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5844|回复: 29

美国16英寸岸炮沿革

[复制链接]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2-12 17: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12-13 10:02 编辑

响应胡子的岸炮党复兴运动,特增补老文转贴表态


美国最早的16英寸(406mm)火炮在1895年定型,1902年制成M1895,为35倍径长炮(rifle),膛线缠度从50倍径渐减到25倍径一圈,身管重284000(128822千克)

APHE穿甲高爆弹重2400(1089千克),初速2250秒尺(686秒米),最大射程27600(25226米)
此炮先置于试射场作为后续炮型开发用,1917年经过修整后配置M1912地阱炮架,全重约588公吨,安放在巴拿马运河区格兰特堡充作岸防直至1943年。只此1门。

M1895在伯利恒钢厂内铸造的情形:



兵工厂内车床上的M1895身管与后膛右开式隔螺炮栓:


M1895炮口刻有16 IN No 1 ORD DEPT U S A MOD 1895 WATERVLIET ARSENAL 1902 字样:
16英寸1兵工署 美国陆军 型号1895 瓦特尔弗列特兵工厂 1902


安装在纽泽西州三地胡克试射场试射炮架上的M1895全景:




第二型16英寸岸炮为50倍径的M1919长炮, 膛线缠度为32倍径一圈,身管重340000(154222千克)
APHE穿甲高爆弹重2400(1089千克),初速2750秒尺(838秒米),最大射程39980(36560米)射速每分1发。
AP穿甲弹重2340(1061千克),使8832射药,初速不明,最大射程49140(44930米)射速每分1发。

本型共生产8门,1门配置M1917地阱炮架后全重约756公吨,1920年代初期安放在纽约州长岛海峡大鸥岛米契堡充作岸防直至1943年。另有6门则配置137吨重的M1919旋转炮盘,以露天环射炮座安放在夏威夷州欧湖岛伟佛堡、纽约州洛克威提尔登堡及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杜瓦尔堡,50年代拆除。

由于外观很难与海军移交的16英寸MKII/III炮做出区分,而陆军为海军型岸炮配用的炮盘也是M1919,服役时间又相近,所以这两型火炮资料照片很容易混淆,通常以安装地点来确认,可以确定是西岸与运河区的16英寸炮台没有M1919型身管。余下1门去处尚未有定论。

兵工厂内安装在地阱炮架上的M1919炮:


安放在米契堡戴维斯炮台地阱炮位上的M1919炮:


戴维斯炮台地阱炮位的土工结构两视图:


安放在伟佛堡旋转炮盘上的M1919炮:


安放在杜瓦尔堡旋转炮盘上的M1919炮:


安放在提尔登堡旋转炮盘上的M1919炮,箭头所示是与MKII/III相异之处:


提尔登堡炮兵发射M1919火炮及射后清洗炮膛: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2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3-6-30 12:10 编辑

第三型16英寸岸炮为25倍径的M1920的榴炮,身管重195300(88580千克),膛线缠度不明,配置M1920旋转炮盘后全重约900公吨。弹重2100(955千克),初速1950秒尺(594秒米),最大射程24500(22393米),射速每分1发。

本型共有4门安放在维吉尼亚州海滩镇士多锐堡,自1922年服役至1947年。

兵工厂内装在旋转炮盘上的M1920炮:


安放在士多锐堡旋转炮盘上的M1920炮:


士多锐堡炮兵装填M1920炮弹药:


放地点不明M1920全景,可能是三地胡克试射场:


以上三型16英寸火炮都是纽约州瓦特尔弗列特兵工厂为陆军岸防部队开发的。


第四种岸防16英寸炮是海军型。由于列克星顿级及老南达科他级计划取消,华府海军造炮厂在1918年试制1919年量产的MK2/3(陆军称MKII/III, II/III两者仅有衬套差异)舰炮从未上舰服役过。

该炮总共造了71门,除了4门留做测试外,有20门在1922-1924年移交给陆军岸防炮兵,配置M1919M1/2/3/4/5旋转炮盘成了陆炮充实重点港岸防卫。最先完成部署的有巴拿马运河区的库比堡与夏威夷的欧胡岛巴瑞特堡炮台,炮位均为露天巴拿马式环射炮座。其余造好的MKII/III本来打算用在衣阿华级,但由于舰体及炮座设计未能配套,海军决定新造MK7炮,于是剩下的MKII/III1938年起也陆续移交给陆军以便加速武装对应紧张局势。1945年共有20座由双门16英寸炮所构成的100系列炮垒在美国本土各主要港口区完成部署,此炮垒为加强混凝土造碉堡,配置M1919旋转炮盘的火炮只有炮管伸出发射窗廓

由于数量众多,海军型也是大多数现存16英寸巨型岸炮照片的主角。1950年代港岸防卫的概念从对海改成防空,这些大炮遂被地对空飞弹取代而沦做废铁。目前硕果仅存的4门量产身管分别位在华府海军工厂(MKII, 身管编号111),维吉尼亚州达格林海军水面武器中心(MKII, 编号96&100),以及马里兰州陆军亚伯丁测试场(MKIIIM1 编号138)

本炮身管为50倍径,96条右旋膛线,M050渐减25倍径M1则为等齐25倍径一圈,重287000(130182千克)
舰炮使用6包共700(318千克)射药发射MK32100(955千克)穿甲弹,初速2800秒尺(853秒米),射速每分2发。
岸防炮使用6包共648(294千克)射药发射MK122240(1016千克) 穿甲弹,初速2650秒尺(808秒米)
岸防炮使用6包共672(305千克)射药发射MK3穿甲弹,初速2750秒尺(838秒米),岸炮射速每分1发。
舰炮弹药射程纪录不详。
岸防炮在仰角820密位(46.125)发射MK3弹射程44680(40855米),在仰角815密位(45.844)发射MK12弹射程45100(41240米)

