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dydg2022

关于“装甲带无用论”

[复制链接]

上士

三年服役纪念章海军及海军陆战队勋章

发表于 2024-6-19 23:18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24-5-28 01:22
首先,郡级当时的设计吨位就是用满的,就是没有更多吨位可以用于防御了。郡级的优先级是适航性、续航力、速 ...

耐波性上,“郡”的唯一优势是全舰比其他国家的平甲板设计高一层甲板,但如果跟其他国家的艏楼设计比那就毫无优势,长艏楼的“北安普顿”、“扎拉”、“迪凯纳”、“絮弗伦”艏楼区域的高度和“郡”几乎没有差异,平甲板“特伦托”的船首区域干舷只比“郡”矮了一层栏杆的高度,后续英国艏楼式轻巡的艏楼高度也和郡一致。艉部这部分干舷的实际作用很有限,最大价值只是提供了住舱空间和消除应力集中问题。
“郡”的高干舷、轻装甲防护设计反而导致重心升高,是不利于稳性的。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24-6-20 13:2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下士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1: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突然又发现一个大问题,之前在讨论"装甲带无用论"时经常提到这是45年终战前后RN得出的结论,分析45年的"合理性",所以"装甲带无用论"的理论提出与恢复装甲带的实际设计一个在后一个在前,好像关系不大,不存在矛盾.
但"装甲带无用论"并非局限于45年,其实在一战结束后RN就已提出.详情请看精华帖"日德兰-甲弹对抗-轻巡装甲防护",简而言之,C/D的3inch舷侧装甲带自然免疫4/5inch级别火炮,但(在当时交战条件下?)无论如何挡不住6inch穿甲/半穿(甚至是老弹),而德巡60舷侧装甲带+20装甲甲板(穹甲?)不仅代价过重,而且表现未必更好.
为了实现对6inch穿甲/半穿更好的防护,需要对设计大幅调整,放弃当前大部分设计,可能要采取(降低核心区域高度?)增强水平装甲,削弱舷侧装甲带厚度的措施.但战争经验使得在这几年内RN无意于冒"不进则退"的风险进行大幅调整.("战争经验设计"估计是指E/霍金斯级的防护设计基本继承C/D的防护设计;而这个"大幅调整设计"估计就是取消舷侧装甲带的郡级防护设计)

下士

 楼主| 发表于 2024-7-6 11:44 | 显示全部楼层
Navweap的数据不全有些也不一定准确.不过根据Navweap数据,德国15cm/60 SK C/25发射45.5kgAPC只能在3500码的距离上击穿60mm装甲.是否可以说明一战巡洋舰交战距离在3000以内,而RN没有料到交战距离的急剧增加,认为在这一距离防住6inch穿甲/半穿的代价过高,才得出"(舷侧)装甲带无用论"呢?
而约克/埃克塞特恢复3inch舷侧装甲带(包括郡级改装与后序所有轻巡)是否是有效射程/交战距离急剧扩大(3000码/4000码->8000码/10000码)使得在有效射程/交战距离内3/4inch装甲带对6inchAPC有了一定防护作用价值(比如理论上奥马哈的6inchAPC击穿3inch装甲带需拉至8000码内),于是增设了传统的舷侧装甲带设计?同理适用于炮塔炮座防护由25mm防破片(郡级/利安德三批)级别提升至102mm/51mm(城级三批)级别.
当然45年条件下的"装甲带无用论"的论点论据已经有大佬分析过了,已经没什么可讨论的.

列兵

发表于 2024-10-22 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dydg2022 发表于 2024-7-6 11:44
Navweap的数据不全有些也不一定准确.不过根据Navweap数据,德国15cm/60 SK C/25发射45.5kgAPC只能在3500码的 ...

我觉得navweap上这组数据可能是有问题的,不仅和经验式计算结果相差极大而且和德棍自己的手册炮表对不上。按照炮表对Wh的穿深是5000m 193mm,10000m 113mm。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12 , Processed in 0.03499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