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6018|回复: 7

[战史档案] [转载]四姆屿系列海战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5-27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材料严重不全,还望同好多加补充订正……


四姆嶼位在南竿與大陸定海灣中間,北緯26。13ˊ,東經119。48ˊ。在大陸連江縣筱埕鄉東南海域,屬筱埕鄉轄,是著名的閩東天然漁場,是兩岸漁民捕撈作業經常接觸區。屬大陸架無人居住島,由東碴下、南屏、浦澳、平碴頭四個主體島嶼形成,因島形似四珠眼睛,俗稱四目嶼,略呈橢圓形由東向西成一字形橫列,總面積達0.0292平方公里,島嶼地質為花崗岩體和火山岩組成,岩溝礁縫,峭壁陡立,島嶼淺灘密佈,東北方有紅酒石嶼,平嶼,西南臨七星礁等,這些島礁更是燕鷗海鳥聚集繁殖區。

 島嶼處寒暖流交匯水域,由於受閩江流域的沖刷,水質餌料豐富,成為各種魚蝦、蟹類繁衍、生殖、越冬的良好場所,每當春夏汛、丁香魚旺發,秋產鰻魚,冬汛盛產大黃魚、帶魚等,素有「四姆四周海,一潮一船魚」之美稱。

 四姆嶼猶如兩岸連江縣的中繼線,四○年代,國共特殊內戰期間,雙方都不願對方越雷池一步,此地成了兩岸特殊戰役中接觸最頻繁的敏感地帶,兩岸海軍在此海域零星衝突不斷,尤其在民國四十五年前後,舉凡在閩江口外海的任何大小戰役,戰艦都得向上級作戰役定期報告,並就經過及成敗做檢討。而海軍北區巡邏支隊對馬祖海域的巡弋,鞏固海島的安全,扮演幕後功臣,是值得禮讚的。
戰役簡述

壹、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一月二十九日。

 二、氣候:暗夜、無風浪、視界不清。

 三、經過:據馬祖守備區一月二十九日二十時五十分通知,由閩江口駛出艦艇三艘向北行駛,當發現我艦隊後,即在閩江口徘徊,並與筱埕之大型共軍艦一艘通話,請求支援攻擊國軍艦。國軍永春、正安、泰安三艦巡弋北竿塘與四姆嶼間海面,二十一時三十分,永春艦發現中型目標,由閩江口向定海方向行駛,即率正安、泰安二艦駛向四姆嶼附近,等候截擊。

 二十一時五十六分,永春艦以070航向,航速七節,集中砲火向目標射擊,二十一時五十八分,定海角一帶中共岸砲多門,還擊約四十發,永春艦左後方約300碼處,發現少數彈花。

 四、檢討:正安、泰安二艦雷達均失效,永春艦雷達能用,但影像不夠清晰,且不能指出目標真方位,不能指揮砲火射擊。

 貳、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二月三日。

 二、氣候:東北風、微風、微浪、有霧、視界不良。

 三、經過:永春艦奉總部稱:有共軍溫州大隊所屬砲艇六艘、由沙埕駛抵三都澳,有繼續南駛,經連江黃岐灣海面駛向定海灣,而定海灣有共軍海防砲四門,其外洋四姆嶼係該海域南面一個島嶼,形成狹窄水道,係共軍砲艇主要航道,四姆嶼附近水淺,對我艦航行使用正左舷各砲,均能發揮最大威脅。

 永春艦於當晚八時五十六分過北竿塘進嶼,改航向270T,航速七節,雷達發現目標自北茭嘴方向,沿紅酒石南下,於是開始備戰。

 經測目標航向110T,航速九節,往定海灣航進,於是永春艦加速為10節,以40米砲射擊目標。

 晚九時五十四分定海灣岸砲向永春艦射擊約五十餘發,未中我艦,直至十時四十分解除備戰。

 四、戰果:共軍砲艇於閩江口附近擱淺,判係被永春艦攻擊受傷而致擱淺,我方彈藥消耗:三寸砲彈80發,40糎635發,20糎180發。

 五、戰鬥檢討:

共軍優點:

 (1)警覺提高,於不良視界下,能測定我艦艇位置,適時發砲射擊,顯示有雷達裝置。

 (2)共軍砲艇有岸砲掩護活動。

 劣點:

 (1)據馬祖指揮部側聽,共軍電話用明語說明或報告。

 (2)過於喜戀淺水海面,容易擱淺,我艇砲無雷達裝置,影響夜間作戰射擊之準確性甚大。

 參、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四月一日。

 二、天氣:月光微弱,視界四千碼,風向050,風力15~20,海面有湧浪。

 三、經過:根據艦指部情報資料:共軍福州大隊砲艇二艘,於三月三十一日十八時五十四分在閩江口一帶活動。

 根據馬祖海軍巡防處西尾雷達站于二十三時發現目標兩個,在閩江口向東北航行。

 黎玉璽指揮官於四月一日淩晨一時二十分,電北巡支隊長率永康、永勝二艦出航巡弋,時二艦正在白犬島西北三浬處,於是加速前往截擊,一時三十六分距離目標八千碼,開始備戰,未幾開始發砲轟擊,共軍砲艇也以40厘砲反擊,定海岸砲也向我艦射擊約十餘發,我艦脫離岸砲射程後,于二時十二分解除備戰,三時五十七分,我兩艦返抵馬鼻灣外海拋錨警戒。

 四、戰鬥力:

(1)我兩艦士氣旺盛,射擊準確,戰鬥力良好,人員裝備無損傷。

(2)彈藥損耗:永康:3寸砲98發,40糎砲17發。永勝:3寸砲34發。

五、檢討:

(1)我艦艇無雷達,無法夜間作戰,影響射擊準確性。

(2)我艦在岸砲射程以內,同時因背向微弱之月光處,處於不利之態勢。

(3)我艦于巡弋時,必須在適當之位置,否則在通訊遲緩狀況下,殊難把握戰機。

(4)馬祖附近海面礁石羅列,如於夜間作戰,無良好雷達設備,艦隻不特無法活動,亦無法偵捕敵艇。

(5)查定海共軍有雷達設備以應,及早發現。

 肆、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六月三日下午九時五十三分。

二、天氣:晴朗、微風、能見度佳,風浪平靜。

三、經過:馬祖連絡組通報:下午九時四十分在四姆嶼西南8浬,發現小型目標四個(命名C4),航向030,航速8節。次晨零點三十五分馬祖連絡組通報,黃岐駛出中型目標一個(命名D1),航向225,航速8節。德安、昌江、珠江三艦於是日晚泊福澳港警戒待機,獲悉小型目標,駛往截擊,德安艦隨後支援掩護。我三艦根據防情報以雷達嚴密搜索,在最近距離六千碼時,發現目標方位及距離,發射5寸砲照明彈兩發及高爆彈兩發,經照明搜索未能發現,防情繼續報導,該目標已駛至北茭嘴附近消失,故未予繼續追擊,轉向半洋礁一帶巡弋。昌江、珠江兩艦仍在四姆嶼以南一帶東西巡弋。兩艦巡弋至半洋礁西南兩千兩百碼處,發現D1 目標,我艦以猛烈砲火迎頭射擊,最近距離曾接近至兩千一百碼,該批目標未還擊,轉向定海灣,我艦停止射擊,前後共射擊十五分鐘之久,淩晨二時二十四分,月亮初升,我艦居不利態勢,且目標亦遠,乃令兩艦與德安艦返泊馬祖澳海面警戒。

四、戰鬥力:

 (1)我軍為德安、昌江、珠江三艦,士氣旺盛,射擊迅速,戰鬥力良好,人員裝備無損傷。

 (2)彈藥消耗,德安五寸砲4發,昌江三寸砲44發,四十糎砲129發,二十糎砲114發,珠江艦三寸砲24發,四十糎砲104發,二十糎砲240發。

五、檢討:我艦背月,目標暴露,處不利態勢,共軍艇船藉岸砲掩護,沿岸航行,使我艦不易接近深入,發揮火力。

 伍、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七月十九日二十三時四十五分。

 二、天氣:晴、東南風,風速約12浬,視界尚佳,月光對我不利。

三、經過:

(一)馬祖、長岐(北竿)有國軍砲兵駐守,聯智、聯仁二艦在福澳警戒待機,可隨時支援作戰。根據馬祖海軍連絡組防情及電通知,于二十三時四十分雷達發現中型目標一個,自熨斗水道口沿岸北行,航速10節。
(二)鄱江、貢江二艦自福澳高速駛向四姆嶼一帶截擊。二艦駛抵四姆嶼以南三千碼處,雷達發現該目標相關方位330,距離七千二百碼。

(三)凌晨五十五分我艦逐漸接近目標中,以三寸砲火向目標猛烈轟擊。

 (四)共軍船已駛向定海灣角以北,與我艇距離展至九千八百碼,雷達回跡亦逐漸消失,二艦安返馬祖澳繼續警戒。

四、戰鬥力:

 (一)我原有兵力為鄱江、貢江、聯智、聯仁四艦。聯智、聯仁因戰鬥力較差,且聯智雷達及UHF故障,不能使用在福澳警戒,未參加作戰。

(二)我各艦士氣旺盛,射擊準確,戰鬥力良好,人員裝備無損傷。

(三)彈藥消耗計:鄱江三寸砲彈24發,貢江三寸砲彈2發。

五、檢討:

(一)共軍艇均藉岸砲掩護沿岸航行,我艦無法過於接近,捕獲困難。

 (二)支隊長海軍上校陳振民親率各艦,動作迅速,協調良好,射擊準確,表現英勇。

 陸、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七月二十一日二十三時四十分。

二、天氣:晴、滿月,風向西南風,視界約四千碼。

三、經過:

(一)永壽艦在馬祖澳支援聯仁、聯智兩艦,在福澳警戒待機,當晚二十三時四十分馬祖海軍連絡組通報:四姆嶼附近有小型目標兩個,次日淩晨四十二分連絡組通報:西尾雷達方位303,距離一萬六千五百碼,發現小型目標兩個。

(二)貢江、章江兩艦高速疾駛截擊,貢江、章江駛抵四姆嶼附近,雷達搜索未發現目標,零點五十七分連絡組通報目標消失。

(三)淩晨一時又接連絡組通報,在西尾雷達站方位303,距離一萬二千碼處,又發現小型目標兩個,當時因永壽艦雷達故障,留馬祖澳搶修,即令貢江、章江兩艦再行攻擊,距離七千碼開始射擊,經兩艦射擊後,目標消失,停止射擊,當時共軍川石岸砲曾向我艦射擊6發,一時四十分兩艦安返馬祖澳警戒。

四、戰鬥力:

(一)我原有兵力為永壽、貢江、章江、聯智、聯仁五艦,永壽因雷達故障在馬祖澳搶修,並機動支援,聯仁、聯智兩艦在福澳警戒待機。各艇士氣旺盛,射擊迅速準確,戰鬥力良好,人員裝備無損傷。

(二)彈藥消耗計:貢江3寸砲彈4發,章江3寸砲彈3發,40糎砲彈11發。

五、檢討:

(一)夜間作戰搜索目標惟雷達是賴,而永壽雷達情況欠佳,發生故障致未能參加戰鬥,影響戰力。

(二)貢江、章江兩艦攻擊精神旺盛,戰志高昂。

(三)共軍艇傍岸航行,憑籍岸砲掩護,對我艦之行動頗為不利。

 柒、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八月十八日。

二、氣候:薄雲淡月,西南風,風速五~十浬,視界約一千碼,海面平靜。

三、經過:

(一)凌晨十五分,馬祖連絡組防情通報,西尾方位284,距離一萬六千碼發現小型目標二個,航向040,航速四節。

(二)馬聯組防情通報:二目標仍向定海灣緩移,航速三節。

(三)北區巡邏支隊 指揮官海軍上校陳振民,負責本戰役作戰指揮。旗艦區隊 德安艦指揮官海軍中校林植基,在馬祖澳附近指揮作戰並支援。攻擊區隊 章江、貢江兩艦指揮官,章江艦長海軍上尉周顯發擔任攻擊任務。警戒支援區隊 聯仁、聯智兩艦指揮官海軍少校蔡彥在福澳警戒待機。

