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3017|回复: 15

求日本51 cm/45 (20.1") "A" Type 98舰炮实验的详细数据

[复制链接]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5 14: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badcat009 于 2012-6-5 14:12 编辑

NavWeaps上的数据很是不全
Gun Characteristics
.
Designation        51 cm/45 (20.1") "A" (Kô Hô) Type 98 (?) (Model 1938)
Ship Class Used On        A-150 Class (Warships # 798 and 799)
Date Of Design        about 1938
Date In Service        N/A
Gun Weight        223.4 tons (227 mt)
Gun Length oa        927.6 in (23.560 m)
Bore Length        about 900 in (22.840 m)
Rifling Length        N/A
Grooves        N/A
Lands        N/A
Twist        N/A
Chamber Volume        N/A
Rate Of Fire        about 1 - 1.5 rounds per minute
Ammunition
.
Type        Bag
Projectile Types and Weights        APC - 4,190 to 4,409 lbs. (1,900 to 2,000 kg)
HE - 4,097 lbs. (1,858 kg)
Bursting Charge        APC - 67 to 70 lbs. (30 to 32 kg)
HE - 186 lbs. (84 kg)
Projectile Length        N/A
Propellant Charge        1,058 lbs. (480 kg)
Muzzle Velocity        N/A
Working Pressure        N/A
Approximate Barrel Life        N/A
Ammunition stowage per gun        N/A
Note:  The propellant charge was in eight bags.
.
Mount / Turret Data
.
Designation        Twin Turret
  Design A-150 (3)
Weight         2,736 tons (2,780 mt)
Elevation        -5 / +45
Elevation Rate        about 10 degrees per second
Train        about +120 / -120 degrees
Train Rate        about 2 degrees per second
Gun recoil        N/A
Loading Angle        N/A



想知道此炮在各个距离上的穿深 威力 以及后坐力等尽量详细的数据,是在是找不到了


要是巴掌大人或者其他能人高手前辈能计算一下也行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5 16: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dcat009 于 2012-6-5 16:27 编辑

找到了大海战2里的510mm舰炮资料

类型                                                    重量(kg)              最大角度         旋转速度         装弹速度           出膛速度

20.1"/45 Type 98A        N                7633440        100               45                 16               365                880
20.1"/45 Type 98A        L                8396784        102                45                14                402                968
20.1"/45 Type 98A        D               6870096        104                45                18                347                792



估计正常初速应该在780-800之间吧?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6 09:45 | 显示全部楼层
榴弹84千克的装药量有点少啊,好像对不起510的口径啊,米蒂406的榴弹重量比它少近一半,可还有将近70千克的装药那!

一等兵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6 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本就没造出来的东西,数据能全吗?有些大概参数就不错了。

游戏里那些数据,我认为是因游戏增加趣味需要,通过一些方法估计来的。比如根据已有的一些炮的性能水平,合理放大。
也就是说,我认为游戏里那些数据,不可信。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6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四联装 发表于 2012-6-6 14:12
根本就没造出来的东西,数据能全吗?有些大概参数就不错了。

游戏里那些数据,我认为是因游戏增加趣味需要 ...

有资料表示当时510mm炮已经造出来了,性能没有多介绍,只说说比较令人满意,50000米击穿16寸钢筋混凝土墙

游戏的数据必须不准啊,我只是发上来稍作参考

这炮就造出一门,好像用在吴港的岸防炮了

其他数据基本都没找到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7 05:56 | 显示全部楼层
badcat009 发表于 2012-6-6 01:44
有资料表示当时510mm炮已经造出来了,性能没有多介绍,只说说比较令人满意,50000米击穿16寸钢筋混凝土墙 ...

没造出来,吴的岸防炮是460。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36 | 显示全部楼层
Zichuan 发表于 2012-6-7 05:56
没造出来,吴的岸防炮是460。

海岸炮台在二战的炮战时代非常盛行,可以提供很强的增强火力,对射程内的海域舰船威胁非常之大,所以在当时分布是非常普遍,欧亚主战场不用多说,非洲、大洋洲等等各地都有分布

【一】最强的炮台

对于二战时世界上最强的海岸炮台按个人手头资料认为应当是日本510mm海岸巨炮,此炮为被取消的超大和级战列舰主炮,仅1门,部署吴港要塞

而最强的海岸防御工事应该是著名的德国“大西洋壁垒”了,总长度与岸炮密集度都是首屈一指的

【二】火力配置与部署

1、德国“大西洋堡垒”
德军部署在法国西部沿海地区的大口径火炮主要有:格里角地区有4门280mm和3门381mm岸炮、维梅纳地区有3门305mm岸炮、桑卡特西部地区有3门406mm岸炮。而由于盟军情报机关的卓越努力,使德军最高统帅部认为挪威将是盟军优先夺取的地区,反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在挪威沿海修建了350座可部署88mm到381mm火炮的炮台。

