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LeSoleil

【原译】 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

[复制链接]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8-28 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cxy1223 发表于 2012-8-28 10:13
明白呀,所以才说用泡沫橡胶。以呆利的tds连接部分是弱点,不是防护能力不足。 ...

这玩意并不是来防雷,是用来保持浮力的。而且还会烂掉

水密钢管处于水线上方,,,,,

当然你说弱点也好还是防护力不足也好,最后的结果还是会大面积进水。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8-28 11:50 | 显示全部楼层
the bulges were each seven feet wide and had three separate compartments , these were filled with timber, hollow steel tubes and fuel oil intended to absorb the gas bubble from a torpedo explosion before it could damage the main hull, their weight was about 1,000 tons each and extended from the forward to aft torpedo rooms and from the turn of the bilge to just below the 6” casemates, although they improved the safety against torpedo attack they also increased the stability of the ship, this was a bad thing, the Revenge class deliberately were designed with reduced stability thus making them slow to roll and so steady gun platforms, an increase in stability made them roll more and faster – not a desirable achievement.

看起来不是这样的吧?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3 10:02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帖。。。收藏。。。。。先收了再看。。。在做一款游戏,此贴对我有很大帮助

一等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3 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约瑟夫大叔 于 2015-5-6 09:52 编辑

1915年。美国谨慎而保守的设计师开始在田纳西级战列舰上使用一种比以往的鱼雷防护系统都更有效的布置。在田纳西级上,美国人使用了涡轮机电力传动系统,使得动力舱需要占用的宽度大幅削减。因此,设计师可以获得更大的深度来布置他们设计的、被称为“五层系统”的鱼雷防护系统。

“五层系统”由两层空舱与三层液舱组成,最外层和最内层为空舱,中间的三层为液舱。这一系统创新性的使用了三道较薄的高弹性钢作为防雷壁,布置于内侧的四层之间,并在内层空舱后布置最后的水密舱壁。每道防雷壁都经过仔细认真的设计,可在其被冲击撕裂前提供最大的阻力。三道防雷壁彼此隔开,因此如果其中一道被破坏并不会影响到另外完好的几道,最后一道防雷壁被破坏也不会影响到水密舱壁。在三层防雷壁与五层隔舱全部被破坏后,冲击波才会到达水密舱。因此,整个系统在面对爆炸时可发挥它们的极限,以其最大的阻力抵抗水下爆炸。这一系统的实战表现较为优秀。从水下爆炸的角度看,唯一的缺陷可能是最初破坏外层空舱导致的进水会使战舰横倾,但这一点可通过反向注水的方式轻松纠正。在珍珠港事件中,西弗吉尼亚号(BB-48)被日军空投鱼雷多次击中,但其最内层水密舱壁始终保持完好。之所以沉没并非TDS未发挥作用,而是鱼雷命中位置偏上,造成TDS之上的地区大面积进水。而加利福尼亚号(BB-44)的TDS也完全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因为毫无准备、损管不足而坐底沉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上士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3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看来还是法国战列舰防鱼雷系统比较完善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4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话说我以前看到过的一种说法是普列塞系统之所以失败是因为采用了铆接结构导致强度不足,不知这种说法可信度如何?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2 18:45 | 显示全部楼层
敢问前辈,是否有美帝“涡轮机电力传动系统”的资料?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4-13 10: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举手提问,以美式5层TDS为例,如果TDS内外2层空气舱均被鱼雷击穿(但是防雷装甲依然完好),那么空气舱的进水对舰体的影响严重吗?总的进水量有没有可能被控制在<1000t的级别?
以及,如果击穿空气舱的是水中弹(e.g.,18"91式穿甲弹),假设防雷隔壁依然完整,那么此时的进水情况又会怎样?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4-20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也就是说,大和的TDS实际上是装甲板而不是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突出部?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6-10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謝樓主整理!長姿勢了!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6-28 04: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火雾战士005 发表于 2016-4-20 23:05
也就是说,大和的TDS实际上是装甲板而不是类似于其他国家的突出部?

不是是指本子用装甲的延伸段来取代较薄的防雷甲

列兵

七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6-28 04:2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从现代角度来看tds系统的构成应该就是空仓液仓过滤仓结构足够大的空仓才能消逝掉大部分泡沫的能量并且削弱破片的动能然后射入液仓进行减速并且由液仓壁承受水压这就要求液仓壁又有足够的强度还要有足够的韧性

列兵

发表于 2016-7-2 17:12 | 显示全部楼层
相对于大型舰船防护而言,鱼雷(也包括水雷)水中爆炸的确是个头疼的问题,而且现代鱼雷比以前二战中的更加可怕,那就是现在人们在充分利用气泡的作用实现对舰体的破坏。以前,气泡的作用还没有被发现,因此鱼雷攻击舰船的方式是尽可能在舰体附近爆炸从而利用冲击波对舰体的局部强度进行破坏,造成大量进水;现代鱼雷在攻击时爆炸位置往往是舰体下方一定深度,除了冲击波之外,爆炸过后产生的大型气泡反复脉动可以对舰体的整体强度造成破坏,严重的甚至可以折断舰体

列兵

发表于 2016-7-2 17: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战列舰的鱼雷防护系统被当代的大型航空母舰继承下来了,并且一直在发展和改进。如果没记错的话,从尼米兹级开始,鱼雷防护边舱的垂向覆盖范围进一步向水面以上延伸,对半穿甲战斗部的反舰导弹也具有一定的防护效力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8-8 21: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二战中可以在船底爆炸的鱼雷基本没有有效的防御方法,对战列舰的威胁最大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7:01 , Processed in 0.02162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