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JeanBart

法国海军的水中弹设计

[复制链接]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5-13 21:51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anBart 发表于 2020-5-13 21:24
1939年6月在英国访问的法国海军第4巡洋舰分队给英国海军进行了一次编队射击演示之后英国人就从法国引进了 ...

英国之前使用的非K型穿甲弹也带有染料袋的,但只有落水后借着染色海水柱发挥辨识作用,若击中舰体而未爆或过穿,是不会散发彩色帮助辨识的。法国发明的K型染料袋引信除了可在白天作用外,在夜间也可借起爆染料的闪光进一步帮助辨识落点。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20-5-13 21:51
英国之前使用的非K型穿甲弹也带有染料袋的,但只有落水后借着染色海水柱发挥辨识作用,若击中舰体而未爆 ...

想请教一下:英国另一种“AK”型染色装置用了类似美国炮弹那种在风帽上开孔让海水流过的思路,看命名方式这应该是在引入“K”型染色装置之后投入使用的吧?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0-5-13 22:17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吹 发表于 2020-5-13 21:45
如果法国弹的水中弹效果有很大提升的话他们应该很快发现目前的水下防御是不充足的,不管最终是否实用,在 ...

法国海军确实发现了水下防护设计是有缺陷的,并且也要求立即研究如何防护,我在顶楼就提到了一句"之后很快也开始研究水中弹防御"。《French Battleships of World War One》的原文内容如下:

The Conseil supérieur made its final decision on 2 February 1914......It proposed:
......
that
all future battleships from 1915 were to be given protection against projectiles with an underwater trajectory; the armour belt could be reduced in compensation but not below 250mm.

The Service technique now reviewed the protection system to be adopted for the new ships in the light of thes decisions. A memorandum was duly submitted on 17 June 1914......The Service technique pointed out that the protection of the Normandie class was conceived primarily with torpedo attack in mind......
However, it was acknowledged that the probable emergence of AP/SAP shells with a ballistic cap modified for an underwater trajectory needed to be addressed. It was noted that a hit by such a shell could have two possible outcomes. If the shell exploded in contact with the outer hull plating it would have the same effect as a torpedo; however, a base-fused shell might penetrate and burst inside the hull, with unpredictable consequences.The only way to guard against this was to provide enhanced protection for the lower hull beneath the armoured belt.


所以说法国海军在一战爆发前就已经想要提高水中弹防护了,至于后来为什么没有真正应用这就缺少资料了。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0-5-13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JeanBart 发表于 2020-5-13 22:00
想请教一下:英国另一种“AK”型染色装置用了类似美国炮弹那种在风帽上开孔让海水流过的思路,看命名方式 ...

A.K.编号始于何时我不清楚,但英国和其他列强海军一样都在30年代开始启用染色袋穿甲弹头是没有疑问的,是否沿用美国设计, 我没有确切资料。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0-5-13 23:3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JeanBart 发表于 2020-5-13 22:17
法国海军确实发现了水下防护设计是有缺陷的,并且也要求立即研究如何防护,我在顶楼就提到了一句"之后很 ...

也许他们后来发现现有的防御水平已经足够了,或者已经是改进以后的结果。(手动滑稽)

讲真目前为止我感觉得不出什么结果,这方面的各种说法还是太模糊,具体发展脉络也没法理清。在法国官方穿深都没有的现在,讨论其水中弹效果的问题还是太为时过早了。设计的确是有所考虑,但是研究得多深,取得了多大成果就很难说了。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2-9-1 23: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JeanBart 于 2022-9-1 23:02 编辑

挖个坟,最近翻到了一个“普罗旺斯”号的1938年纪录片,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
“布列塔尼”级的340毫米穿甲弹最开始是没有风帽的,一战后才加装了两段式风帽。但是加了风帽以后炮弹太长,没办法塞到原本的下层扬弹机里。
法国人没有去彻底重建炮塔结构把扬弹机改宽,而是把340毫米穿甲弹的前半截风帽给拆下来单独存储在中继室里,在发射前炮弹被提升到中继室以后,前半截风帽才会安装到炮弹上,这样只有后半截风帽的炮弹就可以塞到下层扬弹机里了。

视频里正在弹药库内运输的340毫米穿甲弹,弹尖明显是一大段突出的平顶结构,显然没有安装前半截风帽



“普罗旺斯”号1920年设计图的下层扬弹机部分,明显给炮弹画了后半截风帽,不过缺了前半截



“洛林”号设计图里的炮塔中继室平面图,箭头所指的结构被标注为风帽储架



炮塔中继室的侧视图,可以看到被拆下来的前半截风帽的储存方式像羽毛球筒一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0-20 19:2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吹 发表于 2020-5-13 12:05
问题不在于威力的大小而在于冲击的方向,水下爆炸会起到类似鱼雷的效果,空泡可能挤裂风帽的支撑结构破坏 ...

