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3:14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确实是个问题,因为殖民地的参与会降低母国的财政负担,不过殖民地在主力舰的贡献上恐怕也有限吧,这方 ...

按照宪法来说,国王是有权在殖民地收税的。
美国就是因为这个税收闹得独立。
但在1战的时候,英国是否还在殖民地收税?
如果收,那么应该体现在财政收入里。
如果不收,那这个殖民地好像只有义务,没权利。
这个也太亏了。
还有加拿大号好像是英国收购的。
新西兰号和澳大利亚号是谁出的钱。
这个不懂,需要专家解答。
如果算上殖民地的话,英国无疑要比德国有钱的多。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3:40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3:1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按照宪法来说,国王是有权在殖民地收税的。
美国就是因为这个税收闹得独立。
但在1战的时候,英国是否还 ...

据我所知,殖民地是没有独立税收权力的,英国殖民地也不例外。英国不仅在殖民地收税,还要负担殖民地的支出,所以迪斯雷利才会说殖民地是挂在英国脖子上的磨盘。
新西兰号和澳大利亚号其实就是这两地方出的钱,不过似乎方式不大一样。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0-12 13:43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我所知,殖民地是没有独立税收权力的,英国殖民地也不例外。英国不仅在殖民地收税,还要负担殖民地的支 ...

我记得马来亚和新西兰是殖民地政治献金来的预算。{:11:}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6:03

RE: 如果一战没打响英国是或还能在海军军备上赢德国吗?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3:4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据我所知,殖民地是没有独立税收权力的,英国殖民地也不例外。英国不仅在殖民地收税,还要负担殖民地的支 ...

您的意见是否说英国的财政是和殖民地一盘棋的?里面包括了殖民地的税收和支出?而殖民地更象地方政府的角色?还是类似香港那样财政是基本独立的?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10-12 16:18

LANCE→↗昆 发表于 2012-10-5 19: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我说的就这两个船厂如果说是民用船都是造邮轮的,伏尔坚一战前造过威廉大帝级威廉大帝级
威廉大帝号 Kais ...

哈兰·沃尔夫船厂笑而不语。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10-12 16:23

go229 发表于 2012-10-8 22: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账本不会撒谎,英国女王之前的战列舰每级船均价都在200万以下,虎号之前的战列巡洋舰造价都在210万以下, ...

严格的金本位下没有通货膨胀。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7:28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2-10-12 18:22 编辑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6:0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的意见是否说英国的财政是和殖民地一盘棋的?里面包括了殖民地的税收和支出?而殖民地更象地方政府的角 ...

这个事儿要想说明白可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广义上的殖民地这东西也分级别。实际上广义上英国的殖民地的具体成分很复杂,比如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这是属于英王的土地,算是最狭义的殖民地了,我前面282楼提到的殖民地就属于这种),自治殖民地(Self Governing Colony),自治领,海外领地,托管地等等乱七八糟一大堆。但是这些名目繁多的地方的地位和独立自主程度是有区别的。殖民地(Crown Colony)没有包括立法等在内的内政外交权力,更不用说独立的主权了,显然,收税权利和财政拨款都是由英国政府进行,可以认为是一体的;而自治殖民地则不然,它已经实现了内政自治,能够行使几乎所有内政权力,财政上也是自力更生,自治殖民地政府的各项费用来自其所收取的税款,但是每年需要向母国缴纳象征性的租税,以宣示其还在向英王效忠,仍然是英王治下的土地;自治领则除了内政自治之外,还可决定贸易策略,甚至拥有自己的军队,实际上已经是国家,但其虽然不再从属于英王,可主权依然是归英王所有,可以算作一种特殊的国家。像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这种都在20世纪初获得了自治领的地位,加拿大更是早在19世纪中期就获得了此种地位。
所以以最狭义的殖民地概念来说,它们的财政是同英国财政一盘棋的。至于香港问题,天朝政府方面不承认它是殖民地,而认为是被英国占据之中国领土。而一开始英方则认为其是直辖殖民地(Crown Colony),到80年代将其改口称为英国海外领地(British Dependent Territory,意思是主权归英国,但不属于联合王国,这是天朝一大成就)。由于敏感时期,为了坛子安全,所以这个事儿我只能说这么多了。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7:45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10-12 16:2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严格的金本位下没有通货膨胀。

理论上讲金本位状态下纸币和贵金属之间存在严格的转换关系(这也在理论上决定了货币总量),但是在战争状态下黄金不具备自由进出口的特性,所以战时状态下的不应该算作严格的金本位吧?

lse 发表于 2012-10-12 18:43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7: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理论上讲金本位状态下纸币和贵金属之间存在严格的转换关系(这也在理论上决定了货币总量),但是在战争状 ...

在戰時貨幣對金屬的黑市匯價比官方匯價低很多
套利(arbitrage)會令官方黃金儲備减少
如果官方沒有足夠儲備,金本位制會.......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9:35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事儿要想说明白可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广义上的殖民地这东西也分级别。实际上广义上英国的殖民地的具体 ...