2、德国海峡群岛设防工程
是德国一项优先建设的工程,至1944年共建成11座配备38门210mm至305mm火炮的炮台,这一工程在战略上毫无意义,只是浪费了大量宝贵的人力物力。

3、德国部署于法国诺曼底海滩工事
德国部署于诺曼底海滩的大口径岸防炮,部分部署于杜胡角,这里有6门155mm法国火炮,射程为25000码(约12海里)。

4、驻防丹麦的德国岸炮连
德军的一个岸炮连驻防在丹麦,1940年时开始使用3门较老的挪威105mm Skc/32海岸炮,并在1942年11月装备了4门新生产的这种火炮,并将其修筑成火炮工事。

5、英军新加坡岸防工事
1942年1月英军曾在新加坡部署了15寸维克斯岸防炮,这些炮在新加坡沦陷后被日军送往塔拉瓦群岛用来防御美军。
其中15寸炮台有2处,Buona Vista炮台部署2门,樟宜柔佛炮台部署3门,另外全新加坡另部署有6门9.2寸及16门6寸岸防炮,但几乎所有炮台都极其缺乏榴弹,在作战中未能发挥作用。

6、其他
对于你所说的英军多佛尔岸防炮的部署没找到数据,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佳,德国就曾在海峡成功完成了雷霆行动,令英国人颜面尽失。
而日本的岸防系统因未起到多少作用,能找到的介绍亦不多。

【三】岸炮系统

1、日本

明治45年式150mm重加农炮:射程22600米
明治45年式240mm重榴弹炮:射程10350米
加式120mm重加农炮:穿甲爆破弹对海有效射程16000米
90式240mm重加农炮:射程 榴弹52100米,穿甲爆破弹50120米
96式150mm重加农炮:射程26200米
98式155mm加农炮

日本另拥有305mm,320mm,356mm,410mm,510mm等海岸巨炮,射程在20-60公里,一些是榴弹炮,一些是战舰主炮改装的远程加农炮,510mm海岸炮为被取消的超大和级战列舰主炮仅1门,部署吴港要塞,至于305mm,320mm,410mm重榴弹炮射程均为20公里,356mm与410mm海岸加农炮则为战舰主炮,射程均在30公里以上.

