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9124|回复: 48

华夏共和国二战步兵师编制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5-10-17 02: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1-2 01:27 编辑

师:师长:少将军衔
旅:下辖团或者营,旅长:上校军衔
团:团不下辖营,与营是平级单位。团下辖连,团相当于联兵营,合成化程度高,构成较复杂,团长:中校军衔
营:营下辖连,合成化程度低,构成较单一,营长:少校军衔






建立在强调全民皆兵基础上的普遍义务兵役制,师旅等平时都固定驻扎在下辖的兵源地(每??万兵源设置一个师),平时要承担定期集结轮训预备役人员的任务,同时是具有地域性的军政组织

常备步兵团:相当于联兵营,全现役,战时一般不投入消耗,主要担负侦察任务

预备步兵旅:架子旅,基本由预备役构成,军官士官平时是现役的

步兵师
  ┣师司令部
  ┃  ┣常备步兵团
  ┃
  ┣常备步兵团
  ┃
  ┣常备步兵团
  ┃  ┣步兵连
  ┃  ┣步兵连
  ┃  ┣步兵连
  ┃      ┣步兵排
  ┃      ┣步兵排
  ┃      ┣步兵排
  ┃          ┣步兵班
  ┃          ┣步兵班
  ┃          ┣步兵班
  ┃          ┗重步兵班
  ┃      ┗重步兵排
  ┃  ┗炮兵连
  ┃
  ┣预备步兵旅
  ┃  ┣步兵营
  ┃  ┣步兵营
  ┃  ┣步兵营
  ┃  ┗炮兵营
  ┃
  ┣预备步兵旅
  ┃  ┣步兵营
  ┃  ┣步兵营
  ┃  ┣步兵营
  ┃       ┣步兵连
  ┃       ┣步兵连
  ┃       ┣步兵连
  ┃           ┣步兵排
  ┃           ┣步兵排
  ┃           ┣步兵排
  ┃               ┣步兵班
  ┃               ┣步兵班
  ┃               ┗步兵班
  ┃           ┗重步兵排
  ┃       ┗重步兵连
  ┃  ┗炮兵营
  ┃
  ┣炮兵旅(师炮兵司令部,军官士官平时是现役的,低技术活计一般都是预备役人员)
  ┃
  ┣工兵团
  ┃
  ┗辎重旅(师后勤司令部,军官士官平时是现役的,低技术活计一般都是预备役)


战区的步兵师,一般能得到1个突击炮团的加强。

灵活性和长期持续高强度作战能力兼备
战时,作为精锐部队的步兵团,一般只做侦察用,基本不投入攻坚消耗
平时,未经动员前的步兵师就相当于一个联兵旅,说走就走

突击炮:由装甲部队所淘汰的坦克,锯掉炮塔后安装固定战斗室,配备一门更大口径加农炮,用于进攻时为步兵提供短距离直射炮火支援的装甲战斗车辆,相当于自行化的步兵炮








上士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18 22:5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司想用啥子炮做营炮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0-19 05: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月影似镰 发表于 2015-10-18 15:50
四司想用啥子炮做营炮

可以兼顾发射尾翼弹的线膛迫击炮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0 21:1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觉单薄了。
一战时期,一个主攻,一个侧翼。所以二旅二团制的多。
到了二战,一个主攻,一个助攻,一个迂回包抄,所以三三制用的多。

你这步兵旅下属的炮兵营是什么火炮?
步兵的直接支援火力(如步兵炮、反坦克炮)才是平时营级管理,战时下放。
而身管火炮(压制火力)则是集中使用。

你这编制表很像美式三三制。
一师三团+炮兵集群+后勤。
步兵团又下属各种步兵支援火力。
不过美式至少有三个团可以干活,你这少了半个。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0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0-21 18:09 编辑
待到荼蘼花事了 发表于 2015-10-20 14:17
感觉单薄了。
一战时期,一个主攻,一个侧翼。所以二旅二团制的多。
到了二战,一个主攻,一个助攻,一个迂 ...

