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3-8-4 23:22 编辑
日本
3年式12.7厘米(5英寸)炮
NavWeaps原文地址:http://www.navweaps.com/Weapons/WNJAP_5-50_3ns.htm
本坛镜像: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5-50_3ns.htm
这些武器以双联装和单装的形式装备在了1926到1945年间建造的绝大多数日本驱逐舰上。这些火炮的炮位是革命性的全新设计。日本人在这些炮位上首次使用了防护恶劣天气和炮弹碎片的护盾。而第二批驱逐舰则第一次在中口径炮位使用高仰角,使之获得了两用的功能。然而,这些炮位的低劣的旋回速度以及助力装填装置的缺乏使之面对高速的二战飞机时几乎毫无用处。
这些火炮使用层紧式炮身,早期型为三层(I1型)而后期型则为两层(I2型)。两种火炮都配备了常见的炮尾环和套筒。它们的总产量约为700门。这些火炮使用药包式发射药和隔螺式炮闩,而这在这种尺寸的武器上是非常少见的。(译注:多半是由于定装弹药对日本人来说重量过大,影响持续射速)

驱逐舰狭霧
这是第一批装备12.7厘米(5英寸)两用炮的驱逐舰之一
“20”是驱逐队编号,同一驱逐队内的所有驱逐舰舷号都是这个
火炮参数
设计型号 | 3年式12.7厘米(5英寸)炮 | 使用船只 | 吹雪,敷波,晓,初春,白露,朝潮,阳炎,夕云,岛风 | 设计开始时间 | 1926 | 服役时间 | 1928 | 火炮重量 | 4.18吨(4,245千克) | 火炮全长 | 255.2英寸(6.483米) | 炮膛长度 | 250英寸(6.350米) | 线膛长度 | 大部分型号:211英寸(5.351米) | 阴膛线 | (36)0.06英寸深 X 0.261英寸(1.52毫米 X 6.63毫米) | 阳膛线 | 0.175英寸(4.45毫米) | 缠距 | 等齐右旋1圈28倍径 | 发射药室容积 | 976立方英寸(16立方分米) | 射击速度
(见注释) | 5 - 10发每分 |
注:刊载于Warship 2007上的论文《日本初春级驱逐舰》中称,这种火炮的射速为4.4发每分,但是弹药的提升速度为10发每炮每分。而下方的其他资料则称弹药的补充速度为10发每分,并称本炮的射速更高。由于双方的弹药提升速度相同并且快过Warship 2007上的射速两倍多。我认为恨不得一吨当成两吨用的日本人不会多花一克重量在超出需要速度一倍多的提升井上。综上所述,我不相信Warship 2007的数字是正确的(况且这个速度对于中口径隔螺式火炮也很慢)基于以上原因,我认为上表中的射速是准确的。
弹药
类型 | 分装式 | 弹头的类型和重量
(见注1和注4) | 0式通常弹 - 50.7磅(23千克)
1式通常弹 - 50.7磅(23千克)
3式对空弹 - 50.7磅(23千克)
4式对空弹 - 50.7磅(23千克)
反潜弹 - 46.2磅(20.9千克)
照明弹 - 50.7磅(23千克)
新型弹 - 61.6磅(27.9千克) | 装药 | 0式通常弹 - 4.15磅(1.88千克)
1式通常弹 - 4.86磅(2.2千克)
反潜弹 - 8.78磅(4千克)
新型弹 - 4.84(2.2千克) | 弹头长度 | 0式通常弹 - 17.2英寸(43.7厘米)
1式通常弹 - 17.2英寸(43.7厘米)
3式对空弹 - 17.2英寸(43.7厘米)
4式对空弹 - 17.2英寸(43.7厘米)
反潜弹 - 17.2英寸(43.7厘米)
新型弹 - 21.6英寸(54.9厘米) | 发射药 | 除反潜弹外的全部炮弹 - 17磅(7.7千克)30DC
反潜弹 - 未知 | 初速 | 通常弹(对空弹) - 3,002英尺每秒(915米每秒)
反潜弹 - 820英尺每秒(250米每秒)
照明弹 - 2,460英尺每秒(750米每秒) | 工作压力 | 17.8 吨每平方英寸(2,840 千克每平方厘米) | 火炮寿命 | 550 - 700发 | 每门炮备弹数
(见注7) | 约150发每门 |
注1:IS是我对防空用的焼夷榴霰弾(散開弾)的缩写。
注2:发射药和1.75盎司(50克)黑火药引火剂装在一包中。
注3:引信是在装填架上手动设定的。
注4:新型弹,是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中的命名。这种炮弹直到终战仍在开发之中,虽然生产已经开始,但是貌似这种炮弹并未投入使用。这种炮弹尾部收缩,弹头为更接近流线形的13crh。对水面目标的最大射程为25,180码(23,025米),最大仰角90度下的对空射高为49,260英尺(15,010)。
注5:经过大量的测试,平头的对潜弹甲(ASW)于1943年投入使用。在《对日海军技术调查报告》O-19中,这种武器可以在26英尺(8米深)的水深击穿9.85英寸(25厘米)的低锰结构钢(和美国海军HTS钢强度类似)。但是,基于这篇文档中的其他错误,我相信这是一个从公制单位到英制单位的转换错误。而这种武器的实际穿深更可能是0.985英寸(2.5厘米)。报告中并未给出这项表现的射程。
