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16inch

假如菲利普斯中将的Z舰队没被飞机干掉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四次金星勋章荣誉勋章维多利亚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海武魂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2 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日审判 发表于 2012-12-2 06:30
我的资料无一例外告诉我首相灭胡德的距离是13.3千米左右......................

Any discussion on the loss of the Hood must make it clear at the outset that there are important inconsistencies as to the range and target angle of Hood at the time she was hit.  Published statements of the range, for example, range from an apparent low of 14,500 yards [13,260 meters], given in Raven and Roberts, to an apparent high of 19,685 yards [18,000 meters] given in Müllenheim-Rechberg.46  Although in more elementary treatments some of this is no doubt due to confused reading of accounts by writers making no distinction between "gun range," i.e. the range set on the sights of the guns to obtain a hit, and "navigational range," the geometric distance between the firing ship and the target, discrepancies in more knowledgeable presentations are difficult to explain.  Even official track charts have proven inconsistent and unreliable.  The track chart shown below, which was developed with the aid of a computer, has been redrawn from information taken from a large number of British and German sources and is, so far as I know, the first to reconcile all of these outstanding discrepancies.  Geometric reconstruction of the various accounts indicates that the most probable range at impact was in the vicinity of 18,100 meters.  Given this information, accurate figures for the appropriate terminal conditions of Bismarck's shells can be inferred from contemporary German range tables.

- The Loss of HMS Hood, A Re-Examination, by William J. Jurens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2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12-2 01:08
法国玩得好?主教在赴美改装前主炮广大的散步根本无法用于实战,KGV主炮的精度怎么说能够达到俾斯麦的水 ...

至少墩子可以。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2 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2 04:17
猩猩虽然是老炮,但是换了全新的91弹,91弹的存速性相当好,实际威力根英国的新14寸差不多,初速日本有优 ...

换了91弹的14寸炮恐怕还是明显不如MkVII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骑士铁十字勋章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装甲精英提督之心

发表于 2012-12-2 19:10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2-2 01:17
胡德的战沉原因,以及沉没时与俾斯麦间的直线距离,都是尚存争议的。除俾斯麦击沉说外还有欧根亲王击沉说 ...

前段时间刚刚翻译完胡德之死,欧根亲王致死说基本上可以排除了,那个基本上是通俗文学的演绎。至于别的死法,无论哪一种,其假设都是建立在胡德很渣的基础上的,这些个说法的可能性都远低于其被俾斯麦打死的可能性。按照胡德之死原作者的结论,胡德死时与俾斯麦的距离在18.1千米,最可能是被俾斯麦一发击毁。至于其他说法要想成立,那就得好好论证下胡德号是不是真的如他们所想的那么渣。
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2 21:56 | 显示全部楼层
113号驱逐舰 发表于 2012-12-2 01:08
法国玩得好?主教在赴美改装前主炮广大的散步根本无法用于实战,KGV主炮的精度怎么说能够达到俾斯麦的水 ...

主教表示达喀尔还是打中了英国船的。另外就不会稍微晚点激发相邻的火炮,或者直接半轮齐射?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3 02:40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2-2 18:54
换了91弹的14寸炮恐怕还是明显不如MkVII的。

真心差不多
炮口动能91弹是202MJ
英国的MKVII是206MJ(英国炮按照新炮算757的初速),英国炮按照实际使用的732初速算193MJ
口径大家是一样的,动能直接决定穿深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3 12:45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2-3 02:40
真心差不多
炮口动能91弹是202MJ
英国的MKVII是206MJ(英国炮按照新炮算757的初速),英国炮按照实际使用 ...

