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Zichuan 于 2013-7-4 10:34 编辑
日本
88式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
89式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
NavWeaps原文地址:http://www.navweaps.com/Weapons/WNJAP_5-40_t89.htm
本坛镜像: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5-40_t89.htm
88式炮仅以单装的形式装备在两艘潜艇上。而十分相似的89式则是日本第一种为防空而设计的火炮。二战期间,从巡洋舰以上的大型战舰到驱逐舰和军辅船大多都装备了双联装的89式炮。并且89式炮也换下了许多之前装备在巡洋舰上的12厘米(4.7英寸)45倍径防空炮。89式的样炮于1931年完成了验证并于1932年2月6日入役。
日本方面认为89式是一种优秀的防空炮,且射速快,在后期型上回旋和俯仰也变得十分敏捷。它的主要缺点则是相对低的炮口初速以及由此造成的射程近和射高低。与其他日本防空炮类似,89式使用了以后坐力为动力的弹簧装填机。
这些武器的结构十分简单,主体是由自紧单管炮身,炮尾环和横楔式炮栓组成的。89式炮的总产量合计1,306门,其中836门产于1941-1945年间。362门炮装备在各地海岸,包括横须贺的96门和吴港的45门。
若非另外注明,下面的表格中的数据均对应89式炮。
弹药
类型 | 定装式 | 弹药全重 | 0式通常弹 - 75.7磅(34.32千克)
3式对空弹 - 77.2磅(35千克)
照明弹 - 75.7磅(34.32千克) | 弹头的类型和重量
(见注1) | 0式通常弹 - 51.7磅(23.45千克)
3式对空弹 - 50.7磅(23千克)
反潜弹 - 46.2磅(20.9千克)
照明弹 - 51.7磅(23.45千克) | 装药 | 0式通常弹 - 4.2磅(1.88千克)
反潜弹 - 8.78磅(4千克) | 弹头长度 | 0式通常弹 - 17.2英寸(43.7厘米)
3式对空弹 - 17.2英寸(43.7厘米)
反潜弹 - 17.2英寸(43.7厘米) | 炮弹全长 | 38.2英寸(97.1厘米) | 发射药 | 8.77磅(3.98千克)21DC
弹壳 - 26.3磅(12千克) | 初速 | 0式通常弹 - 2,360 - 2,379英尺每秒(700 - 725米每秒)
3式对空弹 - 2,360 - 2,379英尺每秒(700 - 725米每秒)
反潜弹 - 820英尺每秒(250米每秒)
照明弹 - 2,362英尺每秒(720米每秒) | 工作压力 | 16 吨每平方英寸(2,500 千克每平方厘米) | 火炮寿命 | 800 - 1500发 | 每门炮备弹数 | 大和:300发
搭载4门本炮的巡洋舰:250发
搭载8门本炮的巡洋舰:200发
其他战舰:未知 | 注1:IS是我对防空用的焼夷榴霰弾(散開弾)的缩写。
注2:经过大量的测试,平头的对潜弹甲(ASW)于1943年投入使用。在《对日海军技术调查报告》O-19中,这种武器可以在26英尺(8米深)的水深击穿9.85英寸(25厘米)的低锰结构钢(和美国海军HTS钢强度类似)。但是,基于这篇文档中的其他错误,我相信这是一个从公制单位到英制单位的转换错误。而这种武器的实际穿深更可能是0.985英寸(2.5厘米)。报告中并未给出这项表现的射程。对潜弹甲大概只装备在护航舰上。
注3:照明弹的额定亮度为680,000标准烛光,最大距离为15,910码(14,550米)而有效距离则是8,750码(8,000米)
注4:0式通常弹的有效破坏半径为62.7英尺(18.8米)
射程
仰角 | 使用50.7 磅(23 千克)对空弹时 | 45度时射程 | 16,185码(14,800米) | 75度时射高 | 30,840英尺(9,400米) | 仰角 | 使用36.3 磅(16.4千克)反潜弹时 | 40度时射程 | 4,700码(4,300米) | 注:反潜弹的最小射程为875码(800米)小于这个距离发射的炮弹极有可能跳弹。