这批舰炮正式服役纪录反而在陆军岸防炮兵,陆军有作少许修改,海军资料可能未必真确。资料应去岸防炮兵部门寻找。

安装于亚伯丁测试场转盘式测试炮架(Barbette Proof Carriage, s/n 1)上的编号138身管:


华府海军工厂的编号111身管:


安放在库比堡旋转炮盘上的MKII/III炮。由于巴拿马运河区面对两洋,有腹背受敌的威胁,故这种可360度环射的露天炮座设计被通称为巴拿马式炮座(Panama Mount)


1930年代末开始构筑可防御飞机轰炸与舰炮攻顶的100系列MKII/III双炮炮垒,下为士多锐堡四号炮台


100系列炮垒两门炮标准间隔500英尺,下为土工结构两视图:


旧金山港区冯斯顿堡的MKII/III环射炮座,尚未构筑混凝土炮垒,射界360度:


冯斯顿堡的MKII/III混凝土炮垒,射界不足180度,发射窗廓内没有防护炮罩:


冯斯顿堡炮兵装填MKII/III炮弹头:


配置M1919旋转炮盘的MKII/III及铸钢炮罩模型:


纽约州长岛海峡英雄营区MKII/III炮垒及铸钢炮罩:


洛杉矶港区麦克阿瑟堡的MKII/III炮垒及铸钢炮罩:


旧金山港区克朗凯堡MKII/III炮垒,装设另一种钢板炮罩:


(完)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军士长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2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了,好文。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4 06:19 | 显示全部楼层
马老能解释一下为什么这些炮都叫Rifle而不是cannon或gun吗?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4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12-14 13:27 编辑

回复 Zichuan 的帖子

火炮名词的长期演进我说不清,只就现代军事英语说说吧。cannon泛指所有火炮,包含30倍径以上的加炮gun,20-30倍径的榴炮howitzer,与10-20倍径的迫炮mortar。至少2001年美国国防部军事辞典JP 1-02还是这样定义的,近年流行的加榴炮gun-howitzer在这本里还没被定义。

rifle这个字本意是形容线膛火器,相对于光膛火器smooth-bore,不限口径大小。但火器最早采用线膛的无论枪炮都是高倍径的,用rifle来形容高倍径线膛火炮常见于19-20世纪之交,貌似是rifled-gun线膛加炮的简称,至少1930年代以后的美军教范内对火炮的定义已同2001年。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1-12-14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有营养的内容,不顶不行啊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4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5 07: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但在我玩的一些游戏中,mortar仿佛是对滑膛曲射炮的统称,而howitzer则如前辈所说是使用榴弹的火炮,我也见过把cannon直接翻译成加农炮。请问前辈到底对不对。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5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chuan 的帖子

汉语中用加农炮表称高倍径火炮已行之有年,但英语中用gun表称高倍径火炮也行之有年,所以把cannon翻成加农炮当然是不对的。又目前这些gun-howitzer-mortar的火炮定义已不分线膛或光膛了,像现代坦克滑膛炮照样叫gun,而线膛mortar早在二战就普遍使用了。

至于榴弹与榴弹炮的汉语翻译也不妥当,因为榴弹一词是从十七世纪内含炸药的开花弹grenade(也是石榴的意思)而来的,而一战以来英语对这种炮弹的称呼是高爆弹high-explosive/high capacity简称HE/HC。但是只要有设计生产,所有gun-howitzer-mortar都可以发射这种现代汉语通称为榴弹的HE/HC炮弹,同理它们也可以发射其他各式炮弹,包括穿甲弹化学弹照明弹。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5 1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又见好文,多谢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2-16 0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那howitzer到底应翻译成中文的什么呢,榴炮这个词似乎已经定下的它的炮弹适用范围只有榴弹?步兵炮?野战炮?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装甲精英

发表于 2011-12-16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M大 所发之精品 何能不顶呢
皇国兴废 在此一役 诸君努力 奋勇杀敌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1-12-16 16: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Zichuan 的帖子

如果以天朝之力上国之智尚无法拨乱反正,那就只有将错就错,约定俗成吧,横竖汉语错缪也不只这一桩了。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9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科普贴太详细了,受益匪浅,努力学习!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19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请问瓦胡岛的十六寸炮炮台有没有混凝土碉堡

禁止发言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0 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前辈,能不能介绍一下,米国试制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谢谢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3-6-20 16: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9-10-16 13:55 编辑
wangker911 发表于 2013-6-20 15:18
mathewwu前辈,能不能介绍一下,米国试制过的最大口径的舰炮?
谢谢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0&pre_pos=2&ext=CB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US_18-48_mk1.htm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禁止发言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0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wangker911 于 2013-6-20 17:09 编辑
Henschel 发表于 2013-6-20 16:03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 ... _id=0&pre_pos=2 ...


谢谢Henschel将军
有更详细的吗?

禁止访问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6 17:56 | 显示全部楼层
Henschel 发表于 2013-6-20 16:03
http://www.zhanliejian.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065&reltid=4477&pre_thread_id=0&pre_pos=2 ...

有海战实用性嘛?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6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一段时间看了一部  土耳其电影   Diriliş - Çanakkale 1915 恰纳卡莱之战  ,前辈能否把那里面出现的几门岸防炮科普一下,这块知识贫乏,胡子很多时候不在,有劳前辈了。

影片链接: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k5ODA0OTE2.html  
我试过成功,也试过失败,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06 , Processed in 0.030291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