实际没什么区别,满编都是九营制步兵师,叫法不同罢了

步兵师,和平时的常备可用战力,就只是三个联兵营(华夏共和国陆军:联兵营称为团,下面直辖连)

步兵旅,开战时需要动员满编,才有战力,平时就是个架子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2 06:47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10-22 00:42
实际没什么区别,满编都是九营制步兵师,叫法不同罢了

步兵师,和平时的常备可用战力,就只是三个联兵营 ...

指挥和管理还是有点区别,还有平时团级(现实二战美军)火力的管理。
按你的编制,师长要亲自去指挥三个步兵团(楼主编制)去战斗,这样师长指挥和管理的战斗单位就增加了两个,对于师长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
而且指挥层面,从三个方向变成2-3个大方向+2-3个小方向。不是谁都是林彪,能越级指挥的好。像常凯申,经常越级把部队指挥垮了。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2 10:3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0-22 03:39 编辑
待到荼蘼花事了 发表于 2015-10-21 23:47
指挥和管理还是有点区别,还有平时团级(现实二战美军)火力的管理。
按你的编制,师长要亲自去指挥三个 ...

你以为师长就靠自己一个人去指挥管理?

越到高层级,司令部就越有充足的人手,去分担指挥超过3个以上的下属单位

三个常备步兵团(联兵营),因为练度较高,才可以随便搭积木,既可以合并成一个步兵旅司令部,又可以分散独立使用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5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反坦克火力吗?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5 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kantukantu 于 2015-10-25 14:05 编辑

    你这就相当于把一个标准师和一个混成旅(联兵旅)给加到一起捏成一个大师团单位了啊,平时是框架师+混成旅(联兵旅),战时是标准师+混成旅(联兵旅),对吧?
    这样也许可以比较灵活,但是很容易混乱啊,平时有事倒是可以把混成旅(联兵旅)派出去干活,但是战时呢,尤其是开战初期呢?混成旅(联兵旅)倒是随时能开工,可框架师要先补充到齐装满员,还要进行短期的合练以适应恢复,这个时间差怎么办?是让混成旅(联兵旅)等着框架师补满血补满魔再一起行动?还是混成旅(联兵旅)先上前线顶着,等框架师补满血补满魔了以后再来前线汇合?前者浪费时间闲置战力,后者就要把一个师整体拆成距离遥远的两部分,一前线一后方,师长不头大?他是去前方指挥还是在后方整备?师部参谋人员不眩晕迷乱?战区后勤人员不抓瞎?
    这样搞还不如标准(框架)师和混成旅(联兵旅)分开来搞:平时少量标准战备师和混成旅(联兵旅)机动值班,框架师维持存在;战时,小打小闹混成旅(联兵旅)上,大规模开片了就让标准战备师和混成旅(联兵旅)先顶住,等框架师补满血补满魔了以后再来前线组成第二波。各个战术单位整体行动,战区协调指挥起来也方便不是?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0-25 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0-25 15:08 编辑
邓肯 发表于 2015-10-25 06:39
没有反坦克火力吗?

有,没写出来而已

底层有火箭筒

团和旅,就有反坦克炮了

炮兵旅平时管理有反坦克加农炮营,战时加强给下面

炮兵旅另有3个共计36门120毫米万能火炮营(榴弹炮、高炮、反坦克炮、臼炮四合一),必要时也能打坦克



战区的步兵师,还有一个突击炮团的加强,必要时也能打坦克

中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0-25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10-25 22:02
有,没写出来而已

底层有火箭筒

44你的回复怎么没了?系统提示你回复了我,但点开之后啥也没看见。

列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1-5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kantukantu 发表于 2015-10-25 14:00
你这就相当于把一个标准师和一个混成旅(联兵旅)给加到一起捏成一个大师团单位了啊,平时是框架师+混 ...

