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10406|回复: 65

大洋舰队的三级跳——从隆恩的青涩到布吕歇尔的成熟

[复制链接]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发表于 2014-6-28 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烽火·星辰 于 2014-7-16 20:52 编辑

PS:这是一个完成了德奥合并(当然不是把奥匈全并进去)的世界,并且有一个逆天的王海蒂的到来(详见《大国海魂》),历史不可变更论者请绕行不谢。轻喷。
大洋舰队的三级跳——从隆恩的青涩到布吕歇尔的纯熟
【楔子】
从今日的史料中,人们不难发现,威廉二世对于海军的病态喜爱,其刺激原因之一便就是英国女皇维多利亚的60周年登基海军大阅。在这场大阅中,英国皇家海军展示出了远超德国人的海军实力,并且讥笑仅仅只派出一艘老旧过时的装甲巡洋舰参加海军大阅的德国海军的战舰“奥古斯塔皇后”号为“丑小鸭”,这严重刺激了患有小儿麻痹症并且有严重自卑心理的威廉二世。同年,著名的德国海军大臣,被称为“永远的提尔皮茨”的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便被威廉二世任命为德意志海军大臣。而德国海军的春天正在到来。
1898年春夏之交之际,就在德意志刚刚通过了第一个舰队法的时候,年轻气盛的,被称为“百年难得一遇”的德意志海军战略天才海蒂·西莱姆便再一次向海军部提出了自己的《论战列舰时代的海上非对称作战》。那些日日夜夜里,海军部大楼中几乎所有人都可以听到作为海军办公室助理的西莱姆与德意志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的争吵,最终人微言轻的西莱姆在皇帝的授意下被提尔皮茨流放到远东,然而他的理念却深刻影响着今后的德意志海军。
当我们今天回头审视大德意志的大洋舰队这个庞大的工程,总是离不开西莱姆提前数年乃至数十年的精准的战略预测,也正是在这精准的预测中,在提尔皮茨将军的主导下,德意志海军历史上呈现了一次精彩的三级跳,这一次三级跳的意义十分重大,是它最终使提尔皮茨意识到了战列巡洋舰的巨大价值并且放弃了他的“风险舰队”理论,进而在1912年的德国海军舰队法提出时形成了自己的“机动进攻舰队理论”,可以说,是这一次精彩的三级跳打下了整个德意志海军战列巡洋舰队的基础。
【海军与皇帝的妥协,动力问题的无法回避】
让我们把时光倒回1899年春夏之交,那时急于扩军的大德意志海军的“阿达尔伯特亲王”级装甲巡洋舰刚刚放下龙骨,德意志海军造舰部门就开始应海军的要求开始筹备新的装甲巡洋舰,并且要求在1900年对这一型装甲巡洋舰开始施工。
起初,造舰部门提出的1900年装甲巡洋舰方案十分保守,几乎是德意志为日本海军承建的“八云”级装甲巡洋舰的改进型,艏部和艉部各一座双联装克虏伯兵工厂的SK L/40 C/97210mm/40倍径舰炮炮塔,两侧的炮郭中布置着14门克虏伯兵工厂的SK L/40150mm/40倍径舰炮,较大覆盖面积的150mm克虏伯装甲带以及高达21节的航速在1900年看似已经够用,然而随后挥舞着西莱姆的论文的德意志海军大臣提尔皮茨与夏洛腾堡宫中的皇帝开始了激烈的争吵,这型方案由于海军大臣的反对被迫搁浅。
威廉在与提尔皮茨的争吵中表示自己绝对不会接受一个海军底层愣头军官的建议,坚持按照造舰部门的方案安排下一级装甲巡洋舰的建造计划,而提尔皮茨则挥舞着由海军自己提出的装备8240mm舰炮的方案表示自己决不妥协,尽管这款方案需要海军向国会申请更多的造舰预算。
最终性格强势的威廉还是选择了对自己的心腹重臣进行有限度的妥协,提尔皮茨的4座双联主炮塔的方案获得通过,然而作为代价,同时也为了避免单舰预算超出德意志的承受能力,提尔皮茨的8240mm主炮被降级为210mm主炮,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种降级甚至被传闻为“提尔皮茨与威廉的相互妥协”。