(四)戰鬥經過:章江、貢江兩艦於淩晨三十分高速馳往截擊,攻擊區隊兩艦駛抵四姆嶼,方位153,距離八千碼處,第一次開始以三寸砲射擊,繼續接近至五千碼,以40糎砲加入猛烈轟擊,凌晨二時三十五分我艦停止射擊,章江、貢江兩艦經半洋礁,於三時十五分返抵馬祖澳。

四、檢討:

(一)本次戰役中情報傳達迅速,通信靈活,對截擊能把握戰機,獲致戰果,助力甚大。我艦40糎砲距離目標在五千碼開始射擊,視覺較遠。

(二)參戰人員:北巡支隊部官員9名,戰士13名,德安艦官員5名,戰士40名,章江艦官員14名,戰士65名,貢江艦官員14名,戰士62名。

(三)在彈藥消耗方面:章江艦三寸砲彈15發,40糎砲彈79發,貢江艦三寸砲彈9發,40糎砲彈152發。

 捌、 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九月十一日二十一時二十五分。

    二、天氣:晴、半月,風向東北風七級,視界約二千碼。

 三、經過:

 (一)北區支隊 指揮官海軍上校陳振武,第一區隊以德安、鄱江二艦組成,指揮官由德安艦長海軍中校林植基兼。

 (二)晚九時二十五分馬祖連絡組通報,在四姆嶼西北有中型目標一個,向東北行駛,命名A1,當即斥德安率鄱江兩艦前往截擊,二艦駛至四姆嶼東八千碼處,馬祖連絡組通報目標消失,我二艦隊返航。在返航途中繼接馬祖連絡組通報,四姆嶼南有小型目標四個,命名B4,德安艦率鄱江艦于二十三時五分接近至一萬碼時,德安以五寸砲向該目標射擊,經射擊後,由雷達發現一個目標消失,另三個目標向定海灣逃逸,鄱江艦因距離遠未發砲。

 四、檢討:

 德安艦以五寸砲射程遠,裝彈快,操縱靈活且威力大,準確性良好,故能有效攻擊砲艇。

 玖、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十一月九日二十三時三十分。

 二、天氣:陰、天空烏雲密佈,海面湧浪,能見度低。

 三、經過:

(一)兵力編組,北區支隊 指揮官海軍上校謝祝年。率攻擊區隊 永康、永壽兩艦。

(二)當面共軍海上活動頻繁,時有三兩砲艇往來於閩江口與三都澳間,為 有效執行封鎖,馬祖連絡組通報:發現C2目標後,永康、永壽兩艦馳往截擊。高速接敵至距目標六千碼時,即采同航戰開始攻擊,最近戰鬥距離五千四百碼。

(三)定海岸砲即向我艦猛烈射擊,我艦仍以航速12節前進。至凌晨零點三十八分共軍岸砲射擊益趨密集,戰鬥附近曾發生數次爆炸火光。

(四)零點四十八分共軍岸砲始停止射擊,總計戰鬥中,定海、川石等岸砲向我艦射約百餘發,我艦無損傷,繼續巡弋四姆嶼附近海面。

 四、檢討:

(一)馬祖連絡組雷達性能良好,得以早期發現目標,使我艦預作攻擊計畫。

(二)戰術指揮正確,于目標減速時,我艦亦減速,以把握有利攻擊位置,且戰術運動儘量利用同轉,運轉靈活,得以避免轉向時,因等待後續艦而延續時間。

 拾、一、時間:民國四十五年十二月十二日二十時。

 二、天氣:晴天、東北風,風速20浬,中浪,半低潮,上弦月。

 三、經過:

(一)由於馬祖(南竿)、長岐(北竿)有砲兵駐守,一五五砲及九O高砲可支持海面作戰,北區海巡支隊支隊長海軍上校謝祝年,攻擊艦隊有永康、永壽、信陽三艦。

(二)近來馬祖當面共軍海上活動頻繁,其中有魚雷快艇四、五艘,並有誘我出擊之企圖。

(三)二十時十分接獲馬連組通報:在川石島東北約一千五百碼,發現中型目標B5五個,向東北航速6節,即率永康、永壽、信陽三艦出擊。

(四)距離約七千碼,因目標快到達四姆嶼,為求殲敵乃令信陽艦單獨行動,高速前往接敵,同時,永康、永壽兩艦以采橫隊,加速12節前往截擊。(待續)

(五)晚八時五十四分,定海岸砲及中共艦同時向我還擊,部份彈著落於信陽艦左後方數十公尺處,晚九時二分有共軍照明彈兩發落于永康左後方二千碼上空,中共彈數發落于永康艦尾,距離數十碼處,是時永康、永壽航向140,屬艦雷達與目標失去接觸,信陽艦同時停止射擊,三艦返航馬祖澳。

 四、檢討:

(一)指揮正確:信陽艦單獨行動,高速前往截擊,鬥志旺盛,接戰中漸戰漸進,士兵技術嫺熟,發砲快速。

 (二)屬艦雷達性能較差,與目標接觸之初,分不出目標數目。

 (三)參戰人數及彈藥消耗統計:北區支隊部官9員,兵13員;信陽艦官22員,兵170員;永康艦官19員,兵103員;永壽艦官19員,兵103員;信陽艦五寸砲彈28發,永康艦三寸砲彈67發,永壽艦三寸砲彈117發。

拾壹、一、時間:民國四十六年一月二十四日十九時十分

二、天氣:陰、東北風,風速約15節,小浪,半低潮,無月色,視界約二千碼。

 三、經過:北區支隊長劉征率永修、泰安兩艦在馬祖海域警戒,信陽艦返基隆修補,成安艦為後方支援艦。

 十九時十分接獲馬連組防情通報:在龍牙石附近發現小型目標五個(A5),航向東北,判為共軍艦有北上企圖,信陽艦率泰安艦前往接敵截擊,永修、成安艦為後方備戰支援。

 目標已抵四姆嶼西北四千五百碼處,信陽、泰安兩艦位於翰林角西四千五百碼,中共定海方向探照燈向我艦照射,同時岸砲發砲向我攻擊,此時信陽、泰安兩艦亦發砲猛烈對目標攻擊,十九時四十七分信陽艦雷達故障,但仍依防情描繪目標之位置,相繼向敵接近,繼續轟擊。定海、東岱澳頭方向岸砲同時向我艦隊攻擊,信陽、泰安兩艦追擊中共艦駛入平嶼後,始行停止射擊,返航時,岸砲仍向我射擊。

 四、檢討:

(一)監視區域及注意之重點正確,支隊長巡邏搜索與監視重點多置於閩江口及定海灣一帶,故共軍航運及其海上活動艦艇一經出現,即遭痛擊,因而獲得戰果。

(二)把握戰機,我支隊經常確保機動,隨時執行巡弋搜索,並有緊急起錨備署技能,及時截擊對岸砲艇於海上。

(三)信陽艦雷達中途故障,使其作領導艦者,顧念本身船位之安全,致未能放心延長追擊。

(四)、參戰人數統計:支隊部官員9人,戰士13人;信陽艦官員23人,戰士172人;成安艦官員21人,戰士111人;泰安艦官員21人,戰士110人;永修艦官員18人,戰士98人。

 彈藥消耗統計:信陽艦五寸砲彈26發,成安艦五寸砲彈44發。

 拾貳、一、時間:民國四十六年四月二十七日七時五十五分。

 二、天氣:天陰、有薄霧,雲層極低,大陸山頭為濃霧所罩,東北風力約三級,海面平靜,視界約六千碼,霧正在消散中。

 三、作戰經過:北區支隊指揮官海軍上校李敦謙,率攻擊艦灃江、湘江兩艦以及支援艦成安艦在馬祖海域警戒。

 (一)四姆嶼一帶海面發現快速目標活動,現正值「五獄計畫」執行期中,我運輸船隻來往頻繁,艦隻活動增多一倍以上,本支隊確保馬祖附近海域之安全,以掩護我五獄計畫,及運輸船隻之裝備與下卸。

