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9612|回复: 38

利根型、最上型和高雄型重巡洋舰

[复制链接]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银橡叶铁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1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利根型重巡洋舰

新造时的利根型

 利根型的建造顺序如下。“利根”于昭和9年12月1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昭和12年11月21日下水,昭和13年11月20日竣工。“筑摩”于昭和10年10月1日还是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昭和13年3月19日下水,昭和14年5月20日竣工。
 要注意的是,一号舰“利根”从开工到下水约三年时间,异常的长。
 这是因为“利根”在开工后实施了设计修改,或计划变的更为妥当。“利根”开工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友鹤事件,后来昭和10年9月就是第四舰队事件,是不是这样?
 目前没有情况明确说明这一切,,但利根型从最上型的同型舰变身为在前部集中了主炮的航空巡洋舰,这个时期可以推定是昭和10~11年的事。
 利根型实际上是日本海军最后的重巡,昭和14年5月20日,“筑摩”竣工后被编入第6战队。利根型的新造完成时的主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计划)=8,450吨
     〃    (实际)=11,213吨
 公试排水量=13,320吨
 全长=201•60米
 水线长(公试)=198•00米 
  垂线间长=189•10米
 最大宽=19•40米
 水线宽(公试)=18•50米
 深=10•9米
 平均吃水(公试平均)=6•23米
 主机=舰本式高中低压汽轮机四台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八台
  轴数=四
  输出(计划)=152,000马力
   〃 (公试)=152,189马力
  速度(计划)=35节 
   〃 (公试)=35•55节 
  续航距离=18节/8,000海里 
  燃料搭载量=重油2,690吨
 主炮=50口径三年式二号20厘米联装炮四座
  高射炮=40口径八九式12•7厘米联装炮四座
  机枪=九六式25毫米联装机枪六座
  鱼雷发射管=九○式三联装发射管一型四座
  鱼雷=九三式(61厘米)二四条
  弹射器=吴式二号五型二座
  搭载机=水上侦察机六架
  小艇=九只
  乘员数=974名
  本型与前面的最上型有差异,最初计划是作为条约到期后的20厘米炮重巡,某种意义上排水量的规定也只是也表面上的,正因为实质上计划是自由地,所以是以非常流畅的形状完成了。
 舰型基本上沿袭了前面的最上型,但是在前甲板集中装备四座主炮塔的食物前列的独一无二的重巡,舰型新颖,。
 前甲板四座主炮塔,是在以前的妙高型、高雄型的三座金字塔配置后方,再置放一座以同样水平预先转向后方的形态,把3、4号炮转向后方当然是要尽可能得到后方射界,2、4号炮塔设置8米测距仪,是考虑炮侧射击。
 因为在前甲板配置了四座主炮,所以舰桥位置被转移到后方,部分在锅炉舱上的形态与最上型比较,烟囱向后方有点倾斜,配置尽量离开舰桥部。
 舰桥构造与最上型同样小型紧凑形,但多少大型化,增加了一层甲板数,这是对于烟道占据下部的比例比最上型大而作的处理,顶端的射击塔和下面的测距塔为同样的构造,内设有九四式方位盘一型和6米测距仪。
 舰桥前面的机枪加强为25毫米联装机枪,九五式机枪射击装置被装备在罗经舰桥下。并且其下面设置前部锅炉舱的送气管道,这也是本型得特色。
