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2:34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雷达你一直开着?就算用光学。先别说晚上了,就算在白天,大西洋上天气恶劣这呢。当年老沙还因为海水倒灌近炮塔让炮塔没法用呢。你确定在天气不好的时候你能在25千米发现对手?也不知道谁说笑话{:44:}。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3:17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24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行了,我可以无视你了,我说了这么半天还舷侧230mm装甲呢,我这不是跟人讨论吧?我都说了多少遍了还有一层内衬层装甲板呢,是不是我得直接把他加到主装甲带里才成?就算内衬层装甲厚度不对,也不能不算吧?算了,我还是修改下主装甲带厚度吧,参考了吨位与之差不多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还有,我不是德黑,你说的主教就是黎塞留吧,要么是你记错了,要么是百度上的资料错了,我无从考证,网址发给你。看清楚续航力是多少。http://baike.baidu.com/view/149394.htm#7
至于你说的白天大西洋海况恶劣,我的光学测距仪没法发现对方,对方的测距仪是不是能发现我?在那种海况下纵摇严重,测距仪的误差会加大到不能接受的地步,火炮能不能使用都是一回事,还打海战呢,看来我不是一个爱说笑话的人。

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3:31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这样吧,我帮你考证吧。论坛精品贴: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74&extra=page%3D1第14楼{:63:}

至于你改的数据。我彻底崩溃了。侧弦接近大和的厚度,水平远超大和。{:81:}

既然海况不好,所以双方发现对方的时候都是较近的距离。所以你说的25千米发现调头就走是不现实的。另外纵摇是否严重要看船本身的平衡性。当年老沙主炮进水了。人家英国战巡照样打,一点事没有。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3:37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14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你自己看看自己的考证
“最高速度:31.5节(普通排水量状态,即只装载1/3的燃料)”
后边那半句话是不是应该再看下,三分之一的燃料跑那么大续航力?你是拿满燃料的续航力加三分之一燃料的航速来打我的远洋袭击舰呢?
还有,看清楚,装甲带的厚度参考自巴伐利亚级战列舰。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3:42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16 编辑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或者这么说吧,未建成的约克级战列巡洋舰装甲带也就是这么厚,凭德国的焊接技术,在远洋袭击舰上实现这个厚度并不难办。

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3:42

本帖最后由 yxwd5 于 2011-10-26 13:43 编辑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在1940年6月匆忙的试航中,黎塞留号的动力系统大大超出了工程师的预料。其最大输出功率大于原计划的150000匹马力,达到了157000匹。在此功率下,43500长吨排水状态的黎塞留号达到了31.9节,而在过载的178000匹马力下,同状态的黎塞留号达到了32.6节的惊人高速。美国改装后,由于水线下体积增大,非过载最高航速降为31.6节。(在该贴14L)

╮(╯▽╰)╭,老大你是不是不看下文啊。你那个31.5是基本设计指标。你在看看下面。主教的动力系统是如何的强劲啊。

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3:45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没多大?!要知道,主教的330侧甲也只是覆盖你你所说的区域:黎塞留级的主防护区——即装甲盒——从主炮弹药库延伸至副炮弹药库,包含了大部分重要设施:各种火炮的弹药库、动力系统的核心、弹道解算室、通讯与控制,全长131.45米,占全舰水线长度的54.3%,而在加斯科因号上,由于副炮全中线布置,主防护区被拉长至135.1米,占全水线长55.8%。

首相的覆盖区域貌似是在70%左右,记不清了。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3:49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16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他是设计指标我这就不是?我这个没法试验,也许换了过滤燃油以后航速还不止35节呢,这就没法说了吧。航速就先这么招,装甲呢?关键的动力舱和弹药库经得住主教的主炮轰击了了吧。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3:57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17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副炮和一般火炮的弹药仓准备采用预封装结构,真的中弹了只会把泄压板直接推海里去,原理可以参考M1A2主战坦克的炮塔尾舱。

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4:05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主教水平不咋地,但是垂直是相当强的,你就这样想把,主教如此强悍的侧弦也只能在19千米外才能挡住自己的主炮。至少在当时条件下,你再如何设计,总搞不出乔巴姆吧?用了3明智结构?你岂不知主教也是外甲+柚木层+防崩落层构成的?在当时条件下,380侧弦,275水平的船用2万7的标拍能打住?

yxwd5 发表于 2011-10-26 14:11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无图无真相。装甲带长度都不知道。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4:29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6 15:26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图的话得等一会给你,得现做。还有,本舰使用KCn/A装甲钢,根据战后美国弗吉尼亚海军基地的测试,俾斯麦级的KCn/A装甲钢抗弹性能大约是美国衣阿华级的ClassA装甲钢的115-120%。这么算的话舷侧的装甲带应该相当于368mm了吧。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6 18:40

回复 yxwd5 的帖子

图不画了,太麻烦了,直接把装甲带加厚,数据参考了与之排水量相近的“巴伐利亚”级战列舰和稍大的约克级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1-10-27 13:55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10-27 14:00 编辑

致楼主:
大约1年前,我开始感觉进行架空设计娱乐,可以作为我等业余爱好者“研究”战舰的入门途径之一。但这是需要深入思考的,最好是进行尽量详细的计算,并去学习一些必要的船舶结构基础知识。

在进行架空设计的过程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从而就会理解一些战舰为何要这样设计,以及另一些问题。比如其中就包括:为何同样排水量的战舰,一战时期的BB就能够比二战时期的装载更大口径的火炮?更厚的主装甲带?
比如说,进行简单的防护重量计算可以估算一下这型战舰能够实现什么样的防护。首先估算一下这型战舰能够有多少重量来布置,再估算装甲估算上甲板面积、主甲板面积、装甲带面积、炮座面积、TDS装甲板面积(就是你概念里的水密隔舱装甲)、横舱壁面积,以及必要的舵机、传动轴防护面积。再乘以你想要的装甲厚度、钢铁密度来计算各部分重量。看一看这些装甲总重是否不超过前面估算的数值。

