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复 akagizuo 的帖子
转贴自:http://60.250.180.26/war/3201.html
二次大战后许多的日本军舰都解除武装,担任载运日军日侨返国与扫除沿岸水雷的工作. 到了1947年大部份运送任务都已告终,盟军总部决定将驱逐舰以下的日本舰艇计驱逐舰24艘,海防舰68艘共92艘分三批抽签分配予中,美,英,苏四国. 抽签典礼于1947年六月廿八日在东京盟军总部大礼堂举行,我国由海军上校马德建,姚屿二人为代表. 以下是中国所抽得三批日舰的名单:
第一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七月六日于上海移交):
驱逐舰:雪风,初梅,枫. 海防舰:四阪,海防第14号,67号,194号,215号.
第二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七月卅一日于上海移交):
驱逐舰:杉,茑. 海防舰:对马,海防第85号,118号,192号,198号,205号.
第三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八月卅日于青岛移交):
驱逐舰:宵月. 海防舰:屋代,隐岐,海防第40号,81号,104号,107号. 运输舰:输送第16号.
当三批抽签完毕开始移交时,接着八月十三日盟总把剩下的39艘辅助舰艇也追加入分配名单,所以还有第二次的抽签. 以下是中国第四批所抽得的日舰名单:
第四批日本赔偿舰艇(1947年十月四日于青岛移交):
驱逐舰:波风. 运输舰:输送第172号,白崎. 布雷舰:济州. 驱潜艇:驱潜第9号,49号. 辅助布雷艇:黑岛. 辅助扫雷艇:扫海第14号,19号,22号.
这些日舰移交时多已拆除武装,许多经过战争的洗礼状况并不太好,尤其是占数量最多的海防舰(17艘)虽然舰龄颇新,但这种舰级是日本在大战末期的急造舰种,装备简陋质量亦很差;加上日本战败军工业全毁,舰艇的零配件来源立刻成为问题. 另外战后的中国海军舰艇数扩充太快,合格的人力根本不够用,人员的缺乏亦造成多数日舰接收后就停泊在港内无法启用. 这些舰艇中有数艘是以行政院而非海军的名义接收的.
1951年迁台的国府曾启用了一部份日舰,但也有的根本未曾服役就报废,或留置大陆被中共接收启用. 此外由于中国海军在战后接受了大量美援舰艇,整个海军装备系统几乎已经完全"美"化,若其中间杂着部份日本装备无论在训练维修管理上都很不方便;所以这些舰艇使用年限都不长,没多久也都纷纷除役了.
----------------------------------------------------------------------------------------------
至于在中国战区投降并由中方接收的最大舰是浅水炮舰队旗舰1350吨的宇治(长治,八一,南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