 舰桥后方的前桅顶端,随着采用九三式鱼雷而设立了发射指挥所,装备九二式发射指挥盘。重巡中只是利根型从新造时候就在这个位置设有发射指挥所。
 烟囱后部是探照灯台,其后部设置后部射击塔,这以前设在后桅的后方,因为本型的吊机吊臂支点向下降低,所以被转移到这个位置,由于后方没有主炮塔,与其说完全是预备指挥所的色彩。高射炮装备位置与最上型没变化,但高射装置从以前的九一式变成高射装置和高射测距仪形成一体的九四式,装备在舰桥两侧。
 为了增加天线的高度,后桅尽可能向后方移动,构造从以前粗的三脚构造变成小的轻三脚桅,三脚桅主柱的一部分替代成粗的邮筒构造,并兼吊机支柱。像前面说的吊机的吊臂支点移动到最上甲板附近,是因为吊机比以前大型化,像以前一样高的位置设置支点起吊,一般认为受损时有掉下来的危险。
 最上型的四座25毫机枪配置在烟囱两侧,本型将二座迁移到后桅的底部,二座射击装置并列放置在后部射击塔后方。
 后桅的后方是本型最有特色的装备之一,设置着航空兵装。首先在后桅的稍后方两舷,装备吴式二号五型弹射器。这个弹射器的突出部前后装备着与最上型同样的发射管。
 后部的航空用空间分别有弹射器的最上甲板部和其后方低一层的上甲板部。联系这两甲板的中央部有长的倾斜的安全灯,搬运轨通过这里通向最上甲板。通常装载定数的六架中上甲板部放置四架,最上甲板部放置二架,实际再追加装载二架并不是那么困难。
 对利根型的航空兵装最不满的方面是搭载机全部是露天搭载,是不是将这个一分为二甲板中的最上甲板延延伸到舰尾,飞行甲板同样水平,这里设置升降机和下方的飞机库(以后的航空战列舰伊势型方式),或把弹射器射出机移到后方,设置大淀式的飞机库,本型就是名副其实毫无疑义的航空巡洋舰。
 总之,本型像传统的重巡一样,炮战时搭载机必须全部向高空放飞,弹射的搭载机伺机进行有效的侦察活动,光是这个也是个大的进步,可以说是其意义上是非常成功的舰型。
 本型的防御计划由于主炮塔集中在前部,减少了一座后变得非常轻松,机械部船舷甲板是与最上型同样的100毫米锥形钢板,弹药库的船舷加强为145~55毫米(最上型140~30毫米)锥形钢板,该水平防御加强为56毫米(最上型40~30毫米)锥形钢板。在日本重巡中有着最厚的装甲。
 船舷钢板以20度的角度向内侧倾斜着,与最上型完全不同,安装在船舷外板内侧。在外板和钢板之间是内部式防雷护体构造。这与最上型的补丁式的二号防雷护体比较,非常简洁。
 利根型被认为是汇集了攻、防、运动力的理想重巡,但从竣工后的实际效果看,主炮的散布界仍旧不好。一说妙高型、高雄型的一○门20厘米炮,散布界太大命中率不良,是因为船体细长,前后的炮塔间的船体强度不足,在前部集中了主炮的利根型,可以说了理想了,但这也应该不适用。
 其他也有20厘米炮采用九一式穿甲弹而散布界扩展恶化这样的观点,但即使是这个,妙高型完成时采用九一式前,因为用八八式穿甲弹,这个也不成为理由。
 全部20厘米炮的散布界开始成为问题是昭和6年以后,相比六门舰的古鹰型、青叶型拿出的16%的命中率,一○门舰的妙高型、高雄型只得到5%左右的低命中率,这成为了大的问题。
 因为六门舰比一○门舰提高了三倍的命中率,不明白一○门舰的价值,海军当局进行了各种各样地调查,确切的原因不清楚,这个过程产生了象前面一样的观点。
 “利根”完成的时候,散布界扩展到400米前后,委员会也作了调查了,但结果以原因不明结束了。
 以后由于采用九八式发射延迟装置(左右两炮的发射定时以电的毫秒为单位),一下子解决了,但关于这个还留着大大地疑问。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1 23: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沒有機庫是一大敗筆, 會嚴重影響水機妥善率..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银橡叶铁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2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上型重巡洋舰