那不是“实际使用”,是旧炮。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3 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2-3 12:45
那不是“实际使用”,是旧炮。

对MarkVII不存在什么旧炮吧,40年服役的货,732应该相当于美国的average的水平。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楼主| 发表于 2012-12-8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马来亚海面之战——"威尔斯亲王"号出战
世界海战史风云2000年,战斗形式几经变迁.昭和16年12月10日,一个完全新型的海战在马来半岛的关丹海面爆发——日本飞机与英国战舰在这一海域展开了一场以鱼雷轰炸对舰面炮击为主要形式的殊死激战.
这一划时代的海战,由日本海军陆基航空部队的95架飞机担任主角;英国方面参战的是威名赫赫的新型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以及战列巡洋舰"反击"号(另外,还有护卫驱逐舰4艘).交战的双方经过一个半小时的激战,英国号称"不沉战舰"的"威尔斯亲王"号终于悲惨地沉没了,全世界为之一震.日本方面所取得的这一辉煌战果不禁使各国评论家万分惊异,目瞪口呆.
在海战中,主力战舰与飞机相比较,究竟哪一方更具神通,能在激战中稳操胜券呢?对此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没有得出肯定的回答.如果两者的阵势是一对一的话,恐怕胜负难分,但倘若出动数量相当可观的战机展开进击,胜负将如何呢?对于这一点,人们普遍认为,只有综合敌对双方进攻的阵形、环境、作战情绪及有关的其他因素,一决雌雄,方知高下.
马来亚海战,成败已定,举世皆知.以其战斗形式而言,完全可以说这是一场划时代的海战.坦率地说,日本海军对自己所取得的辉煌战果也是始料未及的.英国方面,祸从天降,恐慌至极,自不必说,而盟友美国,突闻噩耗,亦无不震惊万分.美海军在惊恐之余,立即着手研究对策.于是,世界海战史上空中打击的新时代终于来到了!
现在,让我们来看一看史无前例的马来亚海战的详情吧!
12月2日,日本御前会议作出了对英美开战的决定.几乎就在这一决定颁布的同时,担任进攻马来亚方面的部队就全副武装,于4日拔兵南下,向海南岛方向挺进.预定的作战计划是12月8日发动攻势,实施奇袭登陆.担任增援和护送任务的是近藤中将的第二舰队和小泽中将的第三舰队.但是,南下马来亚海面作战与奇袭珍珠港部队北进太平洋又有所不同.此行途中与外国商船相遇的可能性很大,如果航行中万事如意,未与外国船只相遇,自然求之不得.但也必须充分考虑到,一旦被侦察巡逻的英国飞机发现,后果将不堪设想.果然不出所料,12月6日下午,日本南下部队在法属印度支那南端的卡莫海角海面被英国大型侦察机发现,奇袭登陆的企图显然已经暴露,情形极其危险(5日黎明曾与一条挪威轮船相遇),于是,小泽命令击退一切前来接触的飞机(只击落1架),舰队继续向目的地航进.从12月8日凌晨开始,日军除在哥打巴鲁登陆时遭敌机空袭略有损失之外,在宋卡等6处登陆都获成功,而且,令人忧虑不安的敌机再也没有露面.
在此之前,11月2日,英国发表公告,宣告英国远东舰队组成,主力舰就是"威尔斯亲王"号和高速战列巡洋舰"反击"号.英国远东舰队的组成对日本舰队是一个很大的威胁.在这以前,英国在远东只是以万吨级的重型巡洋舰"肯特"号为旗舰的巡洋舰队,这次一举派遣英国海军的至宝、新式快速战列舰"威尔斯亲王"号到远东来,显示了英国遏制日本南下的决心,也表明了英国力图加强它在远东防卫力量的信心.原来,在南洋日本习惯上把包括马里亚纳群岛、马绍尔群岛、加罗林群岛和帛琉群岛的广大海域称为内南洋,而把包括菲律宾、苏拉威西、婆罗洲(加里曼丹)、苏门答腊和马来半岛的广大海域称为外南洋.日本海军并没有足以能够与英国这一强有力的战舰相抗衡的军舰.具体地说,在日本海军的主力战舰中,能与"威尔斯亲王"号相匹敌的不过是"长门"和"陆奥"这两艘战列舰;即将竣工的"大和"战舰虽说炮火凶猛,足以压倒它,但在"威尔斯亲王"号14英寸的主炮面前,很难断言能够轻而易举地取胜,更何况,当时日本海军的南方部队是以近藤中将的第二舰队为骨干的,其主力是第二流的战舰"金刚"和"榛名",这2艘战舰虽然也拥有14英寸的大炮,但其火力之猛,远远不如"威尔斯亲王"号.另一方面,小泽中将的机动舰队中没有航空母舰(航空母舰调往珍珠港),其主力仅是"鸟海"、"熊野"、"铃谷"、"三隈"、"最上"这5艘重巡洋舰.因此,日本海军深深地意识到,在南洋,自己在兵力上明显地处于劣势,如果和英国这样的2艘大舰相抗衡,后果将不堪设想.
