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
主题1
精华1
积分103
金钱0
贡献10
阅读权限20
注册时间2025-5-6
最后登录2025-5-11
在线时间5 小时

二等兵
|
本帖最后由 LOVAC 于 2025-5-11 21:20 编辑
当德国代表的钢笔从《凡尔赛条约》的纸张上提起时,第一次世界大战终于落下帷幕。然而无论是战胜国、战败国,还是旁观者,都无暇享受和平的时光,因为新一轮竞争早已开始。
在大战尚未结束时,美国国会就已经通过了号称"大舰队法案"的1916年海军法案,宣称将在1923年之前建成10艘战列舰与6艘战列巡洋舰,以及巨量的辅助舰艇,对英国海上霸权的挑衅与对中国南洋势力范围的窥视昭然若揭。作为回应,英国方面在1920年开启了一系列基于新型16英寸、16.5英寸、18英寸主炮装备的新锐主力舰设计,准备从其中挑选出足以压制中美以及其他潜在挑战者的终极怪兽。
尽管中国在战时由于对同盟国的不看好以及自身主要精力集中在处理国内问题而没有参加欧洲大战,但对海军的建设也从未松懈,前朝帝国在十九世纪前叶被欧洲列强逐渐侵割南洋以及其本身崩塌遗留下来的各方势力犬牙交错的西南太平洋局势无疑是中国海军建设的主要动力源,占据夏威夷的美国对日本、菲律宾的威胁也在迅速上升。作为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但又因为复杂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导致规模比英美尚逊一筹的中国海军,在1919年制定了建造新锐战列舰、战巡各四艘的计划,性能要求压倒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对手,对英国人也应该保持相近的水平。
海军认为新式战列巡洋舰至少要足够压制英方的海军上将级,因此410毫米主炮以及30节以上的航速必不可少;同时为了应对英美必定装备16英寸甚至更大口径主炮的新玩具,防护应该对16英寸级别的火炮具有足够的免疫区,不过海军方面表示对防护不会太过严格,底线是主防护区要完全免疫海军上将级的15英寸炮。对续航能力的要求则是能完全覆盖南海,能够以吴淞泊地为基地而在菲律宾与日本外海从容地作战,最好能够覆盖巴布亚岛以西的整个南洋。
设计总局对以上要求于1920年完成了吨位从4.3wt到5.3wt、火力从8门410炮到8门460炮、主装厚度从280到350、航速从30节到32节各不等的一系列方案。
首先4.5wt以下的方案因为吨位过小导致无法满足防护和续航方面的要求被全部放弃;而超过5wt的方案往往尺寸超出了中国所有船台的尺寸,难以建造和维护;同时460炮对于战巡来说还是过于沉重,460搭载方案在其他指标上牺牲过多,也被放弃。入围的方案仍然存在尺寸过长的问题,迫使设计师们引入了方艉设计来压缩长度,不过这也起到了减阻的效果。
尽管中国海军此前从未尝试过350毫米以上的主炮采用三联装炮塔,不过三座三联410的方案凭借更短的装甲带和多出一门主炮的火力优势战胜了理论上更成熟可靠的四座双联装配置。
为了对海军上将级取得至少1.5节的航速优势,入围方案主机功率全部在16万马力以上,最大航速从31.5节到32.5节不等。后来调查发现美国的列克星敦级设计航速高达33.5节,一度让海军和设计总局产生了动摇,不过很快他们又得知了列克星敦级的主装仅有178毫米后便放下心来。
部分方案新颖地提出了使用全新的塔楼式舰桥,因为其更大的设备搭载空间而收到海军的青睐,不过其稳定性还有待商榷。