新造时的最上型
 四艘最上型是按昭和5年度计划而建造的大型轻巡,实质上为了弥补被伦敦条约限制的20厘米炮重巡的劣势,最大特色是除了主炮采用了15•5厘米炮以外,设计全部采用重巡的做法。
 首舰“最上”于昭和6年10月27日在吴兵工厂开工,昭和9年3月14日下水,10年7月28日竣工。二号舰“三隈”于昭和6年12月24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昭和9年5月31日下水,10年8月29日竣工。
 因为在“最上”和“三隈”下水之后发生了友鹤事件,而其设计又没有修改准备,特别是当初预定的大型舰桥构造物在建造中改为小型紧凑的形态。除此以外,因为重心降低,“最上”在装载压载等进入公试后,暴露出船体强度的不足。
 这时候,首先因舰尾推进器附近的振荡大,部分和外板以及肋材和纵梁的安装部分的电焊部分,后部重油舱周围的舱壁及甲板和横梁的接触部等产生裂缝,还有舰首附近外板跟肋材和肋材之间产生凹凸。各炮塔旋转的摩擦很大,一部分旋转困难。
 这些与船体强度不足同时是由于电焊接产生的应力,实施了一次对策工程,但不是彻底的对策。这时完成的要目如下(“三隈”表示)。
 基准排水量(计划)=9,500吨
     〃     (公试)=8,500吨
    〃     (实际)=11,192吨
 公试排水量(计划)=11,169吨
 公试排水量(实际)=12,817吨
 全长=200米
 水线长=197米
 垂线间长=189米
 最大宽=18米
 吃水(平均)=5•5米
 深=10•69米
 主机=舰本式汽轮机四台
  锅炉=ロ号舰本式大型八台、小型二台
  轴数=四
  输出(计划)=152,000马力
   〃 (公试)=154,100马力
  速度(计划)=37节
 〃 (公试)=36•5节
 续航力=14节/8,000海里
 燃料搭载量=重油2,280吨
 主炮=60口径三年式15•5厘米三联装炮五座
  高射炮=40口径八九年式12•7厘米联装炮四座
  机枪=九六式25毫米联装机枪四座
        九三式13毫米联装机枪二座
  鱼雷发射管=九○式61厘米三联装发射管一型四座
  鱼雷=九○式61厘米二四条
  航空兵装=弹射器二座、飞机四架
  乘员数=士官70名、下士官兵860名
 最上型的舰型与到当时为止的一○门舰的妙高型、高雄型有相当差异,首先是主炮塔的配置停止以前的金字塔配置,1、2号炮排列配置在上甲板上,3号炮高一层的背负式放置,炮塔部与最上甲板连接。改善射界的同时也有强度上的考虑,最上甲板的后桅之后是后部的4号炮炮塔。
 这时采用的15•五厘米炮,是实用性非常高的炮,以前的重巡的20厘米炮散布界很大,不能取得十分令人满意的成绩,这个炮成绩非常很好,从舰队方面也得到好评。
 高射炮是40口径八九式12•7厘米炮,本型也是作为巡洋舰第一次采用的新型炮,当初计划与高雄型相同四座单装计划,但此后按要求被增强。
 后部的3、4号炮供应不足未能交付,预算上处理未装备,但在后来的性能改善工程后装备了全数。
 机枪在竣工时装备的只是舰桥前的13毫米联装机枪,25毫米机枪是日后装备的。
 当然以机枪兵装为首强化了对空火力,因为这时期俯冲轰炸机等的威胁增大。
 鱼雷兵装当初也与高雄型同等,但加强为四座三联装,考虑受损时的诱爆尽可能离开舰桥部,被转移至后桅后方最上甲板。鱼雷包含次发装填为装载二四条,以后装载了九三式氧鱼雷,当时装备的是九○式鱼雷。
