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4607|回复: 9

问自由轮、胜利轮和C1、C2、C3、C4的关系?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1-30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由轮、胜利轮和C1、C2、C3、C4的关系是什么?
貌似C2、C3和自由轮还有胜利轮大小差不多,那为什么要搞2套设计?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7:34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轮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1-30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企鹅骑士 于 2016-1-30 17:54 编辑

摘录自中文维基百科

在美国,1936年以后根据《第二次商船法案》建造的货船分别被称为C1、C2、C3型(C代表Cargo,即货船),长度分别在400英尺以下、450英尺以下和450英尺以上。这些船是按照传统的造船工艺建造的,质地精良,都装有蒸汽轮机或柴油机,航程远,速度快,预期使用寿命长达30年,但缺点是建造周期太慢。美国在1940年后也面临急速扩充商船队的问题,因此美国海事委员会打算采用英国“海洋级”货船的现有设计图纸,大量地建造一种结构简单、航速慢、但预期使用寿命只有5年的货船。反对的声音主要来自美国海军,他们反对建造慢速货船,因为这样会给海军的护航工作带来困难。另一方面,美国海事委员会主席兰德海军少将(Real Admiral Emory Scott Land)也倾向于不使用英国人的设计。他认为这些设计太老,不适合美国的情况(当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和成品油生产国,煤炭质量则不如英国)。1941年1月,兰德向国会预算委员会提出拨款大量建造“紧急货船”的提案,在这份提案里,他承认英国人的设计是可取的,不过要按美国的情况做一些改动。比如说将燃煤改为燃油、用水管锅炉取代圆锅炉、以及油舱取代煤舱等等细节。
国会委员会在给兰德海军少将的回复中认为,这种货船“可以满足运输的基本要求,不过航速缓慢,设备简陋,结构粗糙,不适合和平时期海外航运的要求……就紧急生产和大量生产这两点要求来看,这种(海洋级货船)设计可以说得上是优秀的,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建造这种货船。它们在和平时期也许可以担任沿海运输任务……”
1941年2月,美国公众在罗斯福总统的“炉边谈话”广播中第一次听到了将要紧急建造200艘货船的消息。他在广播中说这些船“将给欧洲大陆带去自由”。这批船,以及后续建造的5000多艘同型船,由此被称为“自由轮”(Liberty Ships)。
美国海事委员会为这批货船取的编号是EC2-S-C1。E代表“紧急”,C2代表长度(400至450英尺之间),S代表蒸汽机,最后的C1代表“基本型”(C2代表坦克运输船,C3代表油船,C4代表运兵船,C5是飞机运输船)。”


根据以上文章,得出结论:

C1、C2、C3只是一种按船舶长度定义的分类,自由轮和胜利轮属于C2,也就是说除了自由轮和胜利轮,还有一些其他型号的C2。因为自由轮和胜利轮产量庞大,一般说C2货船时,其实指的是除了自由轮和胜利轮以外的C2货船。

先有C1、C2、C3标准,而后有自由轮的。后来美国人终于把自由轮的三胀式蒸汽机换成蒸汽轮机或者柴油引擎,还进行了一些其他小改进,于是有了胜利轮。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2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胜利轮虽说只要求用5年,但到70年底我老爸还在开呢,

列兵

八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2 23:4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6-2-2 23:32
胜利轮虽说只要求用5年,但到70年底我老爸还在开呢,

土鳖七八十年代早期自造船有些可以看做是自由轮的后裔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0:36 | 显示全部楼层
自由轮那10节的满载巡航速度简直就是为了当U艇的猎物而预备的。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3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企鹅骑士 发表于 2016-2-3 20:36
自由轮那10节的满载巡航速度简直就是为了当U艇的猎物而预备的。

商船都这个速度
速度快了成本就高了,蒸汽轮机比老式的往复式蒸汽机成本就要高很多,还要增加锅炉
U艇?护航队笑了,有这个闲钱去提高航速还不如改艘护航航母实用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3 23:2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L.U 发表于 2016-2-3 21:48
商船都这个速度
速度快了成本就高了,蒸汽轮机比老式的往复式蒸汽机成本就要高很多,还要增加锅炉
...

二战时商船的普遍航速是15、16节,而不是自由轮的11节。船上的货物要比船值钱多了,提高航速来降低潜艇效率是值得的。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6-2-3 23:41 | 显示全部楼层
企鹅骑士 发表于 2016-2-3 23:21
二战时商船的普遍航速是15、16节,而不是自由轮的11节。船上的货物要比船值钱多了,提高航速来降低潜艇效 ...

你找的wiki都说的很清楚了“传统的造船工艺建造的,质地精良,都装有蒸汽轮机或柴油机,航程远,速度快,预期使用寿命长达30年,但缺点是建造周期太慢”
自由轮最大优势是什么?要多少有多少

15节比11节能避免多少潜艇攻击?
同样的工业水平造15节船和11节船的数量差距是多少?
真不行就加大反潜力度

船上货物损耗大点是可以接受的,二战不比当代,飞机总值钱了吧,一架飞机也就10w美元的水平,航母为了及时收容大把大把把已经着陆的飞机推到海里的例子都有
都造15节的船结果船数量不够,物资来不及运输堆压在己方港口,延误作战才是逗比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6-2-5 11:21 | 显示全部楼层
L.U 发表于 2016-2-3 23:41
你找的wiki都说的很清楚了“传统的造船工艺建造的,质地精良,都装有蒸汽轮机或柴油机,航程远,速度快, ...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德国潜艇的威胁还是比较小的,损失率完全可以接受。像日本,后期运输船生存率极低,所以只能搞高速化的输送舰。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9:12 , Processed in 0.022411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