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0:26
necrons 发表于 2021-4-29 21:34
你想想1920年代的交战距离,那时的炮弹落角有二战时期那么大吗,吞拿鱼在论坛里就发了1920年代那些设计的 ...
都说了跟落角穿深什么的没有关系,斜角形不形成天窗,只跟炮弹对抗大倾角装甲的能力有关。
在能击穿8寸水平的基础上,假设炮弹大倾角能力好到极限,打垂直甲和水平甲是同一个穿深,这种炮弹无论打多少度的斜角穿深都是8寸,那么斜角用不着加厚也不成天窗。
反过来说,如果大倾角能力差到极点,差到平均每增大1度倾角穿深减半,那么这种炮弹在击穿8寸水平的时候,去打7度倾斜的斜角其穿深就是8的7次方寸,必成天窗。
至于水平穿深本身的强弱,是20公里穿8寸,还是20公里穿8寸,是20度落角穿8寸,还是30度落角穿8寸,都不会影响天窗与否的结论。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1:06
necrons 发表于 2021-4-29 19:22
不要拿经验式算大倾角下的穿深,那玩意根本不准,根本没考虑大厚度渗碳装甲防弹性能的衰减,也就DNC这个n ...
不用经验式结果也一样,基至结果会更糟糕,因为现在除了经验式,能用来算这个的公式只有针对大倾角性能更差的克虏伯公式,可以算得俾斯麦的380可以在27公里,27度落角,464ms的情况下击穿3系列25度230mm的斜角,但这款380在极限射程的水平穿深才170mm
计算大和也一样,不过要更结实一点,用德国的406,40度落角击穿大和的200mm水平要509ms,但击穿其7度230mm的斜角只用472ms。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04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0:07
那照你说的这也不准那也不准,就你自己寻思的准?
何况经验式可以跟1942年的穿深表相互对照,不准那也是 ...
经验式只适用于美国30年代的穿甲弹打自己的装甲,拿它算其他国家的弹和装甲都不准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06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0:26
都说了跟落角穿深什么的没有关系,斜角形不形成天窗,只跟炮弹对抗大倾角装甲的能力有关。
在能击穿8寸水 ...
能让斜角的等效降低到这地步,你需要多大的炮弹落角?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25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1:06
不用经验式结果也一样,基至结果会更糟糕,因为现在除了经验式,能用来算这个的公式只有针对大倾角性能更 ...
有各国现成的穿深曲线不看,老想着拿公式算什么穿深,拿你举得SKC34为例,击穿175mmwh的装甲,0度和30度着角击穿速度差60mps,15度和45度差175mps,根据穿深曲线,哪怕在最大射程上也无法击穿3系列那229mm25度的斜角http://www.warships.com.cn/data/attachment/album/201401/29/211128mxgs2go3htsptfgs.jpg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16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04
经验式只适用于美国30年代的穿甲弹打自己的装甲,拿它算其他国家的弹和装甲都不准 ...
我也没拿经验式算其他国家的甲弹关系啊,这贴里我用经验式算过mk5mk6mk7,就没用过别的国家的炮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18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06
能让斜角的等效降低到这地步,你需要多大的炮弹落角?
我这是在告诉你斜角天不天窗是看炮弹对大倾角能力,你连这都没看懂吗?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23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25
有各国现成的穿深曲线不看,老想着拿公式算什么穿深,拿你举得SKC34为例,击穿175mmwh的装甲,0度和30度 ...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67&highlight=%E5%85%8B%E8%99%8F%E4%BC%AF&mobile=2
自己先把克虏伯公式跟穿深表的关系理清,再来跟我谈用哪个算的问题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36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2:25
有各国现成的穿深曲线不看,老想着拿公式算什么穿深,拿你举得SKC34为例,击穿175mmwh的装甲,0度和30度 ...
俾斯麦主炮27公里处存速464ms,落角27,与25度倾斜的斜角甲板形成52度的倾角
你以为用穿深曲线算就穿不了了?嗯,是穿不了,毕竟曲线上没画出来230mm这条线,穿了也看不到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7:30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16
我也没拿经验式算其他国家的甲弹关系啊,这贴里我用经验式算过mk5mk6mk7,就没用过别的国家的炮 ...