造舰部门终于等到了上层争吵的结束并且拿到了新的设计要求,德意志海军三级跳的最初一步终于徐徐开始,而这一刻的对于德意志海军的今后的巨大意义是今日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在主炮的选择上,德意志舰船设计师们选择了与最初方案相同的SK L/40 C/97210mm./40倍径舰炮,该型舰炮相比同时代的英国舰炮,包括其典型代表,由日本装甲巡洋舰所普遍使用的阿姆斯特朗式203mm/45倍径舰炮,其108千克的弹重毫不逊色,且其780/秒的初速还较后者的760/秒的初速高出不少,是一款不错的舰炮。
4座主炮塔分别被布置在舰桥前,两根烟囱中间以及尾部,尾部的2座主炮塔借助艏楼的下降形成了背负,而这一主炮布置方案被德意志海军一直延续到了一战,足以显示其优越性。
在军舰两舷的炮郭中,是10门克虏伯兵工厂的SK L/40150mm/40倍径舰炮。在两侧的甲板上则是10门刚刚被研制出来的88mm/35倍径反雷击炮。
在防护的设计上,德国人秉承了他们追求防护能力的传统,厚达200mm高度达到4米的主装甲带与可以足抵挡6寸炮的80mm艏艉装甲带,可以抵挡8寸炮的120mm上部装甲带相结合,共同构成了该舰的垂直防护。
而在水平防护上,该舰采用了30mm的穹甲甲板,并且在核心舱采用了厚达60mm的单层穹甲甲板,考虑到当时的舰炮弹道较为平直,这个水平防护已经称得上足够优秀了。
同时该舰也具有了比较现代化的TDS(鱼雷防护系统),40mm的多层薄高弹性钢板以及单侧纵深3米的TDS1900年时已经能称得上十分坚固了。
十分强大的火力,十分强大的防护,在同时做到这一点的时候,这已经宣告了该型战舰的航速已经是中庸的水平,而三膨胀式蒸汽机相比后来的蒸汽轮机,其效率非常之低,要强行达到22节航速的英国皇家海军“强盛”级被迫使用了25000马力的机组,这使这型“超级”防护巡洋舰达到了14200吨的排水量,对于动力的巨大付出意味着这型战舰的防护和火力相对十分贫弱,而三膨胀式蒸汽机的另一个显著的缺点就是其巨大的,令人难以忍受的震动,面对这样的动力发展水平,德意志设计师们明智地没有去追求航速性能,而是只为这型战舰设计了16600马力的轮机组,在该型舰的海试中,该型舰十分平稳地跑到了20节的航速。
19008月,在盛夏的骄阳似火中,水线长138米,船体宽21米,包括突出部的水线最大宽度23米,正常吃水7米满载吃水7.27米,标准排水量10578吨的“隆恩”号的龙骨在基尔海军造船厂的船台上放下,而早在6个月之前的2月,“约克”号也在布洛姆·福斯造船厂的船台上开始了自己的建造工程。然而德国海军仍不满意,他们仍追求着更高效率更完美的装甲巡洋舰。
【东亚舰队铸就的辉煌: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
在“隆恩”级开工之后,德国设计师们整理了他们的思维,结合西莱姆的论文,他们认为“隆恩”级的主炮布局是一种非常有效率的布局,在日趋成为主流,逐渐将夹缝雁行阵赶下战场的战列线对战中,这种布局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主炮的火力,至于战舰被两面围攻的情况,经过德国海军部门的多次推演,这种情况在海上发生的概率及其微小。在这之后,德国设计师们便认为下一级装甲巡洋舰也应该采用相同的布局。
在这种研究结果出来后,提尔皮茨再次挥舞着研究结果在夏洛腾堡宫与德皇威廉相争吵,然而曾经对提尔皮茨“百依百顺”的德皇不假思索地拒绝了提尔皮茨要求在战列舰上采用相同布局,并且开始建造西莱姆提出的“无畏舰”的要求,仅仅只同意在装甲巡洋舰上采用这样的布局。
无奈之下的提尔皮茨只好就范,命令海军设计部门开始设计一款新的,“隆恩”级的扩大型装甲巡洋舰,这便是著名的“沙恩霍斯特”级装甲巡洋舰。
这一次,德国设计师们终于开始考虑提尔皮茨早在1899年就提出的8240mm主炮的方案,当时的主炮选型有两款,一款是德国人已经在最早的“俾斯麦侯爵”号装甲巡洋舰及“欧根亲王”级装甲巡洋舰上得到检验的克虏伯兵工厂的24 cm/40 SK L/40舰炮,而另一款则来自德意志帝国的波西米亚公国的斯柯达兵工厂,这便是他们研制成功的24 cm/40 K/01主炮。
相比克虏伯炮的140千克弹重和690/秒的初速,24 cm/40 K/01主炮的相应数据是229千克弹重和725/秒的初速,这样的数据对于克虏伯炮来说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于是德国设计师不假思索地采用了斯柯达炮。