 舰桥构造物从友鹤事件的反省,非常小型化,顶端是收放九四式一型方位盘的射击塔,下部有装着6米测距仪的测距塔。舰桥构造物后方有轻三脚前桅,后方有集成烟囱。烟囱前部的烟道(六座锅炉)比后部的烟道(四座锅炉)粗。
 从舰桥到烟囱的船舷有九一式高射装置、4•5米高射测距仪,探照灯台(装备110厘米探照灯),还有一座探照灯台在烟囱后方中心线上,共计装备了三座探照灯。
 后桅的三脚桅非常高,设置了回收搭载机用的大型吊机吊杆。后桅的底部有后部射击塔,但这个也是日后装备的,当时未装备。后桅和4号炮之间的最上甲板是飞行甲板,在两侧装备着弹射器。弹射器舷外平台前后有鱼雷发射管的开口部。
 因为本型的防御要求能耐20厘米炮弹,大致与重巡相当,船舷钢板安装了和以前重巡同样厚的100毫米NVNC钢板,锥形很薄到舰底为止且延长下部作为水中防御隔舱壁。考虑水中弹防御的对策,在这外侧设置着小型的防雷护体。
 船舷钢板作为船体构造材的一部分,特别是前后的弹药库部分为140~30毫米的锥形钢板,超过高雄型的127毫米。
 除此以外,在舰桥部的操舵室也施给防御,这比以前的重巡进步了。
 动力要求日本舰艇最高的152,000马力的高输出,速度也计划为巡洋舰最高的37节的高速度。
 在此期间,由于机械的进步,每机械重量的输出,每吨从高雄型的48•8马力提高到本型的61•5马力(除去水油)。采用一○座锅炉及四座主机全部收纳在独立的区域、各自设置操纵室、在那里指挥操纵的方式。
 “最上”新造时装备着反动式双舵,原本意图减少旋转圈,但是没达到太大效果反而产生船体指导的原因,使得推进效率低,“最上”公试速度35•96节,装备通常双舵的“三隈”是36•5节。这个缘故,“最上”也被修改为通常的双舵。
 最上型以被全面限定排水量而加进太多的要求,对以前的增加实施了彻底的重量减轻策略,在横梁和吊带等桁材的减重孔之间,后来勉强追加孔洞等,以及电熔方式还没确定,并且处理应力等方法也不适当。
 肋材等的间隔也被扩大,由于有这些很多不合理,后来净是些不得已的拼凑性的改善工程。
 “最上”和“三隈”完成后参加了那年的舰队演习,遭遇所谓第四舰队事件。这时候的损伤不是特别大,但航行时发生了激烈的振荡和异常声音,后来调查发现在“最上”的舰首外板附近产生大的绉纹。
 以此为机会再次实施根本的改善工程,“最上”从昭和14年4月到13年3月约二年,在吴兵工厂实施改善工程,“三隈”从昭和11年4月到翌年10月在三菱长崎造船所也实施了改善工程。
 由于这次工程。排水量增加约1,100吨,据此涉及到追加安装大型防雷护体、加强船体各部分、电焊方面的部分重新制作等大规模工程。这个缘故兼减轻重量,还实施了后桅的换装、弹射器舷外平台的修改。
 由于这些修改,基准排水量超过12,000吨,最大宽变成20•51米,但速度下降到34•735节(“最上”公试)。
 另一方面,三、四号舰“铃谷”、“熊野”各自于昭和8年12月11日、9年4月5日在横须贺兵工厂与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建造中由于友鹤事件而实施修改,“铃谷”于昭和9年11月20日下水,因为在实施公试中发生了第四舰队事件,修改工程大幅推迟到昭和12年10月31日完成。
 “熊野”在下水前实施了修改工程,昭和11年10月15日下水,与“铃谷”同时于昭和12年10月31竣工。
 后期建造的二艘比较前期舰,减少二座锅炉但仍可发挥该输出,前后的烟道成为同样的大小,给气孔的位置等也多少变化,除此以外没有特别变化。修改工程时这二艘正因为正在工程中,实施完成后有了漂亮的外表。
 四艘最上型完全战力化是在进入昭和13年之后,其改善需要涉及到许多的工作量和时间。

