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平阳公主 于 2014-2-21 15:18 编辑
建造背景和概略设计
1936年,传来了美国新锐航母约克城号下水的消息,时任航空本部教育部长的大西泷治郎请求出差到美国进行考察。只可惜等大西到达美国后约克城号早已交付美军,大西未能目睹约克城的竣工典礼,但是他决心留下,他认为约克城级二号舰企业号也会很快服役,并同时通过驻美武官山口多闻(原本预定1936年归国,后由于军队内部人员及航本的极力劝谏,决定留任并帮助大西)拿到了观摩企业号竣工仪式的资格。功夫不负有心人,1938年春,企业号竣工,大西成功挤入观摩席前台,拍到了企业号的照片。相对于仅仅20000吨的身躯,企业宽大的飞行甲板使大西非常震撼。当夜大西辗转反侧,想到国内航本同僚寄来的翔鹤案后深感即使是27000吨级的翔鹤也无法超越美国人20000吨的约克城级的放飞能力。数日后,大西突然要求回国,并向航本通讯处连发十几封电文,众人拧不过他,只得批准。大西很快在旧金山登上高速邮轮比米尼号踏上归国旅程,图中邮轮在夏威夷停靠时,大西索性丢掉繁琐行李,仅带几件随身衣物和针对约克城级的调查文件只身上岸,用高档皮鞋和纯金怀表包下一架大型货机飞回日本。当他在38年5月中旬出现在众人面前时,第一句话便是“请停止瑞鹤的建造,我们需要重新计划!”当然,这么荒唐的请求是不会被接受的,瑞鹤于月底正式开工,但是大西也成功的引起了航本和舰本对于美日航母设计差异和强弱对比的思考。很快,大西提出,早期航母行动中暴露出开放机库的弊端,双层封闭机库的设计限制了飞行甲板的尺寸,在单次放飞舰载机,同吨位的日本航母劣势明显。大西认为,在约克城级之后,美国人将建造更大更快的航母,届时,工业实力不占据优势的日本只能通过大批量建造劣质航母才能招架。所以更需要在战前建造出足以与美国将来大型航母对抗的航母,这便是大型化的翔鹤---38000吨级航母。
36年日本退出伦敦条约之后,吨位限制不再是问题,大西指出,应该舍弃缩手缩脚的习惯,放开吨位限制,设计出一个拥有强于翔鹤防护力、载机量和续航力的航母。而该型航母的最大亮点便是未来的潜力。大西认为,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飞机的航程、载重和速度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还在飞速发展。将来的飞机会越来越大,越来越重。未来舰载机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占据的舰内空间、起降的最低条件都会成为现在中型乃至是大型航母的难题。所以,更需要未雨绸缪,以未来方向上的预想舰载机条件进行航母的设计。而在丸三计划中九段作战的各个角色都被从前的各种大中小航母所占据,这种新设计的航母将从舰队派陈旧的渐减对美战略九段作战体系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伴以护航舰只,成立一个独立于主力舰队的“战略游击部队”。
