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帖988
主题33
精华0
积分3604
金钱2550
贡献0
阅读权限120
注册时间2010-12-8
最后登录2023-3-23
在线时间1337 小时

少尉

|

楼主 |
发表于 2011-9-22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萨尔贡坦克资料
萨尔贡式
(阿卡德人萨尔贡出身微寒,是位私生子,出生后被遗弃在河里,由一个工人发现并哺养成人,当上园丁,后来成为基什王的近臣,在一次平民暴动中,他背弃了基什王,自己取得了阿卡德的王位。阿卡德城的具体位置至今未被考古学家找到。经过三十四次战斗,萨尔贡统一了美索不达米亚,自称“大地之王”,“普天下之王”。)
战术要求:
1。可以压制M60A3,酋长,梅卡瓦1/2,T72M;对梅卡瓦3胜率>0.5;
2。炮塔和车体正面对1KM内的105MM/115MM/120线膛炮免疫;对
3。重量50吨+/-5%
4。机动,公路64KM+/H,越野32KM+,行程400KM,倒车速度40千米/小时;
5。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7秒
部件选择:
1。底盘,a。备选7负重轮的标准豹2底盘,MTU公司研制的MB873Ka-501K型发动机,它是一种4冲程12缸V型90°夹角水冷预燃室式增压中冷柴油机,在2600r/min时,功率为1103kW(1500马力)。 ;
b。6负重轮的紧凑型化豹2底盘,德国MTU 公司的MB871Ka-501G883千瓦柴油机为核心的动力组,可以在30分钟内拆装;
《南朝鲜88式坦克用的MB871Ka-501(V型8缸机,缸径170mm,行程175mm)涡轮增压中冷发动机的最大输出功率已增加到882kW(1200马力)。》
a适合50-65吨的坦克;b适合45-55吨坦克。如选b坦克未来改型的空间不大,将和日本的90式面临相同的窘境。选a重量必然超过50吨,重量还会越改越重。
2。火炮:A德国120L44;B中国120L50
3。火控:因为事先有米国人技术开放的承诺,在加上时间和系统可靠性的考虑,选择在M1的火控系统基础上加新的微光夜视,美国休斯光电与数据系统集团同意提供技术和制造援助,整合。
《M1坦克采用了指挥仪式数字式坦克火控系统,主要特点是光学主瞄准镜与火炮/炮塔相互独立稳定,火炮/炮塔电液驱动,并随动于主瞄准镜。该火控系统使M1坦克具有在行进间射击固定目标和运动目标的能力。炮长主瞄准镜为单向独立稳单目潜望式瞄准镜,它与激光测距仪和热像仪组合,构成测距、昼夜三合一的瞄准镜。激光测距仪原为钕钇铝石榴石激光测距仪,目前已改用工作波长为10.6μm的CO2激光测距仪。
为降低成本,而又不太多地降低火控性能,M1基本型没有配备独立的车长瞄准镜,车长不能超越炮长独立地搜索、识别和瞄准目标;炮长主瞄准镜水平向未稳定,仅向低向独立稳定;减少了弹道数据的自动输入,仅用4种主要自动输入的弹道传感器,其他弹道数据参数需要手工输入。所有这些措施较有效地控制了火控系统的成本,实际成本仅为整车成本的20%。 》
美国休斯光电与数据系统集团同意提供技术和制造援助,整合。
美国的AN/VRC-12车用电台
4。装甲:最初期型采用间隔装甲+反应装甲,量产后后为复合装甲+反应装甲,反应装甲米国80年代就有了,法国货也不错。
5。载弹40-45,坦克一次作战需25发炮弹
4种方案
A型 B型为常规型 ;C型为顶置火炮型3人成员组; D型3人成员组+装弹机常规炮塔的高性能型
A型的炮塔象K2/法国的T21炮塔; B,D型的炮塔象梅卡瓦2
A,B,C型装M1火控系统,D性装类似MIA2的系统
A型因炮塔内部布局只能用德国的120L44
A型:48吨,6负重轮,公路70KM/H,越野42KM/H,倒车速度40千米/小时,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7秒,最大行程450KM,炮塔以77年的豹2扁平型塔为基础整合《有点象韩国的K2炮塔》,因为炮塔的很紧凑只能用德国的120L44炮炮塔前装甲450+200<对穿甲弹>600+450<对破甲弹>,车体550+200<对穿甲弹>750+450<对破甲弹>,《M1的炮塔前为350钢质装甲》 总体评价:性能强于M1,K1和梅卡瓦3比没有优势,其改型肯定弱于梅卡瓦3改和梅卡瓦4。
B,C,D用7负重轮的标准豹2底盘
B型:52吨,公路70KM/H,越野40KM/H,倒车速度40千米/小时,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6秒,最大行程550KM,使用中国120L50炮。炮塔前装甲550+200<对穿甲弹>700+450<对破甲弹>,车体600+200<对穿甲弹>750+450<对破甲弹>, 总体评价:性能强于M1A1和梅卡瓦3,足以和M1AH1抗衡,但不如M1A2/豹2A5
C型:49吨,公路77KM/H,越野50KM/H,倒车速度40千米/小时,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5.5秒,最大行程600KM,使用中国120L50炮。炮塔前装甲700+200<对穿甲弹>950+450<对破甲弹>,车体600+200<对穿甲弹>750+450<对破甲弹>,载弹量是4种车型中最小的,为40发,装弹机中15发,其余在车体内。 总体评价:纸面性能足以和豹2A5抗衡, 但因其特殊的炮塔和3人车组车辆的维护产生不利的影响,战车的使用效率有待观察。
D型:56吨,公路67KM/H,越野36KM/H,倒车速度40千米/小时,从静止加速到32千米/小时6.5秒,最大行程550KM,使用中国120L50炮。采用类似豹2A5的猎歼型的火控系统。炮塔前装甲660+200<对穿甲弹>830+450<对破甲弹>,车体600+200<对穿甲弹>750+450<对破甲弹>,总体评价:性能强于M1AH1和梅卡瓦3改,足以和M1A2,豹2A5抗衡,但太贵了,至少要比B型贵30%。
参考80年代末豹2A4 :220万刀
A180万 B220万 C220万 D290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