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 年
9月:二战爆发。英国要求加速法国海军的建设,开始赶工建造。
1940 年
3月6日:比原定计划提前7个月秘密下水。被命名为让·巴尔号。
5月:由于战情恶化,海军部要求加速战舰的建造并保证其随时可离开船坞。
6月18日:接到命令:离开船坞,前往卡萨布兰卡。此时战舰的动力与武备系统都远未完成。
6月18日至19日:在三艘拖轮牵引下,让·巴尔号乘着潮水奇迹般地通过卢瓦尔河浅滩,与港外的英法联合护航船队会合。之后又通过海上加油船补充燃油,耗时18小时。
6月22日:以14节的航速到达卡萨布兰卡。
6月24日:临时安装上90毫米高炮与37毫米高炮。
7月3日:英军“弩炮”行动开始。工程人员采取了一些措施加强其防护,包括:用水泥敷盖在未完工的2号炮塔上、封闭舰上75%的舱室、系泊于港口浅水区。
1941 至1942年
集中完成1号炮塔射击准备工作。
1942 年
5月18日:1号炮塔完成射击准备,在港口进行射击测试。
11月8日至10日:盟军在北非登陆。未完成的让·巴尔号代表维希法国反击盟军,与美国战列舰马萨诸塞号在22千米处进行炮战,遭到重创。被命中7发16寸火炮,其中重点地区5发。两发击穿舵机舱与副炮弹药库上的水平装甲,一发暂时瘫痪其1号炮塔。次日,让·巴尔号再次攻击盟军舰船,遭美军轰炸机以1000磅高爆炸弹袭击,再次被重创。全舰死亡22人,伤16人。由于大部分人员未登舰,进水达到4500吨,舰尾坐底。
1943 年
2月15日:开始进行简单的修理。1号炮塔上的火炮被拆下更换正在美国的黎塞留号的火炮。法国提出由美国海军修复并完成这艘战列舰。
5月1日:美国海军提出无法按原计划完成战舰,并提出将之建为一艘防空战列舰,计划9月赴美开始工程。
8月18日:法国代表拒绝防空巡洋舰计划,提议将其建为一艘航空母舰。美国人开始对这一计划进行研究,初步设计出一艘航空战列舰。
9月:经过简单修理的的让·巴尔号在卡萨布兰卡港外进行海试,达到22.5节的航速。此后,受损的让·巴尔号一直待在卡萨布兰卡作为浮动营房与货舱直到终战。
10月3日:航空战列舰计划被放弃,理由是耗资过大且费效比不高。
1945 年
2月22日:经过海军最高会议的讨论。海军部长在继续建造、改装为航母以及废弃三个选项中批准继续建造让·巴尔号。这是让·巴尔号新生的一天。
8月29日:回到法国本土瑟堡。
11月12日至12月20日:评估损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