战略游击部队将执行各种航母的专职工作,也就是伏击和突袭。在舰队派的九段作战体系中,航母将用于直卫主力舰队和削弱敌舰载机部队。但是航本认为,美国人也许不会和自己的用法完全相同,根据美国人的各次舰队演习,以大西为首的一群人如果决战地点在马绍尔群岛海域或者是马里亚纳群岛以东海域,美国航母抑或是一部分航母将会进行战前突击,破袭各个岛礁的潜艇系留区和水上飞机停靠站。这便是一个战略游击部队良好的伏击环境,如果成功击伤击沉对方航母,主力舰队中的航母将拥有相对优势,在海战中夺取制空权的几率将大大提升。同时战略游击航母也可以依靠强大的发舰能力用于突袭各类美军或是盟国的重要军港和基地,彻底地履行航母与生俱来的职能。
命名
由于该舰原本属于翔鹤级的3号舰,故亦取与鹤相关之名,即靖鹤(せいかく Seikaku),出自尚书商书微子的“自靖,人自献于先王,我不顾行遁”。靖,也就是决定决策之意。靖鹤,即坚立浪头,知晓方向,振翅将飞的灵鹤。38000吨级航母的二号舰被命名为惇鹤(じゅんかく Junkaku),出自尚书周书武成的“惇信明义,崇德报功”。惇,即忠厚。惇鹤,就是鹤家庭中的长者和领队,沉稳的象征。三号舰的舰名为恪鹤(かくかく Kakukaku),出自尚书商书盘庚的“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恪,就是严格谨慎之意。恪鹤,也就是机智谨慎的化身。
舰体
靖鹤级的舰体基本和翔鹤相同,长宽比较大,达到了9.46,利于高速航行。水线长282m,全长290m,水线宽29.45m,正常吃水9.12m。标准排水量下,干舷最高15m,高于翔鹤。采用同翔鹤完全相同的垂直型球鼻首,减少兴波阻力,提高舰船推进效率。舰首甲板上扬并外飘,防止高速航行时的上浪,同时在舰首甲板设两根大型支柱支撑飞行甲板前端。舰尾干舷也较高,向后上扬,圆形尾,取消了翔鹤纵向双平衡舵的设计,重新采用苍龙的舵轴外倾的双平衡舵,增加机动性,舵面面积为36平方米,远大于翔鹤的主舵面,并向外倾斜18.5度,和苍龙相同,螺旋桨直径4.5m,四轴推进。
【靖鹤号全线图】
飞行甲板
靖鹤级的飞行甲板不愧于其庞大的吨位(比改装后的赤城还大,和加贺相同),全长281.5m,打破了当时的最长飞甲记录,最宽处达到41.2m,远宽于宽于加贺(当时拥有最宽的飞行甲板)的32.5m,后端宽32.2m,前端宽31m。尾部和翔鹤一样,设置左右一对长方形的飞翼突出,作为着舰标识,突出部处宽48m。飞行甲板全长在结构钢板上铺上13-17cm的柚木木板,不敷设装甲。在飞行甲板前部中部和后部各设一个升降机,前部升降机尺寸为14.5*18m,中部和后部为14.5*16m,这个尺寸普遍大于当时最大的舰载机,也是为了以后着想。为了能够随时伏击敌人甚至反复突袭军港,所以要求能够在露天进行整备,在中部左右两侧各设一个3.5*1.8m的爆弹提升井,并在后部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9*2.4m的航空鱼雷提升井,这四个弹药提升井独立于机库提升装置存在。所有升降机和提升井都在顶部水平敷设了一层35mm的NVNC装甲防止被机炮贯穿,总重达185吨。和其他航母一样,在飞行甲板前部设置一个油压起倒式遮风栅。后部升降机右侧设有一个可收放式的起重机,用于起吊舰载机。由于宽敞的飞行甲板和更大的载机量,靖鹤安装了10座吴式四型着舰制动装置,10道着舰阻拦索。考虑到有可能会进行露天整备,故在飞行甲板设置了60个系留孔,配以木楔块,保证极端海况外舰载机不会滑落。飞行甲板后部也设置了左右各4道起倒式无线电桅杆。靖鹤单次发舰量较大,前方飞机起飞区长达115m,后部降落区大致为180m。
机库
