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克虏伯火炮

闲着没事自己搞的,一种反向推算穿甲公式的近似方法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能否算下使用91穿甲弹的长门穿深,数据时1020KG弹重,780M/s初速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2:1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算了下,取0.544,0.56.1.12,0.68这组系数看出来
长门91式1020KG弹按照平均780的初速算,威力是763.6,大于mk6和mk5,仅次于mk7和面条炮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用你的公式算了下94式炮弹20000m的穿深549,跟美国经验公式算得494差距较大,但是和蝗国自测的566差距反而不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4: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8-17 14:24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2-8-17 14:11
我用你的公式算了下94式炮弹20000m的穿深549,跟美国经验公式算得494差距较大,但是和蝗国自测的566差距反 ...


应该是你用错公式了。
我算来是506毫米。
公式如下:
0.5124*M^0.56*V^1.12/D^0.67*(0.6*COS(a)-0.2*[COS(a)]^2+0.6*[COS(a)]^3)
式中M为1460千克,V为521米/秒,D为460毫米,a为落角16.5度。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8-17 14:21
应该是你用错公式了。
我算来是506毫米。
公式如下:

哦,我按照0度的0.544取得系数,把521的存速考虑成初速计算的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8-17 14:21
应该是你用错公式了。
我算来是506毫米。
公式如下:

另外我觉得各国进行实弹测试时,更可能采用的是近距离的简装药直射
我觉得把当时的存速直接考虑成0度直击,反而更接近测试数据
毕竟就算精度很高的长门,20000m外炮弹散步也有200m级别,不可能有那么大还几百mm厚度的靶板
另外落角可能就是设置靶板的时候可以调节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8-17 15:21 编辑
akagizuo 发表于 2012-8-17 15:14
哦,我按照0度的0.544取得系数,把521的存速考虑成初速计算的


我试过了差别不大。
当初两套系数是因为计算有落角的情况时,18楼所用的误差能稍微小一点,所以调整了。但实际上两者计算结果相差不大,尤其是在15-16寸范围内。

估计你我计算结果的差别也是因为你没有考虑着弹角?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5:23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8-17 15:18
另外我觉得各国进行实弹测试时,更可能采用的是近距离的简装药直射
我觉得把当时的存速直接考虑成0度直击 ...

应该是设置靶子时调整角度。

想起来德黑对德国测试数据的诋毁就有“哪里去做200X200米的靶子”这一说,呵呵。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8-1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8-17 15:19
我试过了差别不大。
当初两套系数是因为计算有落角的情况时,18楼所用的误差能稍微小一点,所以调整了。 ...

这是我的计算公式:=0.544*1460^0.56*521^1.12/460^0.68
算出来就是549.3
如果有差异就是我的excel出问题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15:36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8-17 15:32
这是我的计算公式:=0.544*1460^0.56*521^1.12/460^0.68
算出来就是549.3
如果有差异就是我的excel出问题 ...

那就是啦,你没有考虑着弹角。
算上16.5度落角影响的话,用我18楼公式,就是:
穿深=0.5124*M^0.56*V^1.12/D^0.67*(0.6*COS(B)-0.2*COS(B)^2+0.6*COS(B)^3)
结果是506。

这个公式我没有多做核对,有时间有兴趣的话请多找一找弹道数据和穿深数据,看一下它的误差都有多少。
我做了几种炮的核算,有兴趣的话我把电子版表格给你,公式都是现成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8-1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请有兴趣的朋友继续核算。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0:40 , Processed in 0.02071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