列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2 20: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上轻巡状态最强,越升级越回陷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2 22:05 | 显示全部楼层
aircobra 发表于 2012-11-22 13:59
最上轻巡状态最强,越升级越回陷

强屁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2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aircobra 发表于 2012-11-22 20:59
最上轻巡状态最强,越升级越回陷

太主觀了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2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万吨轻巡比万吨重巡强,纯属放屁

如果没有伦敦条约,如果没有英国人一厢情愿的坚持和意淫,根本不会出现这一舰种

少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纪律委员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2 22:51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1-22 22:09
万吨轻巡比万吨重巡强,纯属放屁

如果没有伦敦条约,如果没有英国人一厢情愿的坚持和意淫,根本不会出现这 ...

大總管霸氣外漏。
司礼监掌印太监STG44,独揽朝政,委用亲信,贪财纳贿,伪造圣旨,卖官鬻爵,大兴文狱,结党营私,自封九千,败坏纲纪礼法。朕委实痛恨,命东厂委员,即刻杖杀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4 0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上建成之初作为帝国海军新锐乙巡大破溃散鬼畜条约型甲巡战队应无疑念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大校

论坛贵宾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银橡叶铁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1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高雄型重巡洋舰

新造时的高雄型
 四艘高雄型重巡,是根据昭和2年3月的帝国议会批准预算的最新补充计划,作为条约型重巡的第二阵建造的,是先前建造的妙高型重巡的改良发展型。
 四艘妙高型重巡,是日本海军首先建造的条约型一万吨级重巡。其攻击力、防御力、速度等性能,在列强海军建造的条约型重巡中尤其出色,引起世界各国海军的注目,作为第二阵容计划的高雄型改良了妙高型,性能更加提高。
 日本海军的重巡设计,从古鹰型到妙高型都是平贺造船大佐担任设计主任,但在设计高雄型时,由代替平贺造船大佐担任舰政本部第四部主任设计官的藤本喜久雄造船大佐负责。
 由于高雄型是妙高型的改良型,军令部的基本要求性能大体上也按照妙高型。高雄型和妙高型主要的不同点如下。
 (1)设计基准=妙高型设计基准采用英国式的码磅制,这次改成国际公制。
 (2)水雷兵装的装备位置=妙高型因当时鱼雷强度上的问题,固定装备在船体内的中甲板上,存在中弹时鱼雷头部爆炸对船体的损伤很大这个问题。由于鱼雷性能的提高可从上甲板发射,为此改为装备在上甲板。
 (3)防御力的集约化=弹火药库、机械部等舰内重要区域部的长度比妙高型缩短了少许,提高防御效率。
 (4)船舷防御的强化=前后部的弹火药库部分船舷钢板的厚度比妙高型的102毫米(4英寸)增加25毫米,为127毫米NVNC钢板,节约防御重量和有效分配防御重量。
 (5)轻合金、电熔接的采用=为减轻重量,上甲板上的一部分构造物采用轻合金及电熔接,同时装备、兵装、机械都大范围采用轻合金,尽可能减轻重量。
 (6)主炮仰角的增大=20厘米炮的仰角从妙高型的40度提高到70度,成为可以对空射击的两用炮。随着主炮的对空、对海两用化,12厘米单装高射炮的装载数从妙高型的六门减少到四门。
 (7)舰桥构造物的大型化=为了作战时发挥战斗指挥能力,大幅采纳用兵者方面的要求,采用了巨大的舰桥构造物。
 与妙高型不同的高雄型的主要目如下。
 基准排水量(计划)=11,350吨
 公试排水量=14,129吨
 全长=203•759米
 水线长(公试状态)=201•717米
 水线宽(公试状态)=18•181米