您说的Crown Colony应该是指百慕大之类的领地吧。
由于地小人希,没有什么没价值。
而您说的自治领的权利与义务与西敏寺法案中定的基本一致。
这个事实上独立国家的地位是通过西敏寺法案获得的。
还是1931年前就已经这样了,而西敏寺法案只不过是法律上的确认而已?
还有最关键的是印度。
一战时候印度是什么地位?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9:54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2 19: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您说的Crown Colony应该是指百慕大之类的领地吧。
由于地小人希,没有什么没价值。
而您说的自治领的权利 ...

自治领早在威斯敏斯特法之前就已经实际存在了,而这个法案的颁布是从法律上正式对这种形式的认可。印度是英国直辖殖民地,英王即印度皇帝,印度也是大英帝国的重要财源。此外,同样是直辖殖民地的还有很多是位于黑非洲的。

16inch 发表于 2012-10-12 20:58

一个星期没回来,本帖瞬间成了此版块的第一高楼{:04:}

末日审判 发表于 2012-10-12 22:05

16inch 发表于 2012-10-12 20:5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个星期没回来,本帖瞬间成了此版块的第一高楼

灌水者死!

LANCE→↗昆 发表于 2012-10-12 22:57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2-10-12 16:1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哈兰·沃尔夫船厂笑而不语。

不用笑而不语吧前辈,一战前英国邮轮制造主要是哈兰。沃尔夫船厂也就是白星的搭档,
卡纳德,的搭档是约翰。布郎船厂。同时也是胡德号的娘家。当然这是题外话呵呵。

vrb 发表于 2012-10-12 23:52

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新西兰和加拿大这些自治程度高的殖民地的确有义务和热情捐助母国建造新主力舰,但如果英德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和冷战对峙的话英国能得到殖民地何种程度的支持?战时尽量动员己方力量是没有争议的措施,但如果不开战呢?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0-12 23:55

vrb 发表于 2012-10-12 23:5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在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新西兰和加拿大这些自治程度高的殖民地的确有义务和热情捐助母国建造新主力舰,但如果英 ...

“爆发战争的情况下新西兰和加拿大这些自治程度高的殖民地的确有义务和热情捐助母国建造新主力舰,但如果英德双方进行军备竞赛和冷战对峙的话英国能得到殖民地何种程度的支持?”
马来亚号就是从马来亚殖民地的政治现金来的。当然会向母国提供各种物资什么的。
"但如果不开战呢?"
提尔皮茨的目的就能达到了。

Go229 发表于 2012-10-13 00:42

本帖最后由 go229 于 2012-10-13 00:44 编辑

关于殖民地(广义殖民地)在英德主力舰竞赛中所作出的贡献上,据我知道的就是以下几例:
澳大利亚号,方式:澳大利亚的采购,皇家澳大利亚海军旗舰,战时归英国皇家海军节制。资金支付办法为英国对澳大利亚的债务偿还。在此前的1901年澳大利亚成为自治领。
新西兰号,方式:新西兰的采购,在建成后赠送给英国皇家海军,资金支付办法待考。在此前的1907年新西兰成为自治领。
马来亚号,方式:马来联邦(Federated Malay States)赠送,资金支付办法待考。在此前的1896年,马来联邦成为英国之保护领(protected states)。这里多句嘴,这家伙的舰名叫马来亚,很容易让人以为是英属马来亚赠送的,但实际上英属马来亚是一个统称,并非真实存在的独立实体,在这里要特别注意。
另外,英国人收购加拿大号花的钱貌似和加拿大自治领没什么关系,至少我目前看到的说法都是英国人自己掏了腰包。
直辖殖民地们由于其财政本就归于英国财政一流,所以也就不存在直辖殖民地政府捐献战舰的可能性——毕竟这种组织自己的运营费用还要英国出。
所以,从这个情况看,也不要对殖民地在增加英国主力舰能做出的贡献上抱太多希望。
最后说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不倦级3舰其实只有不倦是英国人自掏腰包,但是不倦的报价是152万,同级的澳大利亚号和新西兰号报价都在178.319万——我嗅到了阴谋的味道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3 01:06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9:5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自治领早在威斯敏斯特法之前就已经实际存在了,而这个法案的颁布是从法律上正式对这种形式的认可。印度是 ...

印度的确是英王皇冠上的明珠。连总督都特别得称副王。
印度的情况比较特殊。
大部分地区是英国的直接领地。
但那大大小小的土邦就不是了。
这些土邦和英国是什么关系?

lse 发表于 2012-10-13 02:24

go229 发表于 2012-10-12 17: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这个事儿要想说明白可就说来话长了,因为广义上的殖民地这东西也分级别。实际上广义上英国的殖民地的具体 ...

HK變為海外領地是1980年,談判則在81-84年間舉行,
我猜這是英國談判上的籌碼

lse 发表于 2012-10-13 02:28

本帖最后由 lse 于 2012-10-13 07:10 编辑

go229 发表于 2012-10-13 0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关于殖民地(广义殖民地)在英德主力舰竞赛中所作出的贡献上,据我知道的就是以下几例:
澳大利亚号,方式 ...

澳紐兩艦比不倦睌1年動工

页: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查看完整版本: 如果一战没打响英国是或还能在海军军备上赢德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