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akagizuo

如果太平洋泥棒BB真的在马里亚纳迎击美国BB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1-25 13:35
你这表中只是基材力学数据,看不出成品抗弹能力强弱。
Tensile 是抗拉强度,就是将单位截面积的材料拉断 ...

里面也没有蝗国真正神作VH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2-11-23 10:30
美帝的铁乌龟可不是鸡蛋。如果说首相的320加穹甲是妖孽的话,那美帝的343加87MM水平是什么??这东西根本 ...

第一田纳西的总共水平装甲也就88MM左右水平,20000码外连日本14寸都挡不住,按照美国自己研究来说,20000码开外的交战,70%的被蛋是水平装甲!,田纳西在蝗国6炮塔神教面前都会颤抖!
第二,田纳西的主装是343,炮座是330,这些在长门的91蛋面前都是浮云,一旦穿了就是噩梦。炮弹一旦贯穿主装进入舰体之后,造成的后效是很严重的,就是进水都不是好玩的,从BSM的交战来看,他和KGV被未起爆的炮弹贯穿造成的进水都是600-2000吨层次的,而且不去船厂都是修不好的。
第三美国老BB水下薄弱,91式水中弹可是特色

下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0:0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对帝国海军针对九段邀击战术苦心研发之诸多威力强大鬼畜专灭特战装备选择性失明
茫茫沧海皆兄弟,奈何风雨乱人间.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1-25 07:51
里面也没有蝗国真正神作VH

VH的质量不如VC,实际上,VH最大的优势还是节省工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26 07:26 | 显示全部楼层
[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06:12
VH的质量不如VC,实际上,VH最大的优势还是节省工时。

何以见得?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8:31 | 显示全部楼层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06:12
VH的质量不如VC,实际上,VH最大的优势还是节省工时。

用于大和二舰的VH质量等同于美国Class A的呀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8:35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1-25 18:26
何以见得?

或许我应该用强度,而非质量。另外就是VC作为渗碳硬化钢很难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做得很厚,而VH就可以。

本图来自USNTMY-O-16(N)第15页

可以看到,绝对硬度上来说,VC是强于VH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8:41 | 显示全部楼层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08:35
或许我应该用强度,而非质量。另外就是VC作为渗碳硬化钢很难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做得很厚,而VH就可以。

...

表面硬化层是渗碳和热处理工艺上的区别,但也可见VH的硬化层所占厚度比例较大,及基材强度相对稍高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2-11-25 19:31
用于大和二舰的VH质量等同于美国Class A的呀

可惜美国并没有获得VC钢板的样品,不然我认为在小厚度上VC钢应该是强于美国Class A的。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2-11-25 19:41
表面硬化层是渗碳和热处理工艺上的区别,但也可见VH的硬化层所占厚度比例较大,及基材强度相对稍高的。 ...

嗯,确实如此。
不过在相对小的厚度上,由于厚度不高,硬化层所占厚度之比例和基材强度,相对来说不如绝对强度高重要啊。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9:08 | 显示全部楼层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08:46
可惜美国并没有获得VC钢板的样品,不然我认为在小厚度上VC钢应该是强于美国Class A的。 ...

话说我窃以为应该不是质量,大和武藏的VH和信浓的VH之间才应该是质量问题,同样合格的VH和Class A应该是性能强度问题吧。

不过Class A是美国三十年代的硬化钢,VC要比它早得多了,加之曾经看过文章,有印象Class A在巡洋舰厚度上性能优异,个人感觉理论上不会出现其不如VC的情况,不知兄台是否可以提供出处?

另根据美国战后的测试,质量合格之VH和其本国之Class A一样优秀,或各佐证。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26 09:23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1-25 21:03
第一田纳西的总共水平装甲也就88MM左右水平,20000码外连日本14寸都挡不住,按照美国自己研究来说,20000 ...

兄弟,谁告诉你田纳西的水平只有一层了?主装89,人家还有上装的呢。
你看看田纳西的水平和主装的关系,主装后面在水线处就是水平,你打穿了主装后还有一层主水平等着你呢。至于说田纳西是浮云,那长门的动力舱不照样也是浮云?12炮BB和金刚不更是浮云中的浮云?你再说美帝铁乌龟的时候就不敢说说本子的防护吗??
至于老美老船水下防护薄弱?摆脱,看看珍珠港美帝BB中了多少鱼雷再说吧,你看看日本的金刚之流,还好意思说美帝水下防护差??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2-11-25 21:06 编辑
鸿蒙教主 发表于 2012-11-25 20:08
话说我窃以为应该不是质量,大和武藏的VH和信浓的VH之间才应该是质量问题,同样合格的VH和Class A应该是 ...


感谢提醒,确实,应该说是性能。
第一个问题,由于美国从未获得VC钢板的样品,我无法提供佐证。就逻辑上说,是这个过程:
1.VC钢板强度高于VH,小厚度下,硬化部分强度高则更容易弹开炮弹。
2.VH钢板在小厚度下高于Class A(出处是达尔格伦的试射报告,汉化的在这里:(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480-1-15.html
7英寸(实际为183毫米) 编号:3133  型号:VH
美国海军对这块装甲发射了2发mk21-3型203毫米穿甲弹。结果令他们吃惊:测试得出的数值为118±1,不仅高于美国海军同类装甲的平均质量(112.8),甚至好于美国装甲的最高质量(116-117)。于是,美国又拉来了新式的21-5型穿甲弹,向这块装甲打了4发,得出的数值为110-111。依然高于美军平均质量(109.7),和美国最高质量接近(112±1)。

由于二战时期日本战舰是碰不到Mk21-5穿甲弹的,实际上应该按Mk21-3的试射效果为准。
而且VC在VH出现之前一直是作为日本重要船只的主要装甲使用的。虽然或许是日本工业水平不够的一个体现(20年代出现的MNC和NVNC装甲都比1900年代引进的VC和KC差很多),但也能侧面反映出VC装甲质量之优秀。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6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11-26 09:44 编辑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09:24
感谢提醒,确实,应该说是性能。
第一个问题,由于美国从未获得VC钢板的样品,我无法提供佐证。就逻辑上 ...