靖鹤级和翔鹤级相同,设置上下两层封闭式机库,为整体性强力船体侧壁。两层机库甲板都采用了在钢制甲板上涂敷水泥乳胶混合物的方式用以防滑。上层机库即为船中部甲板,全长217.52m,占总长的75%,高度为5.85m,最宽处19.3m,下层机库稍短,全长194.5m,高度为4.89m,最宽处18.45m。上下机库皆分纵向三个库区,在升降机前后都设置敷设7mm特种DS钢的防火门,上层机库侧壁上凿了很多圆形小孔,用于泄出炸弹爆风,尺寸为1.5到1.8m直径不等,总数量多达550多个,上层机库内有42吨上下的灭火剂,下层机库则有30吨。弹药提升设备方面,靖鹤拥有翔鹤无与伦比的优势,舰内安装有专用的新型三式弹药输送车,能够从弹药库迅速将炸弹和鱼雷提取至机库。弹药库内,每种炸弹都拥有3条以上的专用传送轨道交替运送,供一次攻击所需的炸弹和鱼雷随时能够待命,原先翔鹤及之前的航母提取一枚炸弹到上层机库需要大约两分钟,现在只需半分钟左右。靖鹤的弹药库也远大于翔鹤,存放了250kg炸弹480枚(后期减少到360枚),500kg炸弹100枚(后期彗星上舰后增加到180枚),91式航空鱼雷80枚,800kg炸弹90枚以及60kg炸弹600枚。前后升降机的下方的最下甲板还各设有一个航空燃油库,考虑到新型舰载机耗油量大,总储油量达1750吨。
舰桥
靖鹤的舰桥原本准备照搬翔鹤的设计,但是本身已经吨位巨大的靖鹤绝不能使用如此狭小的舰桥。后决定,将翔鹤的舰桥大型化,加长,拉宽并向舷外拉伸,给飞甲留以更多的空间。舰岛总的由下而上分为五层:第一层航空舰桥,这里是舰载机驾驶员战斗前休息、吃饭和会议的场所;第二层航海舰桥,平日里演习航海或是战斗准备阶段,舰长和各位参谋和飞行长将在这里会议、休息;第三层第一指挥舰桥,内设通讯指挥所和密码室,战斗时,舰长和幕僚人员将登上这里进行战斗指挥,操舵室也布置在这里,前部敷设200mm的NVNC装甲,后部厚度则为180mm,这一层的两侧有外伸的阳台,用于对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发号施令;第四层罗经舰桥,主体为海图室和电信室,战斗时,舰长和幕僚人员将登上这里进行战斗指挥,操舵室也布置在这里,前部敷设200mm的NVNC装甲,后部厚度则为180mm,这一层的两侧有外伸的阳台,用于对飞行甲板上的舰载机发号施令,后部露天,设置了夜视望远镜和大功率110cm探照灯等;第五层防空指挥所,露天,布置了大量对空望远镜和小型测距仪以及上部的94式对空指挥仪。布局和翔鹤大致相同,但是更为宽敞。舰桥大致方位也和翔鹤相同,在飞行甲板右侧前部。整个舰桥上设有4台94式防空指挥仪,用于指导防空炮。在飞行甲板上,舰桥后方,设有一个有装甲防护的类似消防局的大空间,呈长方体,与舰桥后部以狭长走廊相连,总长21m,宽6.3m,里面是专门设置的“露天损管队”,专门预防机库中弹或是飞行甲板上飞机受损时的火灾。在飞行甲板上,露天损管所和舰桥相连处设置了一座起倒式主信号桅。
动力设备
