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1
主题19
精华0
积分129
金钱0
贡献0
阅读权限20
注册时间2016-11-21
最后登录2025-2-27
在线时间48 小时

二等兵

|
楼主 |
发表于 2017-2-18 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kysword2000 于 2017-2-19 04:56 编辑
 
以前的旧书搬家时都丢了,只有凭记忆或上网搜,所以还请大家批评指正。
菜花歧海战:
来自总结材料的意见则认为,造成战斗不利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因素。当时,中国向苏联购买一批退役驱逐舰加强海军实力,青岛组建起驱逐舰第51大队,海军要求华东海军输送一批有作战经验的优秀骨干前往接收驱逐舰。第六舰队党委从全局出发,抱着“宁肯军舰瘫痪在码头不航行,也全力以赴保证海军的接舰任务”宗旨,毫无保留地选送出650名优秀战斗骨干,包括大队指挥员两名,舰长两名,部门长20名,业务长4名,这次非战斗减员从根上削弱了舰队的作战实力,补充进来的442名新兵大部分连舰炮是什么样都没见过。如此举措后来被认为是“拆东墙,补西墙”,“前方炮打响,主力去后方”。
东引岛海战:
黑暗中出现东江舰的信号灯,575,577艇立即锁定了目标,第一排炮就命中东江舰桥,将上面的六个军官全部放倒,简直是当头一棒。后来国共两边都称在海战的前十五分钟,东江号甲板上空无一人,完全是一边倒的挨打。因江字号舰有3艘落在了大陆,所以解放军对东江号打起来驾轻就熟,575,577艇从500米一直打到50米,严密封锁炮位,国军水兵出舱一个就被放倒一个,给压制得无法还手(此战东江舰80余名官兵中伤亡超过了50人)。
后面的战斗,双方描述就天各一方了。
在国军战史中,转机出现得非常之神奇。东江舰刚完成的大修,在舰桥两侧各增加了一挺12.7毫米机枪,可以从舱里穿出射击,不为共军所知。一个叫蔡春治的高山族二等兵就爬上了左舷机枪的阵位,拉开枪机对着解放军的炮艇一阵猛扫,居然击沉了一艘共军炮艇(事后发现东江舰的机枪就没有配钨芯穿甲弹,应该打不穿解放军炮艇舰体……)。随后趁着其他共军炮艇慌乱之际,国军勇士们冲上炮位,大发神威干掉解放军八艘围攻炮艇中的四艘,重伤两艘。
共军方面的记载是:东江主机损坏,突然减速,为了避免相撞,577艇急打左转,撞上了575,撕开一个1x0.5米的大口子,575艇四台主机全部停转,只好中止战斗(从头到尾没提那挺机枪的事,反而事后577发现中了20弹两发)。575艇受伤后曾命令577艇不要管自己,靠近继续打,但此时国军太仓舰接近战区,舰长下令开炮向战区盲射,太仓127炮击起的水柱高大,解放军方面判断国军大舰赶到,不宜再战,遂下令撤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