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09
主题35
精华22
积分3409
金钱330
贡献280
阅读权限255
注册时间2011-8-17
最后登录2025-5-6
在线时间177 小时

大校
论坛贵宾
  
|
楼主 |
发表于 2012-12-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雄型重巡洋舰
新造时的高雄型
四艘高雄型重巡,是根据昭和2年3月的帝国议会批准预算的最新补充计划,作为条约型重巡的第二阵建造的,是先前建造的妙高型重巡的改良发展型。
四艘妙高型重巡,是日本海军首先建造的条约型一万吨级重巡。其攻击力、防御力、速度等性能,在列强海军建造的条约型重巡中尤其出色,引起世界各国海军的注目,作为第二阵容计划的高雄型改良了妙高型,性能更加提高。
日本海军的重巡设计,从古鹰型到妙高型都是平贺造船大佐担任设计主任,但在设计高雄型时,由代替平贺造船大佐担任舰政本部第四部主任设计官的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负责。
由于高雄型是妙高型的改良型,军令部的基本要求性能大体上也按照妙高型。高雄型和妙高型主要的不同点如下。
(1)设计基准=妙高型设计基准采用英国式的码磅制,这次改成国际公制。
(2)水雷兵装的装备位置=妙高型因当时鱼雷强度上的问题,固定装备在船体内的中甲板上,存在中弹时鱼雷头部爆炸对船体的损伤很大这个问题。由于鱼雷性能的提高可从上甲板发射,为此改为装备在上甲板。
(3)防御力的集约化=弹火药库、机械部等舰内重要区域部的长度比妙高型缩短了少许,提高防御效率。
(4)船舷防御的强化=前后部的弹火药库部分船舷钢板的厚度比妙高型的102毫米(4英寸)增加25毫米,为127毫米NVNC钢板,节约防御重量和有效分配防御重量。
(5)轻合金、电熔接的采用=为减轻重量,上甲板上的一部分构造物采用轻合金及电熔接,同时装备、兵装、机械都大范围采用轻合金,尽可能减轻重量。
(6)主炮仰角的增大=20厘米炮的仰角从妙高型的40度提高到70度,成为可以对空射击的两用炮。随着主炮的对空、对海两用化,12厘米单装高射炮的装载数从妙高型的六门减少到四门。
(7)舰桥构造物的大型化=为了作战时发挥战斗指挥能力,大幅采纳用兵者方面的要求,采用了巨大的舰桥构造物。
与妙高型不同的高雄型的主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计划)=11,350吨
公试排水量=14,129吨
全长=203•759米
水线长(公试状态)=201•717米
水线宽(公试状态)=18•181米
水线下最大宽(公试状态)=18•999米
平均吃水(公试状态)=6•526米
深=10•932米
主机=舰本式高低压汽轮机四组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一二台
轴数=四
输出=130,000轴马力
速度=35•7节
航续力=14节/8,000海里
燃料搭载量=重油2,645吨
主炮=50口径三年式20厘米联装炮五座
高射炮=45口径一〇年式12厘米单装炮四门
机枪=40毫米联装机枪二座
发射管=61厘米联装发射管四具
鱼雷=61厘米鱼雷二四条
弹射器=吴式二号三型二座
搭载机=-水上侦察机三架
乘员数=726名
一号舰“高雄”于昭和2年4月28日在横须贺工厂开工,二号舰“爱宕”同日在吴工厂开工;三、四号舰向民间造船厂订购,三号舰“鸟海”于昭和3年3月2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四号舰“摩耶”于同年12月4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但是建造工程因在裁军条约下和政府的财政困难极为缓慢发展着。
高雄型的船体形状、尺寸大体上与妙高型相同,主兵装、舰桥构造物、烟囱、后桅等上层建筑物的一般配置,鱼雷发射管等大体上都按照妙高型,外表上很大地不同是大型舰桥构造物和烟囱。
