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19
主题9
精华0
积分226
金钱189
贡献0
阅读权限30
注册时间2013-5-22
最后登录2014-4-22
在线时间40 小时

一等兵

|
楼主 |
发表于 2013-5-28 08: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fenghuai 于 2013-10-15 10:40 编辑
中国在50-70年代上海沪东、求新大量生产了很多台从2400马力到上万马力都有,但是上万马力的查不到。
只有上海船舶志上面有不多的文字:
1958年6月,沪东造船厂制成1765千瓦5缸单流式蒸汽机。该机是第四产品设计室蔡祖宏、朱谦才等设计。这种新式单流式蒸汽机,在结构上与传统的三胀式蒸汽往复机又有很大的不同。它与柴油机一样,各缸的缸径都相同,可组成不同功率的机型,形成系列化;零部件通用程序也较高,制造工艺接近柴油机。采用由两个凸轮组成的配汽机构控制进排汽,操纵灵活,热效利用率高。体积小,可以腾出较多空间载运客货。经济性高,比一般主机省煤20%。主要技术性能:额定功率1765千瓦(2400马力),额定转速115转/分,缸径625毫米,行程726毫米,缸数5。该机用作“和平25”号和“和平28”号沿海货船的主机。共制造6台。
1963年,中华造船厂采用第四产品设计室设计的456千瓦(620马力)单流式蒸汽往复机图纸。该机型中华造船厂共制造4台,2台用在“新中”号客货轮上,另2台用在其它船上。
双联双胀半单流蒸汽机
1959年初,上海船舶修造厂建成的“和平49”号3000吨沿海货船,所用主机就是该厂制造立式双联双胀蒸汽机,单机功率735千瓦(1000马力)。该机在制造过程中。技术人员和工人通过开展技术革新,克服了不少技术难题。主机的5根中间轴和舵杆,需专门重型冶炼设备制造,而厂里没有这种设备。他们就采用先分段锻打,再进行焊接,用以小并大的新工艺,完成生产任务。当曲轴在外厂协作还没到厂时,技术人员和轮机工人联手革新工序,定好曲轴中心位置,先进行主机安装,避免等工。在安装中还采用光学定位和调节垫片新工艺,完成主机装船工作。1962年该厂还制造立式双联双胀式蒸汽机,用于“和平64”号3000吨沿海货船上作为主机,功率1044.4千瓦(1400马力)。1960~1966年,中华造船厂为浙江省海运局建造3000吨货船“浙海1”号、“浙海2”号以及为海军建造3000吨打捞船。主机也都采用双联双胀半单流式蒸汽机。功率为999.6千瓦(1360马力),每船1台,该厂共制造3台。这种机型比三胀式蒸汽往复机进了一步。三联三胀式蒸汽机采用平滑阀配汽,双联双胀半单流式蒸汽机采用圆滑阀配汽,热效率略高于三胀式蒸汽往复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