最后说一点,你这船不可能实现巴伐利亚级的主装甲带厚度。
因为巴伐利亚级战列舰时代,没有空中威胁,炮战距离也很近,所以对甲板的防护要求较低。那时的战列舰有70毫米主甲板就已经足够了。但二战时期不一样,各舰都需要更厚的甲板,比如你设计的这船不就想125毫米的主甲板?
但偏偏甲板的面积远大于主装甲带,必然占据很大的装甲重量。所以二战时期的战舰,主装甲带必然要比一战时期同样排水量的战舰薄弱。
实际上要得出这一部分结论,就是需要我们进行一些架空设计才能够理解的。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7 15:20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谢谢你的提醒,我会多学习的。不过远洋袭击舰的装甲甲板厚度只比巴伐利亚级厚了最多30毫米,再加上建造技术上由巴伐利亚级的铆接改为焊接,实现起来并不困难。http://baike.baidu.com/view/432639.htm
倒是有些人该好好学习下海战的理论,老是用风帆战舰时代的思想来看待别人的设计,这不太好吧。比如不顾远洋袭击舰的用途,让它去和比自己强得多的主教拼刺刀;比如拿主教的过载航速和远洋袭击舰的设计航速比;比如说不顾实际情况,设想远洋袭击舰每次出击,在哪条运输线上都能碰上主教,而且每次都倒霉的雷达不能开机,海况和能见度又不好。算了,不说啦,总之意思就是这船不能搞袭击,得让H44来搞,这样世界上所有的战列舰就都不用怕了。
遇上这样的人感觉不是在交流,是在抬杠,是在捣乱。
希望大家原谅我的说法。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1-10-27 16:51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1-10-27 16:51 编辑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甲板厚了最多30毫米”
首先,这话不对。巴伐利亚是“三层装甲甲板,每层30-40毫米”,总共大约100毫米。
但是二战战列舰至少有2层装甲甲板,上甲板30-50毫米,德国的最厚达到50毫米,主装甲甲板80-200毫米。一般的提到二战战舰的“甲板装甲”通常是指主甲板。所以本舰应该是比巴伐利亚的甲板厚了55毫米以上。
假如本舰按照你的设计是上甲板30,主甲板95,总厚度比巴伐利亚厚了25毫米,那么也要比巴伐利亚多出大约600吨(主甲板面积至少3000平米)。

另一点,像主甲板这么厚的钢板,焊接难度是很大的。我认为即使是俾斯麦级战列舰,它的主装甲板、穹甲和主甲板也是螺栓连接固定的。
也就是说,就算掌握了二战德国的焊接技术,也无法通过主甲板的焊接来节省重量,或者实现其它战舰不能实现的设计。
俾斯麦的焊接比例是90-95%,就是因为大厚度的装甲板无法焊接,至少当时的技术是达不到这个要求的。

yxwd5 发表于 2011-10-27 16:55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我靠我抬杠?你去论坛问问,照你这样的设计,2万7的船别说打主教,打乔五你能行吗?胡德呢?即使3万2的老沙,你去打打胡德乔5试试。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7 17:12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7 17:19 编辑

回复 克虏伯火炮 的帖子

先回复克总的,谢谢你的指正,这个我待会就改,改成双层装甲甲板,上甲板30mm,下层95mm。
然后回复yxwd5,说你是风帆时代的思想是一点也没有说错呀,远洋袭击舰的中心任务是什么?是打胡德、打乔五吗?!设计出来就不是跟这些船拼刺刀的,远洋袭击舰是游击队员,不是欧洲骑士!弄清楚点,最好别拿你那个主教出来说事,全世界就一艘主教,次次都遇上而且雷达不能开机而且天气、海况都不好?痴人说梦

yxwd5 发表于 2011-10-27 17:19

回复 SSN575海浪 的帖子

全世界还有5艘乔5,1艘胡德,2艘声望,2艘墩子,还有阿拉斯加呢。这东西多着呢。碰上一次就差不多了。老沙就碰上约克一次,完了。最后阶段,老沙比约克快了4节,结果如何?连跑都没跑成。这种事一次碰上就完蛋的,你不小心点行吗?而且你以为巡洋舰就不会搞死你这2万吨的袭击舰了?猩猩兄弟还有被巡洋舰打瘫的呢。凭啥你就没事?

你想震慑对手,没有足够威胁到对手的火力,人家压根不怕。老沙完蛋一方面因为装甲设计漏洞,另外一方面因为火力不够。对战列舰基本没用。

SSN575海浪 发表于 2011-10-27 17:31

本帖最后由 SSN575海浪 于 2011-10-27 17:36 编辑

回复 yxwd5 的帖子

yxwd5,你就是风帆时代的思想,别不承认。远洋袭击舰是对付商船和护航的条约型重巡的,你想让它震慑谁?震慑乔五和主教吗?!胡德让BSM打沉了,威尔士和反击也沉了,阿拉可以打平手,还有多少?远洋袭击舰按照P计划原文打算建造8艘,都能碰上了?再说,德国海军的情报部门就那么点能耐,连点预警都提供不了?海军的侦察机、潜艇和海狗(辅助巡洋舰)都是吃干饭的?至于巡洋舰,控制好距离,就是福克兰海战的翻版。斯佩舰队全军覆没的教训还不够吗?
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查看完整版本: 架空设计——PII级远洋袭击舰的后续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