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小胡子 于 2011-2-1 17:51 编辑
1941年10月,德军展开对塞瓦斯托波尔的进攻,罗海军被要求出动大型舰艇用以从海面上打击塞港的工事群从而策应曼施坦因上将的正面进攻。由于此时红海军摄于德国飞机的威胁,已将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等主力作战舰艇系数疏散到新罗西斯克基地,小舰群也疏散到巴统和波季。因此罗海军得以大胆派出岸防重炮舰前去执行岸轰任务。“勇者米哈伊”号与“斯特凡大公”号两舰双舰合璧,由两艘“费迪南国王”级驱逐舰伴航,从尼古拉耶夫出航,前往塞瓦斯托波尔执行炮击任务。两舰抵达制定海域后,转成锚泊状态,用两舰共4门280mm舰炮猛烈炮轰岸上目标。大约发射了70余发280mm炮弹后,“斯特凡大公”好近旁突然落下两枚近失弹,水柱冲天!着实将罗马尼亚人吓了一跳,感情这是塞港内的“高尔基”I号炮台的双联装305mm炮在岸上苏军观测所的目标指引下,已完成对两艘罗海军岸防重炮舰的射击参数测定与计算,对两舰进行长距离间瞄射击。罗马尼亚人从近失弹的水柱大小判断出来袭射弹口径应不低于280mm,可怜罗马尼亚人用头顶上的蔡司6米测距仪扫描了一圈也没发现这样的目标,而神秘来袭大口径射弹又落了几发在两舰近旁。两艘罗海军岸防重炮舰放飞了侦察机后赶紧后退,等待侦察机的报告。两架HE-114型侦察机深入陆地空域进行侦察,终于发现了距两艘罗军岸防重炮舰刚才的泊位足有36公里的苏军“高尔基”I号与II号炮台。但地面苏军的85mm高炮也开火射击了,击落这架HE-114侦察机,而另一架HE-114放飞后朝另一个方向飞去,未发现大型海岸炮后掉头飞往尼古拉耶夫。
“高尔基”炮台
11月初,红海军最初决定,将旧式巡洋舰留在塞港对地面守军进行火力支援。11月中旬,德军出动大群轰炸机空袭塞港,炸沉“红色乌克兰”号巡洋舰,并炸伤两艘驱逐舰。罗海军意识到此时滞留在塞港的红海军舰艇实力已弱于罗海军的实力,遂大胆频频出动主战舰艇活跃于塞港外海,拦截任何试图增援塞港的苏联船只。港内红海军舰艇有过数次出击,但均被罗海军击退,不过罗海军也损失了一艘“星座”级舰队鱼雷艇“天蝎座”号。
1942年上半年曼施坦因集团攻克塞港前,罗海军一直保持较高的在航率,不过被围困在塞港内的红海军舰艇却因黑海舰队从新罗西斯克基地出动了以“巴黎公社”号战列舰与“伏罗希洛夫”号巡洋舰为首的舰队主力的冒险策应而成功突围。罗海军自知不敌而暂避锋芒,躲入德军飞机的保护伞内。不过炮战中,“巴黎公社”号命中罗海军“斯特凡大公”号一发305mm炮弹,弹着点在该舰克令吊后方的甲板室上,两门105mm高炮完全报销,双联装150mm炮塔也损坏严重,该舰遂躲入尼古拉耶夫进行维修。好在此时德国援建的浅水重炮舰“查士丁尼”号已建成入编,该舰虽然体量相对较小,装甲防护也不如“斯特凡大公”号,但依然装备了一门旧式280mm舰炮,因此稍微抵消了“斯特凡大公”号大修期间战力的空缺。
由于牢牢控制了尼古拉耶夫,德国人考虑利用该地发达的造船业基础设施建造舰艇以加强在黑海海区的海上实力。建成的部分舰只划拨给了罗马尼亚海军使用。罗海军获得的最大型的德国应急造舰艇为一型近海内河两用型运输炮舰。排水量800吨,柴油机单轴推进,航速14节。该舰型设计比较独特,水线以上一层甲板室中部被设计成类似货运列车闷罐车厢的运输舱室,其内可运载弹药、物资、轻型车辆以及马匹。二层甲板室为游廊甲板设计,作为搭乘的陆军人员住宿舱室。舰艏安置有一门单装150mm炮,为陆军150mm野战火炮改造而成,增设了半封闭的炮塔。