2、德国
有L-404重型Flak火炮炮台、M-263型中型Kriegsmarine海岸炮防御工事、R-636型海岸炮防御工事、S-169型380mm炮塔式海军炮工事等等很多复杂的型号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0:39 | 显示全部楼层
《日本海军史话》里面的一些记载。
-------------------------------------------
日本方面获得的情报显示,美国用于对抗“大和”级的5艘“蒙大拿”级战列舰装备了与“大和”级相当的457毫米主炮, 按照日本人传统的线性思维方式,惟有在美国新型主力舰建成前试制成功更大口径的火炮才能保持日本战舰在火力上的优势。1941年春,日本海军以“试制甲炮”名义在吴海军工厂开始研制45倍径的510毫米火炮,并在是年年底取得成功。该炮重223.4吨,长23.56米,弹重1900到2000公斤(穿甲弹),发射药重480公斤,射速1到1.5发/分,整个炮塔重量达2736吨。日军决定将这种秘密武器安装到丸五计划中的798、799号舰上,建成两艘“超大和”型战列舰。  
为实现对美国新战舰的压倒性优势,“超大和”型最初设计方案的吨位和尺寸空前巨大,标准排水量85000吨,满载排水量达10万吨以上,装备3到4座三联510毫米主炮,航速30节。但当时的日本根本没有能建造10万吨级巨型战舰的船台,为适应实际条件、建造方案不得不一再修改。最终的舰体主要设计、武器配置、吨位和“改大和”型(797号舰)大体相当,标准排水量64000吨,长263米,宽38.9米,航速27节,续航力7200海里/16节。原“大和”级的3座三联装460毫米主炮更换为3座双联510毫米主炮,此外还有2座三联155毫米副炮,主要防空火力为10到12座双联九八式100毫米高炮。两艘“超大和”型战列舰未获得命名,据推测可能按照未完成的第三次八八舰队计划命名顺序定名为“纪伊”和“尾张”。  
为使新型战列舰迅速完工、在最短时间内恢复主力舰队对美国海军的优势,丸五计划中的3艘超级战列舰将同时开工。其中,797号舰在横须贺工厂(待“信浓”号完工后),798号舰在吴工厂(待111号舰完工后),799号舰在大分县的新建船坞建造。各舰预定1943年开工,1947到1948年完成。但在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失败后,日本海军为补充机动舰队的损失,把以战列舰建造为中心的丸五计划修改为以舰队航母建造为中心的改五计划,还在绘图板上的3艘超级战列舰永远失去了变为现实的可能。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和的后续计划
随着1937年日本“丸三”计划的装备460mm火炮的大和建造计划的开始,各国又开始新一轮的造舰竞赛。日本在了解到其他国家的造舰计划后也开始了新战舰的设计。
1、大和型的3,4号舰
110号和111号舰
110号和111号战舰作为大和型战舰的3,4号舰在主要数据上和大和型相当,只是针对大和型1,2号舰在建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一些新情况的出现作了一些小的改进。
首先随着各个国家纷纷在鱼雷上采用磁性引信,鱼雷不再是在舷侧爆炸而是在舰底爆炸,日本人在动力区段的舰底追加了2层厚25mm的DS装甲板,动力区段的内侧也追加了1层厚12mm的DS装甲板。
针对大和型1,2号舰在建造中发现的副炮弹药库防御不足,舰体无装甲部分区段划分不好,一旦无装甲部分区段受伤造成的舰体大量进水可能导致颠覆。主装甲带的支撑部分有结构性的缺陷等等结构上的问题强化了舰体的结构,细化区段划分增加水密舱室,加强了副炮的防御能力。这些改装带来了大量重量的增加,而根据情报所得其他国家并没有搭载大于406mm炮的战列舰设计,1,2号舰的防御是过剩的,同时由于主机的耗油量低于预期,续航力超过要求。3,4号舰减小了燃油的搭载量,削减了装甲的厚度。舷侧为400mm,甲板为190MM,炮塔为540mm。对比1,2号舰各部位都有不同程度的削减。`
“大和宫殿”豪华舒适,而联合舰队并不需要那样多的旗舰,在大和3,4号舰上修改了舰桥划分,改正了联合舰队的旗舰设施。
原本还计划使用新型100mm高射炮来取代旧型127mm高射炮,可是由于100mm高射炮的产量不足而无法实施。
第110号舰于1940年5月4日在日本海军横须贺工厂开工兴建,建造过程中日美开战,1942年6月由于在中途岛海战中日本航母损失惨重,日本海军决定把110号舰改为航母,就是世界海军史上最短命的航母“信浓”号。于1944年11月19日完工,1944年11月29日被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击沉,没开过一炮,没起飞过一架飞机,更没有打死一个敌人,真可谓“和平之舰”。
第111号舰于1940年11月7日在日本海军吴海军工厂起工,日美开战后由于资源的匮乏以及航母的兴起于1942年3月停工解体。
2.改大和型
美国在40年的第3次海军扩军议案通过后,又开始了4艘衣阿华,5艘蒙大拿的设计建造工作,日本也不得不在1940年提出“丸五”计划案,决定在建造3艘新型战舰。
797号舰,后由于110号舰计划改成航母改名110号舰
该舰就是在大和3,4号舰的基础上,拆除155mm副炮和127mm高射炮,换成10座双联装100mm高射炮,并加装对空指挥仪和25mm机关炮,提高对空防御能力。
3.超大和型
798号舰,799号舰
日本对外公布的大和型战舰的主炮为400mm而实际上为460mm,日本认为当美国了解到大和的真实情报后会在新型战舰上装备威力大于或等于460MM火炮的大口径主炮,日本必须在美国完成新型火炮战舰装备之前完成更大口径的火炮以保持在火力上的优势。于1941年春以“试制甲炮”的名义在吴海军工厂开始试制45倍口径的510MM火炮并取得成功.
丸五计划的798,799号舰的舰体主要设计,配置,吨位和大和型相当,就是在110号舰(797号舰)的基础上把3联460mm炮换装成2联510mm炮。
按计划,110号舰(797号舰)在横须贺,798号在吴,799号在大神各地开工兴建。预定于1943年开工,1947-1948年完工。在1942年6月中途岛海战后日本海军把以战舰为中心的丸五计划改为以大凤,云龙型航母为中心的改五计划,还在设计阶段的3只新型战舰永远留在了设计室的画图板上。
幻之丸六计划
丸五计划后,日本海军军令部提出丸六计划。
日本海军军令部认为,丸五计划的798号,799号战舰防御不足以防御美国的新型火炮,6门主炮的射线过少。日本的战舰设计部门在丸六计划中提出建造4艘完全符合日本海军军令部要求的战舰。
510mm炮3联装3座,65倍口径100mm高射炮12座,25mm机关炮上百,能防御510mm炮射击的超厚装甲,最终标准排水量达到9万吨级的超级大怪物军舰。计划在1950年完工4艘超级大怪物。这种一切的一切永远留在日本海军战舰设计人员的脑海中,日本当时根本没有10万吨级的船台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7 11:41 | 显示全部楼层
badcat009 发表于 2012-6-6 21:39
《日本海军史话》里面的一些记载。
-------------------------------------------
日本方面获得的情报显 ...

