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1
主题8
精华1
积分227
金钱0
贡献12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4-4-2
最后登录2017-3-14
在线时间123 小时

一等兵

|
本帖最后由 balance 于 2015-3-13 12:44 编辑
网上看到的资料,吉野的设计功率为15000马力,设计航速23节,在试航中强压通风达到过23031马力的功率。
我对比过很多1880~1890年代的舰船资料,通常设计功率和设计航速都是在“设计”的强压通风情况下,而不是常压通风,但在实际试航中,多数都会超过设计值(但不会超过太多)。很多舰船的简介只有一个最大功率和最大航速,经过查找资料,多数都是设计强压通风情况下的数据,也有些是试航数据,但都是强压通风,而不是常压通风状态的数据。
但是吉野这个数据也太另类了,难道15000马力是常压?这似乎不太可能啊,那个年代4000多吨的巡洋舰常压15000马力实在是逆天啊。如果是强压,那么试航数据居然比设计数据大了53.5%吗?或者,23031马力这个数值根本就是错的?又或者,试航的时候能跑出多少,取决于试航人员的疯狂程度和胆量有多大?吉野之后的白朗古,设计功率14600马力22.8节与吉野差不多,那么实际试航中呢?
第二个问题:1890年前后动力系统的技术究竟发生了怎样的进步?为什么这几年时间航速的进步速度,比之前的1880年代初中期、和之后的1890年代中后期,都要快?1880年代初巡洋舰的设计(强压)航速最多也就是16节上下,到1880年代中后期达到18~19节,然后1890年代初就突然增长到22~23节了(这段时候常压都能到20节了),我手里缺乏那个年代动力系统功重比的数据,但是同等吨位同类舰船的动力功率在那几年大概增长了50%以上。
按说三胀蒸汽机早在1880年代中期就普及了,水管锅炉英国是到了1890年代中期才普及的,那么1890年前后有什么比较显著的技术进步呢?
看英国的常压航速增长图,也能大概反映这个趋势:
第三个问题:SPS里面有一个动力系数,往左是高性能、重量轻,往右是高持续性、重量重。这一点很好理解,战列舰的动力肯定需要较高的持续性和可靠性,而巡洋舰--->驱逐舰--->鱼雷艇,动力系统对功重比的要求就越高,尤其是驱逐舰和鱼雷艇的动力系统,并不要求过高的可靠性和持续性,而是需要在短时间内爆发出高功率。那么,史实中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的动力系统功重比,大概是一个什么比例呢?战列舰和驱逐舰的差距有没有两倍以上?
最后还有一个问题:
1892年竣工的布雷克,9150吨,常压13000马力20节,强压20000马力21.6节。
1893年竣工的埃德加,7350吨,常压10000马力18节,强压12000马力20节。
那么1894年开工、1896年竣工的加里波第,6775吨,13000马力20节是强压吗?它的常压马力和功率是多少呢?试航时最高达到过多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