12月9日下午2时10分,日潜艇"伊-6"号发来紧急报告:在昆山群岛以南(法属印度支那)海面发现2艘英国战列舰.此时,南下登陆的各支日本运输船队获悉情报后大惊失色,纷纷急速转向,逃往暹罗湾避难.与此同时,近藤长官向驻守在泰国基地的空军部队发出了战斗命令,机群正在匆忙地做着进攻英舰的准备,近藤则亲率该舰队的主力舰只毅然向英舰队进发,详细的战斗计划当晚便拟定就绪:第七舰队(重巡洋舰4艘,驱逐舰3艘)和第三水雷战斗队(驱逐舰10艘),应首当其冲挑起夜战,然后从10日黎明开始,第二舰队(战列舰2艘,重型巡洋舰2艘,驱逐舰10艘)配合发动白昼决战.日本人估计其舰炮的威力与英国人相比虽然略有逊色,但是,在这南下关键的第一仗,他们不甘示弱,企图以高超的战术,数量上的优势以及高昂的斗志,力求首战告捷.然而,倘若一旦形成白昼作战的局面,将是一场远距离的舰炮激战,这样一来,英国的2艘战舰必将充分发挥威力,估计炮战胜利的可能性有60%在英国一边.在此情况下,在海面上整整熬了一夜的日本海军官兵如欲挽回不利战局,唯有依赖准确而高超的炮击技术.
决战之初,天助显然在日本一方,因为英国舰队折而快速南下,日本舰队没有追上,但却被重型巡洋舰"熊野"号派出的侦察机一度发现,接着,"伊-59"号潜艇也曾发现了英国舰队,只因海面风大浪高而丢失了目标.看来,决战的可能性只能放在10日的空战方面了.
(二)海军航空兵惊人的战果——日英空战实况
昭和16年11月,威名赫赫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先头部队在法属印度支那建立了3个飞机场,即西贡机场西贡,今越南的胡志明市.,土龙木机场和薄寮机场,摆开了南下作战的阵势.由元山、美幌、鹿屋3个航空部队选出的4支航空队,拥有侦察机6架、战斗机39架、攻击机99架,合计144架(称之为第一航空部队),组成了空中打击力量.
日本航空部队接到发现敌目标的情报是在12月9日下午5时10分,此时出击显然为时已晚.然而,充满斗志的战鹰决心冒险进攻.当天下午6时,日航空基地派出侦察机4架,15分钟之后,又起飞了轰炸机18架,7时,鱼雷攻击机15架又咆哮入空.日机在茫茫夜空中南下反复搜索,直到12月10日凌晨1时仍然没有发现英国舰队.黎明时分,日本方面又重新整顿力量,于上午6时25分派出侦察机9架,兵分两路,出击距离分别为600海里和250海里.接着,7时55分,34架轰炸机又凌空起飞,1小时35分之后,又有50架鱼雷机振翅腾空,前往攻击.
日机风驰电掣般地向新加坡方向扑去,沿途精心搜索,并未发现敌舰,飞行队员们个个垂头丧气,悻悻地踏上了返航的路程.搜索并攻击英舰的希望眼看着落空了——如果真的如此,那么,日本的水上运输部队将面临着英国战舰的严重威胁.就在这紧急关头,日本侦察机终于捕捉到了猎物——第三号侦察机在返航搜索中突然发现了距关丹50余海里的海面上正在南下的"威尔斯亲王"号等6艘英国军舰.
日本各攻击机队在获悉发现英舰的报告之后,立即掉转机头高速扑向预定海域.可是,从发现敌舰的时间、方位以及日空军所带燃料的状况来看,此战要想取得令人满意的战果是非常困难的.发现英舰的时间是上午11时56分,即日机群飞离基地5个半小时之后,据记载,首先飞临英舰上空的白井部队(美幌航空部队)是12时14分开始轰炸的,鹿屋航空队的3支鱼雷轰炸机队是最后参战的,当时已接近下午1时,由此我们不难看出,日机此次获胜来之不易,并且是极其偶然的.
当激烈的海空战开始的时候,"威尔斯亲王"号一边笨拙地闪避着飞窜而来的鱼雷,一边以它的大大超过日本战列舰的对空炮火向日本攻击机射击,在3000米高度上的第一攻击队的8架日机在瞬间就有5架中弹.第二次突击扑过去的石原部队的鱼雷攻击机,置身于"威尔斯亲王"号防御炮火和炸弹的猛烈爆炸中,由于战斗十分激烈,机队几乎与从对面船舷突入的友机失去配合.更令人吃惊的是,在空袭的尾声中,武田部队的8架飞机在对奄奄一息、摇摇欲坠的"威尔斯亲王"号进行最后的致命轰炸时,竟然仍有5架飞机在3000米高空中弹负伤.
据统计,在参战的75架鱼雷攻击机中(有一个轰炸机小队没有参战),3架被击坠,1架由于受重伤而迫降,2架遭重创,26架遭受不同程度的毁坏.2艘英国战舰对空炮火的命中率平均是41%强,这一命中率确实令人吃惊.它的性能优越的8联发炮和20联发机关炮在海战中给予日机极大的威胁.
但是,英舰舰面炮火在对付鱼雷机时,显然不如对付轰炸机那样得心应手.估计这与英舰平素训练不足有关.因为,英国笨拙的剑鱼式鱼雷机是在时速90海里乃至100海里的时候发射鱼雷的,英舰上的炮手们习惯于这一机速.而日本的鱼雷机是在时速为150乃至190海里的时候发射鱼雷的,这一惊人的速度导致英国战舰的炮手们在激战中校时不准,动作慌乱,收效甚微.
如图所示,英国战列舰主要是遭受鱼雷袭击才导致沉没的,这与日本鱼雷机在架数上占了优势(鱼雷机50架,轰炸机34架)不无关系.还应当指出的是,日本鱼雷机充分利用了英舰面炮火对其无能为力这一弱点.
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鱼雷攻击所取得的成果大体如下:有15架鱼雷机对"威尔斯亲王"号出击,共发射鱼雷15枚,其中有7枚中的,命中率为46.7%;有35架鱼雷机对"反击"号进行了攻击,共发射鱼雷34枚,其中有14枚中的,命中率为41.2%.实战中都超过了平时训练的成绩.英舰被命中的部位请参照下图.



