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1-2-2 21:21
不能一机3用,即使制空能力相当,整体战斗力也降一大半。 因为必须携带其他类型的飞机。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1-2-2 21:48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2 17:1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请教AR234上舰的可能性?
附图一张
AR234上舰需要一些准备工作,因为喷气机有很多不同。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2 22:15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1-2-2 21:2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不能一机3用,即使制空能力相当,整体战斗力也降一大半。 因为必须携带其他类型的飞机。 ...
不是一机三用,而是在TA153或者D0335基础上发展两种,一为专用制空战斗机,一为俯冲轰炸/鱼雷攻击机。将俯冲和雷击功能集成,以当时技术水平还是能做到的。
黑夜来临
发表于 2011-2-2 22:45
恩,这个想法也是很好的。主要的好处是工业制造方面。感觉上,发展为俯冲/鱼雷机,还是需要护航机的。本来已经减少的制空能力,还须分出一些去护航。而且,这个改造必定要加翼展,停放面积对DO335也就相差无几了,或者更大。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2 23:06
专业航母用DO335,量产用TA153。保持一条航母上只有一种机型的两种发展型,简化维护。另,俯冲雷击型需增加后座,用来控制电视制导武器。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1-2-2 23:08
而且以高速战斗机为母本的俯冲/鱼雷机战场生存能力明显优势。整体配置空战中更占上风。
巴掌
发表于 2011-2-2 23:24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2-2 23:28 编辑
Do-335的双倍动力优势是其它战机望尘莫及的,包括战后才服役的P-51H。
P-51H不开加力的速度为523千米/小时,Do-335是685千米/时。从这一点便可以看出,Do-335的开加力速度还有很大可挖掘潜力。只要愿意,明显超过P-51H不是问题。
P-51H的爬升率为896米/分,Do335为1400米/分,相差巨大。
从机重与风阻面积比、机体强度、翼载三方面可以分别看出,P-51H的俯冲速度、最大俯冲角度、滚转率也肯定远不如Do-335。
这些差距,意味着P-51H一旦与Do-335交手就会成为后者B&Z战术的靶机,Do-335凌驾于一切单发战机之上是无可争辩的事实。
我有异议的并非Do-335的性能,而是到底多大的航母才能起降Do-335,前面我已经列举过数据,证明起降Do-335的航母要比起降Ju-88的航母更大才行。量化下来,我估计能起降Do-335的航母飞行甲板总长度要在330米以上,这需要6万吨以上标排才能实现。
而Ta-152,其着舰翼载比Fw-190A系列更小,也远小于F6F、F4U等战机,非常适合在轻航母上起降。所以,Ta-152是天然与Do-335高低搭配使用的战机,两者毫无冲突。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01:32
{:62:} IJN的B7A1 就是一机三用 就是不知道 是不是吹牛的
owaii
发表于 2011-2-3 11:05
回复 xiaoyu2142as 的帖子
B7A1是舰爆舰攻两用,虽说它是日本舰载轰炸/攻击机中武装最强的机型,但那些武器也只用来自卫
双座以上的格斗战斗机在4、50年代明显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13:43
回复 owaii 的帖子
也是当时IJN的颠覆之作了
owaii
发表于 2011-2-3 18:50
回复 xiaoyu2142as 的帖子
流星/流星改的开发主要是作为彗星,天山的后继机种,需要更大的载弹量,更快的速度,更强的武备和装甲,而这样的话飞机体积重量都有上升,CV上带的数目就不够,因而设计成两用机,来弥补数量不足的缺点,当然这与IJN的战术也有关:
比如说,27舰战18舰爆18舰攻的配置,轰炸、攻击机的数量不足
同样的载机量,27舰战36两用机,第一攻击波攻击机可以全带炸弹去俯冲轰炸,一举废掉敌军CV甲板……
葱油饼
发表于 2011-2-3 19:11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01: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IJN的B7A1 就是一机三用 就是不知道 是不是吹牛的
这种大型舰载攻击机是日本最早同时具有水平轰炸、俯冲轰炸、鱼雷攻击功能的飞机之一
所谓的三用是“水平轰炸、俯冲轰炸、鱼雷攻击”,虽然飞行性能不错,但我想日军若是拿它格斗显然是脑子不好的行为……哈哈
葱油饼
发表于 2011-2-3 19:14
流星是和零战的后继机烈风共同作战的。
owaii
发表于 2011-2-3 19:14
回复 葱油饼 的帖子
作为舰上机,水平轰炸不是什么急需的性能,也因此,水平轰炸不作为流星设计的时候的主要技术指标
IJN如前所述,是为了弥补数量劣势才想到舰爆/舰攻两用的
呆头雁
发表于 2011-2-3 19:21
后期的战斗机其实作为俯冲轰炸机也不是不行,何必那么麻烦呢
IJN在阿号作战中,第一波起飞的零式战斗轰炸机本来是期望能突破米帝特混舰队的防御的,结果悲剧鸟{:52:}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19:32
{:72:}舰爆 舰攻 空中格斗 三个方面都要抓 可见这技术也不是吹的。
owaii
发表于 2011-2-3 19:33
阿号作战时编组机动部队前卫队并将轻航母编入,其初衷就是第一波废掉美军的飞行甲板,但是没有成功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19:36
回复 owaii 的帖子
{:63:}射火鸡
巴掌
发表于 2011-2-3 19:45
本帖最后由 巴掌 于 2011-2-3 19:45 编辑
Do-335一机三用应该是可以的,那么大的重量,装甲肯定够厚了。
xiaoyu2142as
发表于 2011-2-3 19:49
回复 巴掌 的帖子
{:72:}在下非常喜欢道尼尔335 只不过 这玩意儿低速状态下 性能貌似很蛋疼啊。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