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4
主题1
精华0
积分49
金钱33
贡献0
阅读权限10
注册时间2012-2-14
最后登录2016-5-22
在线时间5 小时

列兵

|

楼主 |
发表于 2012-2-26 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毛奇级战列巡洋舰
Schlachtkreuzer SMS Moltke und Goeben
赫尔穆特·卡尔·伯恩哈德·冯·毛奇(1800—1891),普鲁士和德意志总参谋长,著名军事家。一称老毛奇。生于梅克伦堡帕尔希姆一破落贵族家庭。1805年移居丹麦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的吕贝克(今属德国)。1818年毕业于哥本哈根皇家军校,进丹麦军队服役。1822年转入普鲁士军队,获少尉衔。次年进普鲁士陆军学院深造。1828年调总参谋部测绘局。1835~1839年任奥斯曼土耳其苏丹军事顾问。1840年调柏林第4军团参谋部供职。1842年参与指挥修筑汉堡至柏林铁路,开始认识到铁路对军队机动和后勤保障的重大作用。1845~1846年任普鲁士亨利亲王副官。1846年调科布伦茨第8军团参谋部供职。1848年任马格德堡第4军团参谋长。1855年任弗里德里希·威廉亲王(后为普鲁士国王和德意志帝国皇帝弗里德里希三世)副官。1857~1888年任普军和德军总参谋长,改组总参谋部,扩充军队,改进装备。1866年普奥战争中指挥普军获胜。1870年7月普法战争爆发后,指挥3个军团迎战法军,在色当之战中取得决定性胜利,为实现德意志统一作出重大贡献,受封伯爵并于次年晋升元帅。此后,主要研究德国东、西两线作战问题。1888年退役后任国防委员会主席。卒于柏林。他重视铁路、电报等新技术在军事上的运用,强调参谋人员对完善军队指挥的重要作用,在战争动员、军队编成、作战指挥、武器装备等方面多有建树。战争指导上,主张先敌动员、快速突破、分进合击、外线作战和速战速决。其军事理论在西方有较大影响。有《毛奇全集》、《毛奇军事著作》等传世。
为了纪念这位杰出的军事家,1908年德国造舰计划中的G号重巡洋舰(战列巡洋舰)被命名为毛奇号。1908年12月7日,毛奇号在汉堡的布洛姆·福斯造船厂船台上安放了第一根龙骨。该级舰的另外一艘以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中的普鲁士将军奥古斯特·卡尔·冯·戈本(1816—1880)命名。
也许是命运捉弄,尽管这两艘军舰在同一家船厂建造,但是服役之后就再也没有一起战斗过。毛奇号随公海舰队转战大西洋,在日德兰中了四发炮弹,还在吕佐号被击沉后担当过希佩尔的旗舰。在北大西洋的其他海战中,毛奇号也挨了数枚鱼雷,直到战后被引渡给英国,在斯卡帕湾迎来了自己的最后命运——在“彩虹行动”中自沉。
戈本号则和巡洋舰布雷斯劳(西里西亚工业城市,今属波兰,改名弗罗茨瓦夫)一起在1912年进入地中海,预备在战争爆发后对法国的地中海目标进行袭击。但是当战争真的爆发后,他们发现自己已经远远地处于敌人的大后方,远离本土基地,面临英国地中海舰队的尾追堵截。舰队从奥匈帝国的波拉港出发,向西行驶,争取溜出直布罗陀海峡。但是在冷静地衡量了自己的处境之后,Wilhelm Souchon率领的这支德国巡洋舰队在阿尔及利亚以北掉头东返,甩开阿奇博尔德·米尔恩海军中将率领的英国舰队围剿,开进了当时尚是中立国的君士坦丁堡。经过一番德国大使馆与多玛巴斯宫的宫廷交易之后,德国宣布把这两艘船出售给土耳其海军。船上的德国军官和水兵穿上了土耳其军装。青年土耳其运动头子英瓦尔·巴沙领导下的这个“欧洲病夫”正为英国强行扣留其购买的战列舰而耿耿于怀,德国军舰能送上门来当然很高兴。该舰被改名为塞利姆苏丹号,“Yavuz Sultan Selim”。后来又在1936年改名为“Yavuz”号。“Yavuz”在土耳其语中的意思是“勇敢的、严厉的、苛刻的、粗暴的、残忍的”。但是这艘船却是幸运的、长命的。一战中除了在克里米亚半岛南端的萨利赫角(Cape Sarych)与俄国海军的老战列舰打了一小仗之外,它在土耳其海军中基本上无所作为,战后在色佛尔条约中也免遭协约国引渡。由于土耳其在二战中采取了明智的中立政策,在其同时代的对手中,只有美国的得克萨斯号比它活得长久——服役年限则比它短。
1937年,土耳其对Yavuz号进行了现代化改装,安装了从法国进口的火控系统和从瑞典进口的防空武器。土耳其加入北约后,它按照北约标准进行了一些小改造。从1947年开始,这艘老舰便退居二线,作为预备役舰船。由于土耳其经济形势不好,这艘传奇出售给德国作为博物馆舰。但是由于苏联从中作梗——老毛子没有忘记萨利赫角,德国被迫在1963年取消了购买意向。Yavuz从土耳其海军中退役后便被封存弃置,直到1971年被出售解体。解体工作于1976年3月结束。一代名舰就这样消失了。
数据
舰名:毛奇(建造代号重巡洋舰G号/Heavy Cruiser G)| 戈本(建造代号重巡洋舰H号/Heavy Cruiser H)
建造商:汉堡 布洛姆·福斯造船厂
开工日期:12/07/1908 | 08/12/1909
下水日期:04/07/1910 | 03/28/1911
服役日期:09/30/1911 | 07/02/1912
退役日期:06/21/1919 | 08/16/1914(移交土耳其海军)
沉没:毛奇号 1919年6月21日,在斯卡帕湾自沉,1927年到1929年逐渐拆解。戈本号在1973年到1976年解体。
排水量:22,979吨(设计) / 25,400吨(最大)
尺寸(米): 186.6 x 29.4 x 9.19
动力装置:24台锅炉,2台帕森斯蒸汽轮机,最大功率52,000马力(过载功率56,000马力);4轴,4螺旋桨,双舵
航速:最大25.5节
续航力:14节时4120海里
主炮:10门 280mm (11.1英寸)/45倍径炮 五座双联炮塔 德国海军11英寸炮塔结构剖面图
副炮:12门 150毫米(5.9英寸)/45倍径炮 炮座单装(戈本号1915年后改为10门)
防鱼雷艇/防空炮:12门 88毫米(3.5英寸)/45倍径炮 炮廓单装
鱼雷发射管:4座500毫米鱼雷发射管,水下安装,首尾各一座,两舷A炮塔下方各一座
乘员:平时1050人,战时1350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