我失言了。。。把“并以“试制乙炮”的名义和超大和使用的508MM口径的“试制甲炮”同时开始研制。由于中途岛海战失败的影响超甲巡的建造计划被取消,“试制乙炮“随之化为泡影,有没有实物,性能如何都没有确定的证据存在,只有一些不确定的数据存在”这句话理解错了。本身只是试制乙炮的,然后被我想到甲炮上去了。根据英文资料,试制甲炮应该生产过1-2门。

不过很难确定这个火炮到底进行过试射没有,最少在我刚看的不多的资料中都没有提到。连炮弹弹重都是猜的:“author's estimate, based on a plot of shell weight versus caliber for japanese navy gun”,(来源:http://books.google.ca/books?id= ... e&q&f=false) 所谓的九八式这个时间也不确定。。。“Type 98 (1938) is my estimate, but they may have been Type 94 if their breech mechanism followed that of the 46 cm guns.”(navyweaps 的原话)

所以大概英语资料已经不能满足楼主了,等大神携日语资料来科普吧。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2-6-7 1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adcat009 于 2012-6-7 12:11 编辑
Zichuan 发表于 2012-6-7 11:41
我失言了。。。把“并以“试制乙炮”的名义和超大和使用的508MM口径的“试制甲炮”同时开始研制。由于中 ...


傳說日語資料也幾乎沒有,日本戰敗時銷毀了絕大多數東西。。我找這炮的資料也找了好幾天但是數據都不全,而且我懷疑有部份資料是靠猜出來的。

傳說50000米擊穿16英寸厚的鋼筋混凝土,但是不知道用這個數據可否猜算出這火炮大概的初速以及穿甲能力呢?我數學不好。。

先發個人認為可信度稍高點的51釐炮的資料:
设计时间:1938   
炮重:223.4吨
炮长:23.56米  
膛线:22.840米  
射速:1-1.5发/分钟   
弹重:1900~2000kg(穿甲弹)  
弹长: 195.35cm(穿甲弹」
发射药重:480kg  
工作压力:3,000-3,200 kg/cm2   
炮塔重量:2736吨
俯仰:-5~+45度  
俯仰速率:每秒十度
旋转:+120/-120度  
转速:每秒二度  

給出點線索條件,以下所有數據都用“假如”來做前綴:

当仰角达到45度时,该炮能将重1950KG的穿甲弹弹打到50000米的极限距离(空气阻力和地球引力  弹道与大和级的460mm炮近似)

50000米击穿16英寸厚的钢筋混凝土防御墙(水平放置)

不知能不能用公式推算出该炮的初速和穿甲能力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7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badcat009 发表于 2012-6-6 23:03
傳說日語資料也幾乎沒有,日本戰敗時銷毀了絕大多數東西。。我找這炮的資料也找了好幾天但是數據都不全, ...

就是你这里所谓“可信度稍高”的资料还是有相当一部分是猜的、、、
设计时间。。。navyweaps上明确写了是猜的,反正是只有41年末生产了一门到两门。
炮重炮长等。。。不知道
弹重。。。根据过去日本海军炮弹重和口径+倍径的比例推测。
弹长也不知道。。。
发射药和工作压力。。。是根据弹重进一步推测。。。
炮塔重量。。。从A150计划里拿来的。。。个人怀疑。。。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6-8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试制甲

なお、超大和型戦艦の主砲はよく50cm砲と記述されるため、本稿でもそう表記している。しかし長門型戦艦以降の日本海軍では、基本的に対応する欧米の戦艦主砲の口径(インチ単位)をメートル法に換算しcm単位で四捨五入した主砲口径を選んでおり、実際に16インチ級(40.6cm級)艦砲として41cm砲、18インチ級(45.7cm級)艦砲として46cm砲を開発していた。したがって20インチ級(50.8cm級)艦砲は51cmとなる。砲自体の開発は順調に進んでおり、1942年(昭和17年)には尾栓を取り付ける寸前まで進んでいたという。ただし、2トン近い砲弾を揚弾するための揚弾装置に目処が立っていなかったとされている。

据飘扬说是这样的
“尾栓取付直前,炮架、炮鞍、驻退筒、推进筒等完成寸前”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8 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无头公案向来都是无从查起的。你要是自己架空小说什么的,大可以采信你觉得最合理的数据,没有数据自己编嘛……就当是架空过程中的合理修改好了。反正你已经造出来了原本不存在的船,那么当然也可以造出原本不存在的炮,只要基本符合客观即可。

你要的资料,战末投降的时候已经销毁了~~~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军士长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9 07:48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试射过,为数不多的数据战后也销毁了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装甲精英

发表于 2012-6-9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皇国兴废 在此一役 诸君努力 奋勇杀敌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1:47 , Processed in 0.02368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