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ailimer

[电影电视] 关于泰坦尼克号的一点疑问

[复制链接]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22:40 | 显示全部楼层
Tiamat 发表于 2012-4-18 22:29
从你的角度看那些只是“谈资”,从另一些角度看,或许对钢材本身的要求也正是早期这些事故催生的。
就事 ...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革新,即使泰坦尼克的灾难不发生,造船的材料也只会越来越好。

一艘中世纪的木船触礁沉没了,现在的你站出来说主要因为木头强度太差,可那个时期的船不都是木头造的么?在N年后还说这种话就毫无意义了。如果1912年泰坦尼克号完全可以使用更好的造船钢却选择了次品,这样的评价才算是有价值的。我已经说了比较政治学,要横向的比,而不是纵向的去比,所以不断强调泰坦尼克的沉没和造船的钢材有关,本身就有误导的嫌疑,泰坦尼克灾难后立即被重视的是海上预警/求救/救援机制的完善,是救生艇搭载量的新规定。而这些缺陷才是导致悲剧的主因。

从1998年我就追寻有关泰坦尼克号的一切,泰坦尼克号的身影伴随了我的童年,甚至影响了我的性格,我对这艘船的感情非常的特殊,因此我对于那些在网上查几篇文字就想当然的发表自以为是的陈词滥调(例如没过顶致沉、没直撞致沉、钢不好致沉)的人非常不屑,这种态度也许有点病态,但我不想去掩饰。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8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2:40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革新,即使泰坦尼克的灾难不发生,造船的材料也只会越来越好。

一艘木船沉没了,你 ...

对不起,或许这个话题对你有些敏感。
你说木船的那个例子说明你并没有明白我要说什么。我要说的其实很简单:这是那些木船沉了(那些包括你说的那条但不特指那条),人们才开始尝试铁船,不然木船会一直发展下去的!
关于这条船的事也一样,我的说法并不针对Titanic一船,那时几乎所有船遇到此类事件都是无力的。所以人们才要更加去努力改进各个方面的问题。
至于你将一切归于技术的进步,不知你是否了解现代造船业,我所知的民用船舶事在“够用就好”的基础上设计、建造的……所以时至今日,仍不乏木质船舶,你不能说技术进步了,木船就会被淘汰,因为还有经济因素……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8 22:56 | 显示全部楼层
Tiamat 发表于 2012-4-18 22:50
对不起,或许这个话题对你有些敏感。
你说木船的那个例子说明你并没有明白我要说什么。我要说的其实很简 ...


您能理解和包容我的这份小孩子脾气的感情而不加以苛责,我就表示很感谢了。别的不想再说。前面如有语气不周,还请原谅。多余的不说了。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19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2:40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革新,即使泰坦尼克的灾难不发生,造船的材料也只会越来越好。

一艘中世纪的木船触 ...


>>一艘中世纪的木船触礁沉没了,现在的你站出来说主要因为木头强度太差,可那个时期的船不都是木头造的么?
----------------------------------------------
所以有些木材在現行的相關法規中被禁止用來造船
(或者說是達不到要求)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19 16:32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2-4-19 16:23
>>一艘中世纪的木船触礁沉没了,现在的你站出来说主要因为木头强度太差,可那个时期的船不都是木头造的么 ...

能不能理解原话要表达的意思?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4-23 09:0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年对泰坦尼克进行过水下钢材取样,测试结果是钢材资料很好,而铆钉测试发现不和要求,容易断裂。虽说追求高速和豪华但泰坦尼克毕竟只是民船,汽轮机英国用了多年了,泰坦尼克上还有两台复进机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2:36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7 21:30
“在当时的炼钢技术并不十分成熟,炼出的钢铁在现代的标准根本不能造船”

——在当时的造车技术并不十分成 ...