火炮基座/炮塔数据
设计 | 88式单装炮
I - 5(1):A
I - 6(1):A改1型
89式双联装炮
金刚(4),扶桑(4),伊势(4),长门(4),青叶(2),古鹰(2),高雄(4),爱宕(4),摩耶(4):A1
妙高(4),最上(4),利根(4),明石(2),足摺(2),速吸(2):A1改1
加贺(8),龙骧(4),翔鹤(8),苍龙(6),祥凤(4),飞鹰(6),龙凤(原-大鲸)(4),祥凤(原-剑崎)(4),千代田(4),海鹰(4),神鹰(4),信浓(8),云龙(6),瑞穗(3),津轻(3):A1改2
松(1),橘(1):B1
89式单装炮
松(1),橘(1):B1改4 | 重量 | 88式
A和A改1:8.7吨(8.8公吨)
89式:
A1: 20吨(20.3公吨)
A1改1: 24吨(24.5公吨)
A1改2: 约24吨(24.5公吨)
A1改3: 28.5吨(29公吨)
B1:未知
B1改4:未知 | 俯仰范围 | 88式:-7/+75度
89式:-7/+90度(一说-8/+85度) | 俯仰速度 | 88式:全手动操作
89式A1(所有改型):12度每秒
89式B1:未知 | 射界 | 舯部炮位:约-70/+70度
首尾炮位:约-150/+150度 | 旋回速度 | 88式:全手动操作
89式A1(所有改型):12度每秒
89式B1:16度每秒 | 火炮后座距离 | 17.75英寸(45厘米) | 装填角 | 任何角度 | 注1:单装炮位为手动。双联装炮位之前总体类似,都是使用电动油压齿轮旋回俯仰。摇架尾部装置了一个装填平台,炮耳位于滚轴上方98英寸(249厘米)。A1型炮位没有护罩,A1改1加装了护罩,A1改2的护罩形状略微不同而A1改3的护罩则被加厚了。B1型没有护罩但是其电动机功率更大,使它的俯仰及旋回更快。
注2:1944年,大和号和武藏号战舰拆除了中部的15.5厘米60倍径(6.1英寸)三联装炮。在其原位上,大和号换装了6座双联装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使他拥有了总计24门12.7厘米(5英寸)40倍径炮。武藏号本来也可以得到6座新的炮位,但是这些火炮直到她战沉也没安装到位。
3.装填机构是由火炮开火时的后坐力驱动的。引信定时器装在炮尾上。在大部分战舰上,每一座双联装炮位有一到两个弹药提升井。这些提升井并不经常位于炮位周围,以航母葛城(云龙级)为例,她有一座电力提弹井距离炮位35码(32米)远。
4.潜艇上的炮位是由气动的弹药提升井供弹的。
5.三艘大鲸和剑崎级的潜艇补给舰和两艘千代田级的水上飞机母舰原本装备了4门12.7厘米(5英寸)炮。在战争期间改装为航母的时候,这5艘船都改装为8门12.7厘米(5英寸)炮。
资料来源
"Naval Weapons of World War Two" by John Campbell
"Battleships: Axis and Neutral Battleships in World War II" by W.H. Garzke, Jr. and R.O. Dulin, Jr.
"The Japanese Ships of the Pacific War" by The Koku-Fan
"Japanese Cruisers of the Pacific War" by Eric Lacroix and Linton Wells II
"Anatomy of the Ship: The Heavy Cruiser Takao" by Janusz Skulksi
---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19: Japanese Projectiles General Types
US Naval Technical Mission to Japan report O-47(N)-1: Japanese Naval Guns and Mounts-Article 1, Mounts Under 18"
------------------------
感谢马老,o大和77桑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