 水线下最大宽(公试状态)=18•999米
 平均吃水(公试状态)=6•526米
 深=10•932米
  主机=舰本式高低压汽轮机四组
  锅炉=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一二台
  轴数=四
  输出=130,000轴马力
  速度=35•7节
 航续力=14节/8,000海里
 燃料搭载量=重油2,645吨
 主炮=50口径三年式20厘米联装炮五座
  高射炮=45口径一〇年式12厘米单装炮四门
  机枪=40毫米联装机枪二座
  发射管=61厘米联装发射管四具
  鱼雷=61厘米鱼雷二四条
  弹射器=吴式二号三型二座
  搭载机=-水上侦察机三架
  乘员数=726名
  一号舰“高雄”于昭和2年4月28日在横须贺工厂开工,二号舰“爱宕”同日在吴工厂开工;三、四号舰向民间造船厂订购,三号舰“鸟海”于昭和3年3月26日在三菱长崎造船所开工,四号舰“摩耶”于同年12月4日在神户川崎造船厂开工。但是建造工程因在裁军条约下和政府的财政困难极为缓慢发展着。
 高雄型的船体形状、尺寸大体上与妙高型相同,主兵装、舰桥构造物、烟囱、后桅等上层建筑物的一般配置,鱼雷发射管等大体上都按照妙高型,外表上很大地不同是大型舰桥构造物和烟囱。
 高雄型的舰桥构造物的容量达到妙高型的三倍,极为巨大,成为本舰的一大特征之一。在设计高雄型时,用兵者方面因当时显著地发展,强烈要求炮战、鱼雷战的指挥功能及兵器集中配备在舰桥,更要求高雄型全舰设置舰队旗舰设施。
 设计主任藤本造船大佐在建造中的“高雄”甲板上制作了与实物一般大的模型,与用兵者方面一边调整一边总结,本舰巨大的舰桥构造物在世界各国海军中掀起了一大轰动。
 高雄型的主炮相对于妙高型装载的正20厘米炮(7•9英寸),是日本重巡最早自新造时就装载20•3厘米炮,此炮被称为50口径三年式2号炮,炮架是新设计的E型炮架,最大仰角为70度。
 这是仿效了英海军的条约型重巡肯特级增大主炮仰角可对空射击。由于当时飞机对舰船攻击正显著发展,产生了在12厘米高射炮射程外的远距离防御思想。
 这个20•3厘米联装炮采用完全炮塔型,每组单独装备扬弹筒,炮室也采用了新型炮室。防御采用与妙高型同样的25毫米NVNC钢板,但与当时美海军的条约型重巡比较依然处于劣势。炮室防御如果要防御15厘米炮或20厘米炮,炮塔旋转部重量巨大,只能放弃强化防御。
 随着装载可对空射击的29•3厘米炮,高射炮比妙高型减少二座,是四座45口径一○年式12厘米单装高射炮,在上甲板高一层的高射炮甲板上每舷各二座,同时还装备了高射装置。
 鱼雷兵装装备了四座八九式61厘米旋转式联装发射管,发射管在舰中央部的高射炮甲板下的上甲板上每舷各装备二座。装备时为了全力防止伴随中弹时的鱼雷头部诱爆对船体的影响,尽可能靠外舷装备。装载的鱼雷是九○式61厘米鱼雷二四条,有次发装填装置,约三分钟就可次发装填。
 本型的防御上要害部位因比妙高型缩短,减轻了防御重量,由此减轻的防御重量加强给其他部分的防御。主要部位的垂直防御上机械部位附近船舷防御钢板装备102毫米NVNC钢板,以约12度的倾斜。
 弹火药库附近的船舷防御,装备了127毫米的锥形装甲,舰火药库附近的127毫米防御甲板,在列强的条约型重巡中最强有力。
 水平防御,中甲板34毫米NVNC钢板,弹火药库上部46毫米NVNC钢板。水中防御,船舷装甲板下部安装着防雷护体,其内侧设置了由二张贴在一起的DS钢的56毫米的防御舱壁,本舰是防御钢板最早使用DS钢的。本型的钢板及防御板装载重量共计2,368吨,相当于公试排水量的17%。
 航空兵装,后桅的后部上甲板为航空甲板,船舷两舷各装备了一座吴式二号三型弹射器。日本重巡自新造时就装备了二座弹射器的,也是本舰最早。
 搭载机三架,比妙高型增加一架,是二座水上侦察机二架,三座水上侦察机一架。后桅下部设置飞机库,可收容一架水上侦察机及备用零部件。飞机回收用吊机一座装备在后桅部。
 主锅炉是与妙高型同样的一二台ロ号舰本式专烧锅炉,第1~第6锅炉各二台、第7~第12锅炉各一台收容在九间锅炉舱内。主动力为四组高低压蒸气轮机,锅炉舱后方由中央纵舱壁分隔的机械舱各装备二组,动力输出是130,000马力。
 高雄型的建造工程缓慢推进,三年后下水,五年后竣工。昭和7年5月31日“高雄”竣工,其余三艘同年7月30日之前竣工,同年12月1日编入第二舰队第4战队。
 有着巨大舰桥构造物的四艘高雄型重巡,不用说海军内部,海外非常也关注,特别是舰桥构造物,海军内部都有批评:「接受了用兵者杂乱无章地要求,结果成了巨大的舰桥,增加了上部重量,战斗时将增加敌人的目标面积」。但在太平洋战争中高雄型目标面积大的舰桥在实战上并没有特别不利的事例。
 四艘高雄型重巡中,“高雄”、“爱宕”竣工后六年,于昭和13年开始实施大改装工程,“鸟海”、“摩耶”计划从昭和16年也开始实施同样的大改装工程,但因为迫近开战,没有大改装的机会,从昭和10年至11年只实施了前桅的修改、机枪换装等小修改工程,最终就这样参加了太平洋战争。


