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38
主题37
精华19
积分5512
金钱1000
贡献43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5-12-2
最后登录2025-4-29
在线时间1544 小时

上尉
 
|
本帖最后由 benzheng 于 2016-5-23 23:09 编辑
本人略略看了下其他内容,有错请指出
备注:本文可以在百度上面搜索得到,然后自行下载。。。。。。
本文的发表时间是在2009年7月,因此可以发现注释中出现了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6933-1-1.html这篇文章,同时注释中也出现了《航母舰队司令》这本书,作者在最后感谢了David Dickson, Bill Jurens, Michael Ley, Keith McBride, Vince O’Hara,
Nathan Okun, Jon Parshall, Bill Schleihauf, Richard Worth这些人的协助。本文想探讨的内容是,珍珠港事件真的摧毁了美军的战列舰编队吗?美军战列舰对付日军战列舰有优势吗?为什么在太平洋战争初期美军较少使用战列舰(要说明的是,历史上快速战列舰的应用还是挺多的)?
刚刚发现这位作者正是Attack on Pearl Harbor: Strategy, Combat, Myths, Deceptions(2011)的作者,而感谢的人的分量。。。也算是有点高的
第一部分是从战列舰数量分析
1922年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对美日战列舰总吨位的限制为525000:315000,约为10比6。
日本的想法是10:7(假设:要多50%才可保证一方胜利),这样自己就有赢的机会,但实际做不到,因此他们从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训练,训练,再训练
2、重视战列舰质量
3、“伏击与减少”——渐减的战略
美军的假设是每远离基地1000海里战列舰会损失10%作战效能。因此如果在西太平洋跟日军交战,在10:7的前提下,战列舰对抗是同等的。在10:6则是可以以此让美军保住菲律宾。作战模拟显示直接冲菲律宾打会是大灾难,风险太大。解决的方法是明显的——建立中间基地。
到了1941年,变化就很大了,二三十年代,日军自己进行作战模拟和图上演习发现自己的“溅减”战略还是不行。因此日本有了退约的意念。日本造的有些船实际上是超过条约限定的,到后来也的确退出条约自己造船了。而那时美国也的确没造什么船。总吨位趋于10:7。
但二战一爆发(日本入侵中国、德国入侵波兰等事件),美国就感觉到战争的逼近,因此开始了新一轮造船计划。如下图
这样的话,10:7的比例又不复存在了。
第二部分是珍珠港事件的讨论
日本袭击珍珠港的目标是:
1、击沉美军战列舰,消灭美国士气,逼迫他们求和,让自己得到西太平洋
2、让美太平洋舰队至少六个月无法向南前进
作者认为美国战列舰编队并没有因此而被歼灭,他列出了以下几个数字
事件前一共17艘,8艘在珍珠港,事件导致5艘沉没,但其中有3艘很快被修复
1942年下半年美日对比是15比11
作者认为航母在当时并没有真的主宰了战场。美国只不过是把战列舰用在应该使用的地方。航母在夜间难以使用,而且十分脆弱,用在狭窄海域要冒很大风险。战列舰可以在北冰洋跟敌军战列舰对抗,而航母则受限于极地条件而难以使用。
那为什么美军对于战列舰在太平洋的使用慎之又慎呢?
1、后勤补给不足,尤其是油轮
2、老式条约战列舰航速掣肘
3、护航船只如巡洋舰、驱逐舰不足,难以形成合适而平衡的特混舰队。
4、尼米兹不愿冒风险。作者举了比睿的沉没作为例子——战列舰在狭窄海域会遭到小型船队的袭击。
这样,体现的并不是战列舰的脆弱,而是战列舰的价值。战列舰不是消耗品,它要用于决定性战役。
第三部分则是楼主所说的斗兽棋
第四部分则是讨论什么因素影响了1941年12月到1942年6月美军对战列舰的部署
下面三张图体现了不同时期全球两阵营战列舰的分布情况
(珍珠港事件)如果日本加入轴心国,而美国不加入同盟国,那盟军(英国)就是劣势;而美国加入盟军则是扭转了这一劣势。
(1942年2月)美国更多选择先把战列舰部署到欧洲,两个因素:
1、后勤方便
2、“德国为先”
(1942年5月)为什么后来大西洋出现了7对1的局面?
1、提尔皮茨的重要性
2、没有证据显示日本会把战列舰部署在东太平洋
3、美军此时战列舰优势并不是强大到保证胜利,依然有一定风险
中途岛战列舰对比:
第一特混舰队在中途岛之战是位于珍珠港东北约1000海里
特混舰队可能前进两个方向:
1、向东,日本可能有两战列一航母袭击加州,要进行截击
2、向西,支援中途岛作战
实际上,日军方向是:
1、阿留申群岛,4战列2航母
2、中途岛3战列4战巡,航母本文没有提及
如果山本执意继续进攻(有一艘小型轻型航母作为战斗机掩护),那么3战列4战巡就会跟第一特混舰队进行决战,如上图所示,美军会赢。
为什么初期会这么部署?
1、美国工业产能绝对优势,时间一长美国就会赢
一个对比:1942年5月,日本只有2战列在建,而美国则是11(包括新建的和修复珍珠港事件损毁的)
2、后勤不足——燃料和食物
因此,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
结论
美军初期的战列舰部署是因为:
不能保证胜利
没有前线基地基础建设
后勤不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