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登上甲板
搜索
楼主: owaii

有关一战条件下13.5寸炮搭载舰的讨论

[复制链接]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5 04:42 编辑
yxwd5 发表于 2012-12-14 16:31
那44你对油舱比煤仓坑有利于防雷的做法怎么看?


锅炉舱侧壁都会开小扇垂落式水密门与底层煤仓联通。上部煤仓通过带水密门的倾斜管道(有的中间有碎煤机)向锅炉舱供煤。

煤仓大量存在的水密门结构容易成为冲击波的突破口,被震开成为防御上的弱点。而油舱纯粹管道和阀门目标小一点。

当然,弹片是不认到底是水密墙还是水密门的,我只走直线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星勋章荣誉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14 19:49
我倒是觉得,空舱后面是燃煤的话,防护力更强些。
TDS结构的原理是外层空舱允许炸药气体膨胀泄压,以便让 ...

翻译的那篇TDS演进谈过这个问题。
「置酒上方,烽火未熄,望风樯战舰,在烟霭间,慨然尽醉。」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5 04:20 编辑

隐约记得爱情动作片泰坦尼克号里面有个镜头,撞山之后,全部水密门自动关闭,一堆人嗖嗖嗖的从下落中的门缝里逃走,那个应该是描绘煤仓进水,挖煤工逃命的情形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1:20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15 11:03
翻译的那篇TDS演进谈过这个问题。

《战列舰鱼雷防护系统概述》吧?
那篇文章是这样说的:
在这种设计中,煤的地位相当重要。一些设计师认为,在煤块被冲击波粉碎的同时,自身也会吸收冲击中的大量能量。但是,战舰上的煤炭毕竟是消耗品,其存量多少即影响到防护效果。而让一艘战列舰随时装满煤毫无疑问也是不现实的。同时,煤炭粉尘在面对爆炸时也是对战舰生存的一大威胁。之后,设计师们逐渐认识到,以煤为燃料实际上阻碍了鱼雷防护能力的提升。同时,根据一步步的摸索,设计师们确定了鱼雷防护系统的基本设计要求:

1.它必须能吸收爆炸气体与海水混合的泡沫中的强压。
2.它必须能抵挡住雷头弹片或由爆炸产生的结构破片侵入被保护区域。
3.它必须防止受保护的区域不被进水淹没。

根据实际情况与在设计过程中获得的经验,设计师们总结了这样几点:

1.消耗爆炸能量最佳的方式是使超压泡沫迅速进入一个空舱。
2.液体可以有效吸收能量,同时还可以扰乱冲击波的传导。
3.装甲舱壁必须能防止破片的侵入,但同时也要具有一定弹性,这样可以作为一道高强度舱壁消耗能量。
4.防止进水的最佳方式是在侧面舰壳后布置一道完整的、无开口的水密舱壁。不论其他部位设计如何,这一点是决定TDS防护效果最重要的因素。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中明确提到了“煤的地位相当重要”,“在煤块被冲击波粉碎的同时,自身也会吸收冲击中的大量能量”。
而用煤的问题之一是:“而让一艘战列舰随时装满煤毫无疑问也是不现实的。”但随时装满燃油不也一样不现实?如果说用其它东西代替煤可以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不是燃油,而是海水,因为可以始终保持这些舱中装这么多海水。另外法国用的发泡材料也可以。
用煤的另一个问题是:“煤炭粉尘在面对爆炸时也是对战舰生存的一大威胁”。在这方面燃油也不见得有多好,因为燃油比煤更容易燃烧。

然后再看下面的几条,它们大体上一一对应。比如对应第一条“它必须能吸收爆炸气体与海水混合的泡沫中的强压”的,就是措施中的第一条“消耗爆炸能量最佳的方式是使超压泡沫迅速进入一个空舱”。注意说的是吸收爆炸气体强压用空舱,而不是燃油等液体有这个功能。
措施中的第二条是液体的优点,但这个与问题中的第二条恰好对不上,属于跑题或者找补。问题2提的是挡住弹片,这方面燃油层可定比不上煤层。这就与液体扰乱冲击波的优点相抵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两英尺煤层等于一英寸锻铁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5 17:53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5 11:39
两英尺煤层等于一英寸锻铁

真的假的?出处呢?