嗯嗯~ 不过默多克选择的操作方法确实不是很优秀的啦,冷静的来说。不过大半夜的冷不丁听见撕心裂肺的一声“冰山”还有多少人能淡定的判断情况选择最优秀的避害操舵,估计也就只有心里素质经验丰富的船长级别的才能做到吧。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2:44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2:29
需要注意的是,楼主主贴的逻辑有些混乱。

第一,造成泰坦尼克沉没的原因是状况很糟,为何把主因关注到造船 ...

可能我陈述的不是很明确。

我的意思是说,现在通过打捞和材料分析,肯定泰坦尼克的钢是不合格的。其沉没与之有关。而刚才的主要问题是大量的掺硫化物增加硬度。 也就是说,建造泰坦尼克的人,并不知道钢铁的韧性和刚性之间的线性关系问题。

然而同一时期,同一个造船厂里的军舰,不考虑水密舱,在材质上显然已经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因为当时战舰的设计已经充分的认识到装甲硬度大但是却不能作为结构构造,故而当时战列舰的装甲钢都是采用铆接技术固定在船体结构钢【造船钢】的上面的,而不是简单的使用硬化钢装甲直接作为船体结构。


我所疑问的只是为什么,海军的人不告诉商船的人“孩子,硬化钢是不能用来作为船体结构的” ?这个意思。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2: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00:30
现在说是钢板塑性变形,刚才说是钢板低温脆裂,那么到底该信哪个呢?那个年代撞冰山活下来的邮轮也不可能 ...

这个我还真是没想到...QAQ 说来卢西塔尼亚号和不列颠尼克号都是在温暖的水域,收到破坏没有超过安全系数的情况下也沉没了呢。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18 22:40
时代在进步,技术也在革新,即使泰坦尼克的灾难不发生,造船的材料也只会越来越好。

一艘中世纪的木船触 ...

如果1912年泰坦尼克号完全可以使用更好的造船钢却选择了次品,这样的评价才算是有价值的。

或许我有点倾向于这个感觉...意思是说,假如用建造“无畏”号战列舰船体结构的钢材去建造泰坦尼克,结果是否会有所不同。

隐约记得,当年建造无畏号的铆钉,是要达到“百里挑一”的那般优秀。《——无资料支持。不过Discovery的泰坦尼克纪录片里提到,当年建造它为了赶时间,用了很多小锅炉炼制的钢铁。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3 1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问题的关键,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主要原因是碰撞时的条件。22节蹭过巨大的冰山,我觉得碰上的部位基本都得受损进水。当时划过了5个舱,然后就没然后了……就是这样。所以我不认为如果换了一些更坚固的铆钉、更好的外板,就能避免这场灾难。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3 13:09 | 显示全部楼层
ailimer 发表于 2012-4-23 12:36
嗯嗯~ 不过默多克选择的操作方法确实不是很优秀的啦,冷静的来说。不过大半夜的冷不丁听见撕心裂肺的一声 ...


这个吧,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了。况且,很多材料虽认为直接撞上去就不会沉没,但我个人不是完全的赞同。

发现冰山时的速度是23节,警报发出后37秒即撞上冰山,当时的速度应该在22节。在这个状况下,如果还敢指挥船去直接撞击冰山,说好听点是有勇气、有想法,说难听点这人就是个脑残+赌棍。所以默多克只要脑筋正常,那他就没别的选择。

在正面撞击后,估计前三四个舱已经全破裂了,废掉的船头会把船往下拉,然后……因为船头几个水密舱延伸的高度只延伸到E层,水平面是有这个可能会没过E层的,然后悲剧继续发生。泰坦尼克号当时速度实在有点快,瞭望台锁望远镜的柜子被锁着,瞭望员没钥匙。如果当时有望远镜可用,或者速度比较慢,情况就不会这么严重了。也许这就是天意吧。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ailimer 于 2012-4-23 13:12 编辑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23 12:58
问题的关键,泰坦尼克号沉没的主要原因是碰撞时的条件。22节蹭过巨大的冰山,我觉得碰上的部位基本都得受损 ...


