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434|回复: 28

请问宁海级轻巡洋舰的火控设备和当时的旧日海轻巡的一...

[复制链接]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5 22: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属于哪种类型的设备,由哪些部分组成。它的76mm高射炮有没有火控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16 0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宁海号主炮火控系统既然由日本负责舾装,应是日本光学的方位盘集成爱知计器的射击盘,后者有可能是简化版的89式或仿英国B&S的火控钟,内置于前桅顶的圆桶形桅盘内,上有测距仪。

国产的平海号其火控系统指挥仪和计算机来历就更不可考了,既然不可能从日本买,那么由于英国也有弹道相同的火炮,从英国那儿搞一套比较可能,否则就只能回到像一战时代的轻巡那样,简单仪器测量配合人工查表计算了。

至于3寸炮,那种一战前的人力炮架就算给个30年代的防空指挥仪都带不动,还是用炮侧瞄准具矇人的东西,打水机都没影。不过不要说日本没有3寸这个级别的防空火控系统,英美海军也都没有开发,到二战都还是炮侧人工瞄准。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6 07:41 | 显示全部楼层
76mm高射炮到二战都还是炮侧人工瞄准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小船架大炮,1850吨以上,当然是巡洋舰。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8 16: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了指挥140毫米主炮,在“宁海”号的主桅顶部,装
备有一个3.5米测距仪以及维克斯式射击方位盘。在舰桥顶
上以及艉部三脚桅杆的底部各有一个SU型75公分探照灯。

在“平海”号后桅的后方,还配有一部2米
测距仪,用以进行高射炮的射击指挥。然而由于日方拒绝安
装此设备,结果只好通过上海的洋行向德国定购。

国内杂志文章节选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8 16: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猫失前爪 于 2015-5-18 23:29 编辑


节选自翻译版日本轻巡洋舰全集



摘自民国海军舰船志,就所配照片和侧视图,我觉得这本的说法比较可靠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ntukantu 于 2015-5-18 22:23 编辑

140主炮和前1后2的布局都不错,高射炮76不如40或37,
船不怎么实用。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5-5-18 22:15
140主炮和前1后2的布局都不错,高射炮76不如40或37,
船不怎么实用。

烂便宜的训练巡洋舰,还不错了··········英国人当时竞标的是6000吨轻巡两艘150万英镑,果脯买不起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19 10:3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5-19 11:05 编辑
猫失前爪 发表于 2015-5-18 16:36
节选自翻译版日本轻巡洋舰全集

大陆这两篇有关宁海级火控资料居然比台湾《中国军舰博物馆》的还要多,不知是不是解放后从江南造船厂取得的。不过我对6楼上一篇杂志贴文有不同看法,这篇有“而是采用了英国维克斯公司生产的方位盘,计算射击诸元的主炮发令所则位于舰桥水线下方的舰体内”这两句话。

前一句我倾向同意下一篇贴文的“。。。与140毫米主炮配套的维克斯式方位盘设备”。注意这里说的是“维克斯式”而非“维克斯公司生产”,应该更贴近事实,因为维克斯式方位盘从1910年代初起就外销及授权给包括美日在内的多国生产,宁平两舰既由日本供应主炮,配套火控由日本火控厂商提供的可能性更高,否则火炮射击验收容易产生争执。

后一句提到水线下的主炮发令所,如果不是日军打捞重建后的情况,那么是不符合1930初年订购宁平两舰时的技术史实的。不要说日本第一具指挥仪(方位盘)和计算机(射击盘)分别置于桅顶和内舱的火控系统要到1934年才出现(九四式射击装置),就连美国1929年服役的彭沙可拉级重巡入役时都还在使用指挥仪和计算机集成一体的“维克斯式”主炮火控系统Mk XXII(装在三角桅顶的指挥所内,测距仪则分离在外)。两舰虽说有先进设备,但绝对不可能超越当时的技术水平,无论主炮火控系统承包商是日方(当时就爱知和日光两家)还是英方(B&S和维克斯两家),都应该是集成式的,安装在四面开窗的圆形或多边形的桅楼内。可参考下图:

彭沙可拉级盐湖城号初入役时前桅顶那个开窗的大圆桶里装载着集成式的火控系统,即美军俗称的“模拟炮 dummy gun”。


典型的维克斯式集成式火控系统,1930年以前多数英美巡洋舰主炮及战列舰副炮都采取这种形式的指挥-计算仪。左中那个方盒子就是简略的计算机。


宁海号也采用同时期流行的三角桅顶大型指挥所,不同于彭沙可拉级及平海号的测距仪在舰桥顶上,宁海级的测距仪放在指挥仪舱顶。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9 19:4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5-19 10:32
大陆这两篇有关宁海级火控资料居然比台湾《中国军舰博物馆》的还要多,不知是不是解放后从江南造船厂取得 ...