 (二)七時五十五分成安艦雷達值更,發現四姆嶼南七千碼處有中型目標兩個,回跡甚強,距馬祖澳僅一萬四千碼,當即率艦前往截擊。

 (三)成安艦雷達發現四姆嶼目標,有向我接近之趨勢,立即通報馬祖澳外錨泊之中榮艦備戰,起錨注意海上目標動態,我各艦立即解纜備戰,高速駛往接敵。

 (四)灃江、湘江艦位於四姆嶼東南九千碼處,距敵約八千碼,發現二中型目標,為共軍砲艇二艘,率帆船七至十艘航向330,航速六節,向定海灣行駛。

 (五)灃江、湘江兩艦距敵三千五百碼時,為發揮最大火力,以四十糎砲開始射擊。

 四、檢討

 (一)早晨值視界惡劣,時我各艦即開雷達嚴密搜索,以防快速目標蠢動,伺機向我偷襲,故能及時發現中共船活動。

 (二)此次于日間接戰,顯示意外形式,對敵之奇襲,能收戰果。

 (三)我艦通信情況良好,防情傳速迅速,確實艦隊運動靈活,相互配合得宜,指揮官適時正確下命令採取戰術。

 (四)各艦官兵士氣高昂,指揮官具冒險犯難之精神與旺盛之企圖心。

 (五)優勢火力,我艦接敵最近至三千五百碼,使我各砲均能發揮火力。

 (六)成安艦雖冒共軍岸砲之威脅進入支援。灃江、湘江艦為同型艦,性能相同,速度齊一,可收協同一致之效果。

 (七)各艦參戰人數統計:北區支隊部官員10人,戰士14人;成安艦官員20人,戰士123人;灃江艦官員13人,戰士64人;湘江艦官員13人,戰士65人。

 彈藥消耗統計:灃江艦五寸砲24發,四十糎56發;湘江艦五寸砲20發,四十糎127發。

 拾參、一、時間:民國四十六年五月二日九時五十分

 二、天氣:晴,能見度佳。

 三、作戰經過:

 (一)六二部隊電稱:有新型水中武器南下增防,本隊隨時戒備,九時五分旗艦瞭望發現四姆嶼南二千碼處,有中型目標三個,成單縱隊行進,於是驅艦前往截擊,確保馬祖島及五獄支隊運輸船隻裝卸之安全。

 (二)證實在閩江口及定海灣有快速目標進駐增防,本隊密切注意其行動。

 (三)九時四十分發現快速目標二個,向我高速接近,本隊即捨棄行將遠盾之三中型目標,並密集砲火,向該一快速目標射擊。

 (四)成安旗艦首先以五寸向目標發砲攻擊,成安五十一砲發射第九發時,命中敵左首艇,水柱從艇首上沖,旋即見該艇向右舷傾斜,速率頃減,判已受重傷,九時二十三分德安艦五寸砲開始發射,此時我艦隊砲火極猛烈,共軍艇改向大陸定海方向行駛。

 四、檢討:

 (一)我值更官兵確守崗位,負責盡職,嚴密監視水面目標動態,故能及早發現中共船活動,使其伺機向我偷襲之計難以得逞。

 (二)各艦起錨動作迅速,能爭取時效,使我有力砲火能迅速發射,收制敵機先之效。

 (三)我艦官兵士氣旺盛,戰志高昂,奮勇作戰,並能隨時注意海面情況,使快速目標無法伺機偷襲,足證官兵警覺性強。

 (四)我艦通信作業良好,防情傳遞迅速,確保艦隊運動靈活,相互配合得宜,尤其指揮官適時下達命令,確立殲敵決心,把握戰機,予敵重創,為此次戰役致勝最重要之點。

 (五)我三艦參加戰鬥,不便單艦深入行動,兩艘相互支援,當可駛往四姆嶼附近攻擊,戰果當更為輝煌。

 (六)成安艦電子儀器為LIHF雷達,均無避震裝置,經前後五寸砲齊放後即受震故障,臨行無法修復。

 (七)參戰人數統計:支隊部官員10員,戰士14員;德安艦官員23員,戰士149員;成安艦官員20員,戰士123員,;沅江艦官員14員,戰士64員。

 彈藥消耗統計:成安艦五寸砲二十六發;德安艦五寸砲三十發;沅江艦三寸砲三發。

 拾肆、一、時間:民國四十八年二月十九日。

 二、天候:陰雨、低雲、視界不良,西北風,風力三至五級,中浪。

 三、戰役經過:

 (一)馬祖海軍連絡組雷達發現于龍牙石、川石島、紅酒石、蟹嶼、四姆嶼附近,梅花東北海面,共發現大中小型目標八批,計27個活動。

 (二)十二時二十五分,北支隊率丹陽(官27名,兵133名)、資江(官17名,兵62名)、章江(官15名,兵64名),取道馬祖海峽高速進入四姆嶼和南竿塘之間迎戰。

 (三)北支隊令各艦主砲向A(6)中型目標瞄準射擊,丹陽艦主砲向四姆嶼B、D兩目標射擊,時中共米格機一架低飛,迅即消失於雲霧中。

(四)十三時二十分停止射擊,脫離戰場。

四、檢討:

(一)馬祖海軍連絡組情報傳遞及時迅速。

 (二)北巡支隊指揮官兼支隊長海軍少將李敦謙率丹陽(旗艦)、資江、章江三艦有作戰決心,有絕對制海權之先機,且士氣旺盛,雖無豐碩戰果,然能收阻絕之效。

 (三)根據情報資料,馬祖當面中共海上兵力計有福州巡防大隊所轄YP28艘,LCM85艘,魚雷快艇隊PT21艘,另有運補船隻,足見中共東海艦隊已逐漸南移,在三都澳一帶迭有發現,也常活躍在北茭半島、四姆嶼、閩江口、海壇島一帶海面。

 (四)中共空軍兵力佈置在澄海、龍溪、路橋、福州、龍田等地機場,擁有各型飛機300餘架,經常活動於大陸沿海及馬祖、東引一帶上空,均對我艦構成極大威脅。
       

TOP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6-13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看来这种PC与护卫艇机帆船之间的战斗,谈不上激烈,但看战斗报告却非常有意思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14 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正体字的文章看这不习惯啊
水雷战队之最强旗舰,威力强大之93酸素鱼雷的调遣者,撕开美国鬼畜防线之死亡之矛,BB党的杰出党员,久经考验的多炮塔主义者,战列舰爱好者的良心——超甲巡

军士长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14 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的累,不过挺有趣
【该用户ID已被系统回收】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15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动感炮神 于 2012-6-15 16:10 编辑
超甲巡 发表于 2012-6-14 00:14
正体字的文章看这不习惯啊


谷歌翻译,这个可以用自动翻译程序的,很方便还不出错。软件翻译只有在简体汉字与繁体汉字之间的翻译才不会出错……










额。这个是国军方面的资料啊。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6-15 23:10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6-15 13:41
谷歌翻译,这个可以用自动翻译程序的,很方便还不出错。软件翻译只有在简体汉字与繁体汉字之间的翻译才不 ...

打了十四次,双方除了浪费若干弹药燃油外毫无战果……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6-15 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6-15 13:41
谷歌翻译,这个可以用自动翻译程序的,很方便还不出错。软件翻译只有在简体汉字与繁体汉字之间的翻译才不 ...

一样一大堆错。繁简不是对译的,有很多一对多。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2-6-16 03:07 | 显示全部楼层
L'Soleil 发表于 2012-6-15 23:43
一样一大堆错。繁简不是对译的,有很多一对多。

吉公尺‧卡特... 某出版社搞過的笑話
然後還有干幹不分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45 , Processed in 0.0208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