英国高速战列巡洋舰"反击"号遭到日机发射的14枚鱼雷袭击后翻转倾覆,葬身海底了,但是,对这艘英国战舰坚韧牢固的结构还是值得在此一提的.
记得在改造日本战舰的时候(华盛顿条约之后),需要在军舰的炮塔上打一个洞,当时使用了日本造的钻孔机.可是,轮到要在英国造的"金刚"号战舰上穿孔时,这种钻孔机无论如何也钻不透钢板,对此,从造船工人直至海军将士,无不对英国钢材的坚硬而感到震惊.坚硬的钢材加上现代化的技术,使得舰龄已有20年的"反击"号在遭受了14枚威力强大的鱼雷之后才倾覆沉没.
"威尔斯亲王"号是一艘体现了英国现代先进造舰技术的坚韧无比的战舰.它是以"不沉战舰"那种威风凛凛的非凡姿态第一次出现在新加坡的.海空战中,一枚接一枚的鱼雷飞也似地向它扑来,其中有5枚连续击中该舰的要害部门.当受伤的"威尔斯亲王"号的速度减少到6海里时,日机又凌空投下了500公斤的炸弹3枚(其中1枚落到舰舷旁的水中),导致"威尔斯亲王"号的火药库爆炸,据有关资料记载,"威"舰左舷首遭2枚鱼雷攻击,舰船左倾,12点22分,右舷又中鱼雷4枚,13点10分,左横倾急剧增大,经过10分钟后翻倒沉没.没有谈到火药库爆炸这一情节.从而,该舰陷入了不可救药的地步.尽管这样,遍体鳞伤的"威尔斯亲王"号仍然在海面上艰难地漂浮了30多分钟,直到下午2时45分,才完全在海面上消失.
对"威尔斯亲王"号展开围歼的日本飞机共25架,它们使用鱼雷攻击的战术致使世界上威名赫赫的"威尔斯亲王"号葬身海底,引起了世界舆论的震惊,同时也导致了世界海战方式的一大变革.当时,一部分评论家说:英国舰队没有直接的空中掩护而单枪匹马闯入敌人掌握制空权的海域之内,这纯粹是铤而走险.从后来了解到的事实证明:英国托姆·菲利普中将对此次出击潜在着极大的危险性是一清二楚的.换言之,在这两艘战舰出击前,参谋人员曾经向新加坡总司令部再三申述,要求皇家空军务必在作战时提供空中掩护,总司令部以飞机数量不足为理由没有给予积极的配合.就这样,菲利普不得不编成由6艘原著中为5艘,应为6艘英舰.快速军舰组成的攻击舰队冒险出击,企图进行一次牵制性的短暂突击.激战之后,在"威尔斯亲王"号即将沉没时,参谋人员劝告菲利普离舰,但他仅说了一句:"不,谢谢诸位!"便与"不沉战舰"同归于尽了.英国远东舰队司令菲利普是英国海军的瑰宝,是英国海空军的权威人士.如果他的灵魂尚存的话,他恐怕也会对日本海军航空兵的勇猛顽强以及航空兵至上的作战方式不吝赞美之词吧.