禁止访问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元老荣誉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5 18:52 | 显示全部楼层
saibaby 发表于 2012-12-15 00:01
油里混海水了不能用了。
卑斯麦被亲王打穿油舱进水。
油舱里的油漏掉一部分,

俾斯麦的降速是因为那一炮打坏了动力舱
我反对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1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5 12:33 编辑
yxwd5 发表于 2012-12-15 10:53
真的假的?出处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5 15:32 编辑
owaii 发表于 2012-12-13 14:57

四联装主炮需要加宽舰体。排水量又得上浮了。

我有个想法,猎户座保持原案,毕竟设计思路的演进不是一步到位的。
乔治五世级加强防护。是否仍然安装五座联装主炮要斟酌一下,也许可以考虑三联装或混装。
铁公爵级正式使用三联装。——我还是不太想用四联装。 ...


3223设计优点没什么,缺点到有一大堆

一战皇家海军的条令就规定了齐射必须3炮以上形成的跨射才有意义,通常都是每炮塔各出一炮。

3223窄炮口间距的三联炮塔全齐射散布大,多出的两门炮半齐射又难以组织,地位尴尬。

另外各国的共鞍炮塔,必须全部共鞍主炮发射完毕才能摇回固定装填角装填,对半齐射组织不利,乃至严重影响射速。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杰出服役十字勋章全球架空纪念章旗手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5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5 22:24
3223设计优点没什么,缺点到有一大堆

一战皇家海军的条令就规定了齐射必须3炮以上形成的跨射才有意义, ...

三联装不必用共鞍。四联装我不感兴趣。

3223或2332比五座双联装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一座炮塔。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owaii 发表于 2012-12-15 15:34
三联装不必用共鞍。四联装我不感兴趣。

3223或2332比五座双联装的优势在于可以减少一座炮塔。 ...


前面已经说了,以这种方式多出的两门炮效率不高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5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5 15:44 编辑

看来3223炮塔的三联装炮塔必须以左-右齐射,中单射这样来编组,才能回避炮口间距过小引发的散布问题或者总的齐射炮数过少的二选一问题

少校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旗手

发表于 2012-12-16 09:54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5 22:42
看来3223炮塔的三联装炮塔必须以左-右齐射,中单射这样来编组,才能回避炮口间距过小引发的散布问题或者总 ...

不能把双联和三联炮塔的炮口间距调成一致的吗?这样应该行了吧。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6 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STG44突击步枪 于 2012-12-16 13:54 编辑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13 18:41
我有。主装300。水下加了30mm的防雷壁。不过那时代TDS都是浮云。


主装300只是水线一小条,middle belt240毫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登上甲板

×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6 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LeSoleil 发表于 2012-12-14 05:51

油料取代燃煤才是TDS效果显著提升的关键,之前都是浮云。德国那不过是靠分舱等等硬扛罢了。诺曼底3米的TDS,防雷壁30mm,战后测评不过能防100kg的TNT,还是浮云。 ...


诺曼底还没有资格让德舰“被代表”了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银橡叶铁十字勋章行政立法委MP Team骑士团勋章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6 20:24 | 显示全部楼层
动感炮神 发表于 2012-12-14 10:30
拉长舰体当然可以,浪费吨位就是了,不过拉长的部分又不在主装甲带保护之内,怎么可能装锅炉……
让我想起了锅炉放在水平装甲上面的美国杯具…………
...


加力燃烧室,多有爱啊,你不会懂的

少尉

十一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6 2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lse 于 2012-12-16 20:53 编辑
克虏伯火炮 发表于 2012-12-15 11:26
其中明确提到了“煤的地位相当重要”,“在煤块被冲击波粉碎的同时,自身也会吸收冲击中的大量能量”。
而 ...


措施1&2应该是对应设计要求1

个人认为措施4才是不用煤的原因
俾斯麦从小炸不怕,俾斯麦启航不怕炸
俾斯麦开战怕不炸,吊一串水雷碰陀掌

俾斯麦从来炸不怕,俾斯麦生性不怕炸
俾斯麦炮术夸啦啦,一轮半齐射会说话

上尉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

发表于 2012-12-16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STG44突击步枪 发表于 2012-12-16 20:24
加力燃烧室,多有爱啊,你不会懂的

老枪,你不知道我当年看到这个典故胸中万马奔腾的感觉……一万匹草泥马哇!!!

我就算要复刻七烟囱神物,也不会干这么脑残的事……
【该用户ID已经被回收】

中将

十二年服役纪念章TIME TRAVELER一级铁十字勋章元老荣誉纪念章行政立法委旗手终身荣誉会员

发表于 2012-12-16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lse 发表于 2012-12-16 20:48
措施1&2应该是对应设计要求1

个人认为措施4才是不用煤的原因

你说的很有道理。看来对于抵抗水下爆炸,这部分舱室用液体还是比用煤好一些的。

Archiver|手机版|© 2010-2025 战列舰 warship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 沪ICP备13004737号 )

GMT+8, 2025-5-2 20:06 , Processed in 0.98638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