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列舰

 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SSN575海浪

XXI+瓦尔特涡轮机+音响鱼雷早服役两年能打赢破交战吗

[复制链接]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瓦尔特装置不能让潜艇以潜航状态横渡大西洋,就改变不了局面。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11-10 09:27 编辑

英米以护航航母的舰载机反潜,至今潜艇也没有对付航空反潜的好办法,嘿嘿。

还真是不准备拿英米当盘菜了。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11-10 09:29 编辑

德国人就算研究出死光,也一样会被反潜飞机发射的死光干翘辫子。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蒸汽装甲舰 的帖子

你说的是现在,是有了声纳浮标探测器和深水核炸弹以后的事,在那之前可不一定哦。美国“鹦鹉螺号”核潜艇在1954年服役以后参加了一系列演习,在演习中鹦鹉螺号可以肆无忌惮的对绝大多数舰船反复发起攻击,依靠着高航速可以轻松躲避空投反潜鱼雷和深弹的攻击。当时的反潜手段对付普通潜艇可以,对付像“刺尾鱼级”和XXI这样的高速潜艇是很困难的,更别说对付后来的核潜艇了,要不美国人也不会拿核弹头当深弹使。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11-10 09:45 编辑

米军是有声呐浮标的哦,就XXI型几小时的水下高速航行能力,对付水面舰艇还算不错,在飞机面前是改变不了局面的。

瓦尔特如果能让XXI具备和鹦鹉螺一样的机动能力,那才是大西洋反潜的噩梦。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9: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蒸汽装甲舰 的帖子

这是没错,不过当时的被动声纳浮标是探测不到静音航行的潜艇的,主动声纳浮标还未发明。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德国真的有了逆天的不露头潜艇,难保米国不会发疯用防潜网把GIUK水道和整个比斯开湾与大西洋隔离开。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09:4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蒸汽装甲舰 的帖子

而且以当时的声纳浮标的体积和重量,只有四发的远程巡逻机可以携带,航母舰载机是带不了的,航母反潜还是得靠驱逐舰上的声纳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09:5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11-10 09:52 编辑

遇到声呐浮标就静音,遇到反潜鱼雷就高速,这是什么怪物呀。

我不相信2000吨的潜艇的加速性能会比450公斤的反潜鱼雷更NB。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0 09:52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似乎记得那个浮标是磁探测的吧.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1-11-10 09:50
遇到声呐浮标就静音,遇到反潜鱼雷就高速,这是什么怪物呀。

我不相信2000吨的潜艇的加速性能会比45 ...

反潜鱼雷?1943年有那玩意么?再说后来的反潜鱼雷也是直航的,靠飞机本身瞄准,空投声自导反潜鱼雷57年才出现。要躲直航鱼雷还不容易么,加速,然后“疯狂的伊万”就自然躲开了。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12:4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但有,而且战果也不小。
Mark 24 Mine

The Mark 24 Mine (also known as FIDO or Fido) was a US air-dropped passive acoustic homing anti-submarine torpedo used during the Second World War against German and Japanese submarines. It entered service in March 1943 and continued in service with the US Navy until 1948. Approximately 4,000 torpedoes were produced, sinking 37 and damaging a further 18 submarines out of a total of 204 fired. The torpedo was also supplied to the British and Canadian forces.


http://en.wikipedia.org/wiki/Mark_24_FIDO_Torpedo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12:48 | 显示全部楼层
但是盟军截获了 I-52 的活动情况,甚至连装载的货物都一清二楚。I-52 与 U-530 汇合的消息在几小时之内就传到 Bogue 号护航航母上。第 69 混合护航飞行中队的指挥官,Jesse Taylor 少校立即带领 TBF 起飞去追击日本潜艇。Taylor 是在夜间起飞的,他的雷达员 Ed Whitlock 在屏幕上发现了一个亮点。飞机追随目标并投下了照明弹,照亮了 107m 长的运输潜艇。Taylor 飞近并投下了 2 颗深水炸弹,I-52 立即下潜。于是 TBF 投下了声纳浮标,新开发的声纳浮标发现了水下潜艇的噪音,并把信号传回航母。追寻着声纳浮标的信号,Taylor 投下了 Mark 24 型“Fido”声自导鱼雷。声纳浮标把水下爆炸的声音传回了 Bogue 号。Taylor 认为他击沉了潜艇,于是其他“复仇者”准备返航。Bogue 号的 Vosseller 舰长命令进行第二轮攻击;William "Flash" Gordon 驾驶他的 TBF 飞抵此处并投下了另一枚鱼雷。I-52 被炸了一个大洞,立即沉到水底。第二天早晨,美国的驱逐舰发现了 I-52 的碎片:一吨生橡胶、一些丝绸,甚至还有人体碎块。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12:51 | 显示全部楼层
盟军舰载机有雷达、有探照灯、有声呐浮标还有声自导反潜鱼雷,狼群输掉这场战争其实一点也不丢人。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蒸汽装甲舰 发表于 2011-11-10 12:48
但是盟军截获了 I-52 的活动情况,甚至连装载的货物都一清二楚。I-52 与 U-530 汇合的消息在几小时之内就传 ...

首先,不管是德国的音响鱼雷还是美国的Mark 24 ,都是被动声自导,主动声自导的空投反潜鱼雷在1957年才正式出现,它们得靠被追踪的目标本身发出一定的噪音才能捕获目标。“敲着大鼓前进”的日本I-52潜艇的静音性能能和XXI相提并论吗?既然德国人的音响鱼雷都只能追踪航速16节以上的舰船,那那个Mark 24 反潜鱼雷也没法追踪在水下静音航行的XXI。你可别告诉我Mark 24 上装有数据链,能靠声纳浮标和舰载声纳提供目标数据,数据链可是80年代的产品。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13:1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蒸汽装甲舰 于 2011-11-10 13:19 编辑

为什么在你嘴里,先进技术在德国人手里实用化都那么简单,到了盟国手里要实用化又都是那么困难呢?

信口开河也要有个限度。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蒸汽装甲舰 的帖子

不是信口开河,是什么事都得有实物为证,德国有V1,有V2,美国人戈达德还是冯•布劳恩的导师呢,美国咋还得靠冯•布劳恩来发展本国的弹道导弹,咋都50年代了才造出第一代巡航导弹?

少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1-11-1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XXI型,你的事实就是what if。
比XXI型早两年投入实战的盟国声自导反潜鱼雷,上百艘护航航母,更不用说各地陆基巡逻机群,在装都没装上的瓦尔特面前都是浮云。

一等兵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楼主| 发表于 2011-11-10 1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蒸汽装甲舰 的帖子

说起来就是盟国的设计师对于新技术的应用迟钝一些,先想的不是先进不先进,是可靠不可靠。而德国的设计师估计都有幻想症,能把新技术马上运用到新装备上。

上士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1-11-10 1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声导鱼雷美德差不多同时研究,投入现役也就差了个把月.

手机版|Archiver|©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1 23:04 , Processed in 0.02285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