高炮操作是炮侧人工瞄准

仪表类不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5-5-19 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失前爪 发表于 2015-5-19 19:45
高炮操作是炮侧人工瞄准

仪表类不熟

距离时计即距离钟
弹着时计看字面意思即可
舰速分率盘暂时不明

是否有视角较宽的照片,说明这些设备的安装位置及方式?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19 23: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5-20 12:38 编辑
猫失前爪 发表于 2015-5-19 19:45
高炮操作是炮侧人工瞄准

仪表类不熟

《民国海军舰船志》是陈悦先生的近作吧?哪位认识陈先生的请他再确认一下,1936年的平海怎么装得上1900-1910年代的原始火控仪器?

如果这几张仪表的确是日本人配备给平海号的火控仪器,而闽系海军居然也接受,那么我就要骂粗口了,这就好比1980年代还去买1950年代的一代喷气战机一样匪夷所思。

仪表附图左上角的弹着时计即英语Dreyer Calculator (1908,后并入德雷尔火控台的Spotting Corrector),右上角的距离时计同日语用法即英语Vickers Range Clock (1906),左下角的舰速分率盘即日语的变距率盘和英语的Dumaresq (1903?),这三样仪器在1912年就被德雷尔整合进火控台而不再独立使用,并且在1919-20年随着德雷尔火控台一起退伍了,而且前两样还是用发条驱动的第一代(圆盘侧边的蝴蝶翅膀就是上发条的旋钮)。

这三样东西是在维克斯式指挥仪(方位盘)发明前就被使用的,如果有这三样生日蛋糕大小的宝贝,其实也不必劳民伤财装备什么配套指挥仪了,反正一战各国的驱逐舰也只靠这三样东西而不用指挥仪,也就是所谓1936年的巡洋舰也不过1910年代驱逐舰的火控水平,还外行的夸称先进呢。

我不想在这上多做文章,有兴趣的自己看吧:http://www.dreadnoughtproject.or ... sq-like_Instruments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19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5-5-19 21:13
距离时计即距离钟
弹着时计看字面意思即可
舰速分率盘暂时不明

没有了·····书上就这些照片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20 15:02 | 显示全部楼层
对民国海军来说,可能1910年的已经算先进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20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5-5-20 16:02 编辑
HMSD 发表于 2015-5-20 15:02
对民国海军来说,可能1910年的已经算先进了……

考证是要有技术发展史概念的,如果真的采用这几样仪器,不必造那么高大的桅顶指挥所,也不必在水线下舱盖什么发令所,三个生日蛋糕那里放不下?况且带炮盾的76高射炮都买到了,却买不到已将换代的集成指挥-计算仪?要导引往国府贪污里去想我没意见,可闽系海军的技术素质没那么差,连这种大清末年的货色都没见过吗?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20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5-20 15:57
考证是要有技术发展史概念的,如果真的采用这几样仪器,不必造那么高大的桅顶指挥所,也不必在水线下舱盖 ...

我的意思是说,因为多年海军不受重视而且被禁运,对技术的掌握落后了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20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5-20 15:57
考证是要有技术发展史概念的,如果真的采用这几样仪器,不必造那么高大的桅顶指挥所,也不必在水线下舱盖 ...

平海建造的时候,日本在火炮等各类器材方面就经常拖延,也许这些是原定的设备无法到手的时候果脯从仓库里面摸出来准备凑合着用的???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20 17:0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猫失前爪 发表于 2015-5-20 16:18
平海建造的时候,日本在火炮等各类器材方面就经常拖延,也许这些是原定的设备无法到手的时候果脯从仓库里 ...

那么把宁海的火控设备拿出来比较,看看是些什么,不该是平海那种吧。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20 18:2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5-5-20 17:05
那么把宁海的火控设备拿出来比较,看看是些什么,不该是平海那种吧。

没有详细资料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5-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这贴目前就只能这样了,反正我在2楼已经说了:(平海)“就只能回到像一战时代的轻巡那样,简单仪器测量配合人工查表计算了。”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23:03 , Processed in 0.02397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