高雄型的现代化改装
 在高雄型正建造中的昭和5年4月,伦敦裁军条约签订。在先前签订的华盛顿裁军条约的排水量、舰炮的限制之外又新增加了巡洋舰的拥有量限制。
 即日本海军能拥有的重巡(有6•1英寸炮以上的巡洋舰)对美拥有率六成一二艘,108,400吨,日本海军包含四艘高雄型重巡的拥有量满了限制。
 对这个结果,日本海军作为弥补对美拥有率六成劣势的手段,决定实施由拥有的8英寸炮巡洋舰的兵器、诸装置、船体等的现代化性能提高,首先是妙高型重巡开始现代化改装工程,继之古鹰型也开始了改装。
 因为高雄型是妙高型的改良型,也是大正末期时代设计的,与当时最先进的巡洋舰最上型比较,各种装备都已旧式,判断需要装载按照最上型的最新的各种装备,趁妙高型完成了现代化改装工程的机会,“高雄”和“爱宕”二艘从昭和13年开始着手现代化改装工程。
 高雄型到目前为止已实施了若干装备修改工程,现代化改装工程的要点,(1)强化对空兵装,(2)换装鱼雷兵装,(3)强化无线通讯功能,(4)改革航空兵装,(5)改造舰桥,(6)加强船体和安装防雷护体,(7)改善居住设施,(8)整备应急设施,(9)修改动力,等等。
 “高雄”于昭和13年5月在横须贺兵工厂开始了工程,“爱宕”因为横须贺兵工厂的工程拥挤,决定船体、舰桥工程由舞鹤兵工厂实施,其他工程在横须贺兵工厂实施,昭和13年4月着手工程。
 首先是强化对空兵装,撤去45口径一○年式12厘米单装高射炮,计划换装与最上型及改装后的妙高型同样的40口径八九式1•7厘米联装高射炮,但从预算的关系换装将在以后,只实施了支筒、弹火药库关联工程。机枪撤去以前的东西,四座九六式25毫米联装机枪装备在烟囱两舷,舰桥两舷各装备一座九三式13毫米联装机枪,同时还装备了九一式高射装置、九五式机枪射击装置。
 鱼雷兵装撤去以前的八九式联装发射管,装备了九二式四联装发射管。鱼雷装载了二四条九二式鱼雷,随着装载氧气鱼雷,在装备调整关联诸装置的同时,在前桅上面新设了鱼雷发射指挥所。
 关于强化无线通讯功能,前桅改装轻量的三脚桅,同时,后桅移动到后部的4号炮塔前部,伸长了无线电用天线的长度,强化了通信能力。
 另外,舰桥后部的方位测定室移设到前桅中层。还有前部电信室扩充为通信指挥室,强化通信功能。而且随着后部飞行甲板的改善,修改后部电信室的位置,在其附近新设了无线电调整室。
 关于航空兵装,随着后桅向后部的移设,在以前的航空甲板上与高射炮甲板同样的水平设置了钢板室,这上面作为航空甲板设置舰载机转移用轨道、转盘,在两舷装备的弹射器被换装吴式二号五型弹射器。另外后桅装备了大型的舰载机回收用吊机。
 装载机仍是以前的二座水侦二架,三座水侦一架。另外炸弹库、航空用汽油库也被修改了。
 自竣工时就被各个方面批判的舰桥结构物也被改装。罗经舰桥以下的各区域、各室通过处理合并,舰桥容量缩小,谋求简化的同时,撤去舰桥顶端的4•5米测距仪,装备了经改造的从1号炮塔撤去的6米测距仪,九四式主炮用方位盘装载在测距仪前部。第2烟囱后部新设后部预备指挥所,装备了九四式方位盘瞄准装置。
 居住区关系,第1士官室卧室新设18名额,同时,下士官兵居住区也增设到970名额的居住设施。
 另外,应急设施,在防雷护体内侧设置应急注排水区域,同时新设了应急指挥所、注排水指挥所。
 动力关系,撤去后部机械舱的二座汽轮机装备的诱导汽轮机,巡航汽轮机排气导入后部汽轮机的高压汽轮机,改换称用四轴运转进行巡航的方式。半数的锅炉装备了空气预热器,还新设了辅助喷热装置,废除了辅助锅炉。
 船体关系,为应对由改装工程增加的重量,在船舷安装了防雷护体,水线部的防雷护体内用水密钢管填充。
 “高雄”的改装工程于昭和14年8月21日完成,“爱宕”也于10月30日完成了。改装后的“高雄”基准排水量增大为13,400吨,最大宽度通过安装防雷护体也成为了20•42米。
 动力输出通过锅炉的改造,提高到133,100马力,但随着排水量增大,最大速度下降到34•35节。