个人支持你的意见。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26 15: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邓肯 于 2015-12-26 16:01 编辑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10-25 22:02
有,没写出来而已

底层有火箭筒

这个水平有点超前了啊,二战期间线膛炮用的HEAT弹技术还是不成熟的。
这种长管榴弹炮的产能也很成问题,看你图上是模仿D30的,D30是38倍口径的玩意,放二战已经是加农炮了,成本重量比152毫米榴弹炮还高……
苏联二战常用的152毫米D1,也才3600公斤,而D30基于60年代技术也要3200公斤,按照二战技术妥妥的过四吨了……

二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27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非主力部队?
这编制很类似天草现在的二线部队。有些二线的甚至连直属炮都没有,有编没人没装备,动员时才组建,几乎纯步兵。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05:0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2-27 02:53 编辑
邓肯 发表于 2015-12-26 08:57
这个水平有点超前了啊,二战期间线膛炮用的HEAT弹技术还是不成熟的。
这种长管榴弹炮的产能也很成问题,看 ...


对一个工业国来说,产能能有什么问题?

D30算上制退器是38倍径,身管也就35倍径,而且毛子火炮倍径算法和英美好像是不同的,实际更短一些。
初速什么的,实际是可以通过身管和火药量搭配来调节的
一般来说,长管弱装药可以增加身管寿命(火炮重,德系陆炮惯用,SFH18之类),短管强装药(法系陆炮惯用)身管寿命更短,但是重量比较轻

152毫米D1是个垃圾,也好意思拿出来说……

---------------------------------------

D30没啥太超前的,本身就是在二战武器基础上改的



真实历史上,间战时期本来就有万能火炮的战术思潮

The three legged mobile mount is unusual for field artillery, with stabilizers that are clamped together for towing and then deployed when in action. It was a feature of several 76-mm pre-war (1931–1935) universal (both field and anti-aircraft) guns designed by Leningrad`s Kirov Plant (L-1, L-2 and L-3). Other examples were the 1939 French 47SA39 APX, and 1943 German 105-mm light field howitzers designs by Skoda and Krupp; neither entered service. The Bofors 105 mm L28 Light Field Howitzer 4140[1] was similarly arranged with four legs and did enter Swedish service. The 1930s-designed British 2-pdr. anti-tank gun was another piece featuring a three-legged mounting.

出现榴弹炮、高炮、反坦克炮、臼炮四合一的万能火炮也没啥好奇怪的

瑞典战后的
http://www.army-guide.com/eng/product4674.html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09:4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2-28 18:56 编辑
邓肯 发表于 2015-12-26 08:57
这个水平有点超前了啊,二战期间线膛炮用的HEAT弹技术还是不成熟的。
这种长管榴弹炮的产能也很成问题,看 ...



华夏共和国的军制,是与别处不同的。

因为东亚地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海军有篡清、开国、拥立之功,而中国核心地区离陆地边界很远且交通不便,从陆上打进来或者打出去,速胜速败都很难。要打进来或者打出去,必须通过海上。

所以海军的地位是最高的,一向都是独立王国,海陆空俱全,首都是由海军陆战队镇守的。而军费、兵源、资源等各方面都是一边倒的向海军倾斜的举国体制,陆军一般都是拣剩接盘

《伦敦海军限武条约》之后,海军抛弃了传统的120口径,开130毫米新坑去了,相关的炮弹库存和工厂产能,统统丢给陆军玩去。
http://www.warships.com.cn/navweaps/WNJAP_47-45_10ns.htm

