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12
主题49
精华2
积分3905
金钱2595
贡献30
阅读权限150
注册时间2010-12-11
最后登录2017-7-9
在线时间1184 小时

中尉
 
|

楼主 |
发表于 2011-12-16 09: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ridarx 于 2011-12-16 09:27 编辑
回复 动感炮神 的帖子
1930年,苏联粗钢产量突破500万吨,达到576.1万吨,超过战前历史最高水平,印度62.9万吨,南非4.0万吨,中国1.5万吨,巴西无数据。
1934年,苏联969.3万吨,印度81.0万吨,中国5.0万吨,南非1.1万吨,巴西无数据。
1938年,苏联1805.7万吨,印度95.2万吨,中国(含日占东北,不包括日占台湾)87.5万吨,南非30万吨,巴西无数据。
1940年,苏联1831.7万吨,印度131.2万吨,中国53.4万吨,南非36.3万吨,巴西14.1万吨。
1943年,中国92.3万吨,这一数据为新中国建立以前历史最高年产量,其中大部分为日占东北产量。
这一年,苏联1200万吨,印度为142.5万吨,南非41.8万吨,巴西18.6万吨。
1945年,苏联恢复到1225.2万吨,印度138.8万吨,南非53.6万吨,中国26.0万吨,巴西20.6万吨。
1946年,苏联1334.6万吨,印度131.4万吨,南非51.6万吨,巴西34.3万吨,中国1.6万吨。
1947年,苏联1453.4万吨,印度127.7万吨,南非60.3万吨,巴西38.7万吨,中国6.3万吨。
1948年,苏联1863.9万吨,印度127.7万吨,南非59.6万吨,巴西48.3万吨,中国4.4万吨。
1949年,苏联2329.1万吨,印度137.4万吨,南非63.6万吨,巴西61.5万吨,中国15.8万吨。
新中国建立后,钢产量开始快速增长。
1952年,苏联3449.2万吨,印度160.3万吨,中国134.9万吨,南非125.8万吨,巴西89.3万吨。
1953年,中国钢产量超过印度,在金砖国家中跃居第二位。
当年,苏联3812.8万吨,中国177.4万吨,印度153.1万吨,南非129.8万吨,巴西101.6万吨。
------------------------------------------------
从上述数据,就看出来了,对原本缺乏重工业基础的小国来说,只要有列强支援和投资,只要政府有发展决心,钢铁产量十年左右翻十倍,翻几十倍,压根没压力。
中国1930年全国才1.5万吨钢产量,到1938年由于日本对东北的投资和军事导向,钢产量就上涨为87.5万吨。这涨了近60倍。其他指标也都可以这样理解。
说实在的,工业300%增幅不用当真,就算一个估计(不是太高而是太低了),重要的是那些产量指标,在列强支援和投资下下,完全是合理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