根据02年那次水下声纳探测和后来打捞上来的零件推断《——嗯,肯定只能推断,当时直接受损面积不足2平方米,但是因为材料的不足导致了严重的连锁反应并且使船只大量进水。随着船只不断下沉,水下部分损伤也逐渐加大。 当然,这个只是那次打捞做出的纪录片的一家之言。

破损的并不是历史上认识的是长裂缝,而是一连串的撞击孔洞。而材料的问题导致洞变成了更大的裂隙。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23 13:09
这个吧,只能是事后诸葛亮了。况且,很多材料虽认为直接撞上去就不会沉没,但我个人不是完全的赞同。

发 ...

诶!这我过去没想到诶文人。这样和默多克没关系了...最近正研究战列舰的操作问题,要知道,2.8万吨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20节航速下,正舵打到满舵需要15秒,然后军舰还要航行100米多一点【约10秒】后才开始转向。当时6万吨,22节航速航行的泰坦尼克在37秒的时间里面....就是上帝亲自来也只能靠击毁冰山来躲开了...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3 13:20 | 显示全部楼层
ailimer 发表于 2012-4-23 13:11
根据02年那次水下声纳探测和后来打捞上来的零件推断《——嗯,肯定只能推断,当时直接受损面积不足2平方 ...

这个我就没法太信了,那泰坦尼克号的质量得渣成什么样啊?而且我是卡梅隆党,先入为主,没办法……

历史上也没有说长裂缝。碰撞发生后安德鲁斯下到底舱查看了并记录的情况,发现5个舱被撞了很多很多的孔洞,安德鲁斯当场就说没救了,这都被记录下来。就是这样。

再者说,船方夸下海口说四个舱破损其余的舱也有足够的浮力支持船不沉没,也只是纯理论上的,到底是不是这样,可不一定。不列颠尼克设计和制造的比泰坦尼克更为安全周密,被鱼雷打破俩舱就挂了。安德鲁斯一看泰坦尼克受损舱室达到5个,当场就惊出结论了。泰坦尼克号作为民船,抗沉性本来也没那么神。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23 13:20
这个我就没法太信了,那泰坦尼克号的质量得渣成什么样啊?而且我是卡梅隆党,先入为主,没办法……

历史 ...

嗯当时做了材料的碰撞试验,非常的脆。显微镜下观察,不仅有大型硫化锰,还有沙孔,质量不是一般的糟糕。纪录片里详细的展示了实验录像。不过,一定说当时所有钢都不合格我是绝对不承认的。【私下里坚信如果她使用“无畏”号战列舰的优良钢材去建造绝对不会这么豆腐渣,当然,造价也是...】

元帅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纪律委员MP Team骑士团勋章装甲精英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3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民船和军舰本就不是同一标准,当时邮轮的外板也就就那样,不必苛责。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4:23 | 显示全部楼层
御用文人 发表于 2012-4-23 13:43
民船和军舰本就不是同一标准,当时邮轮的外板也就就那样,不必苛责。


越发发现大迷糊其实不只是我一个嗯【刚犯了愚蠢错误的家伙】。这里面的麻痹大意问题就是很多船都撞了冰山 但是都很少受到严重威胁,更不要说沉没了——故而推断泰坦尼克更不怕撞,于是这似乎正相反【因为高速和巨大的吨位导致碰撞力远超过之前的轮船】。  

我是前几天使用备份系统的时候误把2010年的数据当做2011年的数据发出去了...叹气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4-24 0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ailimer 发表于 2012-4-23 13:18
诶!这我过去没想到诶文人。这样和默多克没关系了...最近正研究战列舰的操作问题,要知道,2.8万吨的巴伐 ...

巴伐利亚操控性这段,强烈要求完整数据~

二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5-30 0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屡败屡战 于 2012-5-30 02:38 编辑

还是设计有问题,如果采用小分舱就不会沉没。这么大船才分隔16个水密隔舱。
俄国1894年建造猎鹰驱逐舰分了10个隔舱。
1898年建造鲸鱼驱逐舰分了12个隔舱。(德国更重视抗沉性)
这都是300吨级小船都使用了这么多隔舱。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17 , Processed in 0.021635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