靖鹤级的动力指标相对翔鹤稍低,最大航速为32节,但是使用了与翔鹤级相同的动力设备,采用12座带有空气预热器的吕号舰本式重油专烧锅炉和6台新型舰本式高低压减速齿轮蒸汽轮机。与从前不同,靖鹤拥有极长的舰体,因此采用了锅炉轮机交叉放置的设计,以降低中弹或者中雷后动力全失的几率。前后分成四个动力区,形成6锅炉—4轮机—6锅炉—2轮机的布局。锅炉动力区均呈三排横向两个锅炉舱布局,轮机动力区均呈田字形布局。蒸汽发生量为103吨/小时,每两座锅炉为一台轮机提供蒸汽。轮机设计中,位于两侧的推进轴各由前部轮机区的两个蒸汽轮机提供动力,位于中央的两个推进轴各由后部动力区的一个轮机提供动力,总输出功率达到了172000马力,超越了翔鹤级的160000马力。最终试航时靖鹤跑过了32.57节,惇鹤略低,但也达到了32.12节,恪鹤则跑出了32.88节的佳绩。沿用翔鹤的设计,靖鹤级也给蒸汽轮机安装了巡航涡轮机,输出功率30000马力,最大输出功率64000马力,足以轻松跑出25节的起降舰载机的需求速度。排烟设施方面靖鹤也没有什么新意,和翔鹤级一样也是右舷下弯式烟囱,只不过由于为了节省空间,直接将所有烟道汇聚成一个大的出烟口,其尺寸仅仅比赤城的烟囱略小。靖鹤的巡航能力被大大提升,达到了11000海里/18节的高指标,远胜于翔鹤的9700海里/18节,也因此,靖鹤级的重油搭载量也更大,达到了8500吨,这个数字突破了大和级战列舰的6200吨储油,在旧日本海军历史上仅次于日后的信浓号(9000吨)。
防护
吨位加大的靖鹤级,防护提升的等级也自然要高过翔鹤,大西根据翔鹤的方案进行了一定范围的改造和防护装甲的加厚。弹药库由120mm等厚的NVNC装甲盒包裹,理论上能够抵御八寸炮弹和800kg航弹的命中,轮机舱上方敷设120mm的NVNC装甲,能够抵御500kg穿甲航弹的攻击,主装甲带为厚105mm的NVNC装甲,和翔鹤相同,可以抵御六寸炮的直接命中和八寸炮的大型弹片。水下防御方面,要求能够防御400kg装药鱼雷的攻击,靖鹤级在侧舷水线至船底边缘处设置了3道40mm左右的强化钢,外侧隔舱注入重油,形成2-2.5m的保护层,可以吸收45%的爆炸威力,而在轮机舱部位采用6道隔舱,每道22mm,中油保护层最厚处宽达3m,最大可吸收一半的爆炸威力。舰底采用双重底,在弹药库和轮机部位甚至设置了三重底。理论上可以抵御最多25到30枚鱼雷。
【靖鹤级纵向剖面图】
自卫武器
在武备方面,靖鹤级与翔鹤级相同,使用了八九式127mm高平两用炮与九六式25mm防空机关炮的组合,不过靖鹤的127mm炮更多,达到了10座20门的规模,前部左右舷各两座,后部左右舷各三座,形成四个炮群,由五座九四式对空指挥仪控制,其中四座指挥仪位于舰桥,一座位于左舷前部,布局和翔鹤十分相似。轻型防空武器自然是众所周知的九六式机关炮,总共16座三联型,一共48门,分布在舰体后部两舷。高射炮和机关炮都在略低于飞行甲板水平的位置,可以进行跨舷射击。
舰载机
靖鹤的大吨位设计也正是为了增加载机量,由于该舰的标准排水量达到了与加贺不分伯仲的水平,且空间排布合理,在计划中将搭载零式舰战21型40架(35架常用),九九舰爆45架(42架常用)和九七舰攻36架(33架常用),总载机121架(110架常用);后在服役后采取了全常用的方式并有一些系留,便成了零式舰战32型41架,九九舰爆40架和九七舰攻30架,机库载机达到111架,同时系留零战32型18架,九九舰爆24架以及九七舰攻12架,系留载机52架,总载机达到165架。
44年舰载机彻底换装,靖鹤级的载机情况为零战52型38架,彗星舰爆35架,天山舰攻24架,机库载机量为93架,系留零战52型12架,彗星舰爆20架以及天山舰攻8架,系留总数40架,总载机量为137架。
日本海军还在战争中计划了45年后的换装计划,具体载机情况为烈风舰战24架,流星舰攻45架,机库载机74架,系留烈风舰战10架以及彩云舰侦15架,系留载机25架,总载机量为94架。
建造经纬
