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俾斯麦之魂

请问一九三五年英国科技水平可造出35000吨战列舰最高水平—

[复制链接]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0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0 20:50
至于前卫,那是众所周知的废物利用应急产物————嘿嘿,前卫正是英国在舰型方面设计得最好的一艘BB。 ...

同时还有老奶奶的假牙。如果前卫和BSM配的都是强力16寸炮,浪费吨位的批评自然就少了,这逻辑很简单。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1 13:32 | 显示全部楼层
kular 发表于 2013-2-10 20:44
神逻辑
且不说2X4布局是不是主因,就算BSM的吨位大真是因为炮塔布局,难到这是上帝规定而不是德国 ...

德国并非没有3×3炮塔大型战舰布局但德国一直到H级依然采用这个布局与假设作战环境和设计设想是有必然联系的,德国俾斯麦级或者说德国海军当时的作战设想就并非和英国人硬碰硬,而是破交作战。4炮塔可以更好的火力分散到2个而非1个对手上.
还有前卫并非废物利用当时是打算开发生产新的15寸火炮的。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2-1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最重要的是,德国人可能觉得4座双联炮塔这个布局更漂亮(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1 16:55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1 14:28
其实最重要的是,德国人可能觉得4座双联炮塔这个布局更漂亮(我也是这么认为的 )
...

德国考虑的会比较多基尔运河限制了舰船高度和吃水深度,对航速的要求造成对舰体线性是个麻烦事,一战的经验教训告诉德国人保船很重要,防御很重要,破交要求有较大面积的小口径火炮免疫区是重要的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5 2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3-2-11 13:32
德国并非没有3×3炮塔大型战舰布局但德国一直到H级依然采用这个布局与假设作战环境和设计设想是有必然联 ...

哪有这么玄乎,事实只不过是德国一战后被严重阉割,导致设计师缺乏大舰经验只能借鉴老图纸,顺便继承了文物级防护思路和4炮塔,就这么点联系。
如果真是为了破交而布置4炮塔,那么就会出现如下悖论:
——BSM打胡德和王子时是否同时分配主炮分别射击两个目标。。。
——德意志才2个炮塔,沙恩也才3个,这两霍破交不比BSM专业么。。。
——雷德尔如果告诉小胡子:BSM、H...一堆昂贵的战列舰都是破交的干活,和英国人死磕的不会,你觉得小胡子会不会发疯。。。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5 22:33 | 显示全部楼层
kular 发表于 2013-2-15 22:03
哪有这么玄乎,事实只不过是德国一战后被严重阉割,导致设计师缺乏大舰经验只能借鉴老图纸,顺便继承了文 ...

BSM打胡德那场是主力舰对抗你还打算分散火力想找死么,就战力对比而言德国舰队不占优势而是劣势。
还有沙恩已经是3×3布局了对德国而言这种布局不是不熟悉,而且换句话说德国设计师真大量流失了么,德国魏玛时期也没有停止过造舰,你如果硬扯什么战列舰,海军假期完工的战列舰,除英国的纳尔逊都是一战遗留的设计或者就是一战后期开工20年代完工。一战后德国一直试图恢复其军事力量。
如果雷德尔告诉小胡子,海军发展的大型水面舰船不光可以进行舰队决战而且很适合进行破交,你觉得小胡子会发疯么?布置4炮塔不光可以把火力分散到2个目标而且还可以提高火炮生存力,对没法过多吃水的战舰而言还可以分配舰船重量,反正为了航速线性已经不大可能很短的了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2-1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kular 发表于 2013-2-15 22:03
哪有这么玄乎,事实只不过是德国一战后被严重阉割,导致设计师缺乏大舰经验只能借鉴老图纸,顺便继承了文 ...

首相在海上待了多久?沙恩和德意志又待了多久?

都说破交了,打商船的方式能和打军舰的方式一样?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2-17 12:3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16inch 于 2013-2-17 14:55 编辑
沼泽 发表于 2013-2-15 22:33
BSM打胡德那场是主力舰对抗你还打算分散火力想找死么,就战力对比而言德国舰队不占优势而是劣势。
还有沙 ...


其实最主要的是它们都装了更大口径的主炮。抛开纳尔逊这个奇葩,早期的科罗拉多和长门还真不见得能完胜拜恩和QE。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7 14:26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3-2-11 16:55
德国考虑的会比较多基尔运河限制了舰船高度和吃水深度,对航速的要求造成对舰体线性是个麻烦事,一战的经 ...

