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878
主题91
精华4
积分5097
金钱2637
贡献40
阅读权限170
注册时间2011-2-21
最后登录2024-8-28
在线时间813 小时

上尉
 
|
最近在太平洋战争吧,看到晓攻提出炮弹的穿深根比动能有关,也就是和单位面积所受的动能有关
得出如下例子,压码头的94式450MJ的动能,实际效果和354MJ的mk7重弹差不多,因为比动能16X16/18.1X18.1=0.78
请问这种说法有道理吗?
我觉得大口径弹应该更有优势才对,而且BB的炮弹常常尺寸大于防御板厚度,更可能直接用冲击力在装甲板上剪出一个洞来,这时抵抗的剪力=抗剪强度τ*周长*板厚,彻底剪穿的抵抗剪力做功应该对应消耗的动能。由于板厚一定,真正尺寸起到的作用只是一次关系,也就是18寸的对应的16寸的动能应该是直接一次线形的关系
另外根据navweapon的资料,法国,意大利,和美国炮的炮口穿深的关系,都不太支持晓攻提出的比动能的关系,比如面条的炮,炮口动能超过320MJ,按照比动能理论,应该比354MJ的Mk7更强,但是炮口穿深,面条的炮即使按美国经验公式也不如mk7;还有公鸡的380,炮口动能是299,和301MJ的mk6基本一样,按照比动能应该完爆mk6,事实炮口穿深还是mk6更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