靖鹤级设计的提出在一开始就受到了大藏省和海军的阻挠,在大西为首的航本游说团来回斡旋下,海军勉强同意了靖鹤的方案并将其列入第三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的追加款项之中,因此靖鹤级被海军中的航空派诸如山口多闻等人亲切地称为“追加级”航母。同时海军省也延期了大凤的建造,没有将大凤列为第四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中的一员。此后,在数月的会面和妥协后,国会于1938年7月底批准了靖鹤级三艘巨舰的建造经费,总计一亿五千二百一十三万美元。首舰靖鹤号于当年8月18日在横须贺正式开工,二号舰惇鹤于同年9月21日在川崎神户开工,三号舰恪鹤的开工比较晚,在翔鹤完工后才在1941年8月3日在横须贺开工。在将近两年的工程后,靖鹤号于1940年5月底下水,当时美日关系加剧恶化,敌对态势日益明显,如果这样下去靖鹤将赶不上美日大战,时任第二联合航空队司令官的大西少将亲自写信给舰本要求适当简化靖鹤的工程并将惇鹤的一部分熟练工人调往横须贺以延长二号舰工期的方式早日完成首舰,自然舰本一开始当然不同意,随后大西的倔牛脾气再犯,在一次舰队演习时,大西亲自乘坐军机飞临吴镇守府舰政本部工作所在地并撒下传单,内书“无法救亡国于免战,焉能不利长剑”的汉诗,气的舰本部长丰田副武拍着桌子大叫“马鹿野郎”。不过靖鹤的工程也加快了,最终于1942年7月28日正式竣工,最后于8月初交付海军。惇鹤号的工期自然而然的变长了,她于1940年11月下水,直到靖鹤完工时才完成65%的舾装,等到原本配属给惇鹤的熟练工人回到神户后工程才回到正常轨道,最终于43年6月23日竣工,于同年9月交付海军。恪鹤于43年4月下水,最后也是大规模的简化工程,于44年9月29日竣工,同年10月交付海军。靖鹤号竣工时的标准排水量是38770吨,公试排水量为43552吨,满载排水量为47284吨。惇鹤号与首舰的各类吨位相差无几。但是恪鹤号由于战时简化了很多结构,建成时的标准排水量相对减小,为36557吨,公试排水量为41020吨,满载排水量为44682吨。
SPS文件:
作战历程
最终正如众多旧日本的精英所想的一样,美日冲突没有避免。1941年夏,美国对日本采取贸易封锁石油禁运并冻结日本在美资产,日本海军不愿坐以待毙,希望能奋起一搏。于是在42年2月15日,在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为首的航空派计划下,从舰队中调用赤城、加贺、飞龙、苍龙以及竣工不久的翔鹤、瑞鹤伴以护航军舰,在成功递交宣战书3小时后突袭珍珠港,重创美军太平洋舰队。美军两艘艘战列舰被击沉,其余轻伤,约克城号在珍珠港内被重创,黄蜂号和突击者号坐沉。但是企业号、大黄蜂号和列克星顿号正在南太平洋秘密演习。1942年7月底靖鹤竣工时,正值第一航空舰队在南云中将领导下横扫印度洋。等到8月一航舰回到本土时,一航舰的官兵都被靖鹤庞大修长的身躯所震撼。很快,在9月的MO作战中,翔鹤、瑞鹤两舰对阵美军企业、列克星顿、大黄蜂,整个作战失败,翔鹤被重创,但同时重创了对方的大黄蜂号。当五航战回到本土时,翔鹤的飞行队被配属到靖鹤上,加强了原本飞机、机组不满员的靖鹤,同时靖鹤还接受了改装,加装了10座九六式三联装机炮并安装了21型对空电探。