副炮选择依旧是在军舰两舷的炮郭中布置10门克虏伯兵工厂的SK L/40150mm/40倍径舰炮,在甲板上布置的88炮则演化为了新的88mm/40倍径反雷击炮,并且数量达到了12门,这款新炮的射速,弹重,初速较原来的型号都有较大的提高。
因为在英国人的“敏捷”级二等战列舰的出售清单中,德国人发现了9010英寸和5257.5英寸的被帽穿甲弹,德国人开始对自己最新的克虏伯二次渗碳硬化装甲的防护能力产生了怀疑,因此“沙恩霍斯特”级毫不留情地提高了主装甲带的厚度,并且直接提高到了230mm,其高度依旧保持4米。艏艉装甲带依旧维持在仅仅可以抵挡6英寸炮的80mm厚度上,而上部装甲带则提高到了150mm,这是因为德国人在演习和推演中发现150mm左右的军舰的上部装甲带可以有效地磕碎大口径穿甲弹的弹尖,甚至连带被帽的穿甲弹都有肢解的可能。在水线以下德国人则仍旧坚持40mm的多层薄高弹性钢板以及单侧纵深3米的TDS,尽管这个防护体系在日后被证明不可靠,并且大量专家表示至少需要4.5米的纵深才能够容纳鱼雷在水下爆炸产生的冲击波,不过在沙恩霍斯特的年代,这已经足够强了,因为同时代的英国人对于水下防护的唯一措施就是细分隔舱。
在动力机组上,当德国人得到了189911月采用新式蒸汽轮机的英国驱逐舰“蝮蛇”号以36节速度航行1小时的情报后,再加上海蒂·西莱姆在论文中对新式蒸汽轮机的肯定,提尔皮茨在当年就下令进行技术追踪,而在1904年,德国人的蒸汽轮机,此后装备了所有德国主力舰的硕效蒸汽轮机也已经成熟,而沙恩霍斯特级就毫不客气地采用了德国人自己的蒸汽轮机。
锅炉技术的进步使德国人在沙恩霍斯特级上装上了18座桑尼克罗夫特水管燃煤锅炉,并且让该型舰的马力达到了令他的前辈“隆恩”级瞠目结舌的33000马力,这样澎湃的动力使沙恩霍斯特级达到了23节的高航速,并且可以保持这个航速相当长的时间,在1904-1905年这已经相当可观了。
这样强大的火力,机动,防护能力使该舰的尺寸和排水量也较他的前辈上了一个档次:154米水线长度,20米船体宽度以及22米加突出部后的宽度,7.5米正常吃水和8.14米满载吃水的尺寸让它有了13360吨的标准排水量和16632吨的满载排水量。
得到这样强悍的战舰的海军欣喜不已,他们将它作为德国东亚舰队的2艘主力舰,在1914128日在南太平洋爆发的福克兰海战中,面对2艘超出自己一个时代的英国战列巡洋舰,沙恩2艘姊妹舰的表现相当良好,以“沙恩霍斯特”号沉没的代价将作为装甲巡洋舰杀手的“无敌”号击伤,“格奈森诺”号还借夜色和随行轻巡洋舰的拼死掩护逃出2艘英国战巡的追杀,最终成就了“疯狗装巡”的赫赫威名。
然而此刻,正在弹冠相庆的德国海军并不知道,海峡对岸,英国人已经开工了一艘足以让所有战舰过时的新式大型战舰,一个新的时代即将到来!
【曾撑起一片天的大帝:布吕歇尔级大型装甲舰】
在巅峰般的沙恩霍斯特级也最终开工后,德国设计师们决定整理一下思路,旋即他们就要投入大洋舰队又一型快速战舰的设计工作,这就是被后人称为在大战中面对英国人的数量优势曾经撑起一片天的布吕歇尔级大型装甲舰。
回过头来,在故纸堆中寻找这个方案的伊始,人们可以惊奇地发现,布吕歇尔级竟然在一开始放弃了中轴平铺布置主炮塔的方案,设计师们提出的方案竟然是在中轴平铺的基础上在舰体舯部以斜跨的方式布置2240mm主炮塔,在艏部采用背负式布置2240mm主炮塔,在尾部则依旧借用艏楼的下降布置2240mm主炮塔,全舰布置6240mm主炮塔,单侧齐射火力达到了近乎恐怖的12240mm主炮。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19世纪末的海军潮流。
曾经在19世纪80年代时,舰炮和炮弹称雄一时,号称连400mm的钢面主装甲带(即北洋舰队主力舰“定远”号采用的装甲)都挡不住305mm/35倍口径舰炮,然而自从镍钢装甲出现后,舰炮的优势就在一点点地被剥夺。1890年,美国人哈维将木炭置于镍钢表面高温加热至1200摄氏度并持续两到三周,这样就完成了对装甲的渗碳工作,这使得6英寸(152.4mm)的这种装甲的防护能力相当于10英寸(254mm)的钢面装甲。随后,在1893年,克虏伯新式装甲诞生,在此之后舰炮对于装甲的优势被全部剥夺,305mm舰炮使用尖头穿甲弹再也无法击穿大于等于6寸的克虏伯装甲,而当大口径炮失去它的穿甲效能时,就是速射炮登场的时候了,他们将承担用雨点般的炮弹覆盖对方上甲板削弱对方战斗力的任务。所以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一段时间内,装甲巡洋舰凭借强大的火力投射能力一度称雄海上,而当时所有的船也都十分重视速射火力。
