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32
主题14
精华3
积分638
金钱178
贡献40
阅读权限50
注册时间2012-3-7
最后登录2014-2-12
在线时间44 小时

下士
 
|

楼主 |
发表于 2012-7-31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節
施琅初攻未成,身復受傷,於當晚拋泊於西嶼頭。下令不許御甲,弓上弦、砲入子。金門鎮左營千總遊觀光乘坐一號先鋒大熕船守把中路要口;海壇鎮中營遊擊許英,配坐三號大熕船,守把左路要口;同安營右哨千總林鳳,配坐三號大熕船,守把右路要口,以防劉國軒夜間乘潮沖出。
十七日,清舟師轉至八罩水垵澳灣停泊,施琅嚴申軍令,查定功罪,賞罰官兵。賞藍理銀二千兩、游觀光銀一千兩,餘照有功、有傷者,輕重分賞; 次將詹六奇、方卻、許應麟、葛永芳、方永、劉管、蔡斌等官一十二員因臨陣退縮,本該斬首示眾,諸將求情,施令暫且記過,倘仍前觀望,兩罪俱發,決不宥恕。吳英獻策曰:「國軒所恃者,不過數隻熕船而已。我們船只,可分開列陣,不必齊進,當用五梅花破之」。琅曰:「何謂五梅花?」英曰:「彼船少、我舟多,以五船結一隊,攻彼一只。其不結隊者,為遊兵:或為奇兵、或為援兵,悉遠駕觀望,相機而應。則無成舟沖撞之患,又可以各盡其能,奮勇破敵」。琅大悅「據公妙論,破之必矣!先以三疊浪而進,變以五梅花」!諸鎮將得令,遂各回船候期出征。
十八日,進取虎井嶼、桶盤嶼。十九日,琅乘小趕繒船往內外塹詳觀鄭方虛勢。二十、二十一兩日,琅採老弱驕兵之計,用趕繒、雙帆艍船分二股假攻西嶼,以擾亂國軒軍力。從十六晚至二十一日,劉國軒始終未有任何動作,而清軍逐步由外圍島嶼往澎湖本島近逼,用外線包圍內線,呈合圍之勢。
劉國軒在得知清軍移師八罩島後,笑曰:「誰謂施琅能軍,天時!地利尚莫之識!諸軍但飲酒以坐觀其敗耳。」因澎湖六月多颱,古人云:「六月初六,崔將軍颶。十二,彭祖颶,彭祖暴。十八,彭祖婆颶。十九,觀音颶。廿三,小夷颶。廿四,洗蒸籠颶,或洗炊籠颶;雷公颶,雷公暴。廿六,二郎神颶。廿八,大夷颶。廿九,文丞相颶。」且澎湖自古缺淡水,大軍作戰,淡水為重。國軒認為在颱風與缺水的夾擊下,清軍必然退兵。
沒想到施部在八罩島鑿井取得了水源,且天氣也幫了施琅大忙。《閩海紀要》提到「東寧旱荒已三年;至五月二十八日,突降大雨。六月初六日方晴,溪穀皆崩。」,「八罩井泉稀少,平日不足供十人;茲忽泉涌,瑯軍六萬餘人(數據錯誤應為兩萬餘人)用之不竭。」清軍水源問題解決。加上十九日突然的一聲雷"嚇跑了"颱風,國軒冀望的天時地利幫助全部落空。《台灣外記》:「未時回舟宗。奈船多人眾,咸憂無水;偶兵士上八罩,就沙中挖開見水,嘗之味淡,遂挖開數窟,悉是淡水。……十九早,北面黑雲滾滾而起,且風亦微北,浪聲渰動,眾各懷疑。琅仰天祝曰:「皇天當憐沿海人民,受困已極。琅奉命進剿,切不可起暴,祐琅成功」。忽然雷震,眾軍大喜(語云:六月一雷止九颱,七月九颱從雷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