WM作战 随后于42年9月底,美军决心进犯中太平洋重夺威克岛。海军发现时机已到,便将此定为“初期决战”,因为计划中的核心是威克岛和马可斯岛,便将计划代号取为“WM”。 WM计划中日军将组成三支大部队:第一战队和第二战队伴随一航战(赤城、加贺)为主力的本队将伺机与美军主力战列舰编队决战;以二航战(飞龙、苍龙)和六航战(靖鹤、祥凤、瑞凤)为主力的游击部队将在威克岛以西120海里的地带等待美军可能的航母突袭并试图伏击;以第四战队(高雄四舰)、第五战队(妙高四舰)为主力的炮击舰队作为备用,万一美军开始登陆,可以冲进近海对登陆舰艇实施攻击,同时也可以作为决战前夜的雷击部队。 9月27日,游击部队进入指定海域,次日早上二航战和靖鹤放出17架九七舰攻进行侦查,并成功发现美军航母企业号、列克星顿号和萨拉托加号,该三舰正向南航行准备突袭马绍尔群岛,由于拥有系留的优势,指挥官山口多闻要求靖鹤舰载机一马当先,于上午十点放出零战18架、九九舰爆20架和九七舰攻13架突击美军并于正午12点和午后2点先后放飞第二波次的零战20架、九七舰攻23架和第三波次的九九舰爆27架和九七舰攻22架,其余各舰于上午十一点完成舰载机提升和放飞,组成零战34架、九九舰爆43架和九七舰攻28架的攻击波,前往美军航母所在地。下午2点半,靖鹤第一波攻击队飞抵美军航母所在点并进行了攻击,在舰战奋力格挡开美军数量众多的野猫后,九九舰爆成功从上层空域突入,而以较低低高度飞行的的翼展庞大的九七舰攻则成为了野猫们的猎物,最终以损失零战8架、九九舰爆16架、九七舰攻16架的代价命中列克星顿飞行甲板前部三弹、后部一弹,后部的那枚航弹穿入最上甲板,引起了一场小火灾,舰攻仅命中企业一雷,但是企业很快动力全失,列克星顿也开始向北航行,独自留下萨拉托加保护企业号。企业号成功将航速恢复到21节并在十几分钟后通过侦察机得知了日军航母的方位,与萨拉托加一起放出了83架舰载机攻击日本游击部队。下午3点43分,双龙的攻击波发现了正在放飞舰载机的美军航母企业和萨拉托加,舰爆隊集中攻击了企业号,成功命中五弹,有两弹直接命中舰桥,一弹顺着烟囱穿入了下层甲板,炸毁了一部分锅炉。舰攻则集中攻击了萨拉托加,取得了命中三雷的佳绩,最终日军损失了11架零战、17架九九舰爆和14架九七舰攻。很快,萨拉托加沉没,企业号动力再次全失。下午5点半,美军舰载机找到了正在回收直掩机的日军航母,集中攻击了瑞凤号和庞大的靖鹤。靖鹤被两枚454SAP和一枚227直接命中飞行甲板前部和中部,飞行甲板大破,而那枚227未能击穿轮机上方的装甲,但是靖鹤依旧失去了作战能力,瑞凤被击沉。飞龙也被命中一枚454SAP,失去作战能力。等傍晚6点10分,第三波攻击队飞临企业号上空时敲响了她的丧钟,攻击队虽然没有护卫机,但是仍旧突破了美军空中仅剩的聊胜于无的数架野猫,实施了对企业号的绞刑,企业号被27架九九舰爆和22架九七舰攻集中攻击,再中八弹两雷,被炸成月球表面一般的企业号飞行甲板下,鱼雷命中引起的海水倒灌,强大的水压作用在航空燃油舱和炸弹舱,当场爆炸沉没。美军认识到无法在即将到来的决战中夺取制空权,故命令主力撤退,WM作战成功。