舰尾的尾炮设计更是特殊,采用将一门105mm加农炮固定在舰尾的转台上,在舰上可以射击,抵岸后可由克令吊吊放上岸。 1942年8月,德军对新罗西斯克发动强大攻势,罗海军与德意海军在黑海的海上力量一道在海上对该港实施封锁以配合地面部队的行动。“达Q拉伯爵”号轻巡洋舰不幸被苏军岸炮火力击伤,在单舰缓速退往尼古拉耶夫的航渡途中被苏军潜艇用鱼雷击沉。该舰的损失,使罗海军痛心不已,也收敛了许多。两艘装甲岸防重炮舰与“伊莎贝拉女伯爵”号轻巡洋舰这三艘大型主力舰艇基本深入简出了,仅仅是以炮舰、鱼雷艇等小型舰艇配合德军的行动。1943年甚至还出现过红海军出动两艘“基洛夫”级巡洋舰对驻泊康斯坦察的罗海军实施骚扰性炮击,苏军舰艇从黑海中线处穿越海区,因此未遭遇德军侦察机。不过当时罗海军“勇者米哈伊”、“斯特凡大公”、“查士丁尼”号三艘重炮舰均在港内,三舰以锚泊状态用共5门280mm炮对港外的红海军巡洋舰进行了有力还击!虽然红海军巡洋舰炮数多,射速快,但无奈巡洋舰无法抵御280mm弹丸的攻击,“伏罗希洛夫”号巡洋舰被命中一发280mm炮弹,红海军恐罗空军赶来增援,因此未确保击沉罗海军主力舰艇的情况下草草收场,而康斯坦察港内的罗海军舰艇,“查士丁尼”号被红海军巡洋舰的180mm炮多发命中,舰体损坏严重,已坐沉。罗海军审视该舰情况,放弃修复该舰的念头,将火炮打捞出水改作海岸炮用。而带有较强装甲防护的“勇者米哈伊”号与“斯特凡大公”号岸防重炮舰的装甲带经受住了考验,不过舰面轻装甲处蒙受了较大损失,均进坞修整。
斯大林格勒会战期间,罗海军派出小型浅吃水舰艇随德军舰艇溯河而上,进入伏尔加河流域,打击利用伏尔加河对斯大林格勒进行补给的苏军。德国援建的运输炮舰在执行此类任务时游刃有余,既有火力优势,同时还能将随舰搭乘的陆军步兵送上岸攻击登滩卸载的苏军运输船,而舰上的货舱还能装载缴获的苏军物资。不过罗陆军和德国鲍卢斯集团在该城的失利,罗海军内河舰艇退出伏尔加河返回己方控制区域。
罗海军最后一次大规模出击,是在苏军托尔布欣大将于1944年春发动旨在一举收复克里米亚半岛的“第三次打击”中,苏军攻破德军费尽心思构筑的“土耳其堡垒”防线,将德军和罗军压缩在了塞瓦斯托波尔,德意罗三国赶紧动用黑海地区的各种船只从塞港抢运地面部队撤往康斯坦察。不管情愿与否,罗海军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倾巢出击,前往塞瓦斯托波尔掩护轴心国部队的撤退行动。以“勇者米哈伊”号、“斯特凡大公”号两艘装甲岸防重炮舰,轻巡洋舰“伊莎贝拉女伯爵”号,四艘驱逐舰、4艘舰队鱼雷艇以及残存的能遂行海战任务的炮舰组成编队,与德意海军的各类轻型舰艇合兵一处,齐集塞瓦斯托波尔。由于制空权已易手,所以红海军也针锋相对,出动黑海舰队主力,包括两艘“基洛夫”级巡洋舰、“红色高加索”号与“红色克里米亚”号巡洋舰为核心的强大舰队赶赴塞瓦斯托波尔打击轴心国军队的海上退路。此时轴心国部队再也难以祭起空中优势的法宝了,于是在红海军强大海上兵力的压迫下,罗海军不敌,“勇者米哈伊”号被击伤后抢滩,“斯特凡大公”号退回康斯坦察,“伊莎贝拉女伯爵”号率领高速雷击兵力冒死对苏军舰艇发动雷击,射出的鱼雷无一命中,且遭受红海军猛烈舰炮火力拦阻射击,“伊莎贝拉女伯爵”号发生大爆炸后迅速下沉,同时还损失了一艘驱逐舰和两艘舰队鱼雷艇。残存罗海军舰艇仓皇逃回康斯坦察。
随着轴心国集团败局已定,罗马尼亚国内发动GCD武装夺权的事件,处死了以安东尼斯库为首的亲德派,新政府转而向苏联靠拢,对德军反戈一击。按照苏军的指示,罗海军残存舰艇系数集结于康斯坦察,由苏军予以接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