<二战海战史>中有关部分
翁赛飞 时平 著

(2)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的覆灭
英国海军远东舰队主力“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和“反击”号战列巡洋舰,于1941 年12 月2 日到达新加坡。3 日英国海军上将汤姆·菲利普斯到达新加坡任远东舰队司令官。日军对英国海军远东舰队的袭击早有准备,因为该舰队到达新加坡的消息曾向全世界广播过。日军准备用驻西贡附近机场的第22 航空队对其进行突击。并使用12 艘潜艇在新加坡至哥打巴鲁和宋卡的航线上布成警戒幕,担任侦察和突击任务。

菲利普斯于12 月6 日获悉,“一支日军登陆输送队从印度支那朝马来亚方向驶来”。8 日又得知日军在宋卡和哥打巴鲁登陆,据报至少有1 艘战列舰、5 艘巡洋舰和20 艘驱逐舰作掩护。傍晚菲利普斯即率“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还有4 艘驱逐舰组成的舰队驶离新加坡北上,准备攻击日军登陆输送队。9 日被日军侦察飞机发现,同时也被日军潜艇发现。菲利普斯考虑到日本海军占有优势,而且可能已有准备,所以命令舰队掉头南下,驶向新加坡。返航途中又接新加坡发来一误报,说日军在关丹登陆,菲利普斯认为攻击日军的一路还是可能的,于是命令舰队向关丹方向航进。10 日上午8 时航至关丹,并没有发现日军。菲利普斯命令舰队转向,继续搜索日军登陆输送队。

9 日,日军发现英军舰队之后,即命令第22 航空队对该舰队实施攻击,但因菲利普斯已掉头南进,飞机没有找到目标。10 日拂晓,日军派出第22航空队寻找并攻击英国舰队。终于在关丹以东约40 海里处发现了该舰队,日军使用34 架高空轰炸机,51 架鱼雷轰炸机分为两个队,于10 日11 时56 分分别对英舰“威尔斯亲王”号和“反击”号实施攻击,攻击非常准确,“威尔斯亲王”号被命中鱼雷7 条,炸弹2 枚。“反击”号被命中鱼雷14 条,炸
弹1 枚。“反击”号于12 时30 分沉没,“威尔斯亲王”号于13 时20 分沉没。两舰共有2800 名舰员,被驱逐舰救出2000 人,但菲利普斯下落不明。日军仅损失飞机3 架。英军舰队主力的消灭,解除了日军在马来半岛作战的海上威胁。

