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2:14

架空条件下战列舰高平两用副炮的选择

背景是穿越,拥有1945年左右的科技水平和本时空大量历史武器的设计资料

为了战列舰的副炮配置,提出两种方案
第一种是56倍径128毫米高平两用副炮,原型是美国mk42型127毫米炮。考虑到mk42的高故障率出在高射速上,因此降低射速要求,分装弹药,弹药重量与mk42的弹药相当,弹头质量25.6千克
要求前两分钟持续射速不低于27发/min,海水冷却。双联装炮塔及旋转部分重量不超过100吨。每门炮备弹400发

第二种是64倍径108毫米高平两用副炮,原型是德国105毫米电动高炮,亦参考苏联ak130的供弹系统,整装弹药,弹头17.2千克,
要求前两分钟持续射速不低于36发/min,海水冷却。双联装炮塔及旋转部分重量不超过80吨,三联装炮塔及旋转部分重量不超过110吨,每门炮备弹500到600发


从技术角度上可行性如何?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2:25

第一个最早1950年代能实用化

第二个不靠谱,108打驱逐舰差了点,况且哪国用108这么个奇葩口径啊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2:33

本帖最后由 uliands 于 2012-11-23 12:37 编辑

采用108口径的原因是这也是陆军重型坦克的主炮,要是采用105,那么105加的整装弹和105榴弹炮的分装弹可能引起后勤的混乱,而且英国也有102和120,大中华有108不可以吗?
而且mk42的设计时速最大40发/分,所以故障频频,我这里特地降下来了
另外,假想敌是英美,架空二战时日本已经被肢解,打酱油去了。没有了变态的93氧气鱼雷的威胁,108对付英美的驱逐舰还是可以的,日本大和改上用的也是100毫米副炮啊

Henschel 发表于 2012-11-23 12:49

少年你需要这个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2:51

我就想知道这个以1945到1950的技术水平能实现不?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2:55

还有,我觉得在采用1945年技术水平的vt信管的前提下,18千克高爆弹和25千克高爆弹的杀伤概率应该不大吧,这样提高射速就很有必要了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2:59

本帖最后由 seven_nana 于 2012-11-23 13:10 编辑

102是4寸,120是4寸7

108是用哪个度量衡标准算出来的啊

大和改还有155副炮呢,100是纯高炮

毛国130,既有分装的,也有整装的,这完全不会影响后勤

既然是你YY的本朝,拳打英鬼,脚踢米畜,自然是威武不屈,1940年投入使用也无不可啊,何须1950年。

Go229 发表于 2012-11-23 13:18

俄国人所说,新武器=新口径,弄个108出来这倒也没什么。关键是你要的射速,究竟是单个双联炮塔的射速还是单管的射速呢?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21

本帖最后由 uliands 于 2012-11-23 13:24 编辑

很简单,因为中华有自己的军工体系,其火炮口径和国外有相同也有不同
陆军:20毫米(整装),30毫米(整装),37毫米(整装),58毫米(整装),60毫米(迫击),75毫米(分装/整装),88毫米(整装),90毫米(迫击),105毫米(分装),108毫米(整装),120毫米(迫击),155毫米(分装),160毫米(迫击),200毫米(分装),280毫米(铁道)
海军:20毫米(整装),30毫米(整装),37毫米(整装),75毫米(整装),108毫米(整装),155毫米(分装),200毫米(分装),240毫米(分装),280毫米(分装),330豪米(分装),380豪米(分装),410豪米(分装),480豪米(分装)
很多尾数带八是因为中国人喜欢8这个数,为什么一定往英寸靠呢?自成体系不可以吗?

要求是单管射速,我知道有些高,但是法国战后的1945型100毫米55倍径高炮也有20到25发,而且还比较轻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29

你考证过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喜欢8的么?

古时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为低下,商人重8这个数字,丝毫不会影响政府决定

没规定一定要往英寸靠,但英国海军强势,因此英寸制的口径,至今仍被许多国家沿用,意大利是公制国家,奥拓梅莱拉生产的舰炮销遍全球,但76和127这两个口径依然是英制的。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32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29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考证过中国人什么时候开始喜欢8的么?

古时士农工商,商人地位最为低下,商人重8这个数字,丝毫不会影响 ...

那请问为什么有5.8毫米枪族呢?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37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请问为什么有5.8毫米枪族呢?

你分得清从前和现在的差别么?

现代中国人都崇尚8,这个毫无疑问

可以前呢?你考证过全民崇尚8是什么时候开始的么?没有就乱用,那就是穿越了,用你如今的惯性思维,强加在前人身上。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37

本帖最后由 uliands 于 2012-11-23 13:41 编辑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分得清从前和现在的差别么?

现代中国人都崇尚8,这个毫无疑问


背景是穿越,拥有1945年左右的科技水平和本时空大量历史武器的设计资料
我这个问题的第一句话
还有,在这个平行时空中,德国向中国购买了7.8毫米后膛枪机直动式步枪的专利和生产线,所以德国的步机枪弹也是7.8毫米了,7.92木有了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41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背景是穿越,拥有1945年左右的科技水平和本时空大量历史武器的设计资料
我这个问题的第一句话



那你还何必问什么可行性,带着资料穿越回去,哪怕1900年都能造出这玩意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47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3:4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那你还何必问什么可行性,带着资料穿越回去,哪怕1900年都能造出这玩意

晕了,我是讨论在穿越背景和限定平均工业技术水平下,这种设计的可行性。不是讨论穿越的可能性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4:10

{:08:}既然有资料,手把手教5000年前的人炼铁都行,教1900年的人快速发展工业有何不可。

本朝建国时,工业基础何尝不就是列强1900年的水平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4:17

行了,我干脆设定带一打太空堡垒外加伊谢尔伦要塞一个穿越回去得了

yxwd5 发表于 2012-11-23 14:29

就说一句话,你这个高炮设计的火力有重叠,128和105的杀伤范围差不多,还不如用统一的口径。

mathewwu 发表于 2012-11-23 14:37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4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晕了,我是讨论在穿越背景和限定平均工业技术水平下,这种设计的可行性。不是讨论穿越的可能性 ...

这样吧,先回到你一楼的问题,你要求的是双联,127口径,每炮每分27发的射速。

现实MK42从设到服役是1950-1954。MK42的射速不管是每分40发或降下来的34发,都是由两个自动供弹鼓完成的,如果只用一个弹鼓,射速减半,也就是同转盘式炮座的MK12与MK16炮一个等级(每分15-22发)。

假设1945已有此技术,现在来看看双联炮座的可能性,个人认为能达到超越MK12与MK16炮的机会不大,原因是不管是作为DD主炮或CL/CA/BB的副炮,标准舰体留给它的甲板面积及甲板下体积就只有那么大。一个MK42单装炮底下只容得下两个弹鼓,要是双联,势必扩大一倍炮位下备射弹药舱的空间,不是横向扩大就是再往下一层。一条CL/CA/BB就那么点大,6-10座副炮底层安装空间都扩大一倍,舱室安排装甲防护所受的影响恐怕不是那么一点点。那么要维持双联炮座就只能每炮各使用一个弹鼓。结果达成你的条件的机会不大。

seven_nana 发表于 2012-11-23 14:40

uliands 发表于 2012-11-23 13:37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还有,在这个平行时空中,德国向中国购买了7.8毫米后膛枪机直动式步枪的专利和生产线,所以德国的步机枪弹也是7.8毫米了,7.92木有了

莫非毛瑟给你弄死了{:10:}
页: [1] 2 3 4
查看完整版本: 架空条件下战列舰高平两用副炮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