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iaming

[电影电视] 亮剑——人人都盛赞,我却看了不到一集就看不去了!

[复制链接]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16 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0-16 11:22
【你不知道的《亮剑》的后半部分】简单概括:丁伟为彭德怀鸣冤被捕。李云龙岳父划为右派,发配北大荒,60年 ...

先不说战斗场面上武器的不严谨,这是国内电视剧的通病。
电视剧只是在父母看的时候瞄了两眼,小说倒是看了。
小说的后半部分被阉割了,于是一部伤痕文学就变成了主旋律。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0-16 21:38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2-10-16 11:36
先不说战斗场面上武器的不严谨,这是国内电视剧的通病。
电视剧只是在父母看的时候瞄了两眼,小说倒是看 ...

个人感觉亮剑的后半部分才是最精彩的,刚正不屈,可惜不符合啊,能不提及就不提及,尽量让人淡忘。
千年古邑襟吴楚 百载皖都仲汉宁
内军械所工业史 巡抚衙门辛亥魂
迎江寺里听风雨 黄梅戏中说古今
天柱圣境诗仙慕 文化启蒙独秀擎
人杰地灵今非昔 高铁绕城复无伦
无情最是长江水 兴衰成败匿无声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2 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gf4200ti 于 2013-5-12 20:27 编辑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2-9-15 11:41
写生还是很快乐的,作为一个艺术专业毕业,又在当专业老师的人,这是一段快乐的时光! ...


中学写生写了5年,写到想吐,大学画人体看到小JJ没了反应,当年为了吃个传说中的美食骑自行车55公里一个来回,感觉还是小青年有活力啊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3 08:43 | 显示全部楼层
gf4200ti 发表于 2013-5-12 20:25
中学写生写了5年,写到想吐,大学画人体看到小JJ没了反应,当年为了吃个传说中的美食骑自行车55公里一个来回 ...

从中学到大学,欢乐多的事情可太多了,旷课、打架、女生体检在窗外偷窥;大学画画有段时间特别狂热于印象派,蹲在楼顶半个月画一幅画,还有一场和选修课美女老师的师生恋,至今难以忘怀!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3 12: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斯佩伯爵 发表于 2013-5-13 08:43
从中学到大学,欢乐多的事情可太多了,旷课、打架、女生体检在窗外偷窥;大学画画有段时间特别狂热于印象 ...

兄弟你也搞艺术?哦考,还是老师搞恋爱,你强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13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gf4200ti 发表于 2013-5-13 12:40
兄弟你也搞艺术?哦考,还是老师搞恋爱,你强

现在已经在大学教书,青葱岁月不可追忆

列兵

发表于 2013-5-25 10:17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不看抗日神剧,信手转帖一下

影片《亮剑》赢得了广泛赞誉,人物形象丰满,故事生动感人。其实,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很多情节和人物是来源于真实的历史之中,是有历史原型的,主人公李云龙和丁伟等角色都是有其人物原型的,影片中李家坡一战全歼山崎大队这一情节也是有历史原型的,这就是百团大战后期的关家垴战斗,而历史中的冈崎大队被改称山崎大队。

关家垴战斗是我军在百团大战后期的一次重要战斗,也是彭德怀在抗日战争期间直接指挥的唯一一次战斗,并且成为日后军史上对百团大战的争议中,对彭德怀提出责难最多的一个历史重点。

当时的实际情况是:彭德怀、刘伯承、陈赓等在关家垴指挥129师三八六旅、十旅一部、决死一纵队二十五团、三十八团各一部,共计7个团(全是一二九师和八路军总部的主力部队)居然还消灭不了600余人的冈崎大队,反而使得129师遭受重大损失。其时,彭德怀要求129师一定要将坚守有利地形的日军一个大队歼灭,对刘伯承、陈赓的建议置之不理,甚至说出以“取消一二九师番号”的威胁之语。

其时,和影片《亮剑》中表现出来的一样,经过百团大战第一和第二两个阶段的作战,日军在华北地区连续遭到八路军两次大规模攻势的打击,陷于异常混乱的境地。为此,敌人急忙调集部队进行报复扫荡,并对根据地的老百姓进行灭绝人性的“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人路军在根据地的生存条件,凡是根据地人民,不论男女老幼,一律杀死,房屋一律烧毁,粮食统统抢走或烧毁,连锅碗也要砸烂,逢井便放毒药。和顺因为是百团大战中129师师部驻地,日军在“扫荡”中先后五次焚烧村落。在马家庄,290多位老百姓被日军逼到一个大房子里点火活活烧死;被强迫到庙里开会的韩洪镇400多群众被日军活活烧死;日军在沁县一县就杀死5090多人;太岳全区有12万石以上的粮食化为灰烬,无数村落变成焦土。可以想象,日军的这些罪行深深地刺痛着一直在前线负责指挥八路军作战的彭德怀,使他怒火中烧,一心要寻找时机,再狠狠地教训一次日军,使其 “扫荡”不敢这么嚣张残忍。

