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深山隐士

前装滑膛炮装尾翼稳定弹效果如何?

[复制链接]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3-17 18:05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只能近距离互殴 远距离 还不如用线膛和常规炮弹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9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左武卫将军 于 2015-5-9 14:10 编辑


看看兄弟给你设计的这款炮弹。
原理类似现代猎枪的独头高爆尾翼稳定榴弹:

现代猎枪尾翼稳定爆炸榴弹是靠弹部弹体内的簧尾开翼的,兄弟设计的是靠炮口的后效气体开翼的。
4片弧形弹翼平时是合在一起的,每个翼片的周长是弹尾的四分之一;平时的存放正好是一个圆周;并且圆周外直径略小于弹体外直径径;(原因一会讲)
并且,尾翼翼片的前端是个楔形,一是为了和弹底的过度斜面契合,而是为了在飞行中“切风”产生偏转力矩;
弹体尾部是一截内凹型的,内凹部分的弹底周围有四个小孔;(原因一会讲)
并且尾部是与弹体直径相同的凸肩。
-----------------
发射时炮弹塞入炮膛,火药爆炸时会产生很大的膛压,由于炮弹尾部的活动弧形弹翼的直径略小于弹体直径,所以受到膛内压力的作用紧紧的包住弹体,并且凸肩能有效阻止高温燃气冲开翼片。
在炮弹弹尾完全出炮口的瞬间,弹体周围的压力骤减,而在炮口余压的持续后效气体压力下,炮口的燃气继续冲击弹尾内凹部分,由于炮弹出膛后翼片已经没有膛压限制,后效高压气体会顺着弹尾内凹部分周围的四个小孔喷出,转向的气体直接冲击翼片使得翼片随即打开。
在炮弹飞行过程中,由于翼片的前端是楔形,会与空气摩擦产生一个“切力”使得炮弹的弹翼始终受这个力,并且尾部的凸肩也会使得弹体表面的气流折向而冲击翼片(凸肩的存在会降低炮弹速度),为了克服这个力,弹体就会一直旋转。
这样的好处同样也会提高炮弹的精度;

==================
火箭弹现代好多也是同口径的,不过是扩张式尾翼,跟我设计的弹翼类似也是圆弧状的。平时是折叠起来的,出导向管后靠弹簧自动打开的。
超口径的炮弹的超口径是指的炮弹出膛以后炮弹的最大直径超过炮口,一般炮管内的炮弹如果口径太大的话根本没法装填(嵌入膛线的弹带除外),只能采用可变式尾翼,比如坦克炮滑膛榴弹(125滑榴)或者制导炮弹(美帝的神剑制导炮弹)。
我设计的是靠炮管后效气体打开弹翼,省去了复杂的弹簧结构。其实这种射击思路来自于1997年3月份一篇沈阳工业学院学报的报道:《尾翼弹后效开翼技术研究》,该篇报道就是结合“汽缸式”前张尾翼榴弹和“气室”式后张尾翼榴弹两者的优点而开发出的新型尾翼弹后效开翼技术;


我只是在此研究的基础上更加简化结构而已,毕竟穿越的技术条件下可没有神马高级的加工设备;利用已有的技术条件实现最大的性能才是武器射击的终极目标;比起线膛炮弹来那是难点,但是线膛炮的炮管和炮弹要求的配合精度较高,而这种炮弹是靠后效气体开翼的,简单可靠。就是炮弹和炮管之间有缝隙也没问题,就是精度差一些而已,但是比球形弹要高多了。再说这种炮弹属于爆炸弹威力绝对甩实心弹几条街。
其实这款炮弹的思路我是根据俄罗斯T90MS主战坦克的炮弹联想到的:

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393613/
当然人家这炮弹是(微电脑燃气控制)制导炮弹,5公里内精度极高,用来打车辆这样的小目标的,兄弟设计的是舰炮用的,结构上只是增加了个张开式尾翼,几百米能有20米的偏差就足够了,反正风帆海战也就是三四百米的距离而且对付的是敌方舰船这样的大型目标。
兄弟只是参考了一个该炮弹的气动外形和稳定装置,其他的诸如制导之类的当然泪奔了;滑膛炮的炮弹其实就是可变尾翼稳定原理,只是尾翼稳定的方式不同罢了;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下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5-9 14:11 | 显示全部楼层
怎么样,这炮弹如何,够拉风吧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05 , Processed in 0.01675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