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我爱定远

估计没有获胜的可能

[复制链接]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5 16: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定远 发表于 2013-1-15 16:13
那个 现在有个想法 就是预先在马尾港和入海口之间铺设锚雷 把一行锚雷用粗绳子穿起来 收紧绳子,使锚雷处于 ...


孤拔的巡洋舰基本上是以一列战列阵进入的,退出估计也会以同样的阵型退出,那意味着即使中雷,估计也只会有一艘军舰中雷。如果只是这样那是起不到全歼敌人的效果的。

同时要将整个江面航道有效封锁住,几颗锚雷是不够的。锚雷一般用锚固定后沉入江底,成吨的雷体一碰就炸,用绳索牵引来控制深度,搞不好就把雷给弄炸了。

且江水比海水浅得多,巡洋舰吃水深度也小,在白天注意航行避过水雷或者排雷都不是无法操作的事。

最后如果让孤拔的巡洋舰进了马尾而又没有做好疏散工作的话,南洋水师还是会遭到灭顶之灾。如果是这样那还不如靠水雷阻止孤拔舰队进入马尾更实际。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5 16: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gicfire 于 2013-1-15 18:07 编辑

其实从GOOGLE地图上可以看出马尾海战发生的地方是个两江汇合口,由西向东的乌龙江和由西北向东的闽江在马尾汇合后向东北入海。而在此位置罗星塔一处形成了一个V字型的水道。

那就是说如果在V字型水道转折的这个最低点南北两岸设置炮台,其实很容易对水道产生封锁作用,如果在V字型水道的西侧设置杆雷船,在孤拔船队从东边航行过来,穿过水道V字口转向的这个位置,从其观察死角顺流而下高速冲撞其船体,以孤拔船队在江心位置来计算,也不过是需要行驶300多米的距离。孤拔舰队很容易就会中招。

而如果及早在这段航道上设置阻塞物,封锁该部分V字水道的南侧,迫使孤拔舰队靠北行驶的话,这个冲撞距离还可以缩短。

那就是说修两个炮台,准备几十艘小型杆雷船,就能让孤拔舰队吃不了兜着走。

当然张佩纶啥都没做临阵脱逃那是扯淡了。

马尾海战的图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3-1-15 16:49 | 显示全部楼层
magicfire 发表于 2013-1-15 13:26
孤拔哪肯深入内河,马尾港离入海口不过是10公里的路程,行船半小时就能到了。 ...

当然,“深入内河”不是从长江口上溯武汉那样的深入,不过10公里还不够么?

少尉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5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爱定远 发表于 2013-1-14 18:44
大清朝恐怕没有可以担任袭击舰的舰船吧  南洋肯定舍让开济去充当袭击舰的  而且清流或者朝廷方面肯定不会 ...

用軍艦來當襲擊艦大大不划算
購買或徵用商船來改裝就好(幾門5"等級甚至3"的就夠了 目標只是商船)
大清再不堪 買商船還是沒問題的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5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a5mg4n 发表于 2013-1-15 17:23
用軍艦來當襲擊艦大大不划算
購買或徵用商船來改裝就好(幾門5"等級甚至3"的就夠了 目標只是商船)
大清再 ...


叶赫那拉杏贞不是伊丽莎白都铎,你让她玩海盗私掠战术怕是拉不下这张老脸。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6 22:58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3-1-15 15:27
如果按照刘芷的设想,最佳的办法就是在法国舰队进入马尾之后,以两三艘商船内放置压仓重物,然后座沉于航 ...

张佩纶也是这么想的。
崖山之后无中国,煤山之后无中华,甲午之后无海军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6 22:5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houfengt 于 2013-1-16 23:02 编辑
我爱定远 发表于 2013-1-15 16:13
那个 现在有个想法 就是预先在马尾港和入海口之间铺设锚雷 把一行锚雷用粗绳子穿起来 收紧绳子,使锚雷处于 ...


这个法子清军也准备用。不过还没行动前,装载水雷的舰只和布雷艇就嗝屁了。
崖山之后无中国,煤山之后无中华,甲午之后无海军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1-16 23:23 | 显示全部楼层
都去看看陈悦先生写的《中法战争》和廖宗麟先生写的《中法战争史》,以上主意当时基本上都想到了,可结果呢?如果没有哪个家伙穿越的话,这仗是没指望的。
另外,刘铭传在台湾的那点屁事不提也罢,守台湾又不是靠他。所谓的淡水(沪尾)大捷的战果是法军共阵亡9人,失踪8人,受伤48人,遗失舢板2艘,哈乞开司5管机关炮1门。清军阵亡80余人,受伤200余人。当然比这更狗屎的胜仗还有的是,例如鸦片战争时的三元里。
崖山之后无中国,煤山之后无中华,甲午之后无海军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4 01:23 , Processed in 0.02027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