注6:照明弹的额定亮度为680,000标准烛光,最大距离为17,000码(15,540米)。
注7:在建成时,特型驱逐舰每门炮配有150发炮弹。而经过了友鹤号沉没和1935年天气相关的破坏(译注:第四舰队事件)之后,各舰都改为了120发每炮。
射程
仰角 | 使用50.7磅(23千克) 高爆弹时 | 5度时射程 | 7,910码(7,235米) | 10度时射程 | 11,140码(10,190米) | 20度时射程 | 15,385码(14,068米) | 30度时射程 | 18,235码(16,672米) | 40度时射程 | 19,980码(18,269米) | 45度时射程 | 20,100码(18,380米) | 75度时射高 | 约40,000英尺(12,200米) | 仰角 | 使用46.2磅(22千克)反潜弹时 | 40度时射程 | 4,700码(4,300米) | 注:反潜弹的最小射程为875码(800米)小于这个距离发射的炮弹极有可能跳弹。
火炮基座/炮塔数据
设计
(见注4) | 双联装炮位
吹雪(3):A型
敷波(3),晓(3),初春(2):B型
白露(3),朝潮(3),阳炎(3):C型
夕云(2),岛风(3):D型
单装炮位
初春(1):A型
白露(1):B型 | 重量 | 单装炮位:18.4吨(18.7公吨)
双联装炮位:32吨(32.5公吨) | 俯仰范围 | 双联装炮位:
A型:-5/+40度
B型:-5/+75度
C型:-7/+55度
D型:-7/+75度
单装炮位:
A型:-7/+55度
B型:-7/+55度 | 俯仰速度 | 标称为6-12度每秒。不过单装24度每秒和双联装27度每秒均被报告过。 | 射界 | 约-150/+150度 | 旋回速度 | 4-6度每秒 | 火炮后座距离 | 未知 | 装填角
(见注7) | +5 - +10度(手动装填) | 注1:这些炮位十分相似,不过一直都在被加固。或许是大面积散布经常被提及的结果。
注2:很多幸存的驱逐舰拆除了X炮塔以便装备更多的25毫米机关炮。
注3:除了防预恶劣天气和炮弹弹片,这些炮位同时也防毒气。
注4:特型驱逐舰通常被分为吹雪级(特I型,第一批10艘),敷波级(特II型,第二批10艘)以及晓级(特III型,第三批4艘)。至于武器方面,吹雪级使用的是平射火炮,而后两级则是高平两用炮。
注5:单装和双联装炮位都有提弹机。双联装炮塔的火炮都是单独活动的。发射药的装填和搬运在单装和双联装炮位都是手动完成的。
注6:单装炮位的乘员为10人,双联装为16人。
注7:尽管装填角对于防空来说令人失望,不过需要注意的是+10度已经足以应对二战绝大多数水面作战了。
注8:初春级起初将单装炮塔背负式装在舰首。在最早两舰试航之后表明,她们的稳定性很差,紧接着鱼雷艇友鹤号倾覆、这些船只大规模的改装以便于提高她们的稳性。作为改装的部分,单装炮为重新背负式装在了尾部双联装炮塔后。而其他四艘建造中的同级舰则以新的结构完工。
资料来源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by John Campbell
"The Japanese Destroyers of the Hatsuharu Class" article by Hans Lengerer in "Warship 2007"
"Japanese Super Destroyers" article by A.J. Watts in "Warships Special 2: Super Destroyers" edited by Antony Preston
"Japanese Warships of World War II" by A.J. Watts
"Destroyers of World War Two" by M.J. Whitley
and
Tony DiGiulian's personal files
---
"The Japanese Ships of the Pacific War" by The Koku-Fan
---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 Japanese Projectiles General Types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47(N)-1: Japanese Naval Guns and Mounts-Article 1, Mounts Under 18"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54(N): Japanese Naval Guns
---------------------
感谢马老和o大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