高雄型的舰桥构造物的容量达到妙高型的三倍,极为巨大,成为本舰的一大特征之一。在设计高雄型时,用兵者方面因当时显著地发展,强烈要求炮战、鱼雷战的指挥功能及兵器集中配备在舰桥,更要求高雄型全舰设置舰队旗舰设施。
设计主任藤本造船大佐在建造中的“高雄”甲板上制作了与实物一般大的模型,与用兵者方面一边调整一边总结,本舰巨大的舰桥构造物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掀起了一大轰动。
高雄型的主炮相对于妙高型装载的正20厘米炮(7•9英寸),是日本重巡最早自新造时就装载20•3厘米炮,此炮被称为50口径三年式2号炮,炮架是新设计的E型炮架,最大仰角为70度。
这是仿效了英海军的条约型重巡肯特级增大主炮仰角可对空射击。由于当时飞机对舰船攻击正显著发展,产生了在12厘米高射炮射程外的远距离防御思想。
这个20•3厘米联装炮采用完全炮塔型,每组单独装备扬弹筒,炮室也采用了新型炮室。防御采用与妙高型同样的25毫米NVNC钢板,但与当时美海军的条约型重巡比较依然处于劣势。炮室防御如果要防御15厘米炮或20厘米炮,炮塔旋转部重量巨大,只能放弃强化防御。
随着装载可对空射击的29•3厘米炮,高射炮比妙高型减少二座,是四座45口径一○年式12厘米单装高射炮,在上甲板高一层的高射炮甲板上每舷各二座,同时还装备了高射装置。
鱼雷兵装装备了四座八九式61厘米旋转式联装发射管,发射管在舰中央部的高射炮甲板下的上甲板上每舷各装备二座。装备时为了全力防止伴随中弹时的鱼雷头部诱爆对船体的影响,尽可能靠外舷装备。装载的鱼雷是九○式61厘米鱼雷二四条,有次发装填装置,约三分钟就可次发装填。
本型的防御上要害部位因比妙高型缩短,减轻了防御重量,由此减轻的防御重量加强给其他部分的防御。主要部位的垂直防御上机械部位附近船舷防御钢板装备102毫米NVNC钢板,以约12度的倾斜。
弹火药库附近的船舷防御,装备了127毫米的锥形装甲,舰火药库附近的127毫米防御甲板,在列强的条约型重巡中最强有力。
水平防御,中甲板34毫米NVNC钢板,弹火药库上部46毫米NVNC钢板。水中防御,船舷装甲板下部安装着防雷护体,其内侧设置了由二张贴在一起的DS钢的56毫米的防御舱壁,本舰是防御钢板最早使用DS钢的。本型的钢板及防御板装载重量共计2,368吨,相当于公试排水量的17%。
航空兵装,后桅的后部上甲板为航空甲板,船舷两舷各装备了一座吴式二号三型弹射器。日本重巡自新造时就装备了二座弹射器的,也是本舰最早。
搭载机三架,比妙高型增加一架,是二座水上侦察机二架,三座水上侦察机一架。后桅下部设置飞机库,可收容一架水上侦察机及备用零部件。飞机回收用吊机一座装备在后桅部。
主锅炉是与妙高型同样的一二台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第1~第6锅炉各二台、第7~第12锅炉各一台收容在九间锅炉舱内。主动力为四组高低压蒸气轮机,锅炉舱后方由中央纵舱壁分隔的机械舱各装备二组,动力输出是130,000马力。
高雄型的建造工程缓慢推进,三年后下水,五年后竣工。昭和7年5月31日“高雄”竣工,其余三艘同年7月30日之前竣工,同年12月1日编入第二舰队第4战队。
有着巨大舰桥构造物的四艘高雄型重巡,不用说海军内部,海外非常也关注,特别是舰桥构造物,海军内部都有批评:「接受了用兵者杂乱无章地要求,结果成了巨大的舰桥,增加了上部重量,战斗时将增加敌人的目标面积」。但在太平洋战争中高雄型目标面积大的舰桥在实战上并没有特别不利的事例。
四艘高雄型重巡中,“高雄”、“爱宕”竣工后六年,于昭和13年开始实施大改装工程,“鸟海”、“摩耶”计划从昭和16年也开始实施同样的大改装工程,但因为迫近开战,没有大改装的机会,从昭和10年至11年只实施了前桅的修改、机枪换装等小修改工程,最终就这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
高雄型的现代化改装
在高雄型正建造中的昭和5年4月,伦敦裁军条约签订。在先前签订的华盛顿裁军条约的排水量、舰炮的限制之外又新增加了巡洋舰的拥有量限制。
即日本海军能拥有的重巡(有6•1英寸炮以上的巡洋舰)对美拥有率六成一二艘,108,400吨,日本海军包含四艘高雄型重巡的拥有量满了限制。