都跟你说了,经验式只有算美国炮打美国装甲才准确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7:31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18
我这是在告诉你斜角天不天窗是看炮弹对大倾角能力,你连这都没看懂吗? ...
哪怕超重弹,打倾斜装甲也没你想象中的那么好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7:33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23
http://www.warships.com.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867&highlight=%E5%85%8B%E8%99%8F%E4%BC%AF ...
克虏伯公式也需要修正装甲系数才能算出结果,你看哪个穿深曲线是直接用克虏伯公式算出来的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7:44
伊吹 发表于 2021-4-30 14:36
俾斯麦主炮27公里处存速464ms,落角27,与25度倾斜的斜角甲板形成52度的倾角
你以为用穿深曲线算就穿不了 ...
你看不懂这个穿深曲线?52度弹着角400存速才能打穿200mmwh,你上哪打穿229mm装甲?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8:30
necrons 发表于 2021-4-29 21:34
你想想1920年代的交战距离,那时的炮弹落角有二战时期那么大吗,吞拿鱼在论坛里就发了1920年代那些设计的 ...
The general requirement was for a gun capable of defeating a ship protected by a 15-inch belt and a 7-inch deck.20年后的94都要3万米才能打穿8寸水平甲,1920年代的炮弹要18寸穿7寸水平,不就是30kyd以上的交战距离。
In the opinion of the DNO, the greater striking-energy of the heavy projectile would have little effect on the ability of the shell to perforate in a fit state to burst.Calculations were also made for the 18-inch gun with 8 crh projectiles of 3,353 pounds and 2,837 pounds and muzzle velocities of 2,500 feet per second and 2,700 feet per second respectively.The remaining velocities were found to be the same at 23,000 yards and only differed by 25 feet per second at 30,000 yards.
These turret designs were given a maximum gun-elevation of 40° or 45°, which, it was thought, was necessary in order to obtain the maximum possible range. 炮弹都为了30kyd的远距离交战优化了存速,炮塔也要求了要能打42kyd,装备这个炮和同等防护的3系列也是考虑了和大和一样的3万米交战。加上比94更大的弹重(1.5吨),同距离落角比94更大。几乎同距离同落角倾斜25度对上这个能和7度防94有一样的等效?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8:44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8:30
20年后的94都要3万米才能打穿8寸水平甲,1920年代的炮弹要18寸穿7寸水平,不就是30kyd以上的交战距离。
...
你也说了当时的18寸才能在最大交战距离穿7寸水平,3系列设计了9寸25度难道不够免疫?你以为当年的DMC跟30年代那样NC啊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8:51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8:44
你也说了当时的18寸才能在最大交战距离穿7寸水平,3系列设计了9寸25度难道不够免疫?你以为当年的DMC跟30 ...
因为那些8寸折角9寸的是考虑了为横摇和新炮留余量的,真正对标这门炮的7寸水平的i3折角段只有8寸25度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9:24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8:51
因为那些8寸折角9寸的是考虑了为横摇和新炮留余量的,真正对标这门炮的7寸水平的i3折角段只有8寸25度 ...
都是提高一寸,也不是为了新炮,装甲防护指标要比穿深指标更严格,需要的厚度要大一些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9:27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19:24
都是提高一寸,也不是为了新炮,装甲防护指标要比穿深指标更严格,需要的厚度要大一些 ...
所以说外端的9寸25度虽然能防18寸,但是等效不如8寸平铺,留下的保险余量不够大,横摇之后还是会留下隐患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20:13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19:27
所以说外端的9寸25度虽然能防18寸,但是等效不如8寸平铺,留下的保险余量不够大,横摇之后还是会留下隐患 ...
与其考虑横摇对水平装甲的影响,还不如担心横摇更容易打到主装下的区域
qwevb
发表于 2021-4-30 20:46
necrons 发表于 2021-4-30 20:13
与其考虑横摇对水平装甲的影响,还不如担心横摇更容易打到主装下的区域 ...
把斜角改平省下的结构和装甲重量同样能用于加高主装,像大和的7度9寸+两端支撑结构+甲板改成8寸+单层背板省的重量是能加上60厘米主装的
像M3这些用的重量比直接加高主装少是因为内外侧不等效,25度倾斜带来的差距不是1寸能补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