更让彭德怀恼火的是,日军第4独立混成冈崎大队之600余人居然窜犯到八路军的一个军事重地——水腰兵工厂黄崖洞,这是1939年朱德、彭德怀、左权等亲自察看之后,一致同意的总部军械所,军械所到1940年已经发展为月产400支步枪和大量弹药的兵工厂,成为八路军敌后抗战的重要补给基地。刚刚从砖壁村转移到黎城县不久的彭德怀听说日军已经进入黄崖洞,勃然大怒,对内追查原因,下令以军法处决了未经抵抗擅自撤守的连长;对外亲自上阵,要严惩这股敌人。

事后据彭德怀自述中所言,之所以不惜伤亡要消灭日军一个大队,是为使日军以后的扫荡不敢再以大队为单位出动,这样就能够使日军以后扫荡的时间间隔延长,空隙增大,从而增加我军的回旋余地。这种说法,也有一定道理,不过细加思量,还是有些事后总结的推脱之意,恐怕彭总当时还是怒火中烧,情感代替了理智,一心要歼灭对手,对敌情我情的判断不够冷静客观了。

并不是说,不应该打击敌人,关键在于怎样打。恐怕彭总有些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战略上缺乏统筹,战术上又失之精细。

首先,关家垴是在我根据地内,地形险要,易守难攻,没有理由到进攻开始才对这一典型地形有所了解吧?既然定下了全歼敌军的决心,为什么三八六旅在打击敌人的时候要把他们赶到这么一个得天独厚的所在呢?又或者为什么在不事先自己派一支部队上去,让敌人来攻吃点苦头?

再者,就像陈赓建议的,用八路军擅长的伏击战术来歼敌,等敌人离开时再打也是可行的,毕竟那并不是敌人的据点,敌人是路过在那里住一晚上,等敌人下了关家垴继续赶路时再打,是可以做到的。当然,陈赓建议的时候,进攻关家垴的战斗已经打了大半夜,敌人也已经意识到我军这一次的目的是要全歼冈崎大队,这个时候即使撤围,敌军也不会草率行军,出现像平型关和广阳那样的好战机了,所以,刘伯承打电话给彭德怀,建议干脆暂时撤围,另觅战机。仗打到这个时候,坚持下来未必不对,但问题是,为什么直到战斗失利才考虑应该利用我军熟悉地形士气高昂长于近战夜战等长处攻击敌人的短处,这在战斗准备阶段就应该考虑到了,《兵法》上也说“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就是彭德怀作为指挥员的失误了。此役129师损失主力2000余人,也没有完全消灭600人的冈崎大队,在援军支援下,仍有50人左右逃脱,而还被随后赶到的1500日军疯狂报复,一次就杀了6000老百姓,使根据地人民了蒙受巨大的人员财产损失。

彭总后来自己也承认“(当时)这一想法是不符合当时实际情况的,因部队太疲劳,使战斗力减弱了,使129师伤亡上多了一些。”“后果的责任,是应当由我来负的。”

至于刘伯承和邓小平在1942年的书信中所说的:“有同志说,百团大战第三期的指挥错误,这种看法不合事实,因为第三阶段是三次反扫荡,只有最后应不应大关家垴一仗问题。我们的结论是应该的,不打这一仗,在政治上损失太大,实际上这一仗停止了敌人一个大队可以在根据地横冲直撞的局面。”对此,刘邓把关家垴一战的意义上升到政治的高度,固然有理,也是长者之言,只是没有论及作战上的具体问题。

下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5-25 14:40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上本就没有完美的事情.
看一件真实问题得看你从什么角度去入手.那所得的结论也会截然不同,这就是世界如此多的争议和五彩斑斓的源头.
如果你无聊,那这部片确实可以看,还能看得津津有味,至少我父母是这样.
如果你是数据控,那你会认为这是个渣渣,就像楼主那样.
如果你是党领导人,那这是部好片,政治上很有觉悟的好片,至少广电总局领导人会这么认为.
如果你是愤青,那还不如去看---抗战奇侠---,
如果你追求完美,那还是不要开电视,去捡起书看吧,至少还低碳些
如果你是日本人,那你会说八嘎.还拿根竹子虚空比划两下
如果你是美帝,你会皱起眉头说他们Y的在干嘛?
如果............就是没有如果

列兵

十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6-2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精神气还是有的,不像后来的抗日剧那样搞笑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48 , Processed in 0.020233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