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41
主题8
精华1
积分308
金钱151
贡献1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1-11-13
最后登录2015-3-25
在线时间18 小时

一等兵

|

楼主 |
发表于 2012-5-9 09:22
|
显示全部楼层
当然,客观环境也是离不开的,我这里当然指的是那场世界大战,四年哪!四年,可怕。而正是那以血洗血的厮杀,却成了这种“嘘嘘巡洋舰”得以完成发育的蛹囊。
1914年6月28日,萨拉热窝的的几声枪响,把人们从温馨的美梦中拖入了血腥的荒野。战争,在当时人的们心目中,依然是一首浪漫诗,人们期待着自己穿着威风凛凛的军服,去战场建立前人未竟的伟业,以赢得荣誉,功勋,威望,地位,金钱和爱情。在八月的炮声中,德国军人便是抱着这样的心情,佩着姑娘们赠送的鲜花,开步向比利时进击的。然而,刚过了一个月,他们的势头便在马恩河会战中被阻遏,接踵而来的,便是旷日持久的胶着状态,士兵们这才明白,战争不再是意味着荣誉,功勋,威望,地位,金钱和爱情,而是无休无止的堑壕,电网,炮火,弹雨,毒气和死亡,威风凛凛的军服上渗满了泥浆血迹,建立什么伟业早已经无关紧要,他们关心的是还能否活到第二天,看到那初升的曙光。这种地狱般的消耗战不出3个月,德国的兵员损失,包括毙、伤、俘,高达677,000人,法国则更达854,000人,即使英国人,也有85,000人的伤亡!更可怕的是,消耗还在无情地继续着,继续着。
为了打破僵局,费舍尔勋爵便在10月重新提出了赌注极高的波罗的海的强袭计划。这项强袭计划早在他1909年去职以前就已经想定,具体内容是这样的:由于德国的大洋舰队在北海与英国大舰队对峙,在波罗的海只留下一些为数不多的老式舰艇,如果全力投入经过苦心经营,已经开始在日俄战争的噩梦后复苏的俄国波罗的海舰队,再辅之以强有力的特设英国分舰队,一举将大量的俄国精锐部队在波默恩地区强行登陆。该地只距柏林82英里之遥,称其为咽喉之地也不过言,倘若在此地插上一把尖刀,便不怕德国人不动摇,大有一锤定音的韵味。
退一步说,此举即便不能按计划一举结束战争,但无论如何,西线的压力将会被大大减轻,趁德国被这场突袭冲乱了阵脚之际,法军以及在西线的英国远征军可以挽回颓势,大举进攻,饮马莱茵河畔。再退一步说,万一登陆部队受到重创,甚至遭到溃灭,反正登陆部队也不是英军而是俄军,反正损失的别人,混乱的是敌人,这并不妨害从西线的进击。
对于海上的对峙,这个作战计划实施以后,德国海军主力必然会经过基尔运河驰援波罗的海的危局,如果这样,英国大舰队可以全力杀出斯卡帕湾以及罗赛斯,一举将德国主力舰队封杀在波罗的海内,同时一扫北海残存的劣势敌舰队,自由航行于北海的各个角落,随心所欲地对西线的各个海岸实施海上支援,一旦敌军大舰队再胆敢出来进行挑战,势必将在比以后发生的日德兰海战更为不利的态势下与英军大舰队决战。
费舍尔勋爵于1914年10月重返海军部再度担任第一海务大臣以后,立即开始重新对这一项攻势行动进行探讨,为了这次行动的实施,他认为有必要建造一些特殊的舰船。虽然当时英国已经制定了庞大的战时造舰计划,然而由于费舍尔对于英国海军所拥有的绝对威望,他精力充沛地重新调整了舰艇建造计划。对于计划运用在波罗的海的舰艇,除了已经开始投入建造的驱逐舰和扫雷舰以外,还加入了浅水重炮舰等其他充满个性的新型舰种计划,这些波罗的海舰艇总计就达到了162艘之多。而这些舰种中最为引人瞩目的,便是俗称为“嘘嘘舰”的三艘军舰。这三艘军舰也正是由于其设计的变态、性能的怪异、以及为此施以的那异乎寻常的保密措施,使她们无愧于这个独特的俗称。
对于这样的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军舰,费舍尔本人是如何构想的呢?他在1914年末向英国海军造舰局局长尤斯塔斯·坦尼森-达因科特爵士(Sir Eustace Tennyson-d'Eyncourt)提出了以下的要求:
为了出没于波罗的海,
一、 吃水在22英尺以内。因为波罗的海本身地形复杂、岛屿众多、海峡狭隘、水深较浅,在这样的海域内,本舰也要做到航行自如。同时,本舰也可以尽可能接近海岸,实施近距离火力支援,或者尽可能地对内陆地区实施炮击。最后,如果遭遇敌方主力舰的阻截,也可以驶入浅海得以摆脱战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