第一次南太平洋海战 WM作战之后,日军趁着美军航母劣势的时机在1942年11月大胆进攻所罗门群岛,并向西进发,践行FS计划。随后爆发了第二次珊瑚海海战(1942年11月13日),以一航战对阵美军列克星顿号和约克城号航母,日军加贺号被击沉赤城号大破,南云中将被航弹爆风所伤,FS计划的实行之初便遭遇难题。到了1943年春翔鹤号和靖鹤号已修理完毕,于是海军决定以靖鹤、瑞鹤和翔鹤为先锋,再次叩击所罗门群岛美军航空兵把守的大门。 1943年3月9日,以三鹤为核心的新第一航空舰队在山口多闻的率领下从特鲁克出击,和南云不同,山口选择从所罗门群岛以北海域向东进发,在19日清晨,日美双方的侦察机几乎同时发现对方,迅速靠近并实施攻击,爆发了航母对决,史称“第一次南太平洋海战”。 山口当即放飞准备完毕的零战55架,九九舰爆58架及九七舰攻38架,但是美军第二波次的侦察机向正在放飞舰载机的瑞鹤投下了戏剧性的一弹,成功穿入后部机库并爆炸,爆炸产生的高温流体上扬到飞行甲板,正准备起飞的九九舰爆被爆风震开了跑道,左侧的起落架卡住了飞行甲板的边缘,同时爆炸在飞行甲板上所产生的漏洞也使其后的13架舰爆无法起飞,因此,最终只有55架零战、44架九九舰爆和38架九七舰攻成功上天,笔直飞向美军航母,寻求复仇的机会。与此同时,美军也发出了89架舰载机朝着日军而来。 美军率先于上午10点54分抵达日军航母所在海域并实施了攻击,在随后的攻击中,他们瞄准了冒着浓浓黑烟的瑞鹤,成功命中4弹,直接将瑞鹤本来就变相了的飞行甲板彻底的毁了容,靖鹤也被命中一枚近失弹,并被命中一雷,鱼雷击中了靖鹤左舷的轮机舱,炸开一个直径3m的口子,进水造成了一个轮机当即停转,但是由于交叉布局并且拥有强大防护能力的动力区,靖鹤的航速仅下降到28节。在正午11点38分,日军舰载机也到达了美军航母的位置,约克城号被连续两枚250AP命中飞行甲板,虽然都没有贯穿轮机舱,但是有一颗向上炸毁了机库的甲板并引起了火灾,随后烧着了机库天花板上的悬挂飞机,最终火势竟然蔓延到飞行甲板上,虽然火灾被扑灭,但是飞行甲板受损严重,约克城起降飞机的能力降低。列克星顿这次被雷击队集中攻击,被直接命中一枚800kg炸弹,这枚炸弹贯穿列克星顿薄薄的2寸防护装甲并穿入轮机舱,炸毁了美国人引以为傲的电动机,列克星顿航速直降至18节,而那枚鱼雷则命中了她的舰首,直接将列克星顿面积为30多平方米的整个水下舰首端部削去了,很快列克星顿由于继续航行,首倾严重,无法起降飞机。日军的舰爆还攻击了美军的北卡罗来纳号战列舰和彭萨克拉号巡洋舰。日军舰载机的损失包括14架零战、28架九九舰爆和18架九七舰攻。 目睹了列克星顿的颓态和约克城被烧的漆黑的飞行甲板后,美军指挥官谢尔曼决定按照原计划放飞第二波次的攻击队,共计16载机(包括11架SBD),向日军发起绝地反击。在获悉美军两艘空母大破的捷报后,山口中将拍着航海长的肩膀说“米军连失航母,败亡之日不远啦”。于是决定暂时向南行准备收容归来的攻击队,同时让能够以12节速度自航的瑞鹤向西北航行,返回特鲁克。不过悲剧总是如此的巧合,美军放飞攻击队后发现一个迷失方向的日军九九舰爆小队,于是偷偷在云层上方紧随其后。如果美军的机群较大,则不会做到这么隐蔽。经过了数小时的飞行后,九九舰爆居然飞到了返航的瑞鹤头上,由于航空燃油耗尽,这些九九舰爆居然想要从舰首迫降!很快,美军飞行员抓住了这个机会,11架SBD集中向低速航行的瑞鹤号投弹,连续命中8枚航弹,瑞鹤号舰桥左侧被两枚航弹击中,在钢铁的哀号中,舰桥弯折落下海面。很快瑞鹤号飞行长代替战死的舰长、航海长下令全员退舰。 在当日傍晚山口确认无法与美军再次进行接触后启程返航回到特鲁克后于3月25日回到本土进行靖鹤号的修理,美军最终处置了行将就木的列克星顿并托协着重创的约克城返回夏威夷。(剩余填坑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