因为大口径主炮的被帽穿甲弹在1905年仍然未能得到普及,德国人的脚步停留在了240mm上,但是这种情况很快被他们对岸的敌手亲手改变。
1906210日,英国皇家海军无畏号下水。这艘排水量高达18000吨的战舰开启了一个时代的曙光,德国人在震惊之余停下了所有新一代战列舰的设计工作——相对于无畏号,它们已经完全落伍了。同时,英国人在19064月宣布开工一款仅仅具有装甲巡洋舰的防护但是拥有更加强力的火炮和更高航速的“大型装甲巡洋舰”,这就是后来的“无敌”级战列巡洋舰。
面对1艘无畏号和3艘未知性能的大型装甲巡洋舰的威胁,德国人很快改变了布吕歇尔级的设计,6240mm主炮塔迅速被4座克虏伯军工在1905年开始研制的新的283mm/45倍径主炮塔所取代,其布置方式同之前的沙恩霍斯特级。而在副炮上,除了88炮再次被45倍径的型号替代之外,因为时间紧迫的原因,再无其它变动。
在装甲防护上,布吕歇尔级基本沿用了沙恩霍斯特级的垂直防护方案,只做了一点小小的变动:230mm高度达到4米的主装甲带,只要求防护4-4.7英寸炮的60mm艏艉装甲带,150mm的上部装甲带。而在水平防护和水下防护方案上,德国人做了加强:穹甲甲板被加强到30mm-70mm的厚度,TDS的单侧钢板总厚度达到50mm,纵深达到了4米——相比之前的3米是非常长足的进步了。
炮塔的减少同样使得德国人可以在布吕歇尔级的舰体中装下更大马力的动力机组:德国设计师们为它设计了4.5万马力的机组,预估航速达到24节。
19066月,8月,10月,11月,4艘布吕歇尔相继在德国各大造船厂开工,这一年因为德国战列舰的停建,所有的资源都被用来完成布吕歇尔级大型装甲舰,所以这一年被后来的海军史学家们称之为德国海军历史上的“巡洋舰元年”。
190710月第一艘大型装甲舰下水,他被海军亲切地命名为“布吕歇尔”号,后来在一段时间内,在大洋舰队内还没有服役新的无畏舰和战巡的时候,布吕歇尔四兄弟被海军官兵们称之为“布吕歇尔大帝”。
在布吕歇尔号服役后的海试中,德国人惊奇地发现,水线长163米,船体宽23米,包括突出部的水线最大宽度25米,正常吃水8米满载吃水8.58米,标准排水量16069吨,满载排水量19472吨的布吕歇尔号以4.5万马力的出力跑出了24.25节的航速——比设计航速超出了0.25节。而在过载的情况下,它的动力机组居然可以达到8万马力,27.5节的航速!
4艘大型装甲舰在1908-1909年相继成军之后,他们成为了大洋舰队最早的同一型号大口径主炮,采用蒸汽轮机的“无畏舰”——尽管德国官方固执地将它定义为大型装甲舰,在那段时间中,它们共同撑起了大洋舰队的一片天。在1914年爆发的战争中,是这4艘大型装甲舰极力拉近了英德主力舰的数量差距,并且为德国海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
【不可磨灭的经典:大洋舰队的三级跳】
1900年到1906年的6年间,德国海军相继开工的38艘装甲巡洋舰的三级跳成为了世界海军史上绝好的,不可磨灭的典范,从210mm主炮到240mm主炮,再到283mm主炮,从1万吨,到1.3万吨再到1.6万吨,德国海军交出了一份极佳的答卷,而这份答卷之精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得到证明!
根据44步枪的建议……先找一张,后续的线图再补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一等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6-29 11:35 | 显示全部楼层
留名,可惜海魂结尾过于草率了。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6-29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看看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14:4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kaka123 发表于 2014-6-29 11:35
留名,可惜海魂结尾过于草率了。

