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656
主题32
精华2
积分3515
金钱2595
贡献20
阅读权限120
注册时间2011-2-17
最后登录2024-11-3
在线时间1122 小时

少尉
 
|
本帖最后由 lavivon 于 2012-7-11 22:03 编辑
建造背景:
辛亥共和以后,在西南地区持续征战的川滇边务大臣所属的边军及其支持者形成的联盟控制了川藏地区,进而在共和元年成立了实力相对雄厚的川藏巡阅使署,并通过赢得共和元年夏秋驱逐英国人支持下返藏夺权的达赖集团而树立起新形象,并利用战斧从英国获得了一些东西。尔后在共和二年因支持北京平定国民党在南方的暴乱而势力增加,并伺机控制云贵,共和三年到四年在北京方面命令下卷入围剿侵入陕甘的白朗匪军及叛乱的甘肃西军而陷入甘肃泥潭,故而在共和四年的“二十一条事件”及当年秋冬的“帝制大戏”中闲的很低调和沉默。在共和五年初,利用桂系军阀东进广东之际突然出兵广西,进而占领广东钦廉道,获得了出海口并开始了钦州到重庆的钦渝铁路建设,控制广西后意外发现南宁附近银矿的西南方面实力大增,开始在东京湾一带发展造船业,并在其后控制琼崖道而获得石碌铁矿,足部建立了东京湾北部以钦州和北海为中心的工业基地。
欧战期间,利用欧洲各国陷入战争而暂时放弃亚洲市场的机会,西南方面的工商业得到长足发展,造船业也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并成功地建造了3500吨型的小型巡洋舰。欧战结束后,西南方面开始以打包购买方式从意大利等国家全面采购奥匈帝国的造船业基础设施并招募大量人才,历时近三年时间,到共和十一年,初步完成了规模较大的北海造船厂,具备建造2.5万吨以下战舰的能力。在这一段时间,西南方面利用从欧洲获得的旧战舰主炮等,建造了两艘镇海级海防舰(图纸未完工),虽然战舰吨位刚突破万吨,但为建造更大的战舰奠定了基础。共和十二年春,受旅大租借地争端等刺激,当时还未获得华夏中央政权的西南方面利用一战时期奥匈帝国的一些海军技术(炮塔系统几乎完全仿制),开工了本国第一型战列舰——九州I型战列舰(图纸未完工),拉开了主力战舰国造的序幕。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