重巡“摩耶”的改装
 重巡高雄型中,“高雄”和“爱宕”二艘战前实施了现代化改装,同型的“摩耶”、“鸟海” 也预定于昭和16年度着手同样内容的改装,但因为四个月的改装时间赶不上开战准备,结果未改装便迎来了开战。
 昭和18年11月5日,“摩耶”在拉包尔受到美机的空袭,一颗250公斤炸弹命中左舷弹射器附近,受到相当的损伤,返回到横须贺修理。

少校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大英帝国勋章海武魂

发表于 2012-12-11 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Henschel 于 2012-12-11 18:35 编辑

友情补图,摩耶改装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正视很少,屁事很多。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1 18:53 | 显示全部楼层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2-11 18:33
友情补图,摩耶改装后。

个人认为大改后的摩耶是倭国重巡中最好看的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少校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列宁勋章

发表于 2012-12-11 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1 18:53
个人认为大改后的摩耶是倭国重巡中最好看的

恩,确实很有味道,耐看,个人觉得比欧式重巡好看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1 18:53
个人认为大改后的摩耶是倭国重巡中最好看的

可惜扑街在了巴拉望水道……

上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1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1 18:53
个人认为大改后的摩耶是倭国重巡中最好看的

摩耶也算高雄里面战绩不错了,在科曼多斯赢得最后一次相对公平的原教旨海战,把盐湖城打停船了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2 05:49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1 18:53
个人认为大改后的摩耶是倭国重巡中最好看的

高雄大改前还是很美观的,但是大改把后桅移到4号炮塔就很不好看了
主要还是这一点,上层建筑的紧凑问题
而且摩耶的舰桥也没有改小,还是原来的巨型,威武霸气
There, only there,
in the annihilation of hate and anger, and ego,
is our salvation.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2 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o平阳公主o 发表于 2012-12-12 05:49
高雄大改前还是很美观的,但是大改把后桅移到4号炮塔就很不好看了
主要还是这一点,上层建筑的紧凑问题
...

舰桥还要原来的巨型,看上来更威武霸气

PS:公主这么晚了仍上线?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2 05:58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2 05:55
舰桥还要原来的巨型,看上来更威武霸气

PS:公主这么晚了仍上线?

摩耶还加大了舰桥?
PS:你和我一样
There, only there,
in the annihilation of hate and anger, and ego,
is our salvation.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2 06: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e 于 2012-12-12 06:05 编辑
o平阳公主o 发表于 2012-12-12 05:58
摩耶还加大了舰桥?
PS:你和我一样


因为3号炮塔拆了,改建防空炮,所以看起来更大....

PS:我不在国内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2 06:05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2 06:04
只是看起来更大....

PS:我不在国内

我就说,怎么可能改大了。。。
PS:所以我才说你和我一样
There, only there,
in the annihilation of hate and anger, and ego,
is our salvation.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6 11:41 , Processed in 0.030360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