这个架空就是王海蒂加德奥合并加全战巡构型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4-6-29 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超高速代价太大了。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0:07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4-6-29 20:03
超高速代价太大了。

……20节,23节,24节……这进步极其不大,后面俩还是透平机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6-29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6-29 20:07
……20节,23节,24节……这进步极其不大,后面俩还是透平机

蒸汽机的过载能力,远不及当时刚出现的燃煤锅炉-蒸汽轮机。
你的布吕歇尔用的是蒸汽轮机吗?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1:18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4-6-29 21:17
蒸汽机的过载能力,远不及当时刚出现的燃煤锅炉-蒸汽轮机。
你的布吕歇尔用的是蒸汽轮机吗? ...

沙恩霍斯特和布吕歇尔都是,在SPS中就有体现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4-6-29 2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猴版战巡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8门280/45,230主装,24节航速,这个已经非常接近历史冯德坦恩了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6-29 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6-29 21:18
沙恩霍斯特和布吕歇尔都是,在SPS中就有体现

那么,这金手指开得有点大。
英国要是开同样幅度的金手指,强大的前无畏舰队,加上金手指的无畏舰队,会比史实更轻松完爆德二。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6-29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烽火·星辰 于 2014-6-30 15:04 编辑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4-6-29 22:04
那么,这金手指开得有点大。
英国要是开同样幅度的金手指,强大的前无畏舰队,加上金手指的无畏舰队,会 ...


不会,蒸汽轮机上舰(沙恩)都1905年了,同期的前无畏舰用的还是三涨机(保险起见外加皇帝干扰),何况按照全战巡构型·改,后面还有30艘战巡乎?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7-7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三款统一口径主炮装巡,到最后大洋舰队30多艘快速主力舰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7-10 16:47 | 显示全部楼层
霸气战斗后转变 发表于 2014-7-10 16:35
穹甲覆盖核心舱。。。。。。。。。。。。。。。。。。。。。。。。。那么多冗余赶紧铺3寸防护甲板吧,傻吊 ...

呵,论坛版规都没看完,如果再让我发现侮辱性词汇被警告或者封号就别找我了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16 1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吧,吐个槽。
210炮和240炮有同质化的倾向,不是说威力射程什么同质(差的很大),而是说在作战使命上,众所周知,210炮主要的打击目标就是敌人的装甲巡洋舰或者战列舰,而240炮的打击目标也是敌人的装甲巡洋舰或者战列舰。
所以偶的意见是:明确各个舰种的作战目标
而德国海军各种舰艇根据作战任务分配,无外乎以下几种
1、以打击敌人驱逐舰为主要作战任务的小型巡洋舰
2、以打击敌人小型巡洋舰为主要作战任务的防护巡洋舰或者叫大型轻装甲巡洋舰
3、以打击敌人防护巡洋舰为主要作战任务的大型装甲巡洋舰
4、以打击敌人装甲巡洋舰为主要作战任务的巡洋战列舰

