口敏平打出过怎么怎么牛B的练习数据我不管,实战当中号称世界第一的日本炮手命中率有多坑爹你难道不知道啊?看看长门的战史,好意思拿日本人明显吹牛的练习成绩出来蒙人啊? ...
扶桑没有章骞那文写的那么差,而且和铁公爵没有半毛钱关系。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08:12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12-24 08:32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3 21: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个732m初速的资料注释很清楚,部分基于美国经验公式,部分基于官方资料,这样的数据应该是比经验公式更 ...
只看存速不看弹重口径,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步枪子弹在枪口初速可达900米/秒以上,却怎么可能达到上百毫米的穿深?
英国官方资料测试舰炮穿深,条件大都与美国经验式不一样。比如英国很多时候考虑类似于实战条件下即装甲并不完全与入射方向垂直这种情况。
你相信11寸SK C/34穿甲威力超过新14寸炮就相信好啦,我反正是不信的。
你下面给的美国炮弹和英国炮弹相比,倒是比上面的合理得多,因为它们的口径是一样的,我们只比较动能以及落角即可。两者各自状态下动能分别为131.5MJ和124.2MJ;前者穿深是511毫米,后者达到496毫米很意外吗?
反而,要是只有396毫米,倒是真的让人意外的。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08:26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3 21:4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15L42相对于14L45有什么优势么……
另外女王的水平防护比扶桑还差,10寸的炮座,这些都是20000-30000码交 ...
扶桑的1、2、5、6号炮塔横剖面处的主装只有229毫米,这里的弹药库安全性堪忧啊......
再加上日本人的发射药比英国还猛,这个隐患比胡德还大啊。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4 17:55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12-24 18:43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24 07: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扶桑没有章骞那文写的那么差,而且和铁公爵没有半毛钱关系。
好多76毫米VC,51毫米VC……表面硬化装甲如果做到那么薄,反而不如不硬化。记得二战德国和英国最新表面硬化装甲的最小厚度为100毫米或者4寸,作为装甲技术始终处于领先地位的英德两国难道反而不如一战时的蝗国?要么这图标注并不准确,要么就是扶桑坑爹的又一例证啊……
话又说回来。扶桑的图纸来自英国——因为所有关于长门的资料都提到,长门才是日本自行设计的第一条主力舰,之前的日舰都是英国图纸——那么扶桑跟英国佬的船必然多少有点血缘关系。
即使扶桑没有宝剑橡叶骑士写得那么差,也远远没有强到能和女王一较高下的地步,这是对一百年前世界第一海军智商的集体侮辱啊。
看,对比铁公爵线图,难道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怎么能说没有半毛钱关系呢!起码也要有三块两毛钱!!!{:24:}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4 18:44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0-25 15: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蛤~~~~~
你是……糊洋葱?怎么改名字了。
a5mg4n
发表于 2012-12-24 19:00
本帖最后由 a5mg4n 于 2012-12-24 19:01 编辑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4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76毫米VC,51毫米VC……表面硬化装甲如果做到那么薄,反而不如不硬化。记得二战德国和英国最新表面硬 ...
沒有的事
反而是薄板表面硬化的效費比高
裝甲車輛使用表面硬化裝甲的多的去了
M3半履帶 豹 BT2 BT5 BT7 H形以前的四號 九七式中戰車等等
>>记得二战德国和英国最新表面硬化装甲的最小厚度为100毫米或者4寸
德國陸軍和德國空軍的表面硬化裝甲被無視了?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4 19:37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08: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扶桑的1、2、5、6号炮塔横剖面处的主装只有229毫米,这里的弹药库安全性堪忧啊......
再加上日本人的发射 ...
炮座还有下部延伸的114MM,累计343MM了,不错了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4 19:38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4 17: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好多76毫米VC,51毫米VC……表面硬化装甲如果做到那么薄,反而不如不硬化。记得二战德国和英国最新表面硬 ...
扶桑图纸是金刚的原版图纸战列化出来的
跟英国有关系,但是跟铁公爵关系不大
金刚算英国独立的一级船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4 19:51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08:1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只看存速不看弹重口径,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步枪子弹在枪口初速可达900米/秒以上,却怎么可能达到上百毫 ...
美国那个是14L50新弹的数据,落脚应该比英国14L45更小,不考虑落脚的话,纯粹按照动能比例的话,英国的穿深也是480的水平,离500还是有距离吧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20:46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4 19:5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美国那个是14L50新弹的数据,落脚应该比英国14L45更小,不考虑落脚的话,纯粹按照动能比例的话,英国的穿 ...
穿深不是与比动能成正比的。你验算一下相同口径不同炮的炮口穿深吧,这些数据NW上有很多。
或者,如果能找到数据的话,不为零相同命中角上的比较更好。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5 05:10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4 20:4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穿深不是与比动能成正比的。你验算一下相同口径不同炮的炮口穿深吧,这些数据NW上有很多。
或者,如果能 ...
我验算了下,穿深在同一弹径上,基本就和动能类似线形关系,或者说比速度2次方略小一点,可能在1.8左右。
比如同样用超重弹,不管是Mk7还是MK6打出来的,只要存速差不多,穿深就差不多
不过我有时候觉得美国的经验公式是针对非硬化的均质钢的算得,尤其是大厚度情况下都是估算的
对于小厚度大硬化厚度,或者说强度分配区分很大的装甲板,那个经验公式我觉得很扯淡
而现在坦克炮弹对均质钢板的穿透原理我觉得跟战列舰的穿甲模式有极大不同,比如100MM级别的坦克炮弹射击1000MM均质钢板时候,相当于炮弹面对一个无限厚度的弹性体;而406MM炮弹去砸一块300MM装甲板时,更可能是直接在板上冲击一个洞,也就是说剪出一个洞来,阻力做功=单位厚度的装甲板抵抗剪力做功的积分。由于单位厚度上抵抗强度对于硬化装甲来说,各个部位是不同的,所以整体克服做功不是一个简单的答案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5 08:11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5 0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验算了下,穿深在同一弹径上,基本就和动能类似线形关系,或者说比速度2次方略小一点,可能在1.8左右。 ...
请把验算过程贴上来。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25 22:02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5 05:1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验算了下,穿深在同一弹径上,基本就和动能类似线形关系,或者说比速度2次方略小一点,可能在1.8左右。 ...
以MK6和MK7为例,口径弹重都一样,前者初速701,穿深755;后者初速762,穿深829。
ln(829/755)/ln(762/701)=1.121
14寸MK11,初速823的时候穿深712,初速800的时候穿深690.
ln(712/690)/ln(823/800)=1.107
也就是说弹重相同时穿深与速度的1.11-1.12次方成正比,或者说与动能的0.56次方成正比
再计算弹重不同的,这次只能用动能算了
M1934弹重885,初速850,动能319.7MJ,穿深814;C/34弹重800,初速820,动能269MJ,穿深742。
ln(269/319.7)/ln(742/814)=0.53
结果也是穿深与动能的0.53次方左右成正比。但这一个例子中两者实际口径稍有差别,会导致结果偏差。实际上同等口径不同弹重也是大体与动能的0.56次方成正比。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6 16:55
次品~~~次品~~~!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26 18:05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26 16: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次品~~~次品~~~!
嘿嘿,百度文库里偷来的。我也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