一般来说空泡对结构产生破坏是来源于物体在水下航行过程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弹体可以理解为偏心旋转),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导致空泡破裂使其压力释放进而破坏结构。
而上述情况下,弹体在尚未完全进入水中前染色包炸药就已经爆炸并且被帽脱落,这时弹体尚未达到平衡状态那么平衡状态遭到破坏也就无从谈起了。所以可能层主的说法就无法成立了。
我也不是专门研究空泡的,只是一些看法,如果所说理论有错误还请各位指正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0-21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USSBB67Montana1 发表于 2022-10-20 19:20
一般来说空泡对结构产生破坏是来源于物体在水下航行过程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弹体可以理解为偏心旋转) ...

弹体在尚未完全进入水中前染色包炸药就已经爆炸并且被帽脱落

这一点有点难达成吧?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0-2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USSBB67Montana1 发表于 2022-10-20 19:20
一般来说空泡对结构产生破坏是来源于物体在水下航行过程中的平衡状态遭到破坏(弹体可以理解为偏心旋转) ...

正常不得入水后才能炸吗

列兵

四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0-22 09: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伊吹 发表于 2022-10-21 11:38
弹体在尚未完全进入水中前染色包炸药就已经爆炸并且被帽脱落

这一点有点难达成吧? ...

染色包炸药应该是瞬发引信吧,然后前面不小心把风帽打成被帽了,实在抱歉

中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2-10-22 10:0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USSBB67Montana1 发表于 2022-10-22 09:04
染色包炸药应该是瞬发引信吧,然后前面不小心把风帽打成被帽了,实在抱歉 ...

瞬发的那也不可能绝对是零延时的啊,英国测瞬发引信时有很多炮弹就是穿甲过程中炸的,水还没有装甲那么强的减速效果,侵入的要更深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9 21:33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联邦档案馆里翻到的法国340和305穿甲弹图纸

两段式风帽使用一大段螺纹固定,基本确定前半段风帽就是换装室里炮手人工旋上去的了
档案编号分别是RM24/1036和RM24/1039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3-3-10 09:1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第二段平头风帽结构强度能够承受炮弹在水下前进吗?380在刨面示意图部分还有一些类似支撑加固的结构,330和340的示意图里都很难看到类似结构。
(或是说英国那种把染色包放到风帽内的设计证明风帽在入水时会被破坏或是脱落,法国那个结构不会有类似问题吗)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0 12:18 | 显示全部楼层
Arazyou 发表于 2023-3-10 09:16
这个第二段平头风帽结构强度能够承受炮弹在水下前进吗?380在刨面示意图部分还有一些类似支撑加固的结构,3 ...

Jordan画的结构图有些只是示意,并没有准确的内部结构,从日本人画的法国155通常弹以及德国档案里的岸炮用超长340弹结构来看,下半段风帽是直接贴在被帽上依靠被帽支撑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3-3-10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JeanBart 发表于 2023-3-10 12:18
Jordan画的结构图有些只是示意,并没有准确的内部结构,从日本人画的法国155通常弹以及德国档案里的岸炮 ...

所以其实是下方正常靠螺纹之类的结构和被冒相连,上方靠被冒尖的形状将其顶住固定的结构,只要平顶部分够厚(强度够)就没大概问题?
话说感觉好像是一个扣在被冒上,内有空腔且会露出被冒尖的被冒的被冒...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3-3-10 18:38 | 显示全部楼层
Arazyou 发表于 2023-3-10 09:16
这个第二段平头风帽结构强度能够承受炮弹在水下前进吗?380在刨面示意图部分还有一些类似支撑加固的结构,3 ...

之前忘记回后半部分了。
英国用的染色炮弹风帽也都是特殊设计。


1939年法国舰队访问英国时给英国海军演示了法国的这种K型染色装置,后来英国人给炮弹采用了相同的爆炸染色装置,名字也是K device。

比如这个8寸被帽半穿甲弹,它风帽尖端就是和法国染色炮弹一样加了引信和炸药。
英国人还有一种染色设计是和美国海军使用的结构一致,英国人叫AK device。这种设计是在风帽上开两排流水孔然后用铜塞封闭,入水的时候流水孔被冲开,染色剂自动随流水逸出。例如下面的5.25寸半穿甲弹和美国人的16英寸穿甲弹。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列兵

发表于 2023-3-17 12:28 | 显示全部楼层
即便日本二战时的水中弹设计,也没有解决引信入水触发的问题。因此他们大大延长了撞击延迟爆炸的时间,恶果是命中低装甲部位能够对穿时,不会在敌舰内部爆炸。

列兵

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23-3-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觉明厉,话说法国既然开发了水中弹,为什么不考虑防御呢,是代价太高吗?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楼主| 发表于 2024-3-23 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补充一下1914年的Cours d'Artillerie Navale
水中弹设计为被帽前方做成0.5倍弹体截面积的平顶,安装入水可分离的风帽。
使用16cm(164.7mm)舰炮进行过测试,穿透力没有明显变化。
难点在于开发入水不会触发但撞击薄板会触发的引信。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17:48 , Processed in 0.02425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