第一种小型巡洋舰,装备100毫米左右的火炮,排水量3000吨左右,拥有很高的航速,同时能够胜任驱逐舰指挥、布雷、巡逻等功能。我推荐以斯邦海军上将级为基础,将炮位修改下,以能够侧舷齐射超过6门100毫米炮为标准。
第二种防护巡洋舰,装备150毫米左右的火炮,排水量6000-8000吨左右,能够有效驱逐敌人的小型巡洋舰,同时能够胜任海外驻防,破交,小规模舰队战等任务,成为巡洋舰编队的中坚力量。这一类防护巡洋舰首推加里波第那种类型的小型装甲巡洋舰。通过对加里波第的船型优化(不需要携带8寸或者10寸主炮,可以让船只设计的更加修长,来提升速度),首尾各1座双联装150炮塔,船舷每侧装备3-4门150炮。
第三种装甲巡洋舰,装备240毫米左右的火炮,排水量万吨以上,能够有效打击敌人的防护巡洋舰,同时能够担任巡洋舰队的指挥和主要火力打击能力。能够胜任歼灭敌人巡洋舰分舰队的能力。可以以沙恩霍斯特为蓝本发展,装备6门240炮。全部中线布局,首尾舯部各一座双联装炮塔,再辅助6-8门150炮辅助。
第四种巡洋战列舰,就是可以担任巡洋舰使命的快速小型战列舰(德国一战时的那一票战巡都是这个意思)
个人其实推崇的是搞类似意大利的但丁级或者俄国的塞瓦斯托波尔或者玛利亚女皇级那样的主炮中轴平铺的战列舰。这种战列舰在一战中有很大的优势(当然了,过了一战之后这种布局就悲剧了),这种布局的优势1侧舷火力的散步稳定性。2各个炮塔射角比较大。3,船只重心低。4,船只侧面投影小(被击中的可能小)。5不容易被一炮废2个炮塔(主要针对背负式)。6可以上三联装主炮。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8: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7-16 18:20
好吧,吐个槽。
210炮和240炮有同质化的倾向,不是说威力射程什么同质(差的很大),而是说在作战使命上, ...

回一个。
建议不错,不过巡洋战列舰还是直接叫战巡或者干脆是文中布吕歇尔那样的大型装甲舰吧,好吧这不是重点。关于我的设想,是想发展类似吹雪的特型驱逐舰代替小型巡洋舰,然后用中轴10门6寸的5500吨装甲巡洋舰构成侦察舰队主力,而无论是隆恩或是沙恩还是布吕歇尔,它们都只是为了应对海上威胁,打击对方装巡和前无畏的产品,是正常的技术演进,毕竟不可能德棍搞个标准战舰然后造个十几艘,也让能选择的舰型和乐趣少了点儿(恶趣味?)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7-16 18:3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7-16 18:20
好吧,吐个槽。
210炮和240炮有同质化的倾向,不是说威力射程什么同质(差的很大),而是说在作战使命上, ...

啊,补充一点,个人认为一战最经济的布局还是前一中一后二,省重量又实惠,战斗力也不错,一战的三联炮塔嘛,总是叫人难以相信,而且毛子那票12门12寸的我感觉8门14寸更好,毕竟不是比投射的时代了。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17 00:20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7-16 18:35
啊,补充一点,个人认为一战最经济的布局还是前一中一后二,省重量又实惠,战斗力也不错,一战的三联炮塔 ...

一战中的三联装炮塔普遍准度坑爹,所以必须保证12门才能达成有效散布。
8门14寸火力捉急,不如直接搞伊兹梅尔,12门14寸炮,采用斯柯达的350舰炮,也有现成的三联装炮塔设计。其实我最初设想的奥匈帝国超无畏方案就是重甲版本的伊兹梅尔。航速降低到20-21节,装上13寸的主装。4座斯柯达三联装M1916式350主炮炮塔中轴平铺。完全压倒意大利的加富尔和安德烈多利亚等,并且能够和意大利最新型的卡拉乔洛级对抗。如果奥匈能够完成2艘劳登级和4艘该型战舰的话,即使意大利完工4艘卡拉乔洛级,也无法取得亚德里亚海的优势地位。意大利舰队将被彻底钉死,甚至要获得法国和英国地中海舰队的支援才能够作战。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军士长

十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14-7-17 13:45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4-7-17 00:20
一战中的三联装炮塔普遍准度坑爹,所以必须保证12门才能达成有效散布。
8门14寸火力捉急,不如直接搞伊兹 ...

伊兹梅尔么,12门总感觉不靠谱,还是喜欢8门更大口径的方案,比如8门380,这样的话直接上合适吨位版本的约克代舰就好了,还可以学学hood用倾斜主装,我想这就够了吧。奥匈要完成6艘主力舰压力比较大啊
如果没有黑暗,我们就无法定义所谓光明。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4-7-17 13:52 | 显示全部楼层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4-7-17 13:45
伊兹梅尔么,12门总感觉不靠谱,还是喜欢8门更大口径的方案,比如8门380,这样的话直接上合适吨位版本的 ...

事实证明。口径略小,数量略多的战舰,更适合海军弱国。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01 , Processed in 0.025036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