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查看: 8547|回复: 45

德国海军在二战时真正领先的我觉得是声学装备

[复制链接]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7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德国潜艇使用的声纳模式和功能貌似远超英美的预料,声导鱼雷也算革命性产物
传说老美虏获了欧根亲王之后,对其他部分都不怎么感冒,但对欧根上面的声纳测试了半天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是说主炮也测试了吗?还“惊呼威力惊人”。
不过欧根的8寸炮威力在当时确实排得上号。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7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另外德国在光学设备上也是先进水平。
其他的不太了解。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1-8-17 14:46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声导鱼雷不如美帝,欧根的8寸炮是不错。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7 1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续航力速度不占绝对优势,其他从重巡来讲是极其强悍的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德两国各自的声导鱼雷都是1943年投入实战....也就差了个把月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1-8-18 08:52 | 显示全部楼层
俾斯麦之魂 发表于 2011-8-17 19:44
除了续航力速度不占绝对优势,其他从重巡来讲是极其强悍的

造价太悲剧……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1-8-17 11:45
另外德国在光学设备上也是先进水平。
其他的不太了解。

光学设备上是先进水平,
控制设备不知道拆除了没有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8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athewwu 于 2011-8-18 11:48 编辑

回复 xsuny 的帖子

欧根的火控设备没有拆除,大米做过详尽检查,设备繁多而复杂。雷达除外,余下没有大米二战的技术水平,性能大致与英国的差不多。欧根共有2间主炮计算室,2间平高炮计算室,2间主垂稳陀螺仪室及1间鱼雷计算室,对应4座主炮指挥仪,4座平高炮指挥仪及1座鱼雷指挥仪,比同期英美重巡的相对设备要多出1倍,且可交叉支援,后备冗余度相当高,显然清楚光学与天线等外露火控设备的脆弱性。

中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18 12:05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8-18 11:25
回复 xsuny 的帖子

欧根的火控设备没有拆除,大米做过详尽检查,设备繁多而复杂。雷达除外,余下没有大米 ...

也就是说光学设备也没有达到二战老美的水平吗?

雷达我不看好德国。。


班门弄斧一把。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x

上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功勋勋章钻石金双剑金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骑士团勋章政道纪念章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8-18 13: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xsuny 的帖子

雷达当然是英美第一档,德国居次,日意再次,苏联要真是技术高明就不必要接受英美雷达的军援。我上贴的意思是评量雷达以外的火控系统。

光学当然是德国第一,日本有德国老师所以也不差,可是别忘了老美有德国亲戚。二战美国光学兵器的供应大厂一个叫做Bausch & Lomb,制造3级新BB的14米级炮塔测距仪及其他长基线测距仪(博士伦现在改做隐形眼镜);一个叫做 Keuffer & Esser,制造火炮瞄准镜经纬仪与计算尺(已收摊),一个叫做Kollmorgan,制造潜艇潜望镜(现在还在生产核潜艇的光电设备)。看这些名字就知道全都是德国后裔,也一直与老家有交流,所以二战美国的光学兵器不会差的。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8-21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那也是海军舰载雷达比美英逊色但陆基雷达可不逊于英国哦。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0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LANCE→↗昆 发表于 2011-8-21 22:53
回复 mathewwu 的帖子

那也是海军舰载雷达比美英逊色但陆基雷达可不逊于英国哦。 ...

德国雷达差,主要还是走了弯路,多腔磁控管是德国搞出来的,但德国开发雷达的波段被高层干涉,德国高层似乎更在意探测距离而非更高的精度。说实话德国用调速管雷达达到50m误差精度已经主够给战列舰的主炮测距了。陆军用的高炮那就更没关系了,二战时间延迟引信,高空起爆误差何止50米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1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mathewwu 发表于 2011-8-18 13:21
回复 xsuny 的帖子

雷达当然是英美第一档,德国居次,日意再次,苏联要真是技术高明就不必要接受英美雷达 ...