MNC和NVNC似乎都是均质装甲,所以抗弹性能不如VC似乎也算合理。
不过日本当时的技术水平确实不足,据说改造金刚号的时候“惊诧于金刚主炮塔正面装甲的硬度”,这似乎说明当时日本甚至还不知道表面渗碳硬化工艺......否则,经过渗碳淬火之后,装甲表面的硬度都在布氏600左右,不应该“惊诧”吧?
另,那块183毫米装甲印着克虏伯字样,应该是采用克虏伯硬化工艺的。
而VH最根本的则是采用了“新的热处理方法”,所以这一块装甲似不宜用于证明正统VH材料的性能。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1-26 09:41 | 显示全部楼层
akagizuo 发表于 2012-11-25 21:03
第一田纳西的总共水平装甲也就88MM左右水平,20000码外连日本14寸都挡不住,按照美国自己研究来说,20000 ...

说错了,贴一张坛友给的图,343主装后面是37/57的水平,其中机舱等部分的上装饰57,TDS的上部是37。田纳西的水平是3层,你拿一层说事算什么?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10:0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2-11-25 21:05 编辑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1-25 20:40
MNC和NVNC似乎都是均质装甲,所以抗弹性能不如VC似乎也算合理。
不过日本当时的技术水平确实不足,据说改 ...


MNC我暂时不肯定,但是NVNC的全称就是“非维克斯无渗碳表面硬化装甲”应该不会是匀质钢吧。
据说改造金刚号的时候“惊诧于金刚主炮塔正面装甲的硬度”,这似乎说明当时日本甚至还不知道表面渗碳硬化工艺......

这个应该是不可能的,日本自1900年就开始自产克虏伯渗碳装甲(KC),而且同级的比睿,雾岛,榛名都是使用的日本生产的同类装甲,应该说是体现了原厂装甲和日本产装甲的差距吧。
另外这个最早的出处应该是伊藤正德的《联合舰队的覆灭》,此处原文是“炮塔基座”,时间应该是为金刚进行第二次大改装时,由于炮井加深,需要在基座上开孔。
“那块183毫米装甲印着克虏伯字样”感谢提醒,但是我找了几张图来看,并没有看到该字样。另,美国对日本的“Class A”称呼仅限于VH,我倒是不认ATIG,USNTMJ和达尔格伦试验场三方面都会做出同样的错误判断。毕竟KC是渗碳装甲,化学性质上和无渗碳的VH相距甚远。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6 11:33 | 显示全部楼层
Zichuan 发表于 2012-11-26 10:03
MNC我暂时不肯定,但是NVNC的全称就是“非维克斯无渗碳表面硬化装甲”应该不会是匀质钢吧。

这个应该是 ...

原来是在炮座开孔,看来网上文字尤其是转手了N次的文字信不得...

NCVC我看多的几个文章都说是均质装甲,不过也有一篇说是通过热处理硬化,其目的也是为了生工省时。
“克虏伯字样”也是见过几篇文章这样说,我印象里也在介绍美国测试日本装甲的一个网上文中中看过一个图片,但没考证是不是这块183毫米。

“Class A”在美国似乎是指硬化装甲?或者A类装甲,而没有规定死硬化方法。这样看的话,这块装甲也必须要归类到A类。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海武魂全球架空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1-26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1-25 22:33
原来是在炮座开孔,看来网上文字尤其是转手了N次的文字信不得...

NCVC我看多的几个文章都说是均质装甲, ...

NVNC这个,我明天再翻翻资料吧。。。
至于克虏伯字样这个,我是真没看见,在这里有两张plate3133的照片http://www.warships.com.cn/thread-4127-1-2.html
而USNTMJ O-16(N)也将3133号装甲写作VH钢板(USNTMJ中的样本只有VH,CNC,MNC和NVNC)。
而到了达尔格伦,由于根本没有其他和VH同级的钢板,所以“Class A”就专门用于指代VH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6 12: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克虏伯火炮 于 2012-11-26 12:27 编辑

lse 给的网页有提及:
An experimental 7.21" (18.15cm) VH plate (#3133 at NPG, Dahlgren) seems to have been made from a German KC n/A (see above) specification added to an otherwise standard VH plate。
在《1947年美国海军对信浓号炮塔正面装甲的弹道学测试》中也有:
Note that one of these experimental plates--7.21" (18.3cm) VH plate NPG #3133--was patterned on Krupp KC n/A (probably from data traded with Germany during WWII) and was tested by the U.S. Navy at the NPG using 335-pound 8" Mark 21 Mod 3 and Mod 5 (the latter with the super-hard AP cap, which turned out to be required to penetrate that plate intact) during this same test series.

另,如果美国称呼日本装甲,以“Class A”专门用于指代VH,那似乎说明VH还是要好于VC的?或者还是因为当时没有测试VC?
话说我也认为VH抗弹能力不见得比VC强......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1-26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块钢板确实被算作VH。
我的意思仅仅是,这块板子看起来是实验性质居多,大约是与德国进行技术交流、使用KC n/A方法处理而来的。
尤其是它与大和级所使用的大概是不一样的,所以用它来证明VH在小厚度下优于CLASS A ,稍有不妥。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25 , Processed in 0.02633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