对这个结果,日本海军作为弥补对美拥有率六成劣势的手段,决定实施由拥有的8英寸炮巡洋舰的兵器、诸装置、船体等的现代化性能提高,首先是妙高型重巡开始现代化改装工程,继之古鹰型也开始了改装。
因为高雄型是妙高型的改良型,也是大正末期时代设计的,与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最上型比较,各种装备都已旧式,判断需要装载按照最上型的最新的各种装备,趁妙高型完成了现代化改装工程的机会,“高雄”和“爱宕”二艘从昭和13年开始着手现代化改装工程。
高雄型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了若干装备修改工程,现代化改装工程的要点,(1)强化对空兵装,(2)换装鱼雷兵装,(3)强化无线通讯功能,(4)改革航空兵装,(5)改造舰桥,(6)加强船体和安装防雷护体,(7)改善居住设施,(8)整备应急设施,(9)修改动力,等等。
“高雄”于昭和13年5月在横须贺兵工厂开始了工程,“爱宕”因为横须贺兵工厂的工程拥挤,决定船体、舰桥工程由舞鹤兵工厂实施,其他工程在横须贺兵工厂实施,昭和13年4月着手工程。
首先是强化对空兵装,撤去45口径一○年式12厘米单装高射炮,计划换装与最上型及改装后的妙高型同样的40口径八九式1•7厘米联装高射炮,但从预算的关系换装将在以后,只实施了支筒、弹火药库关联工程。机枪撤去以前的东西,四座九六式25毫米联装机枪装备在烟囱两舷,舰桥两舷各装备一座九三式13毫米联装机枪,同时还装备了九一式高射装置、九五式机枪射击装置。
鱼雷兵装撤去以前的八九式联装发射管,装备了九二式四联装发射管。鱼雷装载了二四条九二式鱼雷,随着装载氧气鱼雷,在装备调整关联诸装置的同时,在前桅上面新设了鱼雷发射指挥所。
关于强化无线通讯功能,前桅改装轻量的三脚桅,同时,后桅移动到后部的4号炮塔前部,伸长了无线电用天线的长度,强化了通信能力。
另外,舰桥后部的方位测定室移设到前桅中层。还有前部电信室扩充为通信指挥室,强化通信功能。而且随着后部飞行甲板的改善,修改后部电信室的位置,在其附近新设了无线电调整室。
关于航空兵装,随着后桅向后部的移设,在以前的航空甲板上与高射炮甲板同样的水平设置了钢板室,这上面作为航空甲板设置舰载机转移用轨道、转盘,在两舷装备的弹射器被换装吴式二号五型弹射器。另外后桅装备了大型的舰载机回收用吊机。
装载机仍是以前的二座水侦二架,三座水侦一架。另外炸弹库、航空用汽油库也被修改了。
自竣工时就被各个方面批判的舰桥结构物也被改装。罗经舰桥以下的各区域、各室通过处理合并,舰桥容量缩小,谋求简化的同时,撤去舰桥顶端的4•5米测距仪,装备了经改造的从1号炮塔撤去的6米测距仪,九四式主炮用方位盘装载在测距仪前部。第2烟囱后部新设后部预备指挥所,装备了九四式方位盘瞄准装置。
居住区关系,第1士官室卧室新设18名额,同时,下士官兵居住区也增设到970名额的居住设施。
另外,应急设施,在防雷护体内侧设置应急注排水区域,同时新设了应急指挥所、注排水指挥所。
动力关系,撤去后部机械舱的二座汽轮机装备的诱导汽轮机,巡航汽轮机排气导入后部汽轮机的高压汽轮机,改换称用四轴运转进行巡航的方式。半数的锅炉装备了空气预热器,还新设了辅助喷热装置,废除了辅助锅炉。
船体关系,为应对由改装工程增加的重量,在船舷安装了防雷护体,水线部的防雷护体内用水密钢管填充。
“高雄”的改装工程于昭和14年8月21日完成,“爱宕”也于10月30日完成了。改装后的“高雄”基准排水量增大为13,400吨,最大宽度通过安装防雷护体也成为了20•42米。
动力输出通过锅炉的改造,提高到133,100马力,但随着排水量增大,最大速度下降到34•35节。
重巡“摩耶”的改装
重巡高雄型中,“高雄”和“爱宕”二艘战前实施了现代化改装,同型的“摩耶”、“鸟海” 也预定于昭和16年度着手同样内容的改装,但因为四个月的改装时间赶不上开战准备,结果未改装便迎来了开战。
昭和18年11月5日,“摩耶”在拉包尔受到美机的空袭,一颗250公斤炸弹命中左舷弹射器附近,受到相当的损伤,返回到横须贺修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