对于光学测距这点德国地位第一几乎没人否认,但之后日本不差,美国也不差的说法其实谈到光学,日本光学如日本整体水平一样都比老欧洲差。基线长度不完全代表水平,英国一战后的就生产了100英尺测距仪已经诠释了这点。二战前搞出镀膜的就两家德国蔡司还有一家美国公司不记得是不是柯达。光学玻璃上日本生产的毛配料还是比德国差一截即使是向德国买的技术依然如此。有说法日本在开战前还在进口德国光学玻璃。而日本光学设备整体设计能力,还是在模仿和在模仿基础上改进放大的水平上。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7-2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2-7-20 23:21
德国雷达差,主要还是走了弯路,多腔磁控管是德国搞出来的,但德国开发雷达的波段被高层干涉,德国高层似 ...

想说明一点,多腔高能磁控管貌似是1939年才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蓝德尔和布特发明的。和德国人有啥关系?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1 13:00 | 显示全部楼层
yxwd5 发表于 2012-7-21 12:25
想说明一点,多腔高能磁控管貌似是1939年才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蓝德尔和布特发明的。和德国人有啥关系? ...

磁控管的模型出现在美国,后被德国人改良,最后英国人弄出了实用级别的。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1 1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沼泽 于 2012-7-21 13:10 编辑
yxwd5 发表于 2012-7-21 12:25
想说明一点,多腔高能磁控管貌似是1939年才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蓝德尔和布特发明的。和德国人有啥关系? ...


请注意高能这个字眼,是在德国开发多腔磁控管上提高了功率而来的产物。至于那个提高功率的障碍热量问题,解决方式出奇简单,如内存超频加马甲一样。用过电子管的人都知道,那玩意功率高但销量并没晶体管高,大量能量被转化成了元件热量。电子管高功率是容易坏。
While radar was being developed during World War II, there arose an urgent need for a high-power microwave generator that worked at shorter wavelengths (around 10 cm (3 GHz)) rather than the 150 cm (200 MHz) that was available from tube-based generators of the time. It was known that a multi-cavity resonant magnetron had been developed and patented in 1935 by Hans Hollmann in Berlin,[15] and independently, in 1935, by physicist Theodor V. Ionescu in Romania. However, the German military considered the frequency drift of Hollman's device to be undesirable, and based their radar systems on the klystron instead. But klystrons could not at that time achieve the high power output that magnetrons eventually reached. This was one reason that German night fighter radars were not a match for their British counterparts.[16]

In 1940, at the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in the United Kingdom, John Randall and Harry Boot produced a working prototype similar to Hollman's cavity magnetron, but added liquid cooling and a stronger cavity.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全球架空纪念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7-21 14:28 | 显示全部楼层
德国的优势在于机械制造,尤其是精密设备的制造,但是电子类设备明显落后

所以钢铁苍穹中,出现了以真空管朋克为主体的纳粹军团大战赛博朋克的美国为首的地球大军~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两个小时后)
史司:你傻逼
刘芷:你脑残
....
————————摘自中华共和国海军造舰局《新型战列舰设计方案讨论会》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7-21 16:12 | 显示全部楼层
沼泽 发表于 2012-7-21 13:02
请注意高能这个字眼,是在德国开发多腔磁控管上提高了功率而来的产物。至于那个提高功率的障碍热量问题, ...

如果百度百科上写的没错的话,“1935年:A.L.Samuel最早研制出多腔磁控管的模型。同年法国Gutton用磁控管产生16厘米波长,十一月29日德国人H.E. Hollmann注册了一项更为出色的多腔磁控管专利。1939年H.A.H.布特和J.T.兰道尔制成了完全达到实用标准的多腔磁控管,从而使得大战中美国的分米级别雷达技术突飞猛进”单纯说德国能造出多腔磁控管而证明德国电子设备一流是不对的。毕竟法国人还第一个造出磁控管然呢,但是法国雷达......。

就比如德国的喷气式发动机比英国早上一些,但是真到后面较起劲来,远不如英帝一样。

中士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7-2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风之旋律 发表于 2012-7-21 14:28
德国的优势在于机械制造,尤其是精密设备的制造,但是电子类设备明显落后

所以钢铁苍穹中,出现了以真空管 ...

对于电子,德国电子并不差,或者说当时欧洲电子都不差,德国的德律风根生产的电子管至今都非常有名。而二战就生产了类晶体管。德国雷达更多是发展方向上问题,并不是技术功底不够。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1:21 , Processed in 0.024100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