这怎么会后高度限制?难道基尔运河上还有桥不成。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2-17 14:36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3-2-17 14:26
这怎么会后高度限制?难道基尔运河上还有桥不成。

基尔运河上确实有桥,不过那座桥的高度貌似足够。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7 14:44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7 14:36
基尔运河上确实有桥,不过那座桥的高度貌似足够。

搞个吊桥不就解决了。为这个限制军舰高度太傻了。

中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2-17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3-2-17 14:44
搞个吊桥不就解决了。为这个限制军舰高度太傻了。

基尔运河上几座桥的净高度都是42米。如果过桥之后再安装主桅楼顶部的测距仪的话,42米还是足够的,谈不上“限制高度”。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7 23:19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7 20:50
基尔运河上几座桥的净高度都是42米。如果过桥之后再安装主桅楼顶部的测距仪的话,42米还是足够的,谈不上 ...

要是每次过基尔运河都的拆除主桅上的设备就没意义了,基尔运河就是连接北海和波罗的海间的运河,避免绕行丹麦那个方向的海峡。

少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铜星勋章政道纪念章

发表于 2013-2-18 19:15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7 20:50
基尔运河上几座桥的净高度都是42米。如果过桥之后再安装主桅楼顶部的测距仪的话,42米还是足够的,谈不上 ...

這種東西校准起來很費力的... 拆了再裝少說也是一周的事情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3-2-19 00:0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几座桥净高都有至少42米,那么俾斯麦级的前樯楼顶的测距仪是能过桥的,要放倒的只有主桅(后桅)超过42米的那一节(全高近50米),不过那上面只有天线及张线,不会有难度。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16inch 发表于 2013-2-17 10:49
首相在海上待了多久?沙恩和德意志又待了多久?

都说破交了,打商船的方式能和打军舰的方式一样? ...

这样吧,你举一个无畏舰之后巡洋舰以上军舰主炮塔因非射界限制主动分散火力的例子,无论打商船还是军舰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9 21:54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3-2-15 22:33
BSM打胡德那场是主力舰对抗你还打算分散火力想找死么,就战力对比而言德国舰队不占优势而是劣势。
还有沙 ...

上面那个问题同样适用于你。

第二段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既然德意志和沙恩都用了三联炮塔,那你的意思是BSM故意不用咯?难道是为了破交?那先回答上面的问题。

一战后德国一直试图恢复其军事力量,请问小胡子上台前德国有什么主力舰研究和设计成果?不能造做个设计总不要紧吧,其他列强假期可都没忘做主力舰研究和设计。

海军发展的大型水面舰船不光可以进行舰队决战而且很适合进行破交这话没错,但专门为了破交改变设计就是另一回事了。4炮塔是为了分散火力到2个目标你能找到出处?提高火炮生存力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把正面上方的倾斜部分改改,可惜连这个都是抄拜仁的。

炮塔多的后果是增加防护部分长度,和舰长有什么关系?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9 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极端保船思想下,4炮塔有利于保存火力。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上士

十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

发表于 2013-3-9 22:32 | 显示全部楼层
kular 发表于 2013-2-10 20:44
神逻辑
且不说2X4布局是不是主因,就算BSM的吨位大真是因为炮塔布局,难到这是上帝规定而不是德国 ...

既然是德国人自己的选择,在全世界已经有大量3x3成熟设计存在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能说他们浪费吨位---------------------------------你的说法仅仅建立在德国人知道“在全世界已经有大量3x3成熟设计存在”,但是,你有任何证据表明德国人在设计首相的时候知道“在全世界已经有大量3x3成熟设计存在”吗?

————本楼留言来自M-388自杀式核子火箭筒,此武器的杀伤半径大于射程,请LSLX注意规避。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3-3-9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kular 发表于 2013-3-9 21:54
上面那个问题同样适用于你。

第二段不知道你想表达什么,既然德意志和沙恩都用了三联炮塔,那你的意思是 ...

如果你知道拉普拉塔河口海战中一对多火力无法有效分散时是很麻烦的。而4个2联炮塔比3个3联更合适分散火力。
主力舰也是军舰也是船舶,根据造船技术累积而更先进,德国对动力系统,冶金,造船工艺,防御结构都进行了技术试验和累积,战列舰的出现并不想象中负责,德国魏玛就开始造3联主炮,巡洋舰上就开始使用焊接,这都是技术累积。敢问设计有什么用,设计就是构想,一般都不会出工程图,大量设计细节都没法现实中检验。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03:47 , Processed in 0.02611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