最终庚案被选中并微调后作为新式战巡的最终设计。水线长254米,宽32米,吃水9.9米;标准排水量47850吨,满载51800吨;搭载了三座三联45倍径410毫米主炮与八座双联50倍径150毫米副炮;主机功率168000马力,最高航速31.5节;主装甲为310毫米倾斜18°,长达167米,高5米;主水平装甲为175毫米。满载燃油4000吨,16节航速下续航8900海里,18节时为6800海里,更多详细数据如表。
新战巡被命名为平远级,计划建造"平远""驭远""弘远""广远"四舰,其中平驭二舰顺利于1925年建成,弘广二舰则因海军条约而改造为大型航母。
"平远"级建成后海军发现虽然成功在甲弹对抗上压倒了列克星敦级,但是面对不走寻常路的英国同行"无敌II"级(G3)还是陷入了劣势,如果说0.5节的航速差距(31.5对32)完全可以接受,那无敌II通过独特的布局方式获得的厚达14英寸的倾斜主装和8英寸的主水平则彻彻底底的震撼到了中国海军,所幸16英寸MKI性能拉胯,平远级在火力上勉强扳回一局。
在间战期,平远级与无敌II、列克星敦、海军上将并称"战巡四杰",平驭二舰不仅是中国海军的门面担当之一,同时也在演习对抗中为中国海军积累了宝贵的大型快速主力舰运用经验。三十年代末,为了应对新兴的空中威胁和新时代的海上作战模式,"平远"级通过改装增设了炸弹甲板、大量中近程防空设施以及试验型雷达,于1940年的冬至迎来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部分战史摘录:1941年5月,经过1场航母对决和数轮快速舰队的猫鼠游戏后,中美主力舰队终于同时出现了投入交战的意愿。5月18日的马绍尔群岛海域,在第一、第三航空舰队与TF16、TF17不分胜负的情况下,美军决定趁中国部分主力舰被牵制在印度洋时发起水面炮舰决战,运用数量优势击溃对手,下午入夜前来自驭远舰的水机发现了高速西进的2艘列克星敦级战巡、数艘重巡(TF31)以及跟随其后的标准战列舰队(TF10),中国舰队方面判断条件允许己方正面迎击,包括平远、驭远以及数艘350主炮战巡在内的三支快速战队组成前卫舰队迎击TF31,为己方战列舰本队(第一、第二战队)入场创造有利条件,19日凌晨5点33分,前卫旗舰平远舰雷达探测到东北方向33公里处存在航速在25节以上、航向西南的不明目标,前卫舰队司令下令提速至30节组成单纵阵向西北转向占据T头阵位。0540,平远、驭远舰上光学设备均捕捉到美舰,两舰在28公里的距离上展开炮击战,平远向TF31队列首舰列克星敦射击、驭远向二号位的萨拉托加射击。此时美军尚未列装对海搜索雷达,TF31猝然遇袭,再加上甲弹对抗性能处于劣势,列克星敦级二舰在交战中很快落入下风,TF31指挥官决定向西撤退以求TF10接应。0551,列克星敦刚刚转到与中国舰队平行的方向,一枚来自平远的410毫米炮弹轻易穿过水平装甲,钻进了列克星敦B炮塔正下方的弹药库,列克星敦当即发生剧烈的殉爆,前部舰体被撕裂成两段,在十分钟内沉没。0602,美军驱逐舰开始释放烟雾,掩护中破的萨拉托加撤退,几乎没有受损的中方前卫舰队进行了约20分钟的追击后再次在35公里的距离上探知到了美军本队TF10,并改变航向与其保持距离和接触。TF10被中方前卫舰队粘住,由于标准战列舰队最高航速仅有21节(中方第一第二战队为25节),此时TF10骑虎难下,不可能主动撤出交战,只能准备与中方主力展开交火。0644,中方战列舰本队与前卫舰队汇合并再次占据优势位置,在接下来两个多小时的交火中TF10几乎一败涂地,彻底损失了三艘标准战列舰,依靠烟幕以及护卫舰艇发动自杀式冲锋才得以撤出战场;中方仅完全损失一艘前日德兰350主炮战巡,两艘战列舰中破,平远、驭远小破,第一次马绍尔群岛海战以中方胜利告终。
(手绘轻喷)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