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虎 发表于 2010-12-15 11:19

回复 脱壳穿甲弹 的帖子

布吕歇尔算末代装巡吧
没无畏舰化啊

LANCE→↗昆 发表于 2010-12-15 20:59

据说一战德国公海舰队有很多海员都是雇佣兵而不是常规海员。

LeonAlonso 发表于 2010-12-16 15:55

本帖最后由 LeonAlonso 于 2010-12-16 16:00 编辑

世界海军史上明知实力不济还毅然挑战对手的典型,显然是——

日本帝国海军!

日清战争明知实力不济,打!赢了。顺便把冲撞战术给废了。

日露战争明知实力不济,打!赢了。顺便把二级主炮给废了。

大东亚战争明知实力不济,打!不过这次没赢,几百万吨的舰队基本都在海上玉碎,被视为一个国家可以脑残到神马程度的典型。顺便,可耻的把BB时代给埋葬了……

但就赢得对手的尊重方面,的确海是独国厉害一点,因为……

中国人从来就是不尊重对手的~

露西亚人怎么可能尊重黄皮猴子呢?

米国鬼畜干脆把黄皮猴子给揍爆了……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德国建设海军和罗马建设海军的意义相同,不是为了在海上决战中击败英国舰队,而是为了将德国陆军送上英伦三岛,实现对英国的征服!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历史上,陆地强国罗马就是通过这种海军建设方式,最终实现了击败海上强国迦太基的梦想,一旦罗马军队攻占了迦太基城,迦太基有再强大的海军也是浮云!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所以说为了保障德国陆军在英国登陆的军事行动,永久根除欧洲保持分裂状态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德国这个大陆国家必须建设大舰队!

呆头雁 发表于 2010-12-17 09:15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建设海军和罗马建设海军的意义相同,不是为了在海上决战中击败英国舰队,而是为了将德国陆军送上英伦三 ...

德意志第二帝国建立强大的公海舰队是为了登陆英伦???征服大英帝国?????
显然不是

突击虎 发表于 2010-12-17 10:40

回复 LeonAlonso 的帖子

日清战争P废了冲撞战术啊
舰首对敌就冲撞战术了
撞角在此之后照样存在哦
战列线复兴早就有了
不过定远玩战列线才NC
日俄又P费了二级主炮?

Go229 发表于 2010-12-17 11:54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所以说为了保障德国陆军在英国登陆的军事行动,永久根除欧洲保持分裂状态的最大的不稳定因素,德国这个大陆 ...

晓攻兄,第二帝国的舰队本质上是为了迫使英国与德国结盟。。。。。。
威廉还没清除英国的那个魄力和野心,对此丘吉尔有很经典的论述:这是一个大体上没有恶意,却又幻想成为腓特烈第二的人。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4:24

回复 go229 的帖子

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说的不是一战德国公海舰队的建设目的,而是从现在的一个旁观者角度来讨论20世纪上半叶德国建设大舰队的意义而已!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4:32

英国是欧洲大陆任何一个强国独霸欧洲大陆的最大障碍,它不会允许任何一个欧洲强国独霸欧洲大陆,因此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强国企图征服整个欧洲大陆时,最大敌人不是欧洲大陆诸强国,而是英国。西班牙,奥地利,法国,德国,俄国面临的最大对手都是英国。因此任何一个欧洲大陆强国如果企图征服欧洲,或者独霸欧洲,必须考虑到英国的阻碍,必须以英国为最大的假想敌!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4:39

对于20世纪上半叶的德国来讲,由于他的强盛和法国俄国的相对衰落,已经成为英国大陆均衡政策的最大破坏者和最大的威胁。所以说德国被英国抛弃,作为敌国,英国与法俄结盟,共同对抗德国,是一个历史的必然。并不是相对数历史书和历史研究者所认为的那样,德国发展强得多海军把英国推到了敌对方。

因此德国如果想实现自己战略目标,战胜法俄同盟,必须认真考虑和英国作战以及战胜英国的方案,而不是一厢情愿的寄托于英国结盟或者得到英国的谅解和默许,在欧洲大陆扩张!这完全是德国的幻想!

因为德国已经不是法俄同盟能够抗衡的了,他的强大严重破坏了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如果英国默许德国继续扩张,德国独霸欧洲的局面就会形成,那么英国的大陆均衡政策就会彻底失败,所以没有任何理由,英国也会站在德国的对立面,支持德国敌对国!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4:46

而一个欧洲大陆强国例如德国那样的强国,战胜英国的最好的方案是什么呢?

不是建设一支强大的海军通过海上决战来击败英国舰队,而是应该发挥陆地强国的优势,用陆军来征服英国,像罗马对付迦太基那样。历史上最终战胜英国的国家都是这样成功的,像丹麦,诺曼底,荷兰都是通过在英国登陆,在陆战中击败英国最终成功的!

这样欧洲大陆强国的海军舰队就不再是一支决战的力量,而是一个载具,成为陆军的护航队和保姆。因此,对于这个欧洲大陆强国来说,不需要建设一支数量上彻底压倒英国,在海上完全可以战胜英国海军的舰队,足够数量的可以掩护陆军登陆的海军舰队就够了!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4:57

而即使这样,降低了要求,一支足够掩护陆军在英国登陆的大舰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需要一个较长的建设过程的,所以说,海军建设过程是一个连续不断的长期过程,不能够因为暂时的陆地战场的变化,而放缓甚至停止,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最终只能够导致海军舰队的建设的彻底失败!

德国公海舰队再1914年可能有和英国主力舰队决战的能力,而1916年,就只能够逃跑,1918年就是必死的结果,其中德国在1914-1918年放缓了,甚至停止了海军建设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与此相同的是,二战时期,1940年德国隔着狭窄的英吉利海峡望洋兴叹的时候,没有大舰队也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以上事实都说明了,大舰队建设必须始终坚持进行,不能够因为短期目标的改变而放缓或者停止,否则一旦战机来临的时候,短期内根本建不成大舰队,最终导致根本抓不住这个战机!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5:01

两次世界大战德国的失败的根本原因,有两条,

一条是始终不能够对自己的实力和敌方的实力正确判断,总是高估自己的力量,低估敌人的力量。这不是一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在此不细说了!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5:07

另一条则是,德国始终没有正确确定他的主要对手,而法国由于普法战争,肯定是德国的敌国,而英俄两国就不同了,并不是一定的敌国,但是在确定英国和俄国谁作为德国的对手,谁作为德国盟友的过程中,德国的政治家对于英国总是抱着莫名其妙的好感和幻想,对于俄国总是抱着莫名其妙的敌意。

除了俾斯麦和早期的希特勒之外,没有一个人认识到,德国如果想要在西方和法国作战畅通无阻,就必须避免两线作战,而避免两线作战的根本方法就是和俄国结盟而非为敌!而德国更没有一个政治家认识到,英国才是德国的最大敌人,根本不存在结盟的可能性,英国只能够当做敌国来对待!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8 05:16

正是在这个结盟问题上面的糊涂和错误,才导致了德国的最大失败!

任何一个熟悉历史的人都可以看出来,德国对于法国的两次决定性胜利,都是在俄国中立甚至准同盟的情况下获得的!因此为了战胜法国,德国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与俄国结盟,最底限度也是设法使俄国中立!

反过来,任何一个熟悉历史的人也应该知道,英国的大陆均势政策容不得任何一国独霸欧洲大陆,西班牙,奥地利,法国,德国,俄国都是如此。因此,先战胜法国,接着和英国交战,战胜英国是德国不可避免的,只要走上战争的道路,就必然会与英国为敌!

所以说20世纪上半叶,德国在法国为其基本敌国外,选择俄国作为自己的盟国,选择英国作为自己的对手才是正确的选择,而不是像历史上那样德国试图做相反的选择,把英国当做潜在的盟国,把俄国当做潜在的对手,最终迫使俄国与法国结盟,陷入了两线作战的绝境!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0-12-18 09:16

       俾斯麦当年的策略才是正确的~与奥匈结盟,巩固日耳曼地位,与俄国结盟,保证东方安全。与意大利结盟,保证欧洲的多数力量~这样一来,即使英法美三国联盟打德国的话,也不一定打的过~
       让法国和俄国签订协约就是德国最大的失误~

雅美蝶hoho 发表于 2010-12-19 10:30

当年威廉太自负了啊~~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向全世界宣战~

大大大江 发表于 2010-12-27 22:02

20世纪如何跟俄国结盟?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一战中日德兰海战中德国BB无法和英国对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