上头一直要强调防空,把加榴炮安装在高炮炮架上很正常,炮重到不是什么限制指标。

重一点问题不大,炮重射击稳定,射弹散布小。而且自古以来,华夏军就没有骡马化的马政传统。

中国有的是人,马比人少而且马很麻烦,欧陆是因为人力缺少全民当兵,马匹众多是当消耗品用的。

要么靠辅兵用军用制式独轮车人力运输,要么就是大总统一直强调的摩托化,对炮重没那么敏感,野战炮没必要限制在1.5吨以下。

为了实现高射炮的直接手动高角上膛,同时避免使用过分复杂化的机力高角上膛,弹头加药筒重量最好不超过63磅(28.57公斤)。高射性能,这个才是主要的限制指标。弹头是海军标准的45磅弹重(20.41公斤),实际弹头加药筒重量超指标(34公斤以内)。

对爬行滚动弹幕这种一战及以后标准的步炮协同术来说,152毫米炮弹杀伤界过大,步兵不能跟的太近,而且防御中,也不能炮击离己方阵地过近的敌方目标

By 1932, three different HA mountings were being designed, all using guns with the same ballistics as existing ones: an improved between-decks (BD) 4in mounting for Repulse; a twin 4.7in BD mounting for Nelson and Rodney; and a twin 4in weather deck (WD) mounting for fifteen battleships, Hood and possibly 8in cruisers. The latter was an admission that the BD mounting required so much below-decks structure that installation required total reconstruction of a ship. Twin mounting offered maximum firepower in given deck space: the Mk 19 twin 4in mounting had much the deck footprint of the existing single 4in gun.48 It fitted in well with the coming anti-aircraft rearmament programme, one of whose early goals was to double anti-aircraft firepower at minimum cost in time and material. Power loading had to be given up. That in turn limited any fixed round to about 63lbs, the heaviest which could be hand-loaded and rammed uphill with the gun nearly vertical (anything more would require separate shell and cartridge, and power ramming). However, the resulting mounting had considerable inertia, hence was difficult to manoeuvre quickly enough to match the movement of a fast target. Ultimately it required full power operation (other than loading). In addition to modernised ships, Mk 19 armed new cruisers, some new destroyers, and other units. Sea trials were conducted on board the sloop Fleetwood in 1937. It took about a year to solve the teething problems.


有道是,陆军守机场,空军死国门,海军死社稷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28 13:11 | 显示全部楼层
44你的华夏帝国坦克炮/反坦克炮,是准备用47/L60和88/L50么?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8 13:4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2-28 06:56 编辑
Leon 发表于 2015-12-28 06:11
44你的华夏帝国坦克炮/反坦克炮,是准备用47/L60和88/L50么?

……

这都被你发现了,跟我到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走一趟

47L60是步兵基础的反坦克炮,和高炮通用炮弹

88L50基本是车载,开战时数量很少

间战时期的华夏国陆军,除了西伯利亚的部分精锐集团军,以及一部分高山特种部队之外,剩下过的和叫花子一样,步兵师辖下基本就是3个纯步兵旅,连师属炮兵都没有,有句话叫做:有师无炮——间战时期的华夏步兵师。

一等兵

九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5-12-28 16:10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5-12-27 09:46
华夏共和国的军制,是与别处不同的。

因为东亚地缘,以及历史遗留问题等,海军有篡清、开国、拥立之功 ...

你这个说白了,就是截短炮管的4.7寸舰炮嘛……英国人倒是正经把4.7寸舰炮拖上岸了,还有4.7寸的18倍榴弹炮。

中将

十三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9 01:2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5-12-28 18:54 编辑
邓肯 发表于 2015-12-28 09:10
你这个说白了,就是截短炮管的4.7寸舰炮嘛……英国人倒是正经把4.7寸舰炮拖上岸了,还有4.7寸的18倍榴弹 ...

不是舰炮,是舰炮基础上的再设计

舰炮是短行程反后座,后座力吨位很大,陆炮是长行程反后座。

120高,以日本那样的贫弱工业力,三年都刷了2320门

with 2,320 (one source says 2,152) of them being produced between 1942 to 1945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3 12:19 , Processed in 0.02417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