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2440
主题101
精华17
积分8656
金钱4314
贡献170
阅读权限200
注册时间2010-11-24
最后登录2017-4-6
在线时间890 小时

少校
 
|
年代框架定位在历史层面1935年期间,对咱而言就比较掣肘了,本胡子不倾向于架空美日英法意德苏七大列强的舰艇设计,可以说基本都是惯性思路了,没有什么可以值得出新的地方。荷兰,瑞典,西班牙三小强对于本胡子也没啥吸引力,军事工业小强波兰虽然是本胡子的最爱,但实在看不出30年代中期该国海军有建造重巡的刚性需求,说实在的,对于波兰海军来说,与其建造一艘全新的条约重巡,不如再少许添点钱,买进二手的“布列塔尼”级更实惠。
本胡子更想架空其他有海军,也有财力承担条把条重巡的濒海国家,但1935年的年限把本胡子所想采用的炮备给封杀了.........
如上图,本胡子最想给小国的架空重巡配置的火炮其实是历史层面上突厥国委托捷克斯洛伐克斯柯达厂设计的210mm重型加农炮,该炮直到捷克斯洛伐克并入大德国后才完成设计,德国军方将其定型为K-39。这种重型远射程火炮采用斯柯达一贯的箱形底座风格,具备全向环射能力。据推测突厥军方应该考虑将其部署于海峡区以及部署在高加索南麓的边境要塞区。
本胡子为什么希望小国的重巡主炮采用移植这种地炮上舰呢?还是因为出于后勤便捷考虑,本胡子对于军事后勤的标准化,通用化,便捷化追求达到了几乎苛求的地步(现实生活也如此,比如买衣服时,确认难洗的衣服一律不考虑!),这类小国不生产重巡所需的8英寸级别舰炮,甚至弹药也不一定能做到自给,只能从原产国持续购买,而一个小国能拥有多少重巡?条把条撑死了!如果该国的海军岸防部队和陆军部队也装备了8英寸级别的地炮(海岸炮或攻坚重炮),而两者口径和型制不通用的话,无疑给该国军方的后勤部带来很大的麻烦,且在预期的战争中无法做到陆海军弹药互相调拨。本胡子不由得想起了冯小宁导演的电影《1894甲午海战》中的一幕——————————
丁汝昌(杨立新饰):中堂,我北洋舰队305mm榴弹只剩三发了。
李鸿章(孙海英饰):什么?305mm炮每门炮只有三发榴弹?
丁汝昌(痛心疾首状):中堂!是定远镇远两舰共八门305mm主炮一共才三发榴弹!
李鸿章(震怒状):什么?!严查!买炮弹的银子都到哪儿去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