英军2 艘巨舰的被击沉,并非舰上防空火力不强,仅“威尔斯亲王”号战列舰,就有高射枪炮175 门,每分钟能发射炮弹60000 发。但是2 舰均被击沉。究其主要原因是没有空中掩护,英军舰队本身编成中没有航空母舰,主要靠陆上飞机支援,此时北方宋卡、北大年等陆上机场已被日军占领,连本来就极弱小的航空兵力也没有了。事实再次证明战列舰是海上堡垒,航空兵只是一个辅助兵种的陈旧观点,导致了2 舰覆没的命运。此次战斗的结果,就连英国首相丘吉尔也不得不承认说:“我们和美国这次都大大的低估了日军的空战效率。”




注意红字部分,真是前所未见的神论。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8 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2-8 22:10
(一)马来亚海面之战——"威尔斯亲王"号出战
世界海战史风云2000年,战斗形式几经变迁.昭和16年12月10日,一个 ...

给红字跪了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8 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论防御能力尚不及大正初年老舰之残障窝囊废居然胆敢被冠以“不沉之舰”之圣誉而妄图与帝国海军大和武藏长门陆奥诸千古神器相提并论此等螳臂当车井底之蛙痴儿愚作也只有全体脑积水以娱乐列强为荣之穷酸弱智英鬼想得出来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8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公爵殿 发表于 2012-12-8 22:31
论防御能力尚不及大正初年老舰之残障窝囊废居然胆敢被冠以“不沉之舰”之圣誉而妄图与帝国海军大和武藏长门 ...

千古神器......
HAHAHA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2-9 01:55 | 显示全部楼层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2-2 08:59
Any discussion on the loss of the Hood must make it clear at the outset that there are important i ...

那就是我搞错了。

PS:说来惭愧,我的“资料”仅仅只是外国人做的几个节目
————本楼留言来自M-388自杀式核子火箭筒,此武器的杀伤半径大于射程,请LSLX注意规避。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2-12-9 02:10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2-8 22:10
(一)马来亚海面之战——"威尔斯亲王"号出战
世界海战史风云2000年,战斗形式几经变迁.昭和16年12月10日,一个 ...

超大转过来的?
————本楼留言来自M-388自杀式核子火箭筒,此武器的杀伤半径大于射程,请LSLX注意规避。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9 06: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日审判 发表于 2012-12-8 13:10
超大转过来的?

联合舰队的覆灭,现在网上到处都有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9 14:29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1-17 16:51
把近藤中将的“金刚”和“榛名”2艘高速战列舰也算进去。

近藤的船赶来之前,小泽应该已经损失不小了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9 14: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末日审判 发表于 2012-11-18 07:59
遥想萨马岛海战日军好几艘重巡被美军DD和DE的127mm炮暴揍,怎么能无视威尔士亲王号上威力更大的133mm副炮 ...

暴揍到谁了,除了RP爆发引爆了鸟海的鱼雷管之外...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叉戟 发表于 2012-12-9 14:29
近藤的船赶来之前,小泽应该已经损失不小了

小泽的舰队灭掉反击应该还是可以的,威巨大的93式鱼雷,挨一发就惨了。

于是————剩下的就是威尔士亲王和2金刚之间的战斗了.....................

中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9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2-12-9 14:33
小泽的舰队灭掉反击应该还是可以的,威巨大的93式鱼雷,挨一发就惨了。

于是————剩下的就是威尔士亲 ...

盟军根本没想到93的巨大射程是日本人的一个很大优势,不过20KM以上雷击命中率还是很低的,泗水海战在敌方炮火威胁不大的情况下几艘CA雷击命中率也就3%不到,在面对反击和亲王的火力时,日本人能不能达成有效的雷击还有疑问啊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楼主| 发表于 2012-12-9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三叉戟 发表于 2012-12-9 14:37
盟军根本没想到93的巨大射程是日本人的一个很大优势,不过20KM以上雷击命中率还是很低的,泗水海战在敌方 ...


要重创反击,一发93就够了,按照3%的命中率计算,本子发射满33条鱼雷就可以了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11:26 , Processed in 0.02844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