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 发表于 2013-9-13 18:41

LeonAlonso 发表于 2010-12-16 15:5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世界海军史上明知实力不济还毅然挑战对手的典型,显然是——

日本帝国海军!


日清战争并不是明知道实力不济,军队实力没问题(舰队和北洋水师相比总吨位更高。)只是综合国力不行,拖不起。

公爵殿 发表于 2013-9-14 00:26

LANCE→↗昆 发表于 2013-9-13 09:2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一战德日结盟不可能,我先不说别的因数,首先第一条就说不过去,一战的日本不像二战主力舰的一些核心技 ...

自舰队决战型甲巡鞍马伊始,肩负天下布武八纮一宇神圣天命之大日本帝国海军已牢牢掌握列强主力舰设计之潮流与先机,而超弩级战舰扶桑则标志着作为赫赫皇威象征之帝国海军战舰部队已完全凌驾于西洋鬼畜生藩之上,质的优势之确立使帝国海军成为摘取最强悍战舰桂冠之第一人选并由此奏响雄浑激荡昭和海魂乐章之高潮{:24:}

ilovetwins14 发表于 2013-9-15 01:00

dlwwj2003 发表于 2013-9-13 09:1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指的是单兵素质,封建体系下很难认为普遍有高素质的士兵。也许早期的训练素质不错,但中后期走下坡了 ...

从命中率来看,特别是在那么不利的战况和被苦味酸洗地的恶劣环境下,北洋的命中率比日本高多了,而且日本用的瞄准具还比北洋先进一代

sallybb 发表于 2013-9-16 01:05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5 01:4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笔者假设英德两国的未完工BB和BC全部完工,再进行一场大海战,那么这时侯英德海军的力量对比是怎样的呢?

...

这个不是重点,重点是舍尔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就算双方都有新船出来,舍尔同样会选择保存实力,结果都会一样的,因为德国一直在用大陆政策来经营海军,德国海军只是一支半存在(舍尔有决战大洋的想法,但是没有决心)舰队,除非舍尔抓住了大舰队分兵的时候,但是杰里科也不会让这样的机会出现哦

dlwwj2003 发表于 2013-9-16 13:50

ilovetwins14 发表于 2013-9-15 01:0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从命中率来看,特别是在那么不利的战况和被苦味酸洗地的恶劣环境下,北洋的命中率比日本高多了,而且日本 ...

北洋将士英勇作战,但整个战争体系,清军完全是处于下风。

ilovetwins14 发表于 2013-9-19 14:09

dlwwj2003 发表于 2013-9-16 13:5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北洋将士英勇作战,但整个战争体系,清军完全是处于下风。

是的,清军仅有北洋海军在军士技战术水平上占了上风,其他都落后十万八千里,自然被打成渣日出翔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19:41

晓攻夜习 发表于 2010-12-17 03:36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国建设海军和罗马建设海军的意义相同,不是为了在海上决战中击败英国舰队,而是为了将德国陆军送上英伦三 ...

难道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吗?提尔皮茨辛辛苦苦折腾出来的存在舰队理论要哭了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0:05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19: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难道你真是这么认为的吗?提尔皮茨辛辛苦苦折腾出来的存在舰队理论要哭了 ...

将德国陆军送上英伦三岛……貌似两次大战德国人都没敢真想过吧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20:42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0:0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将德国陆军送上英伦三岛……貌似两次大战德国人都没敢真想过吧

二战有海狮计划,计划在不列颠空战胜利之后登陆英国,结果由于皇家海空军比较强大而悲剧了,转头到东边爱毛毛去了。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0:48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20:4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二战有海狮计划,计划在不列颠空战胜利之后登陆英国,结果由于皇家海空军比较强大而悲剧了,转头到东边爱 ...

海狮不最后也让步给巴巴罗萨了么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20:53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0:4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海狮不最后也让步给巴巴罗萨了么

最后一句已经说清楚了,其实是因为海狮计划不能顺利完成才转头进攻苏联(转头东边爱毛毛),说过的东西何必再提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1:35

飘雪共青城 发表于 2013-9-20 2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最后一句已经说清楚了,其实是因为海狮计划不能顺利完成才转头进攻苏联(转头东边爱毛毛),说过的东西何 ...

其实是当时德国海军不行的原因吧……如果德国人的四号坦克大军真的能量子传送到英伦三岛上,失去了几乎所有重武器的英国陆军不见得能挡住{:73:}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9-20 22:19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3-9-20 15:21 编辑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14:35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其实是当时德国海军不行的原因吧……如果德国人的四号坦克大军真的能量子传送到英伦三岛上,失去了几乎所 ...

德棍对打英国事先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错过登陆窗口起码需要一年准备时间

1、当时空军缺乏反舰训练
2、事关登陆的玩意,什么都缺

一年后的英军已经不是一年前的英军了,更不用说戈林连制空权都没抢到了

烽火·星辰 发表于 2013-9-20 22:56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9-20 22:1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德棍对打英国事先完全没有心理准备,错过登陆窗口起码需要一年准备时间

1、当时空军缺乏反舰训练


44回复,蓬荜生辉啊……如果当时空军精锐都是日本飞行员,IV坦克都能量子传送……

16inch 发表于 2013-9-21 10:11

兰切斯特方程表示在一定情况下,数量优势的重要性比质量优势大得多。

穿越=火线 发表于 2013-10-9 12:31

雅美蝶hoho 发表于 2010-12-19 10: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当年威廉太自负了啊~~在陆地,海洋和天空向全世界宣战~

当时天空不算吧。

穿越=火线 发表于 2013-10-9 12:34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9-12 00:53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第一确实是被脑残威廉坑死 第二个也跟德国人的保守有关 第三个德国人花了很多心思放在增大倍径提高威力上 ...

原来一战就有这个传统!

我还以为二战的时候是如此呢。那么细长的75mm和88mm炮。重量一点都不比大一号的短些的炮轻。制造上估计更加麻烦,磨损上估计更是厉害,真不晓得德国人在想什么。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0-9 16:38

穿越=火线 发表于 2013-10-9 05: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一战就有这个传统!

我还以为二战的时候是如此呢。那么细长的75mm和88mm炮。重量一点都不比大一号的短些的炮轻。制造上估计更加麻烦,磨损上估计更是厉害,真不晓得德国人在想什么。...

同样蛋重同样初速,长身管减装药提高身管寿命,短倍径强装药损寿命

穿越=火线 发表于 2013-10-9 17:14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3-10-9 16:3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同样蛋重同样初速,长身管减装药提高身管寿命,短倍径强装药损寿命

哦,这样子啊。

不过,德国人是提高了初速吧。否则同样的75mm炮,穿甲力威力那么大。

517134622 发表于 2013-10-9 23:35

穿越=火线 发表于 2013-10-9 12:34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原来一战就有这个传统!

我还以为二战的时候是如此呢。那么细长的75mm和88mm炮。重量一点都不比大一号的 ...

其实我也不知道德国人在想什么,很多人给出了很多理由。但是我觉得,比方说二战坦克的主炮,与其费心费力去弄什么75mmL70,88mmL71,为什么不上105L61,制造难度低,榴弹威力大,搞不成整装弹药就用分装撒,无非射速第一点。德国人有时候真的走死胡同,貌似他们还在研制88L100和75L100,无法理解了
页: 1 2 3 [4] 5 